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锁结构和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50563发布日期:2022-06-18 01:4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联锁结构和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联锁结构和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微波炉需要用户手动关闭门体,产品不智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4.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联锁结构。
5.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
6.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联锁结构,用于与门体配合,门体包括门钩,联锁结构包括:支架;驱动件,与支架转动连接,驱动件能够连接门钩;弹性件,连接支架和驱动件;缓冲件,设于支架,且缓冲件连接驱动件;当驱动件位于第一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关闭门体;当驱动件位于第二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沿第二方向转动,以打开门体;其中,缓冲件用于减缓驱动件沿第一方向转动的速度。
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联锁结构包括支架、驱动件、弹性件和缓冲件,其中,驱动件与支架转动连接,支架和驱动件均与弹性件连接,且缓冲件连接支架和驱动件。
8.开启门体时,驱动件位于第二区域。关闭门体的过程中,门钩朝驱动件移动,当门钩触碰驱动件后,驱动件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支架转动,当驱动件转动至第一区域时,驱动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驱动件转动能够带动与之配合连接的门钩朝内移动,直至关闭门体,实现了门体的自动关闭操作,解放了用户的双手,做到了智能化关门,提升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同时,该设置可避免用户取出食物再转身关门体,简化了烹饪器具的操作步骤,可避免用户手部的油渍沾到门体上,可减少清洁烹饪器具的频次。且由于可实现自动关门,故而可避免因忘记关门体而挂碰门体,进而导致烹饪器具跌落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升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9.另外,由于缓冲件能够减缓驱动件沿第一方向转动的速度,故而,能够减缓关闭门体的速度。既可满足自动关闭门体的使用需求,又可达到减噪的作用,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10.另外,当驱动件位于第二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沿第二方向转动,驱动件朝外推动门钩,以打开门体。
11.根据本发明上述的联锁结构,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支架设有第一连接部,驱动件设有第二连接部,弹性件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当驱动件位于第一区域时,经过第一连接部的中心与第二连接部的中心的连接线,位于驱动件的转动中心的第一侧;当驱动件位于第二区域时,经过第一连接部的中心与第二连接部的中心的连接线,位于驱动件的转动中心的第二侧,或者第一连接部的中心、第二连接部的中心和驱动件的转动中心共线。
13.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架设有第一连接部,驱动件设有第二连接部,弹性件连接第一连接部,且弹性件连接第二连接部。当弹性件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时,弹性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配合,为驱动件位于第一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关闭门体,及驱动件位于第二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沿第二方向转动,以打开门体。
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弹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弹性件至少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相比于第二弹性件更靠近门钩;其中,第一弹性件的长度大于第二弹性件的长度。
15.在该技术方案中,弹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对多个弹性件的种类进行划分,多个弹性件至少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其中,第一弹性件的长度大于第二弹性件的长度。并对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位置进行限定,具体地,第一弹性件相比于第二弹性件更靠近门钩,也即,第一弹性件位于第二弹性件和门钩之间,该设置能够保证弹性件驱动驱动件运动提供有效的动力支撑,为弹性件能够有效驱动驱动件相对于支架转动,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16.且该设置在保证驱动件运动的有效性的同时,能够减少多个驱动件对空间的占用率,便于其他件合理布局。
1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驱动件包括驱动部,驱动部用于连接门钩。
18.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件包括驱动部,驱动部用于连接门钩。关闭门体的过程中,驱动部能够朝内拉动门钩。开启门体的过程中,驱动部能够朝外顶出门钩。
1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驱动件还包括转接部,转接部与缓冲件滚动连接。
20.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驱动件和缓冲件的配合结构,使得驱动件还包括转接部,转接部与缓冲件滚动连接。
21.由于转接部与缓冲件滚动连接,也即,缓冲件能够相对于转接部转动。缓冲件工作不受限于驱动件的转动角度,以保证驱动件沿第一方向转动时,缓冲件能够有效减缓关闭门体的转速。
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转接部设有导向槽;缓冲件包括阻尼器,阻尼器的自由端设有滚动部,滚动部与导向槽滚动连接。
23.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转接部和缓冲件的配合结构,转接部设有导向槽,缓冲件包括阻尼器,阻尼器的自由端设有滚动部,滚动部与导向槽滚动连接,这样,可以满足缓冲件与转接部滚动连接的使用需求。
24.具体地,导向槽包括球形槽,滚动部包括球形部,球形部设于球形槽,且球形部能够相对于球形槽滚动。
2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驱动件还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间隔分布于第二臂的一侧,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合围出驱动部,且第一臂设有安装槽,转接部设于安装槽。
26.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件还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位于第二臂的一侧,且第一臂和第二臂间隔布置,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合围出驱动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合围出驱动槽,驱动部为驱动槽,门钩的顶端能够滑入驱动部内,为驱动部朝向带动
门钩运动,及为驱动部朝外推动门钩运动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27.进一步地,第一臂设有安装槽,转接部设于安装槽,也即,安装槽具有容置转接部和连接转接部的作用。为保证转接部与缓冲件的配合尺寸。具体地,转接部与安装槽可拆装连接,该设置能够减小产品的加工难度,便于转接部批量化生产,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由于转接部与安装槽可拆装连接,故而,当转接部磨损程度较严重时,可通过更换转接部的方式保证产品的正常使用,有利于降低产品后续维修及维护的成本。
2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驱动件朝向支架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避让空位,第一避让空位与驱动部连通。
29.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驱动件的结构,使得驱动件形成有第一避让空位,第一避让空位与支架对应设置,且第一避让空位与驱动部连通。
30.当无意间或不明原因触发了驱动件,但未关闭门体,驱动件将转动到关门位置。此时,无法进行正常的关门动作。当使用较大的力进行关门时,门钩的前端挤到驱动件的第一避让空位,并滑入驱动部,让门钩过渡到正常的关门位置。此时,可以正常的打开或关闭门体。
31.该设置可满足不同情况下的产品的使用需求,使得在触发了驱动件,但并未关闭门体的情况下,可通过用户手动的方式关闭门体,保证产品的正常使用。
3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联锁结构,还包括:触发结构,触发结构用于驱动驱动件沿第二方向转动。
33.在该技术方案中,联锁结构还包括触发结构,用户可通过触发结构驱动驱动件沿第二方向转动。
34.具体地,当需要打开门体时,用户通过触发结构驱动驱动件运动,驱动件沿第二方向转动驱动件朝外推动门钩,以打开门体。
35.该设置使得用户可通过触动触发结构以实现自动开门,无需用户通过拉拽门体的方式开门,做到了智能化开门,提升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3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触发结构包括:按键;转动件,按键用于驱动转动件运动,以使转动件驱动驱动件沿第二方向转动。
37.在该技术方案中,触发结构包括安装件和转动件,按键用于驱动转动件运动,转动件运动能够驱动驱动件运动。
38.也就是说,用户通过按压按键即可实现开启门体的操作,也即,实现了自动开门,无需用户拉拽门体,提升了产品的智能化程度。
39.具体地,按键与转动件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器件,按压按键能够使按键与转动件接触,随着按压力度的增大,按键能够驱动转动件转动。
4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转动件包括:第一转动段,按键与第一转动段对应设置;第二转动段,与第一转动段连接,第二转动段用于驱动驱动件;其中,第二转动段的重量大于第一转动段的重量。
41.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动件包括第一转动段和第二转动段,第一转动段和第二转动段连接,第一转动段与按键对应设置,第二转动段用于驱动驱动件转动。
42.也就是说,用户通过按压按键,按键驱动第一转动段转动,第一转动段转动能够带
动第二转动段转动,第二转动段转动以驱动驱动件转动。
