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66769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测试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测试夹具,更详细地,涉及不利用电池而仅利用电极引线来测试超声波熔敷部的拉伸力的测试夹具。【
背景技术
】[0002]通常,二次电池以单元电池的形态使用,多个单元电池以电连接的电池模块的形态使用。例如,如手机这样的小型设备能够通过一个单元电池的输出和容量来运行预定时间,而相反,如笔记本电脑、便携式DVD(PortableDVD)、小型个人电脑(PC,PersonalComputer)、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这样的中型或大型设备由于输出及容量的问题而需要使用包括多个单元电池的电池模块。[0003]并且,二次电池经过组装电池的过程和激活电池的过程来制造,此时,在电池的激活步骤中,为了电流的顺畅的通电,而在预定的夹具上搭载电池,并以激活所需的条件执行充电/放电或对电池的电极引线进行对超声波熔敷部的拉伸力测试。[0004]另一方面,为了对二次电池的母线(busbar)和电池(cell)的电极引线(lead)进行多重接合而实施超声波焊接,此时,对超声波熔敷部的拉伸力测试为了在焊接的特性方面确认拉伸力而进行破坏检测。[0005]S卩,如图1及图2所示,对超声波熔敷部的拉伸力测试以在具有电极引线11的电池10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结合上部夹具20及下部夹具30的状态测试电极引线11的拉伸力。[0006]但现有技术的二次电池存在无法再次使用具有测试拉伸力后的电极引线11的电池10、由此产生大量不必要的费用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0007]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8]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测试夹具,该测试夹具呈电池形态,且利用能够反复使用的夹具来测试对电极引线的超声波熔敷部的拉伸力,由此,最小化费用浪费,增大作业效率。[0009]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0010]作为用于实现上述技术课题的方法,本发明的测试夹具的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本体,在端部形成有供电极引线插入的插入部;以及固定部件,以能够分离的方式与所述插入部结合而对插入到所述插入部的电极引线进行固定,所述插入部具备:插入面,从所述夹具本体的端部向外侧延伸;以及结合面,从所述插入面向所述夹具本体的内侧延伸,并与所述固定部件紧贴。[0011]另一方面,所述插入面可以向外侧倾斜。[0012]可以是,所述固定部件在侧部形成有引导突起,所述插入部在侧壁形成有使所述引导突起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结合的引导槽。[0013]可以在所述插入部和所述固定部件的相互对应的对应面上分别具备具有缓冲力的垫片。[0014]可以在所述插入面具备标示部,所述标示部标示所述插入面的中央,以使所述电极引线配置于所述插入面的中央。[0015]可以在所述插入面形成有卡住所述电极引线的末端的卡止部,当与所述固定部件结合时,所述卡止部插入形成在所述固定部件的底面的卡止槽。[0016]有益效果[0017]根据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即使不使用另外的电池,也能够测试对电极引线的超声波熔敷部的拉伸力,由此最小化不必要的费用浪费,增大作业效率。【附图说明】[0018]图1为示出现有技术的拉伸力测试夹具的分解立体图。[0019]图2为示出现有技术的拉伸力测试夹具的组装立体图。[0020]图3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测试夹具的立体图。[0021]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测试夹具的局部放大立体图。[0022]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测试夹具的立体图。[0023]图6为图5的剖视图。[0024]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测试夹具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0025]本发明的测试夹具为如下结构:将电极引线以插入的方式固定于两侧端部,由此即使没有另外的电池,也能够进行对电极引线的超声波熔敷部的拉伸力测试,而节约费用,并增大作业效率。[0026]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详细地进行说明,以使本发明所属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施。但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的形态体现,并不局限于在此所说明的实施例。并且,为了在附图中对本发明明确地进行说明,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在说明书整体中对于相似的部分标注了相似的附图标记。[0027]如图3及图4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测试夹具作为用于以插入的方式固定电极引线的结构,包括:夹具本体100,供电极引线I插入;以及固定部件200,对插入于夹具本体100的电极引线I进行固定。[0028]夹具本体100呈电池(cell)形态,并在两侧端部具备供电极引线I插入的插入部110,插入部110具备:插入面111,从夹具本体100的端部向外侧延伸,并支撑电极引线I;以及结合面112,从插入面111向夹具本体100的内侧延伸,并与后述的固定部件200紧贴。[0029]g卩,夹具本体100制作成电池的形态,因此代替电池的作用,从而无需使用另外的电池。换言之,能够在将电极引线I插入夹具本体100的插入部110的状态下进行对电极引线I的超声波熔敷部的拉伸力测试。