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75871阅读:1846来源:国知局
门把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五金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门把手。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的门把手种类繁多,它们成对地安装在门的内、外两侧,两个门把手通过方杆连成一体,方杆通常是通过螺钉固定在两个把手上,在螺钉脱落的情况下,门把手容易脱落,在使用过程中,方杆与把手中的方孔的进行配合,由于门把手经常受到冲击,方杆和方孔均容易磨损,使方杆和方孔之间间隙变大容易造成把手虚晃,掉尾等影响质量的问题,在转动门把手时,会产生噪音,方杆与方孔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久而久之无法使用,寿命较短。
[0003]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把手,以解决安装方便快捷、配件冗繁及安装螺钉易脱落造成的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把手,包括手柄,其一端为安装端,安装端上设置有方孔,方孔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挡圈,其套设在手柄的安装端上,挡圈上设置有限位块;指圈弹簧,包括相互连接固定圈和指簧,固定圈套设在在安装端上并与挡圈贴合设置,指簧伸入方孔内,指簧设置有摩擦凸起;复位弹簧,其套设在在安装端上并与固定圈贴合设置,固定圈设置在挡圈与复位弹簧之间,复位弹簧通过限位块与挡圈贴合设置;拨轮,包括相互连接的拨轮内臂和两个拨轮外臂,拨轮内臂与伸入凹槽中,拨轮外臂套设在安装端上并与复位弹簧贴合设置,限位块设置在两个拨轮外臂之间;卡圈,套设在安装端上,并与拨轮贴合设置,拨轮设置在复位弹簧和卡圈之间。
[0007]进一步地,指簧朝向方孔内壁的一侧设置有摩擦凸起。
[0008]进一步地,摩擦凸起的表面设置有耐磨层。
[0009]进一步地,摩擦凸起的为波纹状。
[0010]进一步地,门把手还包括插入方孔的方杆,方杆上设置有第一凸起。
[0011]进一步地,指簧为波纹状。
[0012]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是:
[0013]1、简化安装,减少安装时间;2、减少配件、降低安装成本;3、提高非专业人士安装的稳定性;4、提高使用稳定性;5、安装时方杆与门把手之间无需螺钉连接,安装方便;由于门把手中装有指圈弹簧,该指圈弹簧可以缓冲来自外力的冲击,减少了方杆与方孔之间的相互磨损,消除了方杆与方孔之间的晃动间隙,增加门把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的分解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的挡圈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的指圈弹簧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的拨轮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的方杆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的手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的安装端与挡圈和指圈弹簧安装示意图;
[0022]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的安装端与挡圈安装示意图;
[0023]图9为图8的结构与指圈弹簧安装的示意图;
[0024]图10为图9的结构与复位弹簧安装示意图;
[0025]图11为图10的结构与波轮安装示意图;
[0026]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的手柄的截面示意图;
[0027]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的指圈弹簧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0028]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的指圈弹簧第二实施例示意图;以及
[0029]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把手的指圈弹簧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0030]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0、手柄;11、安装端;12、方孔;121、第二凸起;13、凹槽;20、挡圈;21、限位块;22、安装孔;30、指圈弹簧;31、固定圈;32、指簧;321、摩擦凸起;40、复位弹簧;50、拨轮;51、拨轮内臂;52、拨轮外臂;60、卡圈;70、方杆;71、第一凸起;80、套至
ΠΠ 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2]如图1至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把手,包括手柄10,其一端为安装端11,安装端11上设置有方孔12,方孔12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13 ;挡圈20,其套设在手柄10的安装端上,挡圈20上设置有限位块21 ;指圈弹簧30,包括相互连接固定圈31和指簧32,固定圈31套设在在安装端11上并与挡圈20贴合设置,指簧32伸入方孔12内,指簧32设置有摩擦凸起321 ;复位弹簧40,其套设在在安装端11上并与固定圈31贴合设置,固定圈31设置在挡圈20与复位弹簧40之间,复位弹簧40与挡圈20通过限位块21相连接;拨轮50,包括相互连接的拨轮内臂51和两个拨轮外臂52,拨轮内臂51与伸入凹槽13中,拨轮外臂52套设在安装端11上并与复位弹簧40贴合设置,限位块21设置在两个拨轮外臂52之间;卡圈60,套设在安装端11上,并与拨轮50贴合设置,拨轮50设置在复位弹簧40和卡圈60之间。
[0033]具体地,如图5所示,门把手还包括插入方孔12的方杆70,方杆70上设置有第一凸起71。如图6和图12所示,手柄10是一个中空的手柄,在手柄10的中心有一方孔12,在方孔12内有四个朝向方孔12中心突出的第二凸起121,第二凸起121与方杆70配合,安装端11与第一凸起71配合,防止方杆70在门体两端的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