43.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转动段和第二转动段的配合结构,使得第二转动段的重量大于第一转动段的重量,这样,当撤去作用在按键上的外力后,第二转动段在重力的作用下驱动第一转动段复位,以达到转动件复位的目的。该设置减少了用于复位转动件的器件投入,具有便于装配、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4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联锁结构,还包括:盖体,连接于支架的第一侧,盖体和支架之间合围出安装腔,驱动件的一部分位于安装腔内,缓冲件位于安装腔内;盖体设有第一避让口,驱动件包括第一凸块,第一凸块通过第一避让口伸出盖体的外表面,触发结构与第一凸块配合连接。
45.在该技术方案中,联锁结构还包括盖体,盖体位于支架的第一侧,盖体与支架连接。盖体和支架之间合围出安装腔,也即,盖体的内表面和支架的外表面之间合围出安装腔,安装腔具有容置驱动件的一部分和容置缓冲件的作用。盖体能够保护驱动件和缓冲件,避免外力直接作用于驱动件和缓冲件,有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另外,盖体和支架结构设置还可减少污物、杂质等进入到驱动件和缓冲件处,可保证驱动件和缓冲件的清洁性,可保证产品使用的可靠性。
46.进一步地,盖体设有第一避让口,驱动件包括第一凸块,第一凸块通过第一避让口伸出盖体的外表面,也就是说,第一避让口具有避让第一凸块的作用。第一凸块用于与触发结构配合连接,具体地,当需要打开门体时,用户通过触发结构驱动第一凸块运动,使得驱动件沿第二方向转动驱动件朝外推动门钩,以打开门体。
4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盖体还设有第二避让口,驱动件还包括第二凸块,第二凸块通过第二避让口伸出盖体的外表面;联锁结构还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凸块用于在关闭门体时触发第一开关。
48.在该技术方案中,盖体还设有第二避让口,驱动件还包括第二凸块,第二凸块与第二避让口对应设置,第二凸块通过第二避让口伸出盖体的外表面,也就是说,第二避让口具有避让第二凸块的作用。第二凸块能够在关闭门体时触发第一开关工作的目的。其中,第一开关与烹饪器具的控制面板连接。
4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弹性件位于支架的第二侧,支架的第一侧与支架的第二侧对应设置。
50.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弹性件和支架的配合结构,具体地,弹性件位于支架的第二侧,驱动件位于支架的第一侧,驱动件和弹性件对应设置。
51.该设置合理利用支架的结构,避免在支架一侧设置过多器件导致支架的体积过大。
52.可以理解的是,支架设有通孔,驱动件与弹性件配合的部分通过通孔伸出并与弹性件连接。
5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联锁结构,还包括:推杆,设于支架,推杆设有触发部,关闭门体时,门钩能够驱动推杆相对于支架运动;第二开关,触发部用于触发所述第二开关。
54.在该技术方案中,联锁结构还包括推杆和第二开关。
55.关闭门体时,门体朝向烹饪器具的烹饪腔移动,门钩能够驱动推杆相对于支架运
动,推杆运动以触发第二开关。其中,第二开关与烹饪器具的控制面板连接。
5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支架设有限位区域,推杆位于限位区域,且推杆能够沿第三方向相对于限位区域运动;其中,第三方向垂直于重力方向。
57.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架设有限位区域,通过合理设置推杆和限位区域的配合结构,使得推杆位于限位区域,且推杆能够沿第三方向相对于限位区域运动。
58.具体地,第三方向垂直于重力方向,如,第三方向包括水平方向。也即,推杆沿水平方向相对于限位区域运动,推杆水平移动能够触发第二开关。该设置在保证触发第二开关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的同时,还具有占地面积小,能够节省空间,有利于减小联锁结构的整体外形尺寸。
5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推杆设有联动凸块,关闭门体时,门钩能够驱动联动凸块运动;触发部和第二开关的数量均为多个,每个触发部对应一个第二开关。
60.在该技术方案中,推杆设有联动凸块,联动凸块与门钩配合使用,关闭门体时,门钩能够驱动联动凸块运动。
61.触发部的数量为多个,第二开关的数量为多个,每个触发部对应一个第二开关,也即,推杆运动能够同时触发多个第二开关。
62.具体地,第二开关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开关和一个第一开关均与烹饪器具的控制面板连接,关闭门体后,两个第二开关和一个第一开关均被触发,以使烹饪器具能够正常烹饪。如,开关与烹饪器具的微波发生器、电机和炉灯等电连接。
6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触发部至少包括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第一触发部的高度大于第二触发部的高度。
64.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多个触发部的种类进行划分,多个触发部至少包括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第一触发部的高度大于第二触发部的高度,如,第一触发部与开关配合的触发端至支架的距离,大于第二触发部与开关配合的触发端至支架的距离。这样,可满足不同位置处的第二开关与触发部配合连接的使用需求。该设置能够合理利用支架的现有结构,便于联锁结构的其他组成器件的合理布局。
6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驱动件还包括第二避让空位,第二避让空位用于避让联动凸块。
66.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件还包括第二避让空位,第二避让空位具有避让联动凸块的作用,这样,推杆运动时,驱动件不会与推杆干涉,推杆能够正常运动及工作。
6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门钩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门钩至少包括第一门钩和第二门钩,驱动件能够连接第一门钩;联锁结构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设于支架,限位件用于在关闭门体时连接第二门钩。
68.在该技术方案中,门钩的数量为多个,对多个门钩的种类进行划分,多个门钩至少包括第一门钩和第二门钩,第一门钩与驱动件配合连接,第二门钩与联锁结构的限位件配合连接。
69.具体地,限位件用于在关闭门体时连接第二门钩,限位件具有固定和限位第二门钩的作用,以保证有效关闭门体。
70.由于门钩的数量为多个,故而,关闭门体后,能够增大门体与烹饪器具的箱体结构的接触面积和接触角度,可保证打开及关闭门体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7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限位件包括:限位块,与支架活动连接,限位块设有斜面和限位面,斜面与限位面对应设置,斜面用于供第二门钩过渡至限位面。
72.在该技术方案中,限位件包括限位块,并对限位块的结构进行限定,限位块设有斜面和限位面,斜面与限位面对应设置,斜面具有导向的作用,使得在关闭门体时,第二门钩能够在斜面的导向作用下滑向限位面处,以达到限位件连接第二门钩的目的。
73.进一步地,限位块与支架活动连接,也即,限位块能够相对于支架运动,这样,开启门体或是关闭门体时,能够满足第二门钩与限位块配合连接或分离的使用需求。
7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限位块还设有安装孔;限位件还包括弹性部,弹性部位于安装孔,且弹性部连接限位块和支架。
75.在该技术方案中,限位件还包括弹性部,限位块还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具有容置弹性部的作用,由于弹性部连接限位块,且弹性部连接支架,弹性部能缓冲限位块移动时的作用力,使得限位块与支架活动连接时更平顺。
76.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箱体结构,箱体结构设有烹饪腔;及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联锁结构,联锁结构的支架与箱体结构连接;门体,门体与箱体结构可开合连接,门体包括门钩。
77.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箱体结构、联锁结构和门体。烹饪器具因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联锁结构,因此具有上述联锁结构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7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箱体结构包括:腔本体,腔本体形成烹饪腔;外壳,罩设于腔本体的至少一部分;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外壳和腔本体的腔壁之间合围出电器腔室,联锁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电器腔室处;其中,联锁结构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79.在该技术方案中,箱体结构包括腔本体、外壳和控制面板。
80.其中,控制面板、外壳和腔本体的腔壁之间合围出电器腔室,控制面板、外壳和腔本体的腔壁对位于电器腔室的联锁结构的部分具有保护的作用。
81.可以理解的是,腔本体形成烹饪腔,在解锁门体的情况下,可向烹饪腔内放置食物,及从烹饪腔内取出食物。
82.具体地,联锁结构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关闭门体后,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被触发,用户可通过控制面板操作烹饪器具,以完成烹饪操作。
8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支架与腔本体的开口端连接;控制面板设有开口,联锁结构的按键通过开口外露出控制面板;联锁结构的转动件位于控制面板的背部且与控制面板转动连接。
84.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支架、腔本体、控制面板和转动件的配合结构。
85.具体地,支架与腔本体的开口端连接,腔本体具有支撑和固定支架的作用。
86.具体地,控制面板设有开口,联锁结构的按键通过开口外露出控制面板,这样,可实现用户按触按键的使用需求。
87.其中,按键和控制面板的配合位置:第一种,按键背离转动件的端面与控制面板的开口共面;第二种,按键背离转动件的端面凸伸出控制面板的外壁面;第三种,按键背离转动件的端面位于控制面板的外壁面的内侧。
88.具体地,控制面板具有固定端面,未通过按键驱动转动件转动的情况下,转动件的第一转动段与固定端面抵靠,当按压按键,按键驱动转动件转动,第一转动段与固定端面分离,当撤去作用于按键的外力后,由于转动件的第二转动段的重量大于第一转动段的重量,故而第二转动段驱动第一转动段复位直至与固定端面抵靠。
8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门钩的顶部设有倒角。
90.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门钩的结构,使得门钩的顶部设有倒角。
91.当无意间或不明原因触发了驱动件,但未关闭门体,驱动件将转动到关门位置。此时,无法进行正常的关门动作。当使用较大的力进行关门时,门钩的顶部挤到驱动件的第一避让空位,并滑入驱动部,让门钩过渡到正常的关门位置。
92.门钩的顶部设有倒角,也即,门钩的顶部形成尖端,这样,更便于门钩挤入第一避让空位,减小门钩进入通过第一避让空位滑入驱动部的阻力,使得用户手动关门具有可操作性。
93.具体地,门钩的数量为多个,对多个门钩的种类进行划分,多个门钩至少包括第一门钩和第二门钩,第一门钩与驱动件配合连接,第二门钩与联锁结构的限位件配合连接。第一门钩的顶部设有倒角。
