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智能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80706发布日期:2022-09-10 01:54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智能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电子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智能电子锁。


背景技术:

2.根据专利202020782171.5可知,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智能电子锁,包括电子锁本体,所述电子锁本体的两端开设有对称的滑槽,所述电子锁本体的上端滑动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对称的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均与滑槽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防护罩的下端开设有对称的卡槽,所述电子锁本体的下端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可以对电子锁的把手进行收起并有效防护,防止电子锁遭到意外破坏,大大保证了房主的财产安全。
3.目前,现有的智能电子锁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智能电子锁没有对电子锁上的密码盘或指纹采集器进行防护,还不能让防护盖在使用时进行自动打开,电子锁上的密码盘或指纹采集器容易出现被人破坏的现象,降低了电子锁在使用过程中的防护效果。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智能电子锁,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智能电子锁,包括锁体,所述锁体上设置有插孔和滑槽,所述插孔位于所述锁体的内部,所述滑槽对称设置在所述锁体正前方的上下两侧,所述插孔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铁,所述滑槽的内部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设置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上设置有摄像头和金属插柱,所述摄像头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盖正前方的左侧,所述金属插柱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盖的右端,所述电磁铁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储存模块和人脸采集模块,所述人脸采集模块通过导线与所述摄像头电性连接,所述金属插柱的外径大小与所述插孔的内径大小相吻合,并且与所述插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滑槽的左壁,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块的左端,所述滑块的大小与所述滑槽的大小相吻合,并且与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防护盖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块的上端,并且与所述锁体的表面活动连接。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7.本实用新型通过插孔、滑槽、电磁铁、复位弹簧、滑块、防护盖、摄像头、金属插柱、处理器、储存模块和人脸采集模块的结合,当电子锁使用的时候,有效的实现了对电子锁上的密码盘或指纹采集器进行防护,还能让防护盖在使用时进行自动打开,避免了电子锁上的密码盘或指纹采集器被人破坏的现象,提高了电子锁在使用过程中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智能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智能电子锁的控制流程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智能电子锁的部分剖视图;
1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智能电子锁的部分放大图。
13.图中:锁体1、插孔2、滑槽3、电磁铁4、复位弹簧5、滑块6、防护盖7、摄像头8、金属插柱9、处理器10、储存模块11、人脸采集模块12。
具体实施方式
14.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智能电子锁,包括锁体1,所述锁体1上设置有插孔2和滑槽3,所述插孔2位于所述锁体1的内部,所述滑槽3对称设置在所述锁体1正前方的上下两侧,所述插孔2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铁4,所述滑槽3的内部通过复位弹簧5连接滑块6,所述滑块6的上端设置有防护盖7,所述防护盖7上设置有摄像头8和金属插柱9,所述摄像头8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盖7正前方的左侧,所述金属插柱9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盖7的右端,所述电磁铁4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处理器10,所述处理器10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储存模块11和人脸采集模块12,所述人脸采集模块12通过导线与所述摄像头8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通过插孔2、滑槽3、电磁铁4、复位弹簧5、滑块6、防护盖7、摄像头8、金属插柱9、处理器10、储存模块11和人脸采集模块12的结合,当电子锁使用的时候,摄像头8会对用户的人脸进行进行采集,再由人脸采集模块12将采集的人脸输出到处理器10,再由处理器10通过储存模块11对采集的人脸进行对比,当采集的人脸和储存模块11的人脸对比通过时,处理器10会控制电磁铁4断电,这时电磁铁4对金属插柱9失去磁性,复位弹簧5会对滑块6产生拉力,以至于让滑块6带动防护盖7在锁体1上向左移动,然后用户在通过锁体1上的密码盘或指纹采集器进行解锁,有效的实现了对电子锁上的密码盘或指纹采集器进行防护,还能让防护盖7在使用时进行自动打开,避免了电子锁上的密码盘或指纹采集器被人破坏的现象,提高了电子锁在使用过程中的防护效果。
15.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金属插柱9的外径大小与所述插孔2的内径大小相吻合,并且与所述插孔2的内部活动连接,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方便让金属插柱9插入到插孔2的内部,以至于对防护盖7进行固定。
16.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复位弹簧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滑槽3的左壁,所述复位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块6的左端,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方便让复位弹簧5对滑块6产生拉力,以至于让滑块6自动向滑槽3内部的左侧进行移动。
17.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滑块6的大小与所述滑槽3的大小相吻合,并且与所述滑槽3的内部活动连接,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避免了滑块6与滑槽3之间出现晃动的现象。
18.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防护盖7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块6的上端,并且与所述锁体1的表面活动连接,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方便让防护盖1对锁体1上的电子元件进行防护。
19.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智能电子锁包括锁体1、插孔2、滑槽3、电磁铁4、复位弹簧5、滑块6、防护盖7、摄像头8、金属插柱9、处理器10、储存模块11、人脸采集模块12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在本装置空闲处,将上述中所有电器件,其指代动力元件、电器件以及适配的监控电脑和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具体连接手段,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器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在一种具有防破坏功能的智能电子锁使用的时候,通过插孔2、滑槽3、电磁铁4、复位弹簧5、滑块6、防护盖7、摄像头8、金属插柱9、处理器10、储存模块11和人脸采集模块12的结合,当电子锁使用的时候,摄像头8会对用户的人脸进行进行采集,再由人脸采集模块12将采集的人脸输出到处理器10,再由处理器10通过储存模块11对采集的人脸进行对比,当采集的人脸和储存模块11的人脸对比通过时,处理器10会控制电磁铁4断电,这时电磁铁4对金属插柱9失去磁性,复位弹簧5会对滑块6产生拉力,以至于让滑块6带动防护盖7在锁体1上向左移动,然后用户在通过锁体1上的密码盘或指纹采集器进行解锁,有效的实现了对电子锁上的密码盘或指纹采集器进行防护,还能让防护盖7在使用时进行自动打开,避免了电子锁上的密码盘或指纹采集器被人破坏的现象,提高了电子锁在使用过程中的防护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