一种食用菌菌盖自动改刀装置及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0229572发布日期:2022-06-01 04:15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菌盖自动改刀装置及使用方法

1.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菌盖自动改刀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香菇属担子菌纲(basidai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te)、香菇属(lentinus),学名lentinus edodes,起源于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菇,也是我国久负盛名的珍贵食用菌。我国最早栽培香菇,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香菇也是我国著名的药用菌。历代医药学家对香菇的药性及功用均有著述。香菇肉质肥厚细嫩,味道鲜美,香气独特,营养丰富,是一种食药同源的食物,具有很高的营养、药用和保健价值,目前在食用香菇时,为了美观和入味通常会在香菇的菌盖表面切出纵横交错花刀,但是这些切花刀必须得由人工进行,大大降低了加工效率,使得在商用时不能满足大量食客的需求,因此需要一种自动改刀装置在菌盖表面自动切出花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食用菌菌盖自动改刀装置,能够自动在在食用菌的菌盖表面切出横向的花刀后再将食用菌旋转一定角度切出纵向的花刀,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工操作,简单高效,方便快捷,实用性强。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食用菌菌盖自动改刀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左右两端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底部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转盘中心设有安装孔,所述转盘上对称滑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套筒环绕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下方设有位于套筒下方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部转动连接有与升降杆转动连接的辅助转盘,所述升降杆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隔板上方的压板,所述压板中心设有用于压住食用菌菌盖边缘的压口,所述箱体左端设有位于隔板上方的开口,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左端穿过开口右端穿过箱体右端内壁的第一滑板,所述箱体顶部设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一滑板左右两端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箱体外且与第二滑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第一滑板上固定安装有位于隔板上方且能够穿过开口后推动顶盖的第二触发杆,所述第一滑板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安装有能够对食用菌菌盖进行切割的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该结构能对食用菌菌盖表面切出花刀。
5.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压口边缘设有增强与食用菌菌盖边缘摩擦力的压条。该结构能够帮助食用菌旋转。
6.进一步完善,所述压板内部设有第一磁体,所述转盘内部设有能够吸附第一磁体
的第二磁体。该结构能够辅助夹持食用菌。
7.进一步完善,所述箱体右侧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板右端穿过升降槽并与其滑动连接。
8.进一步完善,所述隔板与箱体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升降板与隔板之间固定安装有环绕导向杆的第一弹簧,所述升降板右端为弧形,所述第一滑板上固定安装有能够推动第二转轴下降的推板,所述推板上设有用于推动升降板右端的斜坡。
9.进一步完善,所述套筒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所述隔板与箱体底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轴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二齿轮下方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左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中心固定安装有穿过箱体左端内壁的第二转轴,所述箱体左端固定按有圆环块,所述第二转轴穿过圆环块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圆环块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圆环块顶部内壁设有与第一卡槽对应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壁滑动连接有伸入第二卡槽并与其滑动连接的卡块,所述卡块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卡槽内壁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卡槽内壁滑动连接有能推动卡块的第一触发杆,所述第一触发杆顶部穿过第二卡槽顶部,所述第一触发杆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与圆环块之间固定安装有环绕第一触发杆的第三弹簧,所述顶盖位于开口底部上方。该结构能够对食用菌菌盖表面切出角度不同的花刀。
10.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二转轴左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手柄。
11.进一步完善,第一转轴外侧设有与第一箱体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转轴外侧固定连接的涡卷弹簧。
12.进一步完善,所述箱体前端内壁设有取放口。
13.一种食用菌菌盖自动改刀装置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一、安装:转动手柄,带动第二转轴旋转,使得卡块卡入第二卡槽内,第二转轴旋转带动第二锥齿轮旋转,第二锥齿轮旋转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第一锥齿轮旋转带动第一转轴旋转,第一转轴旋转带动涡卷弹簧蓄力,第一转轴旋转带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齿轮旋转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旋转带动套筒旋转,套筒旋转带动转盘旋转,转盘旋转带动压板旋转;随后将食用菌的菌柄伸入安装孔进行放置;二、压紧:推动第一滑板进而带动推板移动,推板通过斜坡推动升降板下降,升降板下降使得压板通过压口压住食用菌菌盖的边缘,对其进行固定;三、改刀:随着第一滑板的移动第一切刀先对菌盖表面且出斜槽,当第一切刀离开菌盖表面后第二切刀再对菌盖切出对称的斜槽,这样一来,两处刀痕相交,就能在菌盖表面切出花刀,随着第一滑板的继续移动,当第二切刀也离开菌盖表面后,此时第二触发杆推动顶盖下降,从而使得第一触发杆下降推动卡块缩回入第一卡槽内,此时涡卷弹簧释放蓄力,带动转盘旋转九十度,转盘旋转带动食用菌旋转九十度,此时拉动第一滑板回位,第二切刀和第一切刀先后对菌盖表面切出与第一次呈夹角的花刀,当推板不再抵住升降板时,受到第一弹簧的作用,压板上升,不再压住食用菌,此时方便人们取出。
