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72507发布日期:2022-08-02 22:13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锁体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锁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锁体。


背景技术:

2.一般智能门锁处于上锁状态时,开锁需要两个动作:第一步是拨动主锁舌拨片把起保险作用的主锁舌打开,第二步是拨动斜舌拨片把斜舌打开完成开锁过程。上述门锁的开锁步骤为两个步骤,在开门的过程中需要对两个步骤采取两次动作才能将门锁打开,造成了开锁动作过程较为复杂。
3.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开锁过程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开锁过程复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锁体。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锁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锁体,包括安装架、控制机构、锁舌机构和斜舌机构,所述控制机构、所述锁舌机构和所述斜舌机构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锁舌机构和所述斜舌机构均与所述控制机构联动连接;当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锁舌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斜舌机构处于锁定状态;当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锁舌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斜舌机构处于解锁状态。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主锁舌和斜舌的精准同步解锁或锁定,将斜舌解锁过程和起保险作用的主锁舌解锁过程合为一体,只需要一步即可将斜舌和主锁舌同时打开,减少了开锁步骤,提高了开锁效率。
7.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驱动组件、第一传动件、第一拨动件、限位件和转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拨动件、所述限位件和所述转动组件同轴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联动配合使得所述第一传动件能够转动,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限位件联动配合,所述限位件能够单向驱动所述第一拨动件转动,所述第一拨动件与所述锁舌机构联动配合控制所述锁舌机构的解锁和锁定;所述转动组件能够单向驱动所述第一拨动件转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驱动组件可驱动第一传动组件转动,带动限位件转动,限位件进而驱动第一拨动件转动,从而实现对锁舌机构的锁定和解锁控制;另一方面,手动驱动转动组件,可使得转动组件带动第一拨动件转动,也能实现对锁舌机构的锁定和解锁控制。
9.同时,由于限位件和转动组件对第一拨动件的驱动均为单向驱动,限位件驱动第一拨动件时不会带动转动组件,转动组件驱动第一拨动件时也不会带动限位件,因此对于锁舌机构的解锁和锁定,能够分别实现手动和机动控制,且两种控制方式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有利于提高锁体的使用便捷性和适用性。
10.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件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部配合的定位槽。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部与定位槽的配合,使得第一传动件的转动能够带动限位件的转动。
12.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头和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设于所述转动头上并与所述转动头联动连接,所述转动头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拨动件绕所述转动轴转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动驱动转动轴,使得转动轴带动转动头转动,转动头转动能够进一步驱动第一拨动件绕转动轴转动,有助于实现锁体锁定和解锁的手动控制。
14.优选的,所述转动头上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一拨动件上设置有凸齿,所述凸块能够拨动所述凸齿使得所述第一拨动件绕所述转动轴转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拨动凸齿使得第一拨动件绕转动轴转动,从而控制锁舌组件的解锁和锁定,有助于实现锁体锁定和解锁的手动控制。
