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单刃折合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86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单刃折合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刃折合刀。
目前,习用的折合刀1,如


图1、2所示,因经长期使用后难免造成些微变形或松动,致使刀刃在折合时无法与握柄部2平面紧密叠合,而形成间隙21,当间隙21造成时,刀刃在折合时即处于两面临空的状态,造成随时有被刀刃割伤危险,故,当使用者在握持或拿取或携带折合刀时,很容易因不慎碰触到利刃而被割伤、且当折合刀与其他物品共同放置时,亦会被其利刃所伤,同时,该利刃本身也可能因与其他钝物磨擦碰撞而遭磨损;再者,当该折合刀与其他物品共同放置时,若有呈扁平或尖细状的物品,则极有能会插入间隙21,使间隙21渐渐变大,致使变形及松动现象日趋严重,进而使折合刀更加危险。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的单刃折合刀,它是在握柄部上设有保护元件,以挡住刀刃折合时利刃与外界接触,避免折合刀伤人或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的单刃折合刀,包括握柄部及其一端枢接的刀刃,其特征是握柄部呈平面状,且其上设置一弹片,又在与刀刃的利刃相对的握柄部一侧边缘上设有呈长条形凸起挡条的保护元件。
所述保护元件是处在握柄部一侧凸起的弧线型、其该弧线型横截面尺寸是上大下小,且与握柄部上平面之间形成一长条形沟槽。
所述保护元件是由数段相间隔的条状挡条组成。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保证使用和携带的安全,同时刀刃的利刃也不易损伤。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习用的折合刀外观图;图2习用的折合刀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外观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外观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图4的A放大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外观图;图中30.握柄部 31.刀刃 312.利刃 34.保护元件第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该折合刀3系设有一片呈平板形的握柄部30,该握柄部30的一端适当位置处枢设有一刀刃31,该握柄部30在邻近中央的适当位置处设有一镂空的孔洞,使握柄部30在下方形成一弹片32,该弹片32的一端系呈向上且略微弯的形状,以令其具有弹性,进而令弹片32在其一端形成一挡止部33,该挡止部33恰可与张开的刀刃31底部端缘311相抵靠,以令该刀刃31张开后可借挡止部33予以固定。
握柄部30在刀刃31折合时与刀刃31的利刃312处面对的一侧沿边缘设有一保护元件34。该保护元件34系呈长条形且稍具有高度的挡条,当刀刃31折合时,保护元件34恰可挡住刀刃31的利刃312,使利刃312完全无法与外界接触,亦即使用者无论是握持、拿取或携带折合刀3时,均可因保护元件34的抵挡,而不会碰触到利刃312,且其他与该折合刀3共同放置的物品亦不会被利刃312所伤,同时,该利刃312本身亦可免遭其他钝物所损,故保护元件34可同时达到保护使用者手部及利刃312本身的目的。
第二实施例,如图4所示,保护元件40亦可为呈长条形且稍具有高度的挡条41,该挡条41在相对握柄部4的一侧上系呈由下而上且朝握柄部方向的弧线形,该弧线形逐渐延伸形成上大下小的保护元件40,使保护元件40与握柄部4平面之间形成一长条形沟槽42,使刀刃折合时,利刃可完全嵌入沟槽42中,令其除可避免利刃伤人之外,亦可防止刀刃与握柄部4之间间隙过大的问题。
第三实施例,如图5所示,保护元件50亦可由数个秀具有高度且呈等间距排列的条状挡条51,该挡条51的间距52大小,以确保使用者不易碰触到利刃致使受伤为原则的适当距离,使保护元件50可发挥保护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单刃折合刀,包括握柄部及其一端枢接的刀刃,其特征是握柄部呈平面状,且其上设置一弹片,又在与刀刃的利刃相对的握柄部一侧边缘上设有呈长条形凸起挡条的保护元件。
2.按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单刃折合刀,其特征是所述保护元件是处在握柄部一侧凸起的弧线型、其该弧线型横截面尺寸是上大下小,且与握柄部上平面之间形成一长条形沟槽。
3.按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单刃折合刀,其特征是所述保护元件是由数段相间隔的条状挡条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刃折合刀。它主要是握柄部呈平面状,且其上设置一弹片,又在与刀刃的利刃相对的握柄部一侧边缘上设有呈长条形凸起挡条的保护元件。从而,保证使用和携带的安全,同时刀刃的利刃也不易损伤。
文档编号B26B1/02GK2379260SQ99211939
公开日2000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2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2日
发明者郑阳福 申请人:郑阳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