94.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95.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96.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第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97.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第二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98.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第三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99.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第四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00.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第五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01.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第六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02.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第七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03.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在关门状态下的第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04.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在关门状态下的第二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05.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在关门状态下的第三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06.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在开门状态下的第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07.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在开门状态下的第二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08.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在开门过程中的第一视角的部分结
构示意图;
109.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在开门过程中的第二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10.图1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在开门过程中的第三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11.图1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在开门过程中的第四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12.图17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在开门后的第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13.图18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在开门后的第二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14.图19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在开门后的第三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15.图20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在强制关门状态下的第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16.图21为图20沿a-a的剖视图;
117.图2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在强制关门状态下的第二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18.图23为图22沿b-b的剖视图;
119.图24为图22沿c-c的剖视图;
120.图2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联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21.图2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联锁结构的第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22.图27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联锁结构的第二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23.图28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联锁结构的第三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24.图29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联锁结构的第四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25.图30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联锁结构的第五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26.图3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联锁结构的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127.图3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面板和触发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28.图3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面板和触发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29.图3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面板和触发结构的第一视角的分解图;
130.图3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面板和触发结构的第二视角的分解图;
131.图3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32.图37为图36沿d-d的剖视图;
133.图38为图36沿e-e的剖视图;
134.图39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35.图40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36.图4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37.图4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的第五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38.图43为图42沿f-f的剖视图;
139.图4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的第六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40.图4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架的第七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41.图4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盖体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42.图47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盖体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43.图48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盖体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44.图49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盖体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45.图50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盖体的第五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46.图5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驱动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47.图5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驱动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48.图5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驱动件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49.图5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驱动件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50.图5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驱动件的第五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51.图5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转接部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52.图57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转接部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53.