16.优选的,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第一拨动件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槽滑动配合,滑动方向为绕所述转动轴做圆周运动的方向。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部在限位槽中滑动,当限位部抵触到限位槽沿滑动方向的侧壁并继续运动时,即可实现限位件驱动第一拨动件转动。
18.优选的,所述锁舌机构包括第二拨动件、主锁舌和调节件,所述第二拨动件与所述第一拨动件啮合传动,所述安装架上设有连接轴,所述第二拨动件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主锁舌固定安装于所述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一限位孔滑动配合,所述主锁舌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连接轴在所述第一限位孔中的滑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拨动件绕所述连接轴转动能够驱动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一限位孔相对滑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拨动件驱动第二拨动件转动,使得第二拨动件绕连接轴转动,并驱动调节件移动,使得连接轴与第一限位孔发生相对滑动,进而实现主锁舌的伸出和缩回。
20.优选的,所述调节件上还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拨动件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所述第二限位孔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限位孔设有锁定点和解锁点;当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锁定点时,所述主锁舌伸出;当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解锁点时,所述主锁舌缩回。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销和第二限位孔的滑动配合,能够实现定位销在锁定点和解锁点两个位置的来回切换,进而顺利实现主锁舌的伸出与缩回。
22.优选的,所述斜舌机构包括斜舌、推杆和锁定件,所述斜舌转动连接于所述推杆的一端,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架滑动连接;所述斜舌上开设有凹槽,所述锁定件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锁定件能够转动并与所述凹槽滑动配合;当所述锁定件与所述凹槽滑动配合时,所述斜舌只能够沿所述推杆的长度方向运动,当所述锁定件与所述凹槽分离时,所述斜舌能够与所述推杆发生相对转动。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锁定件使得锁定件与凹槽滑动配合,对斜舌提供沿推杆长度方向的外力,斜舌则可沿推杆的长度方向滑动,同时推杆也可与安装架发生相对滑动,但此时斜舌无法在侧向外力的作用下运动,达到关门即上锁的目的;转动锁定件使得
锁定件与凹槽分离,对斜舌提供侧向外力,斜舌则能够与推杆发生相对转动,此时锁孔内壁与斜舌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推动斜舌和推杆共同沿推杆长度方向滑动,实现侧向力解锁斜舌,锁定件可旋转降低了外力解锁的阻力,便于实现电机或手动开锁。
24.优选的,还包括拨片,所述拨片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中心轴,所述锁定件包括转动本体和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本体的限位轴,所述转动本体和所述安装架通过所述中心轴转动连接,所述限位轴能够转动至与所述凹槽滑动配合;所述拨片上设置有拨销,所述转动本体上开设有拨动孔,所述拨销穿设于所述拨动孔内,拨动所述拨片能够使得所述拨销在所述拨动孔中移动,所述拨动孔包括第一工作位点和第二工作位点;当所述拨销位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点时,所述限位轴与所述凹槽滑动配合,当所述拨销位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点时,所述限位轴与所述凹槽分离。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本体绕中心轴转动,可带动限位轴转动,便于实现限位轴与凹槽的配合和分离,进而实现斜舌的锁定和解锁;拨动拨片使得拨销带动转动本体发生转动,拨销即可在第一工作位点和第二工作位点处来回运动,便于实现限位轴与凹槽的分离与配合,进而实现斜舌的锁定与解锁。
26.综上所述,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能够实现主锁舌和斜舌的精准同步解锁或锁定,将斜舌解锁过程和起保险作用的主锁舌解锁过程合为一体,只需要一步即可将斜舌和主锁舌同时打开,减少了开锁步骤,提高了开锁效率。当主锁舌锁定时,斜舌受到侧向外力无法解锁,当主锁舌解锁时,斜舌受到侧向外力可转动解锁。
27.2.本技术能够实现对于主锁舌的手动和机动双控制,且两种控制方式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在机动控制方式失效时或者维护状态下,可以转换使用手动开锁的方式,有利于提高锁体的使用便捷性和适用性。
