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121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尤其是固定在建筑物的内部或者外墙上、可以转弯的滑降通道及其相关装置。主要用于在高层、超高层建筑,和中低层建筑物发生火灾、毒气、恐怖袭击等灾害性事故时,连续、快速、大量地疏散楼内人员,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娱乐训炼、日常快速滑降下楼等方面。
背景技术
现有的从建筑物楼上疏散人群的方法有许多种,例如消防楼梯、消防电梯、消防云梯、自动扶梯、柔性缓降管、个人缓降器、充气气囊、地面绷床等等,这些技术在一定条件下都是有用的。但是,如果遇到了火势快速蔓延、封堵消防楼梯、电梯停电等情况,即使楼层较低,要想快速地疏散大量的楼内人员也是十分困难的;至于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上,连续快速大量地疏散楼内人员,更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
在借助个人安全带和滑降器的情况下,消防缆梯逃生装置可以满足在800公尺以下的任何建筑物发生恶性火灾时,连续快速大量地疏散人员的需要。
在不借助任何个人逃生装备的情况下,快速疏散楼内人员就更加困难一些。目前比较成熟的无装备逃生技术是用柔性织物制作的缓降管,当遭遇火灾时,从建筑物上放下一根长长的缓降管垂到地面,逃生者从楼上的入口进入缓降管,并利用身体的姿态产生不同的摩擦力,从而控制降落的速度,但是,由于逃生者的体重、胖瘦不同,经验体会不同,在实际操作中便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另外,如果楼层较高,柔性缓降管的长度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如果多人同时使用,会导致缓降管缩短,逃生者在距离地面还有一定高度的时候,就会滑出缓降管悬空摔到地面;如果单人使用,或者由于缓降管延伸得太长了,逃生者在无法明辩距离地面真实高度的时候,又可能会快速地撞击到地面上。另外,从上到下一根完整的缓降管,既受制于楼层高度的限制,也容易被中间窗户喷出来的烟火烧灼,甚至会由于利器划伤缓降管而失去安全作用,曾经有人在使用缓降管的过程中摔死了。这种逃生技术,既有一定的方便性,又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几十年前欧美就已经发明了的这项技术,但始终没有得到普及和推广。
近年来,也出现了许多不借助个人逃生装备的发明和技术方案,例如有人申请了一种架设在楼房走廊窗口外面的链条式循环逃生梯的专利逃生者从走廊窗口直接站到逃生梯的横向台阶上,利用借助人体重力转动逃生梯循环,并缓慢地降落到地面上;
有人就下列方案申请了专利在垂直贯穿高楼的管道中设置两根从楼顶到地面的钢管,在各楼层有入口,由逃生者双手握持钢管、双脚扣住钢管往下滑行逃生,如果中途累了,还可以站在两根钢管之间的横档上休息,或者通过入口进入旁边的楼层;也有人申请了“高楼快速逃生通道”的专利从楼顶到地下室修建多条圆柱状螺旋式通道,内置缓降管,缓降管并列设置若干个,共同围绕一垂直于地面的中心轴线呈多头螺旋状排列;还有人申请了“螺旋逃生装置”的专利主要是于一直立状的主轴柱的外周缘侧,向外依序设有一螺旋滑梯及一螺旋阶梯,并在建筑物各楼层逃生通道的位置设有连通螺旋阶梯及螺旋滑梯的载板,搭配设于各载板下方及螺旋阶梯相关位置的紧急照明设备,组构成一种同时具备螺旋滑梯及螺旋阶梯而形成复式安全设计的新型螺旋逃生装置;甚至还有人申请了“高楼安全逃生及垃圾收集并式结构”的专利,将大楼内的垃圾通道与人员逃生通道结合起来,具有垃圾收集及急难逃生双重功能,等等。
所有这些专利的技术方案都不需要任何个人逃生装备,直接逃生。但是,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占用空间大,安装难度大,需要胆量大,安全系数小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从高层、超高层建筑物,以及中低层建筑物中,连续快速大量地疏散楼内人员的救生装置。这种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由滑降平台,分段式的硬质滑降通道(由垂直减速滑道、转向滑道、导向减速滑道依次衔接组成),缓冲减震装置,以及自动报警和可视通讯装置,滑降显示装置,电路连杆控制机构,分段减速装置等部件构成。
这种装置可以固定安装在建筑物的内部或者外墙上,具有自动吸气排烟的功能,能够自动检测高层建筑逃生者的滑降速度,并通过压力机构施加相应的阻尼摩擦力,控制滑降速度,使滑降者由垂直下滑的减速运动姿态连续平滑地转变为水平横向的减速运动姿态,从而延长减速和缓冲阶段的距离和时间,快速地滑降到地面或者地下的缓冲室,达到从火灾现场安全逃生的目的。
