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门锁

文档序号:30669925发布日期:2022-07-08 22:33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型门锁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型门锁。


背景技术:

2.随着老龄化的问题愈来愈严峻,出现老人与子孙的居家问题,由于老龄群体以及小孩群体的特殊性,以及在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性,导致目前市场的门锁不能同时满足多种群体的使用。目前的智能门锁的把手通常是直接固定在门锁上的,但是不同年龄段以及特色使用情况的用户其身高不尽相同,这使得开锁操作性差,降低了其安全性与便利性。从而,现有智能门锁无法适应于多人群家庭,导致解锁开门极其不方便,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隐患,难以满足多类型用户的使用需求。
3.需要提到的是,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门锁,以解决上述问题。
5.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方案: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型门锁,适于安装在门板上;该智能型门锁包括:门锁主体、面部识别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门锁主体包含锁本体和门把手;所述锁本体设有锁扣部件,所述门把手配置有按键面板;所述面部识别模块配置在所述锁本体上,其可获取到靠近门锁主体的用户信息并及时反馈;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面部识别模块相电性连接;其中,所述门把手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锁本体的前端侧,在所述面部识别模块获取到信息并反馈至控制模块后,所述控制模块用以控制门把手可被操作地升降活动至匹配于用户高度的位置处,进而实施对锁本体的解锁操作。
7.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锁本体在其前端设有滑动部件,所述门把手在其后端设有连接部件,且所述连接部件和滑动部件相匹配对接。
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部件配置成设于锁本体的带轮机构,其传送带至少暴露并贴合支撑在锁本体的前端侧上,且所述控制模块与带轮机构相电性连接。
9.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配置在连接部件与滑动部件之间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沿升降活动方向可被收纳地配置在锁本体的端面上,并与所述连接部件相扣接联动。
1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锁本体沿其头部朝外折弯形成一弯头部,所述弯头部的外端面与门把手的外端面相平齐设置,且所述门把手在其初始位置处与所述弯头部相适配贴合。
11.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面部识别模块设置在弯头部的外端面上;其中,所述面部识别模块为面向被检测用户设置的摄像头模组,且所述摄像头模组至少包含有广角摄像头。
12.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锁本体沿其底部可拆装地配置有一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
块以滑动对接的方式对接在所述锁本体上。
13.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门把手的上部配置有所述按键面板,且所述按键面板包括显示内屏和与显示内屏相配合的触控面板。
14.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门把手的下部至少与所述锁本体相悬空设置,且其朝向用户侧折弯形成一翘起的自由端部,所述自由端部构造成利于用户操作的亲肤材质。
15.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锁扣部件配置在锁本体中,且锁本体的后端面开设有一用于锁扣部件对接至外部锁芯部件的开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17.本技术的智能型门锁,其锁本体上设有锁扣部件,其门把手上设有按键面板,且门把手可滑动地配置在锁本体的前端侧,进而通过面部识别模块获取到用户信息后反馈至控制模块,来控制门把手相对锁本体升降活动,直至沿初始位置切换至匹配于用户的高度位置,方便各类型的用户使用,无需起身或抬手即可实现快速解锁操作,能够适用于老人、小孩、轮椅使用者等各类型的特殊人群使用,极大的解决了用户兼容的痛点,从而达到人文关怀的目的,更易于普及推广。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型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在其他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型门锁的门把手在升降活动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型门锁的剖示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型门锁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型门锁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型门锁的使用场景图。