28.3.本技术设置锁定件和斜舌上的凹槽,转动锁定件使得锁定件与凹槽滑动配合,而斜舌无法在侧向外力的作用下运动,达到关门即上锁的目的;再转动锁定件使得锁定件与凹槽分离,对斜舌提供侧向外力,斜舌则能够与推杆发生相对转动,此时锁孔内壁与斜舌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推动斜舌和推杆共同沿推杆长度方向滑动,实现侧向力解锁斜舌,锁定件可旋转降低了外力解锁的阻力,便于实现电机或手动开锁。
附图说明
29.图1是智能锁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智能锁体的控制机构和锁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智能锁体的控制机构的爆炸图。
32.图4是智能锁体的锁舌机构的爆炸图。
33.图5是智能锁体突出斜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是智能锁体突出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7是智能锁体的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8是智能锁体处于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7.图9是智能锁体处于锁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8.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架;2、控制机构;3、锁舌机构;4、斜舌机构;5、检测组件;6、
驱动组件;7、第一传动件;8、第一拨动件;9、限位件;10、转动组件;11、电路板;12、电机;13、第二传动件;14、定位部;15、定位槽;16、通孔;17、限位部;18、限位槽;19、转动头;20、转动轴;21、方形孔;22、柱头;23、底座;24、凸块;25、凸齿;26、第二拨动件;27、连接轴;28、主锁舌;29、调节件;30、第一限位孔;31、第二限位孔;32、定位销;33、锁定点;34、解锁点;35、拨动块;36、斜舌;37、推杆;38、锁定件;39、拨片;40、面板;41、安装框;42、让位孔;43、凹槽;44、中心轴;45、固定柱;46、弹性件;47、转动本体;48、限位轴;49、拨动孔;50、第一工作位点;51、第二工作位点;52、拨动部;53、转动部;54、固定部;55、拨销;56、斜舌检测开关;57、主锁舌反锁检测开关;58、主锁舌复位检测开关;59、电机检测开关;60、锁芯检测开关;61、碰舌检测开关;62、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0.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锁体,包括安装架1、控制机构2、锁舌机构3、斜舌机构4和检测组件5。安装架1为安装基础,在实际使用时安装于门板上;控制机构2安装在安装架1上,用于控制锁舌机构3和斜舌机构4的解锁与锁定;斜舌机构4和锁舌机构3均安装于安装架1上,并且两者均与控制机构2联动连接;检测组件5安装于安装架1上,用于检测锁舌机构3和斜舌机构4的状态。
41.参照图1,安装架1包括面板40和安装框41,面板40与安装框41固定连接。安装框41上开设有让位孔42,面板40上设有连接轴27、中心轴44和固定柱45。
42.参照图2,控制机构2包括驱动组件6、第一传动件7、第一拨动件8、限位件9和转动组件10,第一传动件7、第一拨动件8、限位件9和转动组件10同轴连接。驱动组件6包括电机12和第二传动件13,第二传动件13为齿轮,电机12的输出轴穿设在齿轮的中部并与齿轮联动连接,第二传动件13与第一传动件7啮合。
43.参照图2和图3,第一传动件7为圆环形,为了与第二传动件13啮合传动,第一传动件7在一半的外边缘处设置有齿。第一传动件7的圆周面上设置有扇环形的定位部14,限位件9靠近第一传动件7的一侧设置有扇环形的定位槽15,定位部14与定位槽15相配合,使得第一传动件7的转动能够带动限位件9的转动。
44.参照图2和图3,第一拨动件8上开设有圆形的通孔16,限位件9套设在通孔16中。限位件9的外侧壁上一体成型设置有扇环形的限位部17,第一拨动件8在通孔16的侧壁上开设有扇环形的限位槽18,限位槽18对应的圆心角为15
°
,限位部17与限位槽18滑动配合,限位部17的滑动方向为以通孔16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方向。限位部17在限位槽18中滑动,当限位部17抵触到限位槽18沿滑动方向的侧壁并继续运动时,即可实现限位件9驱动第一拨动件8转动。在本实施例中,以锁体锁定时的限位件9所处位置为初始位置,当限位件9转动15
°
,即可带动第一拨动件8转动至锁体解锁时第一拨动件8所处的位置。由于第一拨动件8的转动角度有限,实现了限位件9可驱动第一拨动件8,而第一拨动件8无法驱动限位件9,即实现了限位件9对第一拨动件8的单向驱动;同样地,也实现了转动组件10对第一拨动件8的单向驱动。第一拨动件8与锁舌机构3啮合传动,使得第一拨动件8转动能够控制锁舌机构3的解锁和锁定。限位件9的外侧还固定设置有拨动块35,限位件9转动时拨动块35能够控制斜舌机构4的解锁与锁定。
