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片保持器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39368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刀片保持器头的制作方法【专利说明】刀片保持器头[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自动铺展台(spreadingtables)上切割纺织品或布材料的刀片保持器头。[0002]在其它切割装置中,为了执行该操作,头部是已知使用具有交替运动的直线刀片。这种头部,除了容许相对于铺展台在平行以及垂直的平面中平移外,还容许围绕竖直轴线旋转,以能够改变刀片的向前移动并根据所期望的走向来进行切割。[0003]该刀片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被正确地支撑、引导和润滑,以确保并保持其切割效率。此外,因为该头部具有旋转的部分或转子,以允许刀片的上述方向性具有360°的自由度,所以将润滑剂传递至刀片的切割端部并不容易。[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以完美的方式支撑、引导和润滑或冷却切割刀片的刀片保持器头,同时改善头部本身的轻盈度和整体尺寸。[0005]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的刀片保持器头实现了所述目的。从属权利要求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0006]参考附图,仅通过实例并以非限制性的方式,从以下提供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本发明刀片保持器头的特性和优点在任何情况下都将显而易见,附图中:[0007]-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刀片保持器头的轴向截面;以及[0008]-图2是头部的仰视立体图。[0009]在所述附图中,参考标号I整体上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刀片保持器头。该刀片保持器头I适于支撑直线刀片2,该直线刀片具有沿刀片轴线X的交替运动以用于切割在铺展台上铺展开的纺织品或布材料。[0010]在该说明书的剩余部分中,为了便于阐述,将参考刀片保持器头I处于在水平铺展台上的使用位置中的情况进行描述,因此该刀片保持器头具有竖直刀片。在这种情况下,刀片轴线X可因此被认为是竖直的。[0011]在普通的实施方式中,刀片保持器头I包括第一刀片引导装置10,该第一刀片引导装置适于通过沿刀片轴线X间隔的多个接触点来支撑切割刀片2。例如,第一刀片引导装置10包括竖直板12,在高度上间隔的三个刀片支撑件13(或其他刀片支撑和引导装置)从该竖直板延伸,每个支撑件都支承一对具有水平旋转轴线的滚轴。[0012]第一刀片引导装置10例如借助于竖直板12固定至引导支撑体14。[0013]压盘16在底部处连接至所述刀片支撑体10,所述刀片支撑体借助于相应的致动器(未示出)可具有交替轴向运动。所述压盘16支撑第二刀片引导装置18,所述第二刀片引导装置与所述第一刀片引导装置对准并适于支撑和引导刀片2的下端部。[0014]为了使刀片保持器头i围绕例如与刀片轴线X重合的竖直旋转轴线旋转,控制单元20装配在引导支撑体14的上部横板22上。所述控制单元22包括转子体24和固定外部套管26,所述转子体适于围绕与所述刀片轴线平行的所述旋转轴线旋转,所述固定外部套管围绕所述转子体24共轴地布置。为了允许转子体24相对于固定外部套管26的旋转,在转子体和固定外部套管之间布置摩擦减少装置(例如,至少一个滚珠轴承30)。[00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转子体24包括中空引导单元32,该中空引导单元支承第三刀片引导装置34(即,上部刀片引导装置),该第三刀片引导装置适于支撑并引导切割刀片2的上部部分。[0016]为了转子体24的旋转,该转子体还包括支承滑轮38的外凸缘36,固定外部套管26布置在所述滑轮38和所述中空引导单元32之间。更详细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外凸缘36具有凹形形状(例如杯状),该外凸缘与中空引导单元32—起限定环形座,固定外部套管26容纳在该环形座上。[001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外凸缘36具有螺纹侧壁36’,以用于将该外凸缘螺拧至相应的螺纹座22’中,该螺纹座形成在引导支撑体14的上部横板22中。[00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固定外部套管26内形成有两个环形座40,在所述环形座中容纳有与转子体32配合的相应密封件42。在所述环形座40之间形成有润滑室44,该润滑室形成下面描述的润滑回路的一部分。[001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引导支撑体14具有倒转“L”形状。换句话说,所述引导支撑体包括竖直延伸的侧面14’和从所述侧面14’的上端部延伸的上部横板22,第一刀片引导装置10固定至该侧面,并且该侧面具有与所述第一刀片引导装置大体上相等的高度。[002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刀片保持器头I具有适于润滑所述刀片2的切割端部的润滑回路。所述润滑回路包括入口孔50,该入口孔形成在固定外部套管26中并适于与润滑剂入口配件52耦接。所述入口孔50与形成在外部套管中的环形润滑室44流体连通。[0021]第一润滑管道54形成在转子体32中并与所述环形润滑室44流体连通。与所述第一润滑管道54流体连通的第二润滑管道56延伸通过引导支撑体14。第三润滑管道58形成在压盘16中,并且该第三润滑管道与所述第二润滑管道流体连通并在刀片2的切割端部附近伸出。