26.图标:1-门锁主体;2-面部识别模块;3-锁本体;4-门把手;5-锁扣部件;6-按键面板;7-滑动部件;8-连接部件;9-支撑部件;10-弯头部;11-电池模块;12-自由端部;13-开孔;14-门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
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31.结合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型门锁,适于安装在门板14上。该智能型门锁包括:门锁主体1、面部识别模块2和控制模块(图未示)。门锁主体1包含锁本体3和门把手4。锁本体3设有锁扣部件5,门把手4配置有按键面板6。面部识别模块2配置在锁本体3上,其可获取到靠近门锁主体1的用户信息并及时反馈。控制模块与面部识别模块2相电性连接。其中,门把手4可滑动地设置在锁本体3的前端侧,在面部识别模块2获取到信息并反馈至控制模块后,控制模块用以控制门把手4可被操作地升降活动至匹配于用户高度的位置处,进而实施对锁本体3的解锁操作。
32.上述中,本实施例的智能型门锁在锁本体3上设有锁扣部件5,在门把手4上设有按键面板6,且门把手4可滑动地配置在锁本体3的前端侧,进而通过面部识别模块2获取到用户信息后反馈至控制模块,来控制门把手4相对锁本体3升降活动,直至沿初始位置切换至匹配于用户的高度位置,方便各类型的用户使用,无需起身或抬手即可实现快速解锁操作,能够适用于老人、小孩、轮椅使用者等各类型的特殊人群使用,极大的解决了用户兼容的痛点,从而达到人文关怀的目的,更易于普及推广。
33.应当理解的是,锁扣部件5用于与门板14上的锁芯部件相连接适配,进而实现锁门和解锁操作。在其中一实施例中,面部识别模块2录入有用户人脸身份信息可直接反馈至控制模块实施对锁扣部件5的解锁操作,此时,门把手4升降活动至用户高度后可供用户直接握持使用实施推拉门操作。
34.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是面部识别模块2仅起到识别并反馈用户信息的功能(不具备人脸身份识别的解锁功能),从而,在解锁时需要用户首先对活动至其适配高度后
的门把手4上的按键面板6进行密码输入,通过控制模块实施解锁操作,随后用户再握持门把手4使用实施推拉门操作。
35.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锁本体3在其前端设有滑动部件7,门把手4在其后端设有连接部件8,且连接部件8和滑动部件7相匹配对接。具体地,滑动部件7配置成设于锁本体3的带轮机构,其传送带至少暴露并贴合支撑在锁本体3的前端侧上,且控制模块与带轮机构相电性连接。从而,连接部件8固设在带轮机构的外端面上,以跟随其在控制模块的驱动控制下相联动,进而带动门把手4升降移动。
36.更进一步地,为了保障门把手4在锁本体3上的平稳性,该智能型门锁还包括配置在连接部件8与滑动部件7之间的支撑部件9。支撑部件9沿升降活动方向可被收纳地配置在锁本体3的端面上,并与连接部件8相扣接联动。其中,支撑部件9配置成可收纳的折叠支撑结构,其端部对接在连接部件8上以在伸缩过程中提供给门把手4在以持续支撑力,提升整个门把手4的稳定性能。并且,门把手4上的连接部件8与滑动部件7具有较大的接触面,在一方面上利于两者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活动,在另一方面上进一步提升了门把在锁本体3上的连接配合,以供用户握持及推拉使用。
37.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是通过磁吸式活动连接、亦或是推拉杆的驱动方式来实现门把手4在锁本体3上的滑动连接,在此不做限制。
38.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锁本体3沿其头部朝外折弯形成一弯头部10,弯头部10的外端面与门把手4的外端面相平齐设置,且门把手4在其初始位置处与弯头部10相适配贴合。从而,沿用户侧直接观测门锁主体1,锁本体3和门把手4从外形来看呈一体式结构的造型,使得产品更具有一体化的既视感,在追求简约的当今,该种装配方式更受大众喜欢。
39.具体地,面部识别模块2设置在弯头部10的外端面上。其中,面部识别模块2为面向被检测用户设置的摄像头模组,且摄像头模组至少包含有广角摄像头。尤其是,摄像头模组能与网络互联,可以记录外出时间、以及提醒用户从而起到安全目的。另外,在用户靠近时,通过广角摄像头实施面部识别其视野更大、且精度较高。
40.在一种实施例中,锁本体3沿其底部可拆装地配置有一电池模块11,电池模块11以滑动对接的方式对接在锁本体3上。且电池模块11底部开设有充电口,支持快充、以及易于拆卸维护。
41.其中,门把手4的上部配置有按键面板6,且按键面板6包括显示内屏和与显示内屏相配合的触控面板。并且,虚拟的触控按键更具科技感,且其操作功能更为丰富。
42.其中,门把手4的下部至少与锁本体3相悬空设置,且其朝向用户侧折弯形成一翘起的自由端部12,自由端部12构造成利于用户操作的亲肤材质。其中,亲肤材质可以为环保型塑材,以提升防滑功能,且操作手感比较好。其中,悬浮式可调节的门把手4更利于自身的滑动设置,且向前起翘的自由端部12利于使用者开门操作,造型新颖且符合人体工学。
43.需要说明的是,锁扣部件5配置在锁本体3中,且锁本体3的后端面开设有一用于锁扣部件5对接至外部锁芯部件的开孔13。显然的,针对锁扣部件5与控制模块的联动控制、以及锁扣部件5与锁芯部件的连接配合,均为现有的门锁技术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44.如图7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智能型门锁配置在门板14离地高度为一米左右的高度上,以满足绝大多数成年人的使用需求。其中,在面部识别模块2获取到用
户信息为成年人用户时,控制模块无需控制门把手4升降活动,位于初始位置的门把手4即可实现此类型用户的便利操作。在面部识别模块2获取到用户信息为老人、小孩或轮椅使用者等特殊用户时,进而驱动门把手4升降活动至适于用户匹配的高度(离地高度为0.5米至0.7米之间),可显著提升解锁、推拉门的使用操作。
45.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