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执手锁套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50099发布日期:2022-08-24 08:19阅读:7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执手锁套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执手锁套装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门锁的执手锁套装结构在整个锁具市场占比很大,而执手锁套装结构的款式多种多样,结构各不相同,现有的执手锁套装结构的设计比较传统老旧,结构繁琐复杂,结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零部件数量多且布局设计不合理,反锁解锁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生产加工工序繁多,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不利于备货,而且组装及安装操作不够简易便捷,实用性一般;另外,现有的执手锁套装结构的款式呆板单一,无法灵活变换不同颜色不同款式的装饰片。
3.因此,如何实现一种结构设计新颖合理,零部件数量少且布局设计合理,结构精简而紧凑,反锁解锁的原理科学合理,有效简化生产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方便备货,组装及安装操作简易便捷,装饰片的安装拆卸十分简便,可以灵活变换款式的执手锁套装结构是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执手锁套装结构,旨在实现一种结构设计新颖合理,零部件数量少且布局设计合理,结构精简而紧凑,反锁解锁的原理科学合理,有效简化生产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方便备货,组装及安装操作简易便捷,装饰片的安装拆卸十分简便,可以灵活变换款式的执手锁套装结构。
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执手锁套装结构,包括前执手组件、后执手组件,前执手组件包括前执手、前装饰片组件、设于前执手内的扳手、前结构组件,后执手组件包括后执手、后装饰片组件、后结构组件;前结构组件包括锁芯、前执手头、前执手盖、滚珠、前复位簧、前胶圈、前盖片、前卡簧、前卡圈、方杆、反锁杆、前垫片、前顶丝;方杆置于前执手头的前执手头方孔内并通过前卡圈与前执手头卡合固定,反锁杆穿过方杆并卡插入锁芯内,反锁杆与锁芯传动连接,锁芯置于前执手头内并可在前执手头内转动,前执手头上设有前顶丝来限制锁芯的横向移动,前执手头位于前执手盖内部,前执手套设于前执手头外并与前执手头传动连接,前执手头两侧设有圆孔,圆孔内设有滚珠,锁芯设有均向内凹陷的内弧面、外弧面,前执手盖在与圆孔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前执手盖缺口,内弧面凹陷的深度比外弧面凹陷的深度大,转动锁芯使滚珠置于内弧面时,滚珠完全在前执手头内部,前执手头可以在前执手盖中转动即前执手可以下压,转动锁芯使滚珠置于外弧面时,滚珠凸出于前执手头外并卡在前执手盖缺口内,使前执手头固定住即前执手也固定住。
6.优选地,前复位簧、前胶圈均套设于前执手头外并位于前执手盖内,前盖片套设于前胶圈外并位于前执手盖内,前卡簧卡于前执手头的第一外卡槽上并对前复位簧、前胶圈、前盖片起到固定作用;前复位簧的一端卡于前执手头的前执手头缺口,另一端卡于前执手盖的前执手盖卡槽,而前执手头的前执手头限位与前执手盖的前执手盖限位相结合;前结
构组件置于前执手的前执手腔内并通过螺丝固定,前结构组件的前垫片盖设于前执手腔表面。
7.优选地,前执手外侧设有前执手槽,前执手槽内设有第一磁铁腔、扳手槽,扳手设于扳手槽内,前装饰片组件包括嵌设于第一磁铁腔内的第一磁铁、通过磁性吸附于前执手槽内的第一内片、与第一内片紧密贴合的第一外片,第一内片由磁性金属制成并与第一磁铁磁性相吸。
8.优选地,后结构组件包括旋钮、旋钮内件、内卡圈、后执手头、后执手盖、后复位簧、后胶圈、后盖片、后卡簧、后垫片、后顶丝。
9.优选地,旋钮内件置于后执手头内并通过内卡圈来进行固定,旋钮内件的柱体置于旋钮的旋钮孔内并通过后顶丝来固定;方杆置于后执手头内,后复位簧、后胶圈均套设于后执手头外并位于后执手盖内,后盖片套设于后胶圈外并位于后执手盖内,后卡簧卡于后执手头外的第二外卡槽上并对后复位簧、后胶圈、后盖片起到固定作用;后复位簧的一端卡于后执手头的后执手头缺口,另一端卡于后执手盖的后执手盖卡槽,而后执手头的后执手头限位与后执手盖的后执手盖限位相结合;后结构组件置于后执手的后执手腔内并通过螺丝固定,后结构组件的后垫片盖设于后执手腔表面。
10.优选地,后执手外侧设有后执手槽,后执手槽内设有第二磁铁腔,后装饰片组件包括嵌设于第二磁铁腔内的第二磁铁、通过磁性吸附于后执手槽内的第二内片、与第二内片紧密贴合的第二外片,第二内片由磁性金属制成并与第二磁铁磁性相吸。
