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字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4114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十字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十字扳手,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两相互枢接的杆体构成而可以展开或叠收且方便收藏的十字扳手。
一般的起子或扳手常因力臂、杆径较小,或施力方向不顺畅,使用时必须耗费较大的力量,才能松释螺帽或锁紧螺帽,所以,有一种如


图1所示的十字扳手10,利用两杆体11、12焊结成十字交叉状,而该各杆体11、12具有适当杆径及长度,且在每一端分别具有一个套筒111、121(或是十字头、一字头),配合图2所示,使用时以双手握持在该杆体11或杆体12两侧,以该杆体12或杆体11一端的套筒121、111套覆在如固定汽车输胎等较大型的螺帽20外周,并以该杆体11或杆体12做为力臂朝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就可容易地锁紧螺帽20或松释螺帽20。该十字扳手10虽然可以较省力的方式来松释或锁紧螺帽20,使用时,但仍有以下的缺点一、为了能较小的施力产生较大的力矩,该十字扳手10延长该杆体11、12的杆径及加大径宽,但是,该十字扳手10的两杆体11、12是焊固且呈十字交叉,因此造成该十字扳手10外围所占的空间体积太大,必须以较大平面的空间来储放该十字扳手10,而一般汽车的后车箱空间如果径宽或径长小于该十字扳手10的杆长,在收藏时及携带都不方便。
二、因为该十字扳手10外围所占的空间体积大,所以,除了收藏及携带不方便,并且在制造完成后及运送出厂时,必须耗用较大的仓储空间及运送空间,而提高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地缩减占用的空间体积,且方便于收藏的十字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十字扳手,是由两杆体组接成十字交叉状,且该各杆体的每一端分别具有套筒或螺丝起子头等的工作头,其特征在于该两杆体在中心处分别设有一个枢接部,而该枢接部的径宽大于杆径,在该枢接部中心贯设有一个枢接孔,该枢接孔可供一个将该两杆体枢为一体的枢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提供以下附加特征该枢接件是一个螺栓及一个螺帽。
该枢接件是一个铆钉。
一杆体枢接部与另一杆体枢接部的邻接面设有一个弧形槽,另一杆体相对应处设有一个容室,该容室内设有一个钢珠、一个弹簧及一个阻制件,该钢珠是部份凸伸于容室外,该钢珠滑入弧形槽而定位。
该两杆体枢接部的邻接面端缘分别在直线位置处对应凸设有可相互卡制的两个卡块。
一杆体枢接部的邻接面设有一个弧形槽,另一杆体枢接部的邻接面对应设有一个容室,该容室内穿置一支定位杆,且在顶缘延伸设有一个挡缘,该定位杆末端设有一个呈箭头的插头,且在杆身上套设一个弹簧,而前端与一个螺帽锁接,该插头滑入该弧形槽而定位。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本实用新型在不变更该杆体30、40径长及径宽,除了在使用时能以较小的施力产生较大的力矩,还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且,呈十字交叉状的该两杆体30、40是可枢转,叠收成平直状,有效地缩减该十字扳手外围所占控间体积,而可以任意收置在后车箱内或座椅下方,方便携带及收藏,且能够增加使用时的方便性。
二、因为该十字扳手外围所占的空间体积缩小,所以,除了方便于收藏、携带外,相对地在制造完成后及运送出厂时,以能缩减占用的仓储空间及运送空间,减少成本的支出。
下面参照附图通过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十字扳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以往十字扳手的俯视图。
图2是以往十字扳手的使用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叠收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展开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1是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延展成十字形的定位剖视示意图。
图12是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叠收的剖视示意图。
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包括两个杆体30、40及一个锁接件(本实用新型是一个螺栓51及一个螺帽52,也可以采用铆钉)。
该杆体30、40分别在中心处分别设有一个枢接部31、41,而每一端分别设有一个套筒32、42,而该枢接部31、41的径宽大于该杆体30、40的杆径,且分别在中心设有一个枢接孔311、411,可供该螺栓51依序穿经该杆体30、40中心的枢接孔311、411,并配合该螺帽52锁结,将该两杆体30、40枢接为一体,使该两杆体30、40可以展开或叠收。
