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盗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03942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安全防盗链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材工程中的门窗技术领域的防盗装置,具体是一种安全防盗链。
【【背景技术】】
[0002]防盗链是一种常用的防盗装置,现有的防盗链虽外形各有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它的链条的一端固定设置于门框的固定座内,另一端则设置有一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一凸出的呈“T”形的嵌接头。另外在门上相应位置处设有一带滑槽的连接座,在该滑槽尽头处设置有大于滑槽宽度的进入孔。使用时,将连机器的嵌接头对准进入孔插入后,再旋转90度,即可将嵌接头的细颈部分嵌入滑槽内移动,这样链条的长度就可以限制门的开度,防止外来者强行进入,但现有的这种防盗链存在以下隐患:
[0003]I)当门被来回猛力的推搡时,链条将震荡跳动,从而带动连接器移动和旋转,因此,极有可能使连接器自动从滑槽尽头的进入孔中脱出,失去了防止闯入的作用。2)部分开启的门窗,有利于侵入者观察室内的情况,一旦发现室内无人,也许其盗窃的行为会更加猖狂。3)裸露在外的链条极易被不法份子利用其他设备剪断。
[0004]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安全防盗链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消除安全隐患的安全防盗链。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防盗链,其包括基座,基座上固定连接有“U”形锁紧槽,基座的一端连接至链条的第一端头,链条的另一端头连接有锁紧片,所述锁紧片上设置有与“U”形锁紧槽卡合的槽口。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防盗链的一种改进,所述锁紧片的同侧上开设有3个槽口。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防盗链的一种改进,所述基座用于固定至相邻的两扇窗户或门之间的框体上,在基座与框体之间还加设有垫片。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防盗链的一种改进,所述基座与垫片形状基本一致,均呈长方形状。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安全防盗链最大优势在于:1)即使有侵入者来回猛力的推搡门窗,门窗也不会因为自身结构设计的原因而被打开;2)无窥探空间,侵入者无法观察室内的情况;3)结构简单,并可同时保障2个相邻门窗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防盗链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防盗链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安全防盗链作详细说明。
[0014]请参考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防盗链100,其包括基座10,所述基座10呈长方形片状,在基座的一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 “U”形锁紧槽20。基座10的一端向上翘起,该端通常连接至链条30的第一端头,所述链条的另一端头连接有锁紧片40,锁紧片40上设置有与“U”形锁紧槽卡合的槽口 41。
[00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片40的同侧上开设有3个槽口 41,这样就可以根据要锁紧的对象任意选择槽口与“U”形锁紧槽20卡合。
[0016]本实用新型安全防盗链通常安装在相邻的两扇窗户或门之间,其具体安装方法是:先将基座固定至相邻的两扇窗户或门之间的框体上,再将锁紧片扣合至基座的锁紧槽上,有时候,为了保证基座与门窗在同一安装平面上,还需要在基座与框体之间还加设有长方形状的垫片(未图示)。
[0017]本实用新型安全防盗链,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主权项】
1.一种安全防盗链,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基座上固定连接有“U”形锁紧槽,基座的一端连接至链条的第一端头,链条的另一端头连接有锁紧片,所述锁紧片上设置有与“U”形锁紧槽卡合的槽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盗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片的同侧上开设有3个槽□ O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盗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用于固定至相邻的两扇窗户或门之间的框体上,在基座与框体之间还加设有垫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防盗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与垫片形状一致,均呈长方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防盗链,其包括基座,基座上固定连接有“U”形锁紧槽,基座的一端连接至链条的第一端头,链条的另一端头连接有锁紧片,所述锁紧片上设置有与“U”形锁紧槽卡合的槽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安全防盗链最大优势在于:1)即使有侵入者来回猛力的推搡门窗,门窗也不会因为自身结构设计的原因而被打开;2)无窥探空间,侵入者无法观察室内的情况;3)结构简单,并可同时保障2个相邻门窗的安全。
【IPC分类】E05C17-36
【公开号】CN204311885
【申请号】CN201420649218
【发明人】安东尼·吉福特
【申请人】安东尼·吉福特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