1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种结构设计新颖合理,零部件数量少且布局设计合理,结构精简而紧凑,反锁解锁的原理科学合理,有效简化生产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方便备货,组装及安装操作简易便捷,装饰片的安装拆卸十分简便,可以灵活变换款式的执手锁套装结构。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执手锁套装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执手锁套装结构的一实施例中后执手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执手锁套装结构的一实施例中前执手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执手锁套装结构的一实施例中前执手组件的部分结构分解的放大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执手锁套装结构的一实施例中前执手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执手锁套装结构的一实施例中锁芯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18.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执手锁套装结构的一实施例中前执手头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19.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执手锁套装结构的一实施例中前执手盖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之一;
20.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执手锁套装结构的一实施例中前执手盖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之二;
21.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执手锁套装结构的一实施例中旋钮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22.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执手锁套装结构的一实施例中旋钮内件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23.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4.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参照图1至图11,提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执手锁套装结构的一实施例,包括前执手组件、后执手组件。
26.前执手组件包括前执手101、前装饰片组件、设于前执手101内的扳手102、前结构组件。
27.后执手组件包括后执手201、后装饰片组件、后结构组件。
28.前结构组件包括锁芯103、前执手头104、前执手盖105、滚珠106、前复位簧107、前胶圈108、前盖片109、前卡簧110、前卡圈111、方杆112、反锁杆113、前垫片114、前顶丝115。
29.方杆112置于前执手头104的前执手头方孔内并通过前卡圈111与前执手头104卡合固定,反锁杆113穿过方杆112并卡插入锁芯103内,反锁杆113与锁芯103传动连接,锁芯103置于前执手头104内并可在前执手头104内转动,前执手头104上设有前顶丝115来限制锁芯103的横向移动,前执手头104位于前执手盖105内部,前执手101套设于前执手头104外并与前执手头104传动连接,前执手头104两侧设有圆孔116,圆孔116内设有滚珠106,锁芯103设有均向内凹陷的内弧面117、外弧面118,前执手盖105在与圆孔116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前执手盖缺口119,内弧面117凹陷的深度比外弧面118凹陷的深度大,转动锁芯103使滚珠106置于内弧面117时,滚珠106完全在前执手头104内部,前执手头104可以在前执手盖105中转动即前执手101可以下压,为开启状态,转动锁芯103使滚珠106置于外弧面118时,滚珠106凸出于前执手头104外并卡在前执手盖缺口119内,使前执手头104固定住即前执手101也固定住,为反锁状态。
30.前复位簧107、前胶圈108均套设于前执手头104外并位于前执手盖105内,前盖片109套设于前胶圈108外并位于前执手盖105内,前卡簧110卡于前执手头104的第一外卡槽120上并对前复位簧107、前胶圈108、前盖片109起到固定作用。
31.前复位簧107的一端卡于前执手头104的前执手头缺口121,另一端卡于前执手盖105的前执手盖卡槽122,而前执手头104的前执手头限位123与前执手盖105的前执手盖限位124相结合。
32.前结构组件置于前执手101的前执手腔内并通过螺丝固定,前结构组件的前垫片114盖设于前执手腔表面。
33.前执手101外侧设有前执手槽130,前执手槽130内设有第一磁铁腔125、扳手槽126,扳手102设于扳手槽126内,前装饰片组件包括嵌设于第一磁铁腔125内的第一磁铁
127、通过磁性吸附于前执手槽130内的第一内片128、与第一内片128紧密贴合的第一外片129,第一内片128由磁性金属制成并与第一磁铁127磁性相吸。第一内片128、第一外片129的安装拆卸简易便捷,需要更换时只需轻轻地撬下来即可更换,可以灵活变换款式与颜色,装饰性强。