45.参照图2和图3,转动组件10包括转动头19和转动轴20,转动轴20为方形轴,转动头19的中部开设有与转动轴20配合的方形孔21,转动轴20穿设于转动头19上并与转动头19联动连接。在实际安装时,转动头19与门锁的锁框转动连接,转动轴20与门把手固定连接,转动门把手即可使得转动轴20带动转动头19一起转动。转动头19包括圆柱形的柱头22和圆柱形的底座23,柱头22和底座23一体成型并具有同一中心轴44,柱头22的截面积小于底座23的截面积。柱头22、限位件9、第一拨动件8由内到外依次套设,定位槽15的两个弧形侧壁分别为柱头22的外侧壁和第一拨动件8的内侧壁。底座2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块24,第一拨动件8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齿25,凸块24能够拨动凸齿25使得第一拨动件8绕转动轴20转动。
46.参照图4,锁舌机构3包括第二拨动件26、主锁舌28和调节件29,第二拨动件26与第一拨动件8啮合传动。第二拨动件26与连接轴27转动连接,主锁舌28固定安装于调节件29上。调节件29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30,连接轴27与第一限位孔30滑动配合,主锁舌28的长度方向与连接轴27在第一限位孔30中的滑动方向相同,第二拨动件26绕连接轴27转动能够驱动连接轴27与第一限位孔30相对滑动。
47.参照图4,调节件29上还开设有第二限位孔31,第二拨动件26上设置有定位销32,定位销32与第二限位孔31滑动配合,第二限位孔31设有锁定点33和解锁点34。当定位销32位于锁定点33时,主锁舌28伸出;当定位销32位于解锁点34时,主锁舌28缩回。第一拨动件8驱动第二拨动件26转动,使得第二拨动件26绕连接轴27转动,并驱动调节件29移动,使得连接轴27与第一限位孔30发生相对滑动。定位销32和第二限位孔31的滑动配合,能够实现定位销32在锁定点33和解锁点34两个位置的来回切换,进而顺利实现主锁舌28的伸出与缩回。
48.参照图5,斜舌机构4包括安装架1、斜舌36、推杆37、锁定件38和拨片39。斜舌36与推杆37转动连接,斜舌36和推杆37均与安装架1滑动连接,便于实现斜舌36的解锁和锁定;锁定件38与安装架1转动连接,便于实现转动,锁定件38能够转动至与斜舌36滑动配合,从而实现斜舌36的解锁和锁定;拨片39与安装架1转动连接,同时拨片39转动可带动锁定件38发生转动。
49.参照图5,斜舌36的上、下两侧面分别与安装框41的内壁接触,斜舌36与安装框41滑动连接。推杆37位于让位孔42中并能沿让位孔42的轴线方向运动。斜舌36的上、下侧面开设有凹槽43,凹槽43的侧壁为圆柱侧面的一部分。斜舌36转动连接于推杆37的一端,推杆37的另一端与安装框41滑动连接。锁定件38可与凹槽43滑动配合,使得斜舌36只能够沿凹槽43的长度方向运动,同时也是沿推杆37的长度方向运动,而推杆37也在让位孔42中滑动。当锁定件38与凹槽43分离时,锁定件38便不再限制斜舌36的运动,斜舌36即可发生转动。推杆37外还套设有弹性件46,弹性件46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安装框41的内壁相抵接,并且弹簧的横截面将让位孔42覆盖在内。当外力使得斜舌36和推杆37与安装框41发生相对滑动使得弹性件46压缩后,关门释放外力,弹性件46即可推动推杆37和斜舌36复位。
50.参照图6,锁定件38包括转动本体47和固定连接于转动本体47的限位轴48,转动本体47和面板40通过中心轴44转动连接。中心轴44外套设有扭簧62,扭簧6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动本体47,扭簧62的另一端固定于面板40上。转动本体47上开设有拨动孔49,拨动孔49包括第一工作位点50和第二工作位点51。限位轴48为圆柱形轴,限位轴48可转动至与凹槽43滑动配合。
51.参照图5和图6,拨片39包括拨动部52、转动部53和固定部54,拨动部52和转动部53通过固定部54连接,转动部53的末端设置有拨销55,固定部54与面板40通过固定柱45转动连接。拨销55穿设于拨动孔49内,当驱动组件6驱动第一传动件7转动时,限位件9被带着发生转动,限位件9上的拨动块35则会拨动拨动部52,使得固定部54带动转动部53转动,进而使得拨销55在拨动孔49中移动。当拨销55位于第一工作位点50时,限位轴48与凹槽43滑动配合,当拨销55位于第二工作位点51时,限位轴48与凹槽43分离。拨动拨片39使得拨销55带动转动本体47发生转动,拨销55即可在第一工作位点50和第二工作位点51处来回运动,便于实现限位轴48与凹槽43的分离与配合,进而实现斜舌36的锁定与解锁。当拨动拨片39使得拨销55带动转动本体47发生转动,而使得限位轴48与凹槽43分离时,扭簧62处于拉伸状态,此时撤销拨动拨片39的外力,转动本体47即可在扭簧62的作用下复位,使得限位轴48回到与凹槽43配合的状态,有利于实现关门后自动上锁。
52.参照图7,检测组件5包括电路板11、斜舌36检测开关、主锁舌28反锁检测开关、主锁舌28复位检测开关、电机12检测开关、锁芯检测开关60和碰舌检测开关61。
53.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参照图8和图9,启动电机12,电机12的输出轴带动第二传动件13转动,第二传动件13带动第一传动件7一起转动,第一传动件7转动使得限位件9发生转动,进而使得第一拨动件8也随着转动,第一拨动件8转动使得与之啮合的第二拨动件26发生转动,第二拨动件26随即绕连接轴27发生转动,导致定位销32在第二限位孔31中从锁定点33滑动到解锁点34,调节件29则被驱动发生平移,同时连接轴27在第一限位孔30中发生滑动,实现主锁舌28的缩回,进而实现解锁过程;在第一传动件7转动使得限位件9发生转动的同时,拨动块35带动拨片39转动,拨片39转动使得转动本体47也随之发生转动,进而带动限位轴48发生转动,实现限位轴48与凹槽43的分离,从而实现斜舌36的解锁。当电机12反向转动,即可实现主锁舌28的伸出,同时限位轴48与凹槽43滑动配合,实现斜舌36的锁定,进而实现锁定过程。
5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