本发明的滑降通道所占用的空间特别小,每个通道只占用0.8平方米,3个通道也只需占用2平方米,而其快速疏散人员的效率要远远高于3台普通的消防电梯。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在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中,具有逃生窗口和滑降平台,平台上有可折叠的安全护栏,逃生者可以通过平台进入安装在窗户旁边墙面上的滑降通道;如果滑降通道是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的,逃生者可以直接进入每层的滑降通道入口。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在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中,具有分段式硬质滑降通道,通道的外壳防火防水隔热,可以采用积木化的方式,依次装配起来,并能够根据楼层的高度,调整滑降通道的长度,具有防火防水隔热防烟和自动吸气排烟的功能。
整个滑降通道是由垂直减速滑道、转向滑道,和导向减速滑道构成;每一段垂直减速滑道的上半部分是分段减速装置,下半部分是滑道入口;滑降通道里面有分段减速装置的压力机构、连杆拉杆和由柔性织物制作的筒状摩擦通道,以及自动测速装置的若干传感器等。
本发明的滑道式救生系统具有计算机网络群控系统,在每一个楼层都设有自动报警装置、可视通讯装置、滑降显示装置、电路连杆控制机构、自动测速装置、分段减速装置和自动吸气排烟强制送风装置等。计算机网络还可以设定滑降逃生的运行模式、滑降节律、摩擦压力,遥控各个楼层滑道入口的开启或封闭。
由于整个滑降通道是由硬质防火防水隔热材料制作的,而且纵向贯穿整个高层建筑,因此,可以将所有的安全监控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可视通讯系统的干线等,全都集中放置在滑道内,不必另外打洞穿线,有利于高层建筑的智能化改造。本发明的自动报警和可视通讯装置以及滑降显示装置,可以与日常的安全监控系统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化大楼的安全体系。
滑降通道可以分为单独使用和多楼层共同使用两种类型。共同使用的滑降管道可以根据需要,由计算机网络群控系统对所有楼层的滑道入口进行控制,例如,可以优先开启失火楼层及以上的滑道入口,暂时关闭没有危险的楼层入口。
本发明的滑降通道还采用了层间封闭和同步阻尼的控制技术,当逃生者滑降经过某一段滑降通道时,就自动封闭遮挡下一段通道的入口,同时加强上一段通道分段减速装置的阻尼摩擦力度。这种控制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多名滑降者因距离太近而发生追尾踩踏事故。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在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中,具有自动测速装置和滑降显示装置,在多楼层共同使用的情况下,在各个相关楼层的滑降口都设有滑降显示装置,既可以显示每个楼层是否有等待滑降的人,也可以显示里面所有滑降者的实际动态位置,以便在前后两个滑降者的间隔空隙中确定加入的时刻。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在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中,具有电路连杆控制机构,可以根据上面滑降通道的信息自动封闭本层及下层滑道入口的连杆机构,可以通过电路和机械连杆、拉杆同时驱动,也可以在停电或电路受损情况下,依靠机械拉杆完成驱动。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在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中,具有自动报警和可视通讯装置,可以于日常安全监控系统结合起来使用,一旦打开滑降通道的入口就启动了紧急救生装置,在楼上和楼下同时发出警报,并且不能轻易取消报警,既能够在烟雾中召唤和引导逃生者,又可以防止小偷窃贼利用救生系统快速逃跑。楼上楼下设置有可视对讲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在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中,具有自动的分段减速装置,能够接收自动测速装置传送的速度数据,自动调整下一层滑降通道内部的摩擦压力,挤压滑降者的身体或者滑降仓体,使滑降速度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