34.后结构组件包括旋钮202、旋钮内件203、内卡圈204、后执手头205、后执手盖206、后复位簧207、后胶圈208、后盖片209、后卡簧210、后垫片211、后顶丝212。
35.旋钮内件203置于后执手头205内并通过内卡圈204来进行固定,旋钮内件203的柱体213置于旋钮202的旋钮孔214内并通过后顶丝212来固定。
36.方杆112置于后执手头205内,后复位簧207、后胶圈208均套设于后执手头205外并位于后执手盖206内,后盖片209套设于后胶圈208外并位于后执手盖206内,后卡簧210卡于后执手头205外的第二外卡槽上并对后复位簧207、后胶圈208、后盖片209起到固定作用。
37.后复位簧207的一端卡于后执手头205的后执手头缺口,另一端卡于后执手盖206的后执手盖卡槽,而后执手头205的后执手头限位与后执手盖206的后执手盖限位相结合。
38.后结构组件置于后执手201的后执手腔内并通过螺丝固定,后结构组件的后垫片211盖设于后执手腔表面。
39.后执手201外侧设有后执手槽,后执手槽内设有第二磁铁腔,后装饰片组件包括嵌设于第二磁铁腔内的第二磁铁215、通过磁性吸附于后执手槽内的第二内片216、与第二内片216紧密贴合的第二外片217,第二内片216由磁性金属制成并与第二磁铁215磁性相吸。第二内片216、第二外片217的安装拆卸简易便捷,需要更换时只需轻轻地撬下来即可更换,可以灵活变换款式与颜色,装饰性强。
40.本执手锁套装结构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41.开启状态:当滚珠106置于内弧面117时,滚珠106完全在前执手头104内部,前执手头104可以在前执手盖105中转动即前执手101可以下压,为开启状态。
42.反锁状态:顺时针转动旋钮202九十度,同时带动反锁杆113、锁芯103转动,使滚珠106滑动到外弧面118处,此时滚珠106凸出于前执手头104外并卡在前执手盖缺口119内,使前执手头104固定住即前执手101也固定住,为反锁状态。
43.解锁状态:逆时针转动旋钮202九十度,同时带动反锁杆113、锁芯103转动,使滚珠106滑动到内弧面117处,此时滚珠106完全在前执手头104内部,前执手头104可以在前执手盖105中转动即前执手101可以下压,为解锁状态。
44.应急解锁状态:取出前装饰片组件的第一外片129、第一内片128,拿出扳手102,利用扳手102插入锁芯103的扳手孔内并带动锁芯103顺时针转动九十度,锁芯103转动的同时带动反锁杆113、旋钮202转动,然后下压前执手101,下压前执手101的同时前执手头104在前执手盖105中转动,使滚珠106滑动到内弧面117处,此时滚珠106完全在前执手头104内部,前执手头104可以在前执手盖105中转动即前执手101可以下压,为解锁状态。
45.可见,反锁、解锁结构的设计科学合理,零部件数量少且布局设计合理,结构精简而紧凑,工作原理科学合理,有效简化生产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方便备货,而且组装及安装操作简易便捷。
46.前执手头104、后执手头205设有执手头方孔,方杆112置于其中,不易变形,牢固度高。
47.前执手头104设有前执手头缺口121,后执手头205设有后执手头缺口,便于前复位簧107、后复位簧207的安装,使复位簧尺寸可以做得小巧。
48.前执手头104设有圆孔116,使滚珠106可以滑动,圆孔116与前执手盖105的前执手盖缺口119结合,起到反锁作用。
49.前执手头104设有两个前执手头限位123,与前执手盖105的前执手盖限位124结合,后执手头205设有两个后执手头限位,与后执手盖206的后执手盖限位结合,定位标准,牢固度高。
50.前执手头104设有顶丝孔,便于固定锁芯103,使锁芯103不会脱出。
51.后前执手头104设有内卡圈204,安装旋钮内件203,使其不会脱出。
52.前执手头104设有内腔,锁芯103置于其中,后执手头205设有内腔,旋钮内件203置于其中。
53.前执手头104、后执手头205上设有标识,方便区分左右。
54.前执手头104、后执手头205的结构相同。
55.前执手盖105设有圆腔、前执手盖缺口119,前复位簧107置于其中,后执手盖206设有圆腔、后执手盖缺口,后复位簧207置于其中。
56.前执手盖105设有前方槽,前盖片109置于其中,后执手盖206设有后方槽,后盖片209置于其中。
57.前执手盖105、后执手盖206设有若干螺丝孔,便于安装,牢固度高。
58.前执手盖105、后执手盖206的结构相同。
59.锁芯103设有锁芯方孔,反锁杆113置于其中。
60.锁芯103设有内弧面117、外弧面118,转动时滚珠106沿内弧面117、外弧面118进行滑动。
61.锁芯103设有扳手孔,应急开启时可以用扳手102插入其中,可以转动锁芯103。
62.旋钮202设有空腔、顶丝孔,旋钮内件203的柱体213置于其中,用后顶丝212来固定。
63.旋钮内件203设有旋钮内件方孔,反锁杆113的一端置于其中。
64.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种结构设计新颖合理,零部件数量少且布局设计合理,结构精简而紧凑,反锁解锁的原理科学合理,有效简化生产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方便备货,组装及安装操作简易便捷,装饰片的安装拆卸十分简便,可以灵活变换款式的执手锁套装结构。
6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