[002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润滑管道56包括盘绕管56’,该盘绕管从上部横板22延伸至压盘16。例如,所述盘绕管56’连接至盘绕管配件60,该盘绕管配件容纳在上部横板22中并与第一润滑管道54连接。[002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盘绕管56’的另一端部连接至安装在压盘16上的盘入口配件62。优选地,第三润滑管道58包括两个分支64,该两个分支从盘入口配件62延伸并在刀片的相对侧部上伸出。[0024]因此,描述的刀片保持器头允许对切割刀片的切割端部进行润滑,该刀片保持器头的重量特别轻并且具有紧凑的头结构,其中,所述固定部分(润滑室形成在该固定部分中)减少为单个的外部套管。如还可通过附图理解的,这样的套管具有小的轴向尺寸,该轴向尺寸不会影响头部的整体高度。[0025]盘绕的润滑管的使用有利地允许该润滑管所连接的压盘的轴向运动。[0026]控制单元的整体高度尺寸的减小允许使刀片支撑件和导向件最优化,增加第一引导装置的高度延伸和/或与刀片的接触点的数目。[0027]刀片保持器头的轻量化和开放结构以及润滑回路的实施方式,使得该装置特别容易地装配和维修。[0028]为了满足不同需求,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用具有等效功能的其他零件对根据本发明的刀片保持器头的实施方式进行改变、调整和替换。描述为属于可行实施方式的每个特征均可独立于所描述的其他实施方式而制成。【主权项】1.用于纺织品或布材料的切割机器的刀片保持器头,所述刀片保持器头包括:-第一刀片引导装置,所述第一刀片引导装置适于支撑能沿刀片轴线交替运动的切割刀片,所述第一刀片引导装置具有沿所述刀片轴线间隔的、与所述刀片接触的多个接触占.V,-引导支撑体,所述第一刀片引导装置附连至所述引导支撑体;-压盘,所述压盘连接在所述引导支撑体的下方且所述压盘能交替地轴向移动,所述压盘支撑第二刀片引导装置,所述第二刀片引导装置与所述第一刀片引导装置对准;-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安装在所述引导支撑体的上部横板上,并且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转子体,所述转子体适于围绕与所述刀片轴线平行的旋转轴线旋转;-固定外部套管,所述固定外部套管共轴地布置在所述转子体周围,摩擦减小装置介于所述固定外部套管与所述转子体之间,所述摩擦减小装置适于允许所述转子体相对于所述固定外部套管旋转;所述刀片保持器头设置有适于对所述刀片的切割端部进行润滑的润滑回路,所述润滑回路包括:-入口孔,所述入口孔形成在所述固定外部套管中并适于耦接至润滑剂入口配件;-密闭地密封的环形润滑室,所述环形润滑室以与所述入口孔流体连通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固定外部套管中;-第一润滑管道,所述第一润滑管道形成在所述转子体中并与所述环形润滑室流体连通;-第二润滑管道,所述第二润滑管道与所述第一润滑管道流体连通并延伸通过所述引导支撑体,以及-第三润滑管道,所述第三润滑管道以与所述第二润滑管道流体连通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压盘中,并且所述第三润滑管道在所述刀片的所述切割端部附近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保持器头,其中,所述转子体包括中空引导单元和外凸缘,所述中空引导单元支承第三刀片引导装置,所述外凸缘支承一滑轮,所述滑轮用于所述转子体的旋转,所述固定外部套管布置在所述滑轮和所述引导单元之间。3.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刀片保持器头,其中,所述外凸缘螺拧至相应的螺纹座内,所述螺纹座形成在所述引导支撑体的所述上部横板中。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刀片保持器头,其中,所述引导支撑体是倒转“L”形状的。5.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刀片保持器头,其中,所述第二润滑管道包括盘绕管,所述盘绕管从所述上部横板延伸至所述压盘。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刀片保持器头,其中,所述第三润滑管道包括两个分支,所述两个分支从盘入口配件延伸并在所述刀片的相对的侧面上伸出。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刀片保持器头,其中,两个环形座形成在所述固定外部套管中,与所述转子体配合的相应垫片容纳在所述环形座中,所述润滑室形成在所述环形座之间。【专利摘要】用于切割纺织品材料的机器的刀片保持器头,包括:适于支承能沿刀片轴线交替运动的切割刀片的刀片引导装置;引导支撑体,第一刀片引导装置固定至引导支撑体;压盘,连接在引导支撑体的下方且能交替轴向运动;控制单元,安装在引导支撑体的上部横板上并包括转子体和固定外部套管。刀片保持器头具有适于对刀片的切割端部进行润滑的润滑回路。润滑回路包括形成在固定外部套管内并适于与润滑剂入口配件耦接的入口孔;以与入口孔流体连通的方式形成在外部套管内的密闭地密封的环形润滑室;设置在转子体中并与环形室流体连通的第一润滑管道;与第一润滑管道流体连通并延伸通过引导支撑体的第二润滑管道;以及以与第二润滑管道流体连通的方式设置在压盘中并在刀片的切割端部附近伸出的第三润滑管道。【IPC分类】B26D7/08,B26F1/38【公开号】CN104955622【申请号】CN201380055638【发明人】法布里齐奥·圣加利【申请人】Fk集团(股份)责任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申请日】2013年10月10日【公告号】EP2911842A2,WO2014064568A2,WO2014064568A3,WO2014064568A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