分段减速装置的压力机构设有发电机,将滑降者的滑降冲击动能转化为电力,满足整个滑降通道、缓冲减震装置、滑降显示装置、自动报警和可视通讯装置的电力需要。
压力机构将楼外的新鲜空气通过气囊送入滑降通道,具有自动吸气排烟的功能。
分段减速装置还可以自动调整压力机构的动作间隔时间,避免滑降者之间发生追尾踩踏撞击事故。控制各段滑降通道的压力机构每次挤压的时间长度和时间间隔,就能够控制整个滑降通道的疏散节律和速度。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在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中具有转向滑道和导向减速滑道,转向滑道设在滑降通道的下端,采用圆弧形或者悬链形的、摩擦力较小的、封闭式的滑道结构,使滑降者能够由垂直下滑的运动姿态连续平滑地转变为水平横向的运动姿态。导向减速滑道连接转向滑道,并使滑降者进一步减速,最后撞上缓冲减震装置。
本发明的缓冲减震装置,包括固定减震装置,转轮连续减震装置,履带旋转缓冲减震装置,以及分配式导向滑道等多种类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发明技术方案(完整的技术方案,形状、结构特征)本发明的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由滑降平台、分段式的包括垂直减速滑道、转向滑道、导向减速滑道的硬质滑降通道、通道底部设有缓冲减震装置,以及分段减速装置构成,所述硬质滑降通道由垂直减速滑道、转向滑道、导向减速滑道依次平滑连接,导向减速滑道的末端设有固定缓冲减震装置,分段式的硬质滑降通道可以顺着建筑物的外墙或者内墙安装,滑降通道的入口连接在逃生窗口外面的滑降平台,分段式的硬质滑降通道由硬质防火防水隔热材料制作,按楼层高度逐节组装成完整的滑降通道,整个滑降通道是由垂直减速滑道、转向滑道,和导向减速滑道依次平滑连接构成;垂直减速滑道和转向滑道采用封闭式结构,导向减速滑道采用敞开式结构,转向滑道可以将滑降者由纵向运动状态平滑地转向为横向运动状态。在每一段垂直减速滑道的上半部分设有分段减速装置。
分段式的硬质滑降通道可以顺着建筑物的外墙或者内墙安装,并有防火和防烟的安全措施,在整个滑降通道的上端设有滑轮构架,便于施工安装和更换部件。
滑降通道在垂直减速滑道阶段和转向滑道阶段采用封闭式的滑道结构,在导向减速滑道阶段采用敞开式的滑道结构,导向滑道的末端连接有缓冲减震装置,也可以设有转轮连续减震装置或者履带旋转缓冲减震装置,还可以设有分配式导向装置。
本发明的垂直减速滑道还采用了独特的“层间封闭控制装置”和“脉动同步阻尼控制装置”,由计算机网络传感显示技术和机械连杆驱动技术,组成两套既可以独立执行、又可以共同驱动的控制系统,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转。电路连杆控制机构可以自动提示并封闭遮挡下一个楼层的滑道入口;与此同时,反向联动压力机构可以通过层间拉杆加强上一个楼层分段减速装置的阻尼摩擦力度,瞬间短暂地封闭上一段滑道。
这种层间封闭和同步阻尼的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多名滑降者因距离太近而发生追尾踩踏的事故。具体的设置方法是所述逃生窗口,是指高层建筑楼上的特定窗口或者安全门,窗口预先安装折叠式的楼梯,逃生者可以经由逃生窗口或者安全门,站到建筑物外的滑降平台,经过平台就可以进入滑降通道。滑降通道安装在窗户旁边的墙面上,不遮蔽途径的窗户,不影响室内的正常采光。如果是安装在建筑物内部,就可以直接从滑降通道的入口进入滑道。
所述滑降平台固定设置在逃生窗口的外面,平台上设有滑降通道的入口,以及滑降显示装置,还有可折叠安全护栏,平时护栏的栏杆全部折叠在上面,不影响窗口的采光,需要逃生时,拉下护栏的释放拉于就可以放下安全护栏,保护人身的安全。
所述分段式的硬质滑降通道,是由硬质防火防水隔热材料制作的、可以分段连接的封闭管道,能够根据需要安装的楼层高度,逐节组装成完整的滑降通道。滑降通道的外壳可以透气透光,也可以透气不透光。
整个滑降通道是由垂直减速滑道、转向滑道,和导向减速滑道构成。垂直减速滑道和转向滑道采用封闭式结构,导向减速滑道采用敞开式结构,转向滑道可以将滑降者由纵向运动状态平滑地转向为水平运动状态。
滑降通道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单独使用的和多楼层共同使用的,楼外安装的和楼内安装的,单通道和多通道等不同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在每一段垂直减速滑道的上半部分里面,设有分段减速装置、气泵式吸气排烟装置、层间封闭控制装置和脉动同步阻尼控制装置、以及由柔性织物制作的筒状保护通道等。下半部分设有滑道入口。
不论室内还是室外滑降通道,入口处都有滑降平台压力板,只要有人站上去或者坐上去,压力传感器就自动向各层显示“等待”滑降的信号。