图58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转接部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54.图59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转接部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55.图60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推杆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56.图6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推杆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57.图6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推杆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58.图6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推杆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59.图6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限位块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60.图6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限位块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61.图6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动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62.图67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动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63.图68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动件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64.图69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动件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65.图70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门钩和第二门钩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66.图7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门钩和第二门钩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67.图7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门钩和第二门钩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68.图7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门钩和第二门钩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69.图7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门钩和第二门钩的第五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70.其中,图1至图7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71.100联锁结构,110支架,112第一连接部,114限位区域,120驱动件,122第二连接部,124驱动部,126转接部,128导向槽,130第一臂,132第二臂,134安装槽,136第一避让空位,138第一凸块,140第二凸块,142第二避让空位,152第一弹性件,154第二弹性件,160缓冲件,162滚动部,170触发结构,172按键,174转动件,176第一转动段,178第二转动段,180盖体,182第一避让口,184第二避让口,186压板,190第一开关,200推杆,204联动凸块,206第一触发部,208第二触发部,210第二开关,220限位件,222限位块,224斜面,226限位面,228安装孔,230弹性部,300烹饪器具,310门体,312第一门钩,314第二门钩,316倒角,330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7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174.下面参照图1至图74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联锁结构100和烹饪器具300。
175.实施例1:
176.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图24、图25、图26、图27、图28、图29、图30和图31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联锁结构100,用于与门体310配合,门体310包括门钩,联锁结构100包括支架110、驱动件120、弹性件和缓冲件160。
177.驱动件120与支架110转动连接,驱动件120能够连接门钩。
178.弹性件连接支架110和驱动件120。
179.缓冲件160设于支架110,且缓冲件160连接驱动件120。
180.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一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关闭门体310;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以打开门体310;其中,缓冲件160用于减缓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的速度。
181.详细地,联锁结构100包括支架110、驱动件120、弹性件和缓冲件160,其中,驱动件120与支架110转动连接,支架110和驱动件120均与弹性件连接,且缓冲件160连接支架110和驱动件120。
182.开启门体310时,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关闭门体310的过程中,门钩朝驱动件120移动,当门钩触碰驱动件120后,驱动件120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支架110转动,当驱动件120转动至第一区域时,驱动件120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驱动件120转动能够带动与之配合连接的门钩朝内移动,直至关闭门体310,实现了门体310的自动关闭操作,解放了用户的双手,做到了智能化关门,提升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同时,该设置可避免用户取出食物再转身关门体310,简化了烹饪器具300的操作步骤,可避免用户手部的油渍沾到门体310上,可减少清洁烹饪器具300的频次。且由于可实现自动关门,故而可避免因忘记关门体310而挂碰门体310,进而导致烹饪器具300跌落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升产品使用的安
全性及可靠性。
183.另外,由于缓冲件160能够减缓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的速度,故而,能够减缓关闭门体310的速度。既可满足自动关闭门体310的使用需求,又可达到减噪的作用,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184.另外,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驱动件120朝外推动门钩,以打开门体310。
185.具体地,第一方向包括顺时针方向,第二方向包括逆时针方向。
186.具体地,弹性件包括弹簧、拉簧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187.实施例2:
188.如图1至图3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联锁结构100,用于与门体310配合,门体310包括门钩,联锁结构100包括支架110、驱动件120、弹性件和缓冲件160。
189.驱动件120与支架110转动连接,驱动件120能够连接门钩。
190.弹性件连接支架110和驱动件120。
191.缓冲件160设于支架110,且缓冲件160连接驱动件120。
192.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一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关闭门体310;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以打开门体310;其中,缓冲件160用于减缓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的速度。
193.进一步地,如图36、图37、图38、图39、图40、图41、图42、图43、图44、图45、图51和图52所示,支架110设有第一连接部112,驱动件120设有第二连接部122,弹性件连接第一连接部112,且弹性件连接第二连接部122。
194.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一区域时,经过第一连接部112的中心与第二连接部122的中心的连接线,位于驱动件120的转动中心的第一侧。
195.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经过第一连接部112的中心与第二连接部122的中心的连接线,位于驱动件120的转动中心的第二侧。
196.或者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第一连接部112的中心、第二连接部122的中心和驱动件120的转动中心共线。
197.详细地,支架110设有第一连接部112,驱动件120设有第二连接部122,弹性件连接第一连接部112,且弹性件连接第二连接部122。当弹性件连接第一连接部112和第二连接部122时,弹性件、第一连接部112和第二连接部122相配合,为驱动件120位于第一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关闭门体310,及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以打开门体310。
198.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12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部122包括第二连接柱。
199.具体地,驱动件120的转动中心的第一侧和驱动件120的转动中心的第二侧相对设置。
200.具体地,开启门体310后,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第一连接部112的中心、第二连接部122的中心和驱动件120的转动中心共线。这样,关闭门体310时,门钩触碰驱动件120后,驱动件120迅速越过平衡位置,弹性件随之改变弹性件驱动驱动件120转动的方向。
201.实施例3:
202.如图1至图31所示,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联锁结构100,用于与门体310配合,门体310包括门钩,联锁结构100包括支架110、驱动件120、弹性件和缓冲件160。
203.驱动件120与支架110转动连接,驱动件120能够连接门钩。