[0030]在此,夹具本体100能够根据适用于蓄电池的电池的大小和形状而以多种形态进行制作。[0031]另一方面,插入面111向外侧倾斜地形成,由此,倾斜地设置电极引线1,因此增大拉伸力测试时的作业效率。[0032]固定部件200用于对插入到插入部110的电极引线I进行固定,并以紧贴于插入部I1的状态利用作为固定单元的多个螺栓201而固定于夹具本体100。[0033]如此,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测试夹具在将电极引线I插入夹具本体100所具备的插入部110的插入面111之后,使固定部件200与插入部110紧贴。然后,利用多个螺栓201将固定部件200固定于夹具本体100,则组装结束,并且,利用如此组装的测试夹具来进行电极引线I的拉伸力测试。[0034]因此,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测试夹具由于制作成电池形态的夹具本体100而无需使用另外的电池。[0035]以下,在对本发明的测试夹具的另一实施例进行说明时,对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结构,使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0036]图5为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测试夹具的立体图。[0037]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测试夹具在夹具本体100’的插入部110’和固定部件200’的相互对应的侧部分别形成引导突起和引导槽,以使固定部件200’与插入部110’滑动结八口ο[0038]即,如图5所示,在固定部件200’的侧部具备引导突起210,在插入部110’的侧壁具备与引导突起210滑动结合的引导槽120。[0039]因此,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测试夹具在夹具本体100’和固定部件200’结合时能够更加有效地使螺栓槽对齐,因而能够增大作业效率,并抑制固定部件200’的游动性,增大固定力。[0040]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在夹具本体100’的插入部110’和固定部件200’的相互对应面上还包括缓冲部300,上述缓冲部300支撑于电极引线I的表面,当夹具本体100’和固定部件200’结合时,向电极引线I的整个表面更加均匀地提供压入力,从而增大固定力,进而防止由于压入力而产生电极引线I的拉伸力的问题及毁损。[0041]图7为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测试夹具的立体图。[0042]如图7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测试夹具在夹具本体100”所具备的插入部110”的插入面111”和结合面112”之间的边界面上具备卡止部130,卡止部130设置成以将电极引线I插入插入面111”的状态卡住电极引线I的末端,从而能够均匀地对齐插入测试夹具的电极引线I的高度,由此能够将插入多个测试夹具的电极引线I的引出长度对齐成相同。[0043]另一方面,在固定部件200”的底面具备供卡止部130插入的卡止槽220,卡止部130插入卡止槽220,并使固定部件200”与插入部110面紧贴,从而增大结合力。[0044]另一方面,在插入部110”的插入面111”的中央,沿着夹具本体100”的长度方向具备标示部113,借助标示部113,能够使电极引线I以配置于插入面111”的中央的方式对齐,由此能够将插入多个测试夹具的电极引线I的左侧及右侧对齐成相同。[0045]与上述的详细说明相比,本发明的范围通过后述的请求保护的范围来表示,应解释为从请求保护的范围的意义、范围及其等同概念中导出的所有变更或变形后的形态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本体,在端部形成有供电极引线插入的插入部;以及固定部件,以能够分离的方式与所述插入部结合而对插入到所述插入部的电极引线进行固定,所述插入部具备:插入面,从所述夹具本体的端部向外侧延伸;以及结合面,从所述插入面向所述夹具本体的内侧延伸,并与所述固定部件紧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面向外侧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在侧部形成有引导突起,所述插入部在侧壁形成有使所述引导突起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结合的引导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入部和所述固定部件的相互对应的对应面上分别具备具有缓冲力的垫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入面具备标示所述插入面的中央的标示部,以使所述电极引线配置于所述插入面的中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入面形成有卡住所述电极引线的末端的卡止部,当与所述固定部件结合时,所述卡止部插入形成在所述固定部件的底面的卡止槽。【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测试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在端部形成有供电极引线插入的插入部;以及固定部件,以能够分离的方式与上述插入部结合而对插入到上述插入部的电极引线进行固定,上述插入部具备:插入面,从上述夹具本体的端部向外侧延伸;以及结合面,从上述插入面向上述夹具本体的内侧延伸,并与上述固定部件紧贴,由此,即使没有另外的电池,也能够进行对电极引线超声波熔敷部的拉伸力测试。【IPC分类】G01N19-04,B25B11-00【公开号】CN104684688【申请号】CN201480001175【发明人】金兴珉,金韩植,蔡承熙【申请人】株式会社Lg化学【公开日】2015年6月3日【申请日】2014年6月5日【公告号】EP2892105A1,EP2892105A4,WO2015046710A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