所述电路连杆控制机构,是指可以根据上面滑降通道的信息自动封闭本层及下层滑道入口的连杆机构,可以通过电路和机械连杆、拉杆同时驱动,也可以在停电或电路受损情况下,依靠机械拉杆独立完成驱动。
在每一层楼的滑降通道的入口处,都有防火的滑道门,打开门有挡杆或者挡板。当逃生者滑降经过某一楼层的滑降通道时,电路连杆控制机构能够通过电子声光显示方式自动提醒下面楼层等待滑降的人,自动封闭遮挡下一个楼层滑降通道的入口。以免发生追尾撞击的事故。由于本发明滑降通道的运行速度较快,滑降者是以每秒1~2公尺左右的速度滑降,因此,必须要有安全控制装置。例如当上3层有人经过时,挡杆显示绿灯“上3层有人”,本层可以下滑。
当上2层有人经过时,挡杆显示绿灯“上2层有人”,本层可以下滑。
当上1层有人经过时,挡杆遮挡入口,并显示红灯“禁止下滑”,本层禁止下滑。
当滑降者经过本层以后,挡杆自动折叠让出滑道入口,显示绿灯,本层可以下滑。
所述分段减速装置,包括压力机构、压力板、储气阻尼气囊、发电机、电动机和连杆拉杆等,能够接收自动测速装置传送过来的速度数据,驱动压力机构,自动调整对滑降通道内部的柔性织物筒状摩擦通道对滑降者身体的挤压力度,从而改变摩擦力,使滑降速度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
压力板伸出距离压力机构的压力板在弹簧的推动下,能够自动推出最大档的距离,可以测量滑降者的身体厚度和宽度,既可以在上一层的层间拉杆限制作用下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也可以通过层间拉杆调整下一段滑降通道压力机构的压力板伸出距离。
压力机构的压力板可以分为几档伸出距离,例如最大档、中档、最小档。当滑降者的身体比较胖大时,压力板受到较大的横向推力,可以通过层间拉杆,使下一层压力机构的压力板向外推出最小档的距离,以减小对滑降者的挤压阻尼力度。反之,当滑降者的身体比较瘦小时,压力机构受到较小的横向推力,可以通过层间拉杆,使下一层压力机构的压力板向外推出最大档的距离(滑道内径最小),以增加对滑降者的挤压阻尼力度。以免降速过快,影响整个运转节律,将速度控制在一个安全合理的范围之内。
阻尼气囊压力机构还设有气泵式吸气排烟装置,可以带动和强制扩张储气阻尼气囊,将楼外的新鲜空气通过单向进气口快速吸入气囊,当滑降者的冲击力驱动和挤压气囊时,就将气囊里的新鲜空气通过单向排气口送入滑降通道。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发电机的电能驱动电动机风扇向滑降通道里面进行单向强制送风,从而保持滑降通道内有大量的新鲜空气,抵挡失火楼层的烟雾窜入滑降通道。
压力板的外侧覆盖有阻尼气囊,可以挤压滑降通道内壁的柔性材料,如橡胶海绵帆布等。阻尼气囊里面有弹簧扩张板,无论压力板处于什么状态,阻尼气囊都会自动处于扩张储气的状态。
当压力板处于向外推出最小档距离的状态时,气囊里面的弹簧扩张板可以自动将阻尼气囊撑开,并通过单向进气口从楼外吸入新鲜空气,此时的压力板与气囊壁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阻尼力度较小。当压力板处于向外推出最大档距离的状态时,压力板就贴紧气囊壁以增加对滑降通道内壁的挤压阻尼力度。
所述“层间封闭控制装置”和“脉动同步阻尼控制装置”,由联动连杆的同向联动机构和层间拉杆的反向联动机构,以及计算机网络传感显示驱动技术,组成两套既可以独立执行、又可以共同驱动的控制系统,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转。可以使整个滑降通道每一段垂直减速滑道的减速装置能够同步地、或者脉动式次第同步地进行“挤压/放松”的重复动作。
反向联动机构可以通过层间拉杆加强上一个楼层分段减速装置的阻尼摩擦力度,并瞬间短暂地封闭上一段滑道,同时带动电路连杆控制机构,自动提示并封闭遮挡下一个楼层的滑道入口。
在一段垂直滑降通道里面,压力机构的两个压力板是由联动连杆驱动的同向联动机构(也可以是反向联动机构),上面的安全挡板和压力板与柔性护板之间是滑入挤压距离,即使是肥胖的大人也可以挤压下滑,下面的安全挡板和压力板与柔性护板之间是关闭距离,即使是瘦小的儿童也滑不过去。
在相邻的两段垂直滑降通道里面,两组压力板是反向联动机构。当本层“同向联动机构”的压力板被滑降者身体横向推挤、放气、逐渐开启时,通过层间拉杆使上一层楼垂直滑降通道里面的压力机构呈现反向联动,并处于挤压关闭状态,以阻止上面的人通过;当滑降者通过本层以后,压力板处于松弛复位状态,层间拉杆释放上一层的两个压力板和下安全挡板的联动连杆,同时阻尼气囊呈释放状态,开启滑降通道。
从整体上看,各个楼层的通道里面的联动机构呈现“开/关/开/关/开/关”的间隔状态,但是,每一层的阻尼气囊都呈现扩张储气的状态。
压力机构的压力板可以安装在滑道的前后两侧,从滑降者的前后两侧进行同步挤压。压力板也可以安装在滑降者的背部一侧,主要作用于滑降者的足部、臀部和肩背部位,滑降者前面的一侧则是连续的柔性护板,可以减少对滑降者腹腔和脸面的冲击摩擦。
反向联动压力机