204.弹性件连接支架110和驱动件120。
205.缓冲件160设于支架110,且缓冲件160连接驱动件120。
206.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一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关闭门体310;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以打开门体310;其中,缓冲件160用于减缓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的速度。
207.进一步地,如图4、图6、图12、图28和图31所示,弹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弹性件至少包括第一弹性件152和第二弹性件154。
208.第一弹性件152相比于第二弹性件154更靠近门钩。
209.其中,第一弹性件152的长度大于第二弹性件154的长度。
210.详细地,弹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对多个弹性件的种类进行划分,多个弹性件至少包括第一弹性件152和第二弹性件154,其中,第一弹性件152的长度大于第二弹性件154的长度。并对第一弹性件152和第二弹性件154的位置进行限定,具体地,第一弹性件152相比于第二弹性件154更靠近门钩,也即,第一弹性件152位于第二弹性件154和门钩之间,该设置能够保证弹性件驱动驱动件120运动提供有效的动力支撑,为弹性件能够有效驱动驱动件120相对于支架110转动,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211.且该设置在保证驱动件120运动的有效性的同时,能够减少多个驱动件120对空间的占用率,便于其他件合理布局。
212.具体地,当弹性件的数量为多个时,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一区域时,多个弹性件的合力的延伸线(如,第一弹性件152和第二弹性件154的合力的延伸线)位于驱动件120的转动中心的第一侧;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多个弹性件的合力的延伸线(如,第一弹性件152和第二弹性件154的合力的延伸线),位于驱动件120的转动中心的第二侧,或者多个弹性件的合力的延伸线(如,第一弹性件152和第二弹性件154的合力的延伸线)经过驱动件120的转动中心。
213.可以理解的是,当弹性件的数量为一个时,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一区域时,经过第一连接部112的中心与第二连接部122的中心的连接线,位于驱动件120的转动中心的第一侧;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经过第一连接部112的中心与第二连接部122的中心的连接线,位于驱动件120的转动中心的第二侧,或者第一连接部112的中心、第二连接部122的中心和驱动件120的转动中心共线。
214.实施例4:
215.如图1至图3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联锁结构100,用于与门体310配合,门体310包括门钩,联锁结构100包括支架110、驱动件120、弹性件和缓冲件160。
216.驱动件120与支架110转动连接,驱动件120能够连接门钩。
217.弹性件连接支架110和驱动件120。
218.缓冲件160设于支架110,且缓冲件160连接驱动件120。
219.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一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关闭门体310;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以打开门体310;其中,缓冲件160用于减缓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的速度。
220.进一步地,如图10、图16、图22、图29、图30、图51、图52、图53、图54和图55所示,驱动件120包括驱动部124,驱动部124用于连接门钩。
221.详细地,驱动件120包括驱动部124,驱动部124用于连接门钩。关闭门体310的过程中,驱动部124能够朝内拉动门钩。开启门体310的过程中,驱动部124能够朝外顶出门钩。
222.实施例5:
223.如图1至图31所示,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联锁结构100,用于与门体310配合,门体310包括门钩,联锁结构100包括支架110、驱动件120、弹性件和缓冲件160。
224.驱动件120与支架110转动连接,驱动件120能够连接门钩。
225.弹性件连接支架110和驱动件120。
226.缓冲件160设于支架110,且缓冲件160连接驱动件120。
227.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一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关闭门体310;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以打开门体310;其中,缓冲件160用于减缓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的速度。
228.驱动件120包括驱动部124,驱动部124用于连接门钩。
229.进一步地,如图10、图16、图22、图29、图30、图31、图56、图57、图58和图59所示,驱动件120还包括转接部126,转接部126与缓冲件160滚动连接。
230.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驱动件120和缓冲件160的配合结构,使得驱动件120还包括转接部126,转接部126与缓冲件160滚动连接。
231.由于转接部126与缓冲件160滚动连接,也即,缓冲件160能够相对于转接部126转动。缓冲件160工作不受限于驱动件120的转动角度,以保证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时,缓冲件160能够有效减缓关闭门体310的转速。
232.进一步地,如图10、图16、图22、图29、图30、图31、图56、图57、图58和图59所示,转接部126设有导向槽128;缓冲件160包括阻尼器,阻尼器的自由端设有滚动部162,滚动部162与导向槽128滚动连接。
233.其中,通过合理设置转接部126和缓冲件160的配合结构,转接部126设有导向槽128,缓冲件160包括阻尼器,阻尼器的自由端设有滚动部162,滚动部162与导向槽128滚动连接,这样,可以满足缓冲件160与转接部126滚动连接的使用需求。
234.具体地,导向槽128包括球形槽,滚动部162包括球形部,球形部设于球形槽,且球形部能够相对于球形槽滚动。
235.实施例6:
236.如图1至图31所示,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实施例6提供了一种联锁结构100,用于与门体310配合,门体310包括门钩,联锁结构100包括支架110、驱动件120、弹性件和缓冲件160。
237.驱动件120与支架110转动连接,驱动件120能够连接门钩。
238.弹性件连接支架110和驱动件120。
239.缓冲件160设于支架110,且缓冲件160连接驱动件120。
240.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一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关闭门体310;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以打开门体310;其中,缓冲件160用于减缓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的速度。
241.驱动件120包括驱动部124,驱动部124用于连接门钩。
242.驱动件120还包括转接部126,转接部126与缓冲件160滚动连接。
243.进一步地,如图51、图52、图53、图54和图55所示,驱动件120还包括第一臂130和第二臂132。
244.第一臂130间隔分布于第二臂132的一侧,第一臂130和第二臂132之间合围出驱动部124,且第一臂130设有安装槽134,转接部126设于安装槽134。
245.详细地,驱动件120还包括第一臂130和第二臂132,第一臂130位于第二臂132的一侧,且第一臂130和第二臂132间隔布置,第一臂130和第二臂132之间合围出驱动部124,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臂130和第二臂132之间合围出驱动槽,驱动部124为驱动槽,门钩的顶端能够滑入驱动部124内,为驱动部124朝向带动门钩运动,及为驱动部124朝外推动门钩运动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246.进一步地,第一臂130设有安装槽134,转接部126设于安装槽134,也即,安装槽134具有容置转接部126和连接转接部126的作用。为保证转接部126与缓冲件160的配合尺寸。具体地,转接部126与安装槽134可拆装连接,该设置能够减小产品的加工难度,便于转接部126批量化生产,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由于转接部126与安装槽134可拆装连接,故而,当转接部126磨损程度较严重时,可通过更换转接部126的方式保证产品的正常使用,有利于降低产品后续维修及维护的成本。
247.具体地,第二臂132的长度小于第一臂130的长度,这样,有利于关闭门体310时,驱动件120与门钩的有效连接,及有利于开启门体310后驱动件120与门钩的有效分离。
248.实施例7:
249.如图1至图31所示,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实施例7提供了一种联锁结构100,用于与门体310配合,门体310包括门钩,联锁结构100包括支架110、驱动件120、弹性件和缓冲件160。
250.驱动件120与支架110转动连接,驱动件120能够连接门钩。
251.弹性件连接支架110和驱动件120。
252.缓冲件160设于支架110,且缓冲件160连接驱动件120。
253.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一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关闭门体310;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以打开门体310;其中,缓冲件160用于减缓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的速度。
254.驱动件120包括驱动部124,驱动部124用于连接门钩。
255.进一步地,如图22、图23、图51和图52所示,驱动件120朝向支架110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避让空位136,第一避让空位136与驱动部124连通。
256.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驱动件120的结构,使得驱动件120形成有第一避让空位136,第一避让空位136与支架110对应设置,且第一避让空位136与驱动部124连通。
257.当无意间或不明原因触发了驱动件120,但未关闭门体310,驱动件120将转动到关
门位置。此时,无法进行正常的关门动作。当使用较大的力进行关门时,门钩的前端挤到驱动件120的第一避让空位136,并滑入驱动部124,让门钩过渡到正常的关门位置。此时,可以正常的打开或关闭门体310。
258.该设置可满足不同情况下的产品的使用需求,使得在触发了驱动件120,但并未关闭门体310的情况下,可通过用户手动的方式关闭门体310,保证产品的正常使用。
259.实施例8:
260.如图1至图3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8提供了一种联锁结构100,用于与门体310配合,门体310包括门钩,联锁结构100包括支架110、驱动件120、弹性件和缓冲件160。
261.驱动件120与支架110转动连接,驱动件120能够连接门钩。
