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丝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342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克丝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钳口锁紧装置,具体地说是采用楔块来实现克丝钳钳嘴夹住工件时自锁。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普通克丝钳是由钳嘴,轴套,把手组成的上半钳和与其相对应的下半钳通过转轴绞接而成。该钳的夹紧力大小和手握力的大小成正比,当被夹住的物体张力过大时,握力不足,钳嘴就会产生松动现象。在医疗上使用的止血钳,其把手上安有齿条机构,这种机构只能产生逐级自锁,且操作不如普通克丝钳灵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丝钳,使钳嘴在开口范围内任意位置夹住物体时实现自锁,且操作简便,性能可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使克丝钳的钳嘴和轴套的相对转动间隙为一段楔形缝隙,在此缝隙内安放楔铁。在楔铁的磨擦阻力作用下,使钳嘴在开口方向自锁。当张开一对钳把手时,其中一个把手首先带动推板摆动,由推板拨动楔铁后移,取消自锁,随后带动钳嘴张开。当闭合一对钳把手时,先带动推板回摆,推板与楔铁分离,随后带动钳嘴闭合。楔铁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向前移动,与楔缝靠实,实现了克丝钳的无级自锁。
根据上述方案制作的克丝钳,在夹住物体时,钳嘴在张开方向自锁。因此,在弯,扭,拉等场合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比用普通克丝钳省力的多,并可当作板手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与普通克丝钳近乎一样。
下面参照附图对具体结构加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
图1的A-A线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半钳装配图由
图1所示,左钳嘴11,外轴套9,右把手5为一体,称之为上半钳,其形状与普通克丝钳的上半钳类似。将上半钳折除后,就得到图3所示的下半钳装配图。参照图2和图3,左把手6,中轴套4和推板10为一体,并以中轴8为转轴;右钳嘴1,中轴8和中轴键7为一体。中轴套4上的键槽槽宽略大于中轴键7,使中轴8和中轴套4在小范围内可相对转动,在其转动范围内,左把手6向左摆动,右钳嘴1相对不动,则推板10向右摆动,并推动楔铁2克服弹簧丝3的弹力向右移动。上半钳和下半钳是以中轴套4为转轴连接在一起的。参照
图1所示,右钳嘴1和外轴套9的相对转动间隙是一段靠近钳口为小端的楔形缝隙,在钢丝3的弹力作用下,楔铁2的上下面分别与右钳嘴1和外轴套9靠实。此时在楔铁2的磨擦力作用下,钳嘴张开自锁。当张开钳把手时,首先中轴套4转动,并带动推板10向右摆动,推动楔铁后移,取消自锁,当中轴套4的键槽与中轴键7靠住时,继续张开钳把手,钳嘴也随之张开。
权利要求1.一种由钳嘴、中轴、外轴套和钳把手组成的克丝钳,其特征在于左钳嘴(11),外轴套(9),右把手(5)为一体;右钳嘴(1),中轴(8)和中轴键(7)为一体;在外轴套(9)和中轴(8)之间还加有中轴套(4),中轴套(4)上的键槽槽宽略大于中轴键(7),使中轴套(4)和中轴(8)之间有一定相对转动间隙;中轴套(4),左把手(6)和推板(10)为一体;右钳嘴(1)和外轴套(9)相对转动的间隙是一段靠近钳口为小端的楔形缝隙,在此缝隙内安放楔铁(2),并由弹簧丝(3)向前拨动楔铁(2),使楔铁(2)与楔形缝隙靠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丝钳,其特征在于弹簧丝(3)的一端插入到中轴套(4)的侧壁上,另一端靠在楔铁(2)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级自锁式克丝钳,其结构特点是右钳嘴(1)和外轴套(9)相对转动的空间是一段楔形缝隙,在此缝隙内安放楔铁(2),使钳嘴在张开方向产生自锁,当张开一对钳把手时,左把手(6)向左摆动,带动推板(10)向右摆动,推动楔铁(2)向后移动,取消自锁,随着钳把手的继续张开,中轴键(7)与中轴套(4)上的键槽靠实,中轴(8)与外轴套(9)产生相对转动,使钳嘴张开,故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与普通克丝钳一样简单。
文档编号B25B7/14GK2171450SQ9224443
公开日1994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23日
发明者陈建 申请人:陈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