使用时,与以往相同,只须以双手握持在该杆体30或杆体40两侧,以该杆体40或杆体30一端的套筒42、32套覆在固定汽车轮胎等较大型的螺帽52外周,并以该杆体30或杆体40做为力臂朝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动,就可扳动该杆体40或杆体30带动该套筒42、32而容易地锁紧或松释螺帽52。
配合图5所示,使用守毕后,可旋动该杆体30或杆体40,使该杆体30或杆体40旋动约九十度后,与该杆体40或杆体30与杆体30或杆体40由原先的十字交叉状,叠收为平直状,使该十字扳手整体呈长条型的杆体,有效地的减少所占用的空间体积,且可任意收置在后车箱或座椅下方。
如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其构件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不同的是,在该杆体30枢接部31与杆体40枢接部41有一邻接面312,该邻接面设有一个弧形槽313,该杆体40相对应的邻接面412设有一个容室413,而该容室413内依序设有一个钢珠43、一个弹簧44及锁设一个阻制件45,该钢珠43是部份凸伸在该容室413外,配合图7所示,在该两杆体30、40开启成十字交叉状时,该钢珠43能随杆体40旋动,由该邻接面312滑入该弧形槽313而定位,使该两杆体30、40在展开使用时,能保持十字交叉状,以方便使用,所以,当要使用或叠收该十字扳手时,必须施予一个推力才能叠收该杆体30、40。
如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其构件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不同的是,在该两杆体30、40枢接部31、41的邻接面312、412端缘,分别在直线位置处,对应凸设有两个卡块314、414,配合图9所示,在该两杆体30、40开启成十字交叉状时,该卡块314或卡块414能随该杆体30或杆体40旋动,与该卡块414或卡块314相互卡制,使该两杆体30、40得到挡止,而不容易旋动,在使用、动作情形及达成功效都与第一、二较佳实例相同,所以不再详述。

图10、1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其构件与上述第二较佳实施例相同,具有两杆体30、40,同样在该杆体30、40枢接部31、41的邻接面312、412,分别对应设有一个弧形槽313及一个容室413,不同的是,在该容室413内穿置一支定位杆46,且在顶缘延伸设有一个挡缘415,而该定位杆46的末端具有一个呈箭头的插头461,且在定位杆46杆身上套设一个弹簧47,同时在前端与一个螺帽48锁接,可将该弹簧47限位在挡缘416内,同时将该定位杆46限位在容室413内防止掉落,当使用时将该杆全30、40展开成十字交叉状时,只须旋动该杆体30或杆体40,使该定位杆46的插头461随该杆体40旋动,并在该邻接面312顶面滑移至该弧形槽313的位置处,且受该弹簧47的回复力由邻接面312滑入弧形槽313而定位,使该两杆体30、40在使用时能保持十字交叉状,方便使用,相反地,配合
图12所示,当要叠收该十字扳手时,只须施予该定位杆46一向上的拉力,使定位杆46的插头461推抵弹簧47产脱离该弧形槽313,再反向旋动该杆体30或杆体40,使该定位杆46的插头461推抵该弹簧47并滑抵在邻接面312顶面,一直到该杆体30、40叠收成一体为止。
权利要求1.一种十字扳手,由两杆体组接成十字交叉状,且该各杆体的每一端分别具有套筒或螺丝起子头的工作头,其特征在于该各杆体中心处分别设有一个枢接部,而该枢接部的径宽大于杆体的杆径,且在中心设有一个枢接孔,有一个将两杆体枢接为一体的枢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枢接件是一个螺栓及一个螺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枢接件是一个铆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扳手,其特征在于一杆体枢接部与另一杆体枢接部的邻接面设有一个弧形槽,另一杆体相对应处设有一个容室,该容室内设有一个钢珠、一个弹簧及一个阻制件,该钢珠是部份凸伸于容室外,该钢珠滑入弧形槽而定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扳手,其特征在于该两杆体枢接部的邻接面端缘分别在直线位置处对应凸设有可相互卡制的两个卡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扳手,其特征在于一杆体枢接部的邻接面设有一个弧形槽,另一杆体枢接部的邻接面对应设有一个容室,该容室内穿置一支定位杆,且在顶缘延伸设有一个挡缘,该定位杆末端设有一个呈箭头的插头,且在杆身上套设一个弹簧,而前端与一个螺帽锁接,该插头滑入该弧形槽而定位。
专利摘要一种十字扳手,是在两杆体中心处分别设有一枢接部,且在该枢接部中心贯设一枢接孔;有一枢接件将两杆体枢接为一体,使两杆体可展开或叠收,不用时,可枢转杆体,使两杆体由十字交叉状叠收为平直状,有效地缩减占用的空间体积,方便于收藏与携带。
文档编号B25B13/06GK2294140SQ9720215
公开日1998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14日
发明者余秀香 申请人:余秀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