262.弹性件连接支架110和驱动件120。
263.缓冲件160设于支架110,且缓冲件160连接驱动件120。
264.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一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关闭门体310;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以打开门体310;其中,缓冲件160用于减缓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的速度。
265.进一步地,如图25所示,联锁结构100还包括触发结构170,触发结构170用于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
266.详细地,联锁结构100还包括触发结构170,用户可通过触发结构170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
267.具体地,当需要打开门体310时,用户通过触发结构170驱动驱动件120运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驱动件120朝外推动门钩,以打开门体310。
268.该设置使得用户可通过触动触发结构170以实现自动开门,无需用户通过拉拽门体310的方式开门,做到了智能化开门,提升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269.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3、图4、图7、图8、图9、图11、图13、图14、图15、图17、图19、图25、图32、图33、图34、图35、图66、图67、图68和图69所示,触发结构170包括安装件和转动件174。
270.按键172用于驱动转动件174运动,以使转动件174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
271.详细地,触发结构170包括安装件和转动件174,按键172用于驱动转动件174运动,转动件174运动能够驱动驱动件120运动。
272.也就是说,用户通过按压按键172即可实现开启门体310的操作,也即,实现了自动开门,无需用户拉拽门体310,提升了产品的智能化程度。
273.具体地,按键172与转动件174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器件,按压按键172能够使按键172与转动件174接触,随着按压力度的增大,按键172能够驱动转动件174转动。
274.进一步地,如图66、图67、图68和图69所示,转动件174包括第一转动段176和第二转动段178。
275.按键172与第一转动段176对应设置。
276.第二转动段178与第一转动段176连接,第二转动段178用于驱动驱动件120。
277.第二转动段178的重量大于第一转动段176的重量。
278.其中,转动件174包括第一转动段176和第二转动段178,第一转动段176和第二转动段178连接,第一转动段176与按键172对应设置,第二转动段178用于驱动驱动件120转动。
279.也就是说,用户通过按压按键172,按键172驱动第一转动段176转动,第一转动段176转动能够带动第二转动段178转动,第二转动段178转动以驱动驱动件120转动。
280.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转动段176和第二转动段178的配合结构,使得第二转动段178的重量大于第一转动段176的重量,这样,当撤去作用在按键172上的外力后,第二转动段178在重力的作用下驱动第一转动段176复位,以达到转动件174复位的目的。该设置减少了用于复位转动件174的器件投入,具有便于装配、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281.实施例9:
282.如图1至图3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8的基础上,实施例9提供了一种联锁结构100,用于与门体310配合,门体310包括门钩,联锁结构100包括支架110、驱动件120、弹性件和缓冲件160。
283.驱动件120与支架110转动连接,驱动件120能够连接门钩。
284.弹性件连接支架110和驱动件120。
285.缓冲件160设于支架110,且缓冲件160连接驱动件120。
286.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一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关闭门体310;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以打开门体310;其中,缓冲件160用于减缓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的速度。
287.联锁结构100还包括触发结构170,触发结构170用于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
288.进一步地,如图3、图5、图8、图9、图11、图13、图15、图17、图19、图20、图25、图26、图27、图46、图47、图48、图49和图50所示,联锁结构100还包括盖体180。
289.盖体180连接于支架110的第一侧,盖体180和支架110之间合围出安装腔,驱动件120的一部分位于安装腔内,缓冲件160位于安装腔内。
290.盖体180设有第一避让口182,驱动件120包括第一凸块138,第一凸块138通过第一避让口182伸出盖体180的外表面,触发结构170与第一凸块138配合连接。
291.详细地,联锁结构100还包括盖体180,盖体180位于支架110的第一侧,盖体180与支架110连接。盖体180和支架110之间合围出安装腔,也即,盖体180的内表面和支架110的外表面之间合围出安装腔,安装腔具有容置驱动件120的一部分和容置缓冲件160的作用。盖体180能够保护驱动件120和缓冲件160,避免外力直接作用于驱动件120和缓冲件160,有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另外,盖体180和支架110结构设置还可减少污物、杂质等进入到驱动件120和缓冲件160处,可保证驱动件120和缓冲件160的清洁性,可保证产品使用的可靠性。
292.另外,盖体180设有第一避让口182,驱动件120包括第一凸块138,第一凸块138通过第一避让口182伸出盖体180的外表面,也就是说,第一避让口182具有避让第一凸块138的作用。第一凸块138用于与触发结构170配合连接,具体地,当需要打开门体310时,用户通过触发结构170驱动第一凸块138运动,使得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驱动件120朝外推动
门钩,以打开门体310。
293.进一步地,如图3、图5、图8、图9、图11、图13、图15、图17、图19、图20、图25、图26、图27、图46、图47、图48、图49和图50所示,盖体180还设有第二避让口184,驱动件120还包括第二凸块140,第二凸块140通过第二避让口184伸出盖体180的外表面。
294.联锁结构100还包括第一开关190,第二凸块140用于在关闭门体310时触发第一开关190。
295.其中,盖体180还设有第二避让口184,驱动件120还包括第二凸块140,第二凸块140与第二避让口184对应设置,第二凸块140通过第二避让口184伸出盖体180的外表面,也就是说,第二避让口184具有避让第二凸块140的作用。第二凸块140能够在关闭门体310时触发第一开关190工作的目的。其中,第一开关190与烹饪器具300的控制面板330连接。
296.进一步地,如图4、图6、图12、图28和图31所示,弹性件位于支架110的第二侧,支架110的第一侧与支架110的第二侧对应设置。
297.其中,进一步限定弹性件和支架110的配合结构,具体地,弹性件位于支架110的第二侧,驱动件120位于支架110的第一侧,驱动件120和弹性件对应设置。
298.该设置合理利用支架110的结构,避免在支架110一侧设置过多器件导致支架110的体积过大。
299.可以理解的是,支架110设有通孔,驱动件120与弹性件配合的部分通过通孔伸出并与弹性件连接。
300.实施例10:
301.如图1至图3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10提供了一种联锁结构100,用于与门体310配合,门体310包括门钩,联锁结构100包括支架110、驱动件120、弹性件和缓冲件160。
302.驱动件120与支架110转动连接,驱动件120能够连接门钩。
303.弹性件连接支架110和驱动件120。
304.缓冲件160设于支架110,且缓冲件160连接驱动件120。
305.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一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关闭门体310;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以打开门体310;其中,缓冲件160用于减缓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的速度。
306.进一步地,如图16、图22、图30、图31、图60、图61、图62和图63所示,联锁结构100还包括推杆200和第二开关210。
307.推杆200设于支架110,推杆200设有触发部,关闭门体310时,门钩能够驱动推杆200相对于支架110运动。
308.触发部用于触发所述第二开关210。
309.详细地,联锁结构100还包括推杆200和第二开关210。
310.关闭门体310时,门体310朝向烹饪器具300的烹饪腔移动,门钩能够驱动推杆200相对于支架110运动,推杆200运动以触发第二开关210。其中,第二开关210与烹饪器具300的控制面板330连接。
311.进一步地,如图36、图37、图38、图40、图41和图42所示,支架110设有限位区域114,推杆200位于限位区域114,且推杆200能够沿第三方向相对于限位区域114运动;其中,第三
方向垂直于重力方向。
312.其中,支架110设有限位区域114,通过合理设置推杆200和限位区域114的配合结构,使得推杆200位于限位区域114,且推杆200能够沿第三方向相对于限位区域114运动。
313.具体地,第三方向垂直于重力方向,如,第三方向包括水平方向。也即,推杆200沿水平方向相对于限位区域114运动,推杆200水平移动能够触发第二开关210。该设置在保证触发第二开关210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的同时,还具有占地面积小,能够节省空间,有利于减小联锁结构100的整体外形尺寸。
314.实施例11:
315.如图1至图31所示,在实施例10的基础上,实施例11提供了一种联锁结构100,用于与门体310配合,门体310包括门钩,联锁结构100包括支架110、驱动件120、弹性件和缓冲件160。
316.驱动件120与支架110转动连接,驱动件120能够连接门钩。
317.弹性件连接支架110和驱动件120。
318.缓冲件160设于支架110,且缓冲件160连接驱动件120。
319.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一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关闭门体310;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以打开门体310;其中,缓冲件160用于减缓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的速度。
320.联锁结构100还包括推杆200和第二开关210。
321.推杆200设于支架110,推杆200设有触发部,关闭门体310时,门钩能够驱动推杆200相对于支架110运动。
322.触发部用于触发所述第二开关210。
323.进一步地,如图60、图61、图62和图63所示,推杆200设有联动凸块204,关闭门体310时,门钩能够驱动联动凸块204运动;触发部和第二开关210的数量均为多个,每个触发部对应一个第二开关210。
324.详细地,推杆200设有联动凸块204,联动凸块204与门钩配合使用,关闭门体310时,门钩能够驱动联动凸块204运动。
325.触发部的数量为多个,第二开关210的数量为多个,每个触发部对应一个第二开关210,也即,推杆200运动能够同时触发多个第二开关210。
