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式重型窗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4976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模式重型窗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模式重型窗铰,包括固定底座、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三连接臂和窗扇承托件,固定底座上设有可组装、拆卸使用的滑槽座和加强导向部,第三连接臂的一端设有滑块;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固定底座上,且端部设有啮合连接的第一齿合部和第二齿合部,同时第一连接臂与固定底座转动连接的一端端部在转动过程位于加强导向槽内;第三连接臂的滑块卡在滑槽座的滑槽内,第一连接臂和第三转动臂的另一端与窗扇承托件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与第三转动臂转动连接。这样,该窗铰即可根据不同需求不同模式进行安装,非常灵活、方便,且承重能力强,不会弯曲变形,操控轻松、容易,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
【专利说明】
一种多模式重型窗铰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门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模式重型窗铰。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平开式的铝合金窗户都会使用窗铰将窗扇安装在窗框,但是由于各国、各地区的铝合金窗户标准不同,导致窗框的规格、标准都有差异,为此,各厂家都会设计、生产不同标准的窗铰,无法通用,造成生产经营成本极高。
[0003]另外,市面上的窗铰包括有固定件和窗扇承托件,以及连接固定件和窗扇承托件的若干连接臂;这些窗铰承重能力较差,长时间使用,窗铰的连接臂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导致窗户开关操作困难,甚至窗扇无法完全关闭,影响窗户的密封性,容易出现渗水现象,性能极不稳定、不可靠,使用寿命短;而且这些窗铰的连接臂都是仅以窗扇的作用力进行相应转动,各连接臂之间无任何作用力,连接臂转动困难,同步性差,当用户用力过度时容易造成连接臂弯曲、变形,无法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根据不同实际安装需求以相应的模式进行安装使用,非常灵活、方便,承重能力强,不会弯曲变形,操控轻松、容易,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且结构简单,生产加工容易、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有利于推广应用的多模式重型窗铰。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多模式重型窗铰,包括有用于安装在窗框上的固定底座、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三连接臂和窗扇承托件;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可组装、拆卸使用的滑槽座和加强导向部,所述第三连接臂的一端设有转动连接的滑块;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一端间隔地转动连接在固定底座上,所述第三连接臂的滑块可来回滑动地卡在滑槽座的滑槽内,同时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三转动臂的另一端间隔地与窗扇承托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与第三转动臂转动连接、并位于第三转动臂的两端之间;而且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与固定底座转动连接的一端端部分别设有第一齿合部和第二齿合部,所述第一齿合部和第二齿合部嗤合连接;所述加强导向部设于第一齿合部和第二齿合部嗤合连接处的固定底座上,且所述第一连接臂与固定底座转动连接的一端端部在转动过程位于加强导向槽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导向部朝向固定底座的一侧设有卡凸,所述固定底座的缘边上设有匹配的卡口,所述加强导向部安装在窗框上时,所述卡凸卡在卡口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卡凸与加强导向部一体成型,所述卡口与固定底座一体成型。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座通过螺丝可拆卸地与固定底座连接一体、安装在窗框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合部和第二齿合部分别与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一体成型。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可根据不同实际安装需求以相应的模式进行安装使用,非常灵活、方便,通用性强,承重能力强,长时间使用连接臂不会弯曲变形,操控轻松、容易,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窗户密封性有保障;而且结构十分简单,生产加工容易、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多模式重型窗铰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多模式重型窗铰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7]如图1和图2中所示:
[001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模式重型窗铰,包括有用于安装在窗框上的固定底座
1、第一连接臂2、第二连接臂3、第三连接臂4和窗扇承托件5;所述固定底座I上设有可组装、拆卸使用的滑槽座5和加强导向部6(具体结构可以为:所述滑槽座5通过螺丝52可拆卸地与固定底座I连接一体、安装在窗框上;所述加强导向部6朝向固定底座I的一侧设有卡凸61,所述固定底座I的缘边上设有匹配的卡口 11,所述卡凸61与加强导向部6—体成型,所述卡口 11与固定底座I一体成型,将加强导向部6安装在窗框上时,所述卡凸61卡在卡口 11内。),所述第三连接臂4的一端设有转动连接的滑块41;所述第一连接臂2和第二连接臂3的一端间隔地转动连接在固定底座I上,所述第三连接臂4的滑块41可来回滑动地卡在滑槽座5的滑槽51内,同时所述第一连接臂2和第三转动臂4的另一端间隔地与窗扇承托件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3的另一端与第三转动臂4转动连接、并位于第三转动臂4的两端之间;而且第一连接臂2和第二连接臂3与固定底座I转动连接的一端端部分别设有第一齿合部21和第二齿合部31,所述第一齿合部21和第二齿合部31分别与第一连接臂2和第二连接臂3—体成型,且第一齿合部21和第二齿合部31啮合连接;所述加强导向部6设于第一齿合部21和第二齿合部31啮合连接处的固定底座I上,且第一连接臂2与固定底座I转动连接的一端端部在转动过程位于加强导向槽14内。
[0019]本发明所述多模式重型窗铰使用时,可将整个窗铰(包括固定底座1、滑槽座5和加强导向部6)直接安装在窗框(如国内标准的铝合金窗框)上,也可拆下滑槽座5和加强导向部6后将窗铰安装在窗框上(即将固定底座I安装在窗框上,第三连接臂4的滑块41直接可来回滑动地卡在窗框上的滑槽内,如欧洲标准的铝合金窗框。),还可拆下加强导向部6后将窗铰安装在窗框上(即将固定底座I和滑槽座5安装在窗框上,第三连接臂4的滑块41卡在滑槽座5的滑槽51内。)。
[0020]这样,本发明所述重型窗铰即可根据不同实际安装需求以相应的模式进行安装使用,非常灵活、方便,通用性强(适用于不同规格标准的窗框),而且间隔转动连接在固定底座I上的第一连接臂2和第二连接臂3,以及其端部相互啮合的第一齿合部21和第二齿合部31大大增强了窗铰的承重能力,同时加强导向部6对第一连接臂2起到限定、加固和导向作用,长时间使用第一连接臂2、第二连接臂3和第三连接臂4也不会弯曲变形,操控轻松、容易,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窗户密封性有保障,当第一连接臂2转动时还会通过第一齿合部21给第二连接臂3的第二齿合部31相应驱动力,使第二连接臂3转动更容易、更顺畅,第一连接臂2、第二连接臂3、第三连接臂4和滑块41活动同步性更好,从而用户开关窗操作更轻松、更快捷,解决了传统窗铰关闭操作不顺畅而用户用力过度使连接臂弯曲、变形等损坏而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本多模式重型窗铰结构十分简单,生产加工容易、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有利于推广应用。
[0021]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多模式重型窗铰,包括有用于安装在窗框上的固定底座(I)、第一连接臂(2)、第二连接臂(3)、第三连接臂(4)和窗扇承托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I)上设有可组装、拆卸使用的滑槽座(5)和加强导向部(6),所述第三连接臂(4)的一端设有转动连接的滑块(41);所述第一连接臂(2)和第二连接臂(3)的一端间隔地转动连接在固定底座(I)上,所述第三连接臂(4)的滑块(41)可来回滑动地卡在滑槽座(5)的滑槽(51)内,同时所述第一连接臂(2)和第三转动臂(4)的另一端间隔地与窗扇承托件(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3)的另一端与第三转动臂(4)转动连接、并位于第三转动臂(4)的两端之间;而且所述第一连接臂(2)和第二连接臂(3)与固定底座(I)转动连接的一端端部分别设有第一齿合部(21)和第二齿合部(31),所述第一齿合部(21)和第二齿合部(31)啮合连接;所述加强导向部(6)设于第一齿合部(21)和第二齿合部(31)啮合连接处的固定底座(I)上,且所述第一连接臂(2)与固定底座(I)转动连接的一端端部在转动过程位于加强导向槽(1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模式重型窗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导向部(6)朝向固定底座(I)的一侧设有卡凸(61),所述固定底座(I)的缘边上设有匹配的卡口(11),所述加强导向部(6)安装在窗框上时,所述卡凸(61)卡在卡口(1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模式重型窗铰,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凸(61)与加强导向部(6)一体成型,所述卡口(11)与固定底座(I)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模式重型窗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座(5)通过螺丝(52)可拆卸地与固定底座(I)连接一体、安装在窗框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多模式重型窗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合部(21)和第二齿合部(31)分别与第一连接臂(2)和第二连接臂(3)—体成型。
【文档编号】E05C17/32GK105909093SQ201610254911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2日
【发明人】杨永强
【申请人】杨永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