14.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自动在在食用菌的菌盖表面切出横向的花刀后再将食用菌旋转一定角度切出纵向的花刀,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工操作,简单高效,方便快捷,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视图;图3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b;图4为本发明中支撑台的俯视图;图5为食用菌经本装置加工完毕后的效果图。
16.附图标记说明:箱体1、固定套2、涡卷弹簧3、第一转轴4、升降槽5、斜坡6、推板7、压条8、压口9、压板10、第二滑板11、连接板12、开口13、顶盖14、第一磁体15、第三弹簧16、手柄17、取放口18、第二触发杆19、第二锥齿轮20、第一锥齿轮21、第二齿轮22、第一齿轮23、转盘24、辅助转盘25、安装孔26、升降杆27、第二磁体28、升降板29、第一弹簧30、隔板31、第一滑板32、导向杆33、支撑台34、第一切刀35、第二切刀36、第二卡槽37、第一触发杆38、第二转轴39、第一卡槽40、圆环块41、第二弹簧42、卡块43、套筒44。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1、2、3、4、5:本实施例中这种食用菌菌盖自动改刀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左右两端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31,所述隔板31上转动连接有转盘24,所述转盘24底部固定安装有套筒44,所述转盘24中心设有安装孔26,所述转盘24上对称滑动连接有升降杆27,所述套筒44环绕升降杆27,所述升降杆27下方设有位于套筒44下方的升降板29,所述升降板29顶部转动连接有与升降杆27转动连接的辅助转盘25,所述升降杆27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隔板31上方的压板10,所述压板10中心设有用于压住食用菌菌盖边缘的压口9,所述箱体1左端设有位于隔板31上方的开口13,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左端穿过开口13右端穿过箱体1右端内壁的第一滑板32,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第二滑板11,所述第一滑板32左右两端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箱体1外且与第二滑板11固定连接的连接板12,所述第一滑板32上固定安装有位于隔板31上方且能够穿过开口13后推动顶盖14的第二触发杆19,所述第一滑板32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台34,所述支撑台34上安装有能够对食用菌菌盖进行切割的第一切刀35和第二切刀36。所述压口9边缘设有增强与食用菌菌盖边缘摩擦力的压条8。所述压板10内部设有第一磁体15,所述转盘24内部设有能够吸附第一磁体15的第二磁体28。所述箱体1右侧设有升降槽5,所述升降板29右端穿过升降槽5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隔板31与箱体1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导向杆33,所述升降板29与隔板31之间固定安装有环绕导向杆33的第一弹簧30,所述升降板29右端为弧形,所述第一滑板32上固定安装有能够推动第二转轴39下降的推板7,所述推板7上设有用于推动升降板29右端的斜坡6。所述套筒44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23,所述所述隔板31与箱体1底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齿轮23啮合的第二齿轮22,所述第一转轴4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二齿轮22下方的第一锥齿轮21,所述第一锥齿轮21左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20,所述第二锥齿轮20中心固定安装有穿过箱体1左端内壁的第二转轴39,所述箱体1左端固定按有圆环块41,所述第二转轴39穿过圆环块41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圆环块41上设有第一卡槽40,所述圆环块41顶部内壁设有与第一卡槽40对应的第二卡槽37,所述第一卡槽40内壁滑动连接有伸入第二卡槽37并与其滑动连接的卡块43,所述卡块43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卡槽40内
壁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42,所述第二卡槽37内壁滑动连接有能推动卡块43的第一触发杆38,所述第一触发杆38顶部穿过第二卡槽37顶部,所述第一触发杆38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盖14,所述顶盖14与圆环块41之间固定安装有环绕第一触发杆38的第三弹簧16,所述顶盖14位于开口13底部上方。所述第二转轴39左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手柄17。第一转轴4外侧设有与第一箱体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套2,所述固定套2内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转轴4外侧固定连接的涡卷弹簧3。所述箱体1前端内壁设有取放口18。
18.参照附图1、2、3、4、5:一种食用菌菌盖自动改刀装置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一、安装:转动手柄17,带动第二转轴39旋转,使得卡块43卡入第二卡槽37内,第二转轴39旋转带动第二锥齿轮20旋转,第二锥齿轮20旋转带动第一锥齿轮21旋转,第一锥齿轮21旋转带动第一转轴4旋转,第一转轴4旋转带动涡卷弹簧3蓄力,第一转轴4旋转带动第二齿轮22旋转,第二齿轮22旋转带动第一齿轮23旋转,第一齿轮23旋转带动套筒44旋转,套筒44旋转带动转盘24旋转,转盘24旋转带动压板10旋转;随后将食用菌的菌柄伸入安装孔26进行放置;二、压紧:推动第一滑板32进而带动推板7移动,推板7通过斜坡6推动升降板29下降,升降板29下降使得压板10通过压口9压住食用菌菌盖的边缘,对其进行固定;三、改刀:随着第一滑板32的移动第一切刀35先对菌盖表面且出斜槽,当第一切刀35离开菌盖表面后第二切刀36再对菌盖切出对称的斜槽,这样一来,两处刀痕相交,就能在菌盖表面切出花刀,随着第一滑板32的继续移动,当第二切刀36也离开菌盖表面后,此时第二触发杆19推动顶盖14下降,从而使得第一触发杆38下降推动卡块43缩回入第一卡槽40内,此时涡卷弹簧3释放蓄力,带动转盘24旋转九十度,转盘24旋转带动食用菌旋转九十度,此时拉动第一滑板32回位,第二切刀36和第一切刀35先后对菌盖表面切出与第一次呈夹角的花刀,当推板7不再抵住升降板29时,受到第一弹簧30的作用,压板10上升,不再压住食用菌,此时方便人们取出。
19.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