326.具体地,第二开关2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开关210和一个第一开关190均与烹饪器具300的控制面板330连接,关闭门体310后,两个第二开关210和一个第一开关190均被触发,以使烹饪器具300能够正常烹饪。如,开关与烹饪器具300的微波发生器、电机和炉灯等电连接。
327.进一步地,如图60、图61、图62和图63所示,多个触发部至少包括第一触发部206和第二触发部208,第一触发部206的高度大于第二触发部208的高度。
328.其中,对多个触发部的种类进行划分,多个触发部至少包括第一触发部206和第二触发部208。第一触发部206的高度大于第二触发部208的高度,如,第一触发部206与开关配合的触发端至支架110的距离,大于第二触发部208与开关配合的触发端至支架110的距离。这样,可满足不同位置处的第二开关210与触发部配合连接的使用需求。该设置能够合理利用支架110的现有结构,便于联锁结构100的其他组成器件的合理布局。
329.具体地,第一开关190的数量为一个,第二开关210的数量为两个,一个第一开关190和一个第二开关210设于盖体180,另一个第二开关210设于支架110。
330.进一步地,如图51和图52所示,驱动件120还包括第二避让空位142,第二避让空位142用于避让联动凸块204。
331.其中,驱动件120还包括第二避让空位142,第二避让空位142具有避让联动凸块204的作用,这样,推杆200运动时,驱动件120不会与推杆200干涉,推杆200能够正常运动及工作。
332.实施例12:
333.如图1至图3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12提供了一种联锁结构100,用于与门体310配合,门体310包括门钩,联锁结构100包括支架110、驱动件120、弹性件和缓冲件160。
334.驱动件120与支架110转动连接,驱动件120能够连接门钩。
335.弹性件连接支架110和驱动件120。
336.缓冲件160设于支架110,且缓冲件160连接驱动件120。
337.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一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关闭门体310;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以打开门体310;其中,缓冲件160用于减缓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的速度。
338.进一步地,如图5、图10、图11、图15、图16、图18、图19、图22、图29、图30、图70、图71、图72、图73和图74所示,门钩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门钩至少包括第一门钩312和第二门钩314。
339.驱动件120能够连接第一门钩312,联锁结构100还包括限位件220,限位件220设于支架110,限位件220用于在关闭门体310时连接第二门钩314。
340.详细地,门钩的数量为多个,对多个门钩的种类进行划分,多个门钩至少包括第一门钩312和第二门钩314,第一门钩312与驱动件120配合连接,第二门钩314与联锁结构100的限位件220配合连接。
341.具体地,限位件220用于在关闭门体310时连接第二门钩314,限位件220具有固定和限位第二门钩314的作用,以保证有效关闭门体310。
342.由于门钩的数量为多个,故而,关闭门体310后,能够增大门体310与烹饪器具300的箱体结构的接触面积和接触角度,可保证打开及关闭门体310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343.进一步地,如图29、图30、图31、图64和图65所示,限位件220包括限位块222,与支架110活动连接,限位块222设有斜面224和限位面226,斜面224与限位面226对应设置,斜面224用于供第二门钩314过渡至限位面226。
344.其中,限位件220包括限位块222,并对限位块222的结构进行限定,限位块222设有斜面224和限位面226,斜面224与限位面226对应设置,斜面224具有导向的作用,使得在关闭门体310时,第二门钩314能够在斜面224的导向作用下滑向限位面226处,以达到限位件220连接第二门钩314的目的。
345.进一步地,限位块222与支架110活动连接,也即,限位块222能够相对于支架110运动,这样,开启门体310或是关闭门体310时,能够满足第二门钩314与限位块222配合连接或分离的使用需求。
346.进一步地,如图10、图15、图16、图29、图30、图31、图64和图65所示,限位块222还设有安装孔228;限位件220还包括弹性部230,弹性部230位于安装孔228,且弹性部230连接限位块222和支架110。
347.其中,限位件220还包括弹性部230,限位块222还设有安装孔228,安装孔228具有容置弹性部230的作用,由于弹性部230连接限位块222,且弹性部230连接支架110,弹性部230能缓冲限位块222移动时的作用力,使得限位块222与支架110活动连接时更平顺。
348.具体地,限位块222设有限位柱,限位柱位于安装孔228内,弹性部230的一端连接限位柱,弹性部230的另一端连接支架110。
349.具体地,弹性部230包括弹簧、拉簧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350.实施例13:
351.如图1至图19所示,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300,烹饪器具300包括箱体结构、联锁结构100和门体310。
352.箱体结构设有烹饪腔;及如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的联锁结构100,联锁结构100的支架110与箱体结构连接;门体310,门体310与箱体结构可开合连接,门体310包括门钩。
353.详细地,烹饪器具300包括箱体结构、联锁结构100和门体310。联锁结构100的支架110与箱体结构连接。门体310与箱体结构可开合连接。
354.联锁结构100包括支架110、驱动件120、弹性件和缓冲件160,其中,驱动件120与支架110转动连接,支架110和驱动件120均与弹性件连接,且缓冲件160连接支架110和驱动件120。
355.开启门体310时,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关闭门体310的过程中,门钩朝驱动件120移动,当门钩触碰驱动件120后,驱动件120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支架110转动,当驱动件120转动至第一区域时,驱动件120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驱动件120转动能够带动与之配合连接的门钩朝内移动,直至关闭门体310,实现了门体310的自动关闭操作,解放了用户的双手,做到了智能化关门,提升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同时,该设置可避免用户取出食物再转身关门体310,简化了烹饪器具300的操作步骤,可避免用户手部的油渍沾到门体310上,可减少清洁烹饪器具300的频次。且由于可实现自动关门,故而可避免因忘记关门体310而挂碰门体310,进而导致烹饪器具300跌落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升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356.另外,由于缓冲件160能够减缓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的速度,故而,能够减缓关闭门体310的速度。既可满足自动关闭门体310的使用需求,又可达到减噪的作用,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357.另外,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驱动件120朝外推动门钩,以打开门体310。
358.进一步地,箱体结构包括腔本体、外壳和控制面板330。
359.腔本体,腔本体形成烹饪腔。
360.外壳罩设于腔本体的至少一部分。
361.控制面板330、外壳和腔本体的腔壁之间合围出电器腔室,联锁结构10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电器腔室处;其中,联锁结构100的第一开关190和第二开关210均与控制面板330电连接。
362.其中,控制面板330、外壳和腔本体的腔壁之间合围出电器腔室,控制面板330、外壳和腔本体的腔壁对位于电器腔室的联锁结构100的部分具有保护的作用。
363.可以理解的是,腔本体形成烹饪腔,在解锁门体310的情况下,可向烹饪腔内放置食物,及从烹饪腔内取出食物。
364.具体地,联锁结构100的第一开关190和第二开关210均与控制面板330电连接,关闭门体310后,第一开关190和第二开关210被触发,用户可通过控制面板330操作烹饪器具300,以完成烹饪操作。
365.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19、图32、图33、图34和图35所示,支架110与腔本体的开口端连接;控制面板330设有开口,联锁结构100的按键172通过开口外露出控制面板330;联锁结构100的转动件174位于控制面板330的背部且与控制面板330转动连接。
366.其中,进一步限定支架110、腔本体、控制面板330和转动件174的配合结构。
367.具体地,支架110与腔本体的开口端连接,腔本体具有支撑和固定支架110的作用。
368.具体地,控制面板330设有开口,联锁结构100的按键172通过开口外露出控制面板330,这样,能够满足用户按触按键172的使用需求。
369.其中,按键172和控制面板330的配合位置:第一种,按键172背离转动件174的端面与控制面板330的开口共面;第二种,按键172背离转动件174的端面凸伸出控制面板330的外壁面;第三种,按键172背离转动件174的端面位于控制面板330的外壁面的内侧。
370.具体地,控制面板330具有固定端面,未通过按键172驱动转动件174转动的情况下,转动件174的第一转动段176与固定端面抵靠,当按压按键172,按键172驱动转动件174转动,第一转动段176与固定端面分离,当撤去作用于按键172的外力后,由于转动件174的第二转动段178的重量大于第一转动段176的重量,故而第二转动段178驱动第一转动段176复位直至与固定端面抵靠。
371.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一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关闭门体310;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以打开门体310;其中,缓冲件160用于减缓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的速度。
372.进一步地,如图36、图37、图38、图39、图40、图41、图42、图43、图44、图45、图51和图52所示,支架110设有第一连接部112,驱动件120设有第二连接部122,弹性件连接第一连接部112,且弹性件连接第二连接部122。
373.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一区域时,经过第一连接部112的中心与第二连接部122的中心的连接线,位于驱动件120的转动中心的第一侧。
374.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经过第一连接部112的中心与第二连接部122的中心的连接线,位于驱动件120的转动中心的第二侧。
375.或者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第一连接部112的中心、第二连接部122的中心和驱动件120的转动中心共线。
376.详细地,支架110设有第一连接部112,驱动件120设有第二连接部122,弹性件连接第一连接部112,且弹性件连接第二连接部122。当弹性件连接第一连接部112和第二连接部122时,弹性件、第一连接部112和第二连接部122相配合,为驱动件120位于第一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关闭门体310,及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以打开门体310。
377.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12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部122包括第二连接柱。
378.具体地,驱动件120的转动中心的第一侧和驱动件120的转动中心的第二侧相对设置。
379.具体地,开启门体310后,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第一连接部112的中心、第二连接部122的中心和驱动件120的转动中心共线。这样,关闭门体310时,门钩触碰驱动件120后,驱动件120迅速越过平衡位置,弹性件随之改变弹性件驱动驱动件120转动的方向。
380.弹性件的数量为多个,对多个弹性件的种类进行划分,多个弹性件至少包括第一弹性件152和第二弹性件154,其中,第一弹性件152的长度大于第二弹性件154的长度。并对第一弹性件152和第二弹性件154的位置进行限定,具体地,第一弹性件152相比于第二弹性件154更靠近门钩,也即,第一弹性件152位于第二弹性件154和门钩之间,该设置能够保证弹性件驱动驱动件120运动提供有效的动力支撑,为弹性件能够有效驱动驱动件120相对于支架110转动,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381.且该设置在保证驱动件120运动的有效性的同时,能够减少多个驱动件120对空间的占用率,便于其他件合理布局。
382.实施例14:
383.如图1至图19所示,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实施例14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300,烹饪器具300包括箱体结构、联锁结构100和门体310。
384.进一步地,如图73所示,门钩的顶部设有倒角316。
385.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门钩的结构,使得门钩的顶部设有倒角316。
386.当无意间或不明原因触发了驱动件120,但未关闭门体310,驱动件120将转动到关门位置。此时,无法进行正常的关门动作。当使用较大的力进行关门时,门钩的顶部挤到驱动件120的第一避让空位136,并滑入驱动部124,让门钩过渡到正常的关门位置。
387.门钩的顶部设有倒角316,也即,门钩的顶部形成尖端,这样,更便于门钩挤入第一避让空位136,减小门钩进入通过第一避让空位136滑入驱动部124的阻力,使得用户手动关门具有可操作性。
388.具体地,门钩的数量为多个,对多个门钩的种类进行划分,多个门钩至少包括第一门钩312和第二门钩314,第一门钩312与驱动件120配合连接,第二门钩314与联锁结构100的限位件220配合连接。第一门钩312的顶部设有倒角316。
389.具体地,如图49所示,盖体180设有压板186,压板186用于沿重力方向限位推杆200,限制推杆200在重力方向运动。
390.驱动件120包括驱动部124,驱动部124用于连接门钩。关闭门体310的过程中,驱动部124能够朝内拉动门钩。开启门体310的过程中,驱动部124能够朝外顶出门钩。
391.支架110设有第一连接部112,驱动件120设有第二连接部122,弹性件连接第一连接部112,且弹性件连接第二连接部122。当弹性件连接第一连接部112和第二连接部122时,弹性件、第一连接部112和第二连接部122相配合,为驱动件120位于第一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关闭门体310,及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以打开门体310。
392.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12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部122包括第二连接柱。
393.具体地,驱动件120的转动中心的第一侧和驱动件120的转动中心的第二侧相对设
置。
394.具体地,开启门体310后,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第一连接部112的中心、第二连接部122的中心和驱动件120的转动中心共线。这样,关闭门体310时,门钩触碰驱动件120后,驱动件120迅速越过平衡位置,弹性件随之改变弹性件驱动驱动件120转动的方向。
395.驱动件120还包括第一臂130和第二臂132,第一臂130位于第二臂132的一侧,且第一臂130和第二臂132间隔布置,第一臂130和第二臂132之间合围出驱动部124,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臂130和第二臂132之间合围出驱动槽,驱动部124为驱动槽,门钩的顶端能够滑入驱动部124内,为驱动部124朝向带动门钩运动,及为驱动部124朝外推动门钩运动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
396.进一步地,第一臂130设有安装槽134,转接部126设于安装槽134,也即,安装槽134具有容置转接部126和连接转接部126的作用。为保证转接部126与缓冲件160的配合尺寸。具体地,转接部126与安装槽134可拆装连接,该设置能够减小产品的加工难度,便于转接部126批量化生产,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由于转接部126与安装槽134可拆装连接,故而,当转接部126磨损程度较严重时,可通过更换转接部126的方式保证产品的正常使用,有利于降低产品后续维修及维护的成本。
397.具体地,第二臂132的长度小于第一臂130的长度,这样,有利于关闭门体310时,驱动件120与门钩的有效连接,及有利于开启门体310后驱动件120与门钩的有效分离。
398.联锁结构100还包括触发结构170,用户可通过触发结构170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
399.具体地,当需要打开门体310时,用户通过触发结构170驱动驱动件120运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驱动件120朝外推动门钩,以打开门体310。
400.该设置使得用户可通过触动触发结构170以实现自动开门,无需用户通过拉拽门体310的方式开门,做到了智能化开门,提升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401.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3、图4、图7、图8、图9、图11、图13、图14、图15、图17、图19、图25、图32、图33、图34、图35、图66、图67、图68和图69所示,触发结构170包括安装件和转动件174。
402.按键172用于驱动转动件174运动,以使转动件174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
403.详细地,触发结构170包括安装件和转动件174,按键172用于驱动转动件174运动,转动件174运动能够驱动驱动件120运动。
404.也就是说,用户通过按压按键172即可实现开启门体310的操作,也即,实现了自动开门,无需用户拉拽门体310,提升了产品的智能化程度。
405.具体地,按键172与转动件174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器件,按压按键172能够使按键172与转动件174接触,随着按压力度的增大,按键172能够驱动转动件174转动。
406.进一步地,如图66、图67、图68和图69所示,转动件174包括第一转动段176和第二转动段178。
407.按键172与第一转动段176对应设置。
408.第二转动段178与第一转动段176连接,第二转动段178用于驱动驱动件120。
409.第二转动段178的重量大于第一转动段176的重量。
410.其中,转动件174包括第一转动段176和第二转动段178,第一转动段176和第二转动段178连接,第一转动段176与按键172对应设置,第二转动段178用于驱动驱动件120转动。
411.也就是说,用户通过按压按键172,按键172驱动第一转动段176转动,第一转动段176转动能够带动第二转动段178转动,第二转动段178转动以驱动驱动件120转动。
412.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转动段176和第二转动段178的配合结构,使得第二转动段178的重量大于第一转动段176的重量,这样,当撤去作用在按键172上的外力后,第二转动段178在重力的作用下驱动第一转动段176复位,以达到转动件174复位的目的。该设置减少了用于复位转动件174的器件投入,具有便于装配、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413.实施例15:
414.联锁结构100可以确保门钩只要碰触到驱动件120,门体310将通过驱动件120自动关门。同时,由于阻尼器的存在可以对关门起到减速缓冲作用,进而可以降低关门的噪音。开门时,通过按键172触动转动件174,转动件174推动驱动件120将门钩推出,使门体310被打开。
415.联锁系统具有缓冲关门降噪的功能以外,还具有通过按键172一步开门的功能。
416.关门过程:门钩碰触驱动件120后,驱动件120迅速越过平衡位置,改变转动方向,即由顺时针转动趋势变为逆时针转动。门钩在第一弹性件152和第二弹性件154的作用下迅速运动,然后阻尼器起作用,使得门体310减速,同时关门时阻尼器启动,具有缓冲减噪作用。
417.开门过程:按动按键172,翻转转动件174,转动件174带动驱动件120顺时针运动,直至开门。
418.强制关门:当无意间或不明原因触发了驱动件120,但未关门,驱动件120将转动到关门位置。此时,无法进行正常的关门动作。当使用较大的力进行关门时,门钩的前端挤到驱动件120的第一避让空位136并划过去,让门钩过渡到正常的关门位置。此时,可以正常的开关门。
419.水平移动的推杆200来触发两个第二开关210。
420.推杆200的联动凸块204位于驱动件120的第二臂132的后面,并被第二臂132挡住,这样,可以起到阻挡厚度大于等于3mm的外物伸入并推动推杆200。
421.联锁结构100的支架110与箱体结构连接。门体310与箱体结构可开合连接。
422.联锁结构100包括支架110、驱动件120、弹性件和缓冲件160,其中,驱动件120与支架110转动连接,支架110和驱动件120均与弹性件连接,且缓冲件160连接支架110和驱动件120。
423.开启门体310时,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关闭门体310的过程中,门钩朝驱动件120移动,当门钩触碰驱动件120后,驱动件120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支架110转动,当驱动件120转动至第一区域时,驱动件120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驱动件120转动能够带动与之配合连接的门钩朝内移动,直至关闭门体310,实现了门体310的自动关闭操作,解放了用户的双手,做到了智能化关门,提升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同时,该设置可避免用户取出食物再转身关门体310,简化了烹饪器具300的操作步骤,可避免用户手部的油渍沾到
门体310上,可减少清洁烹饪器具300的频次。且由于可实现自动关门,故而可避免因忘记关门体310而挂碰门体310,进而导致烹饪器具300跌落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升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424.另外,由于缓冲件160能够减缓驱动件120沿第一方向转动的速度,故而,能够减缓关闭门体310的速度。既可满足自动关闭门体310的使用需求,又可达到减噪的作用,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425.另外,当驱动件120位于第二区域时,弹性件能够驱动驱动件120沿第二方向转动,驱动件120朝外推动门钩,以打开门体310。
426.具体地,烹饪器具包括微波炉、烤箱、蒸箱或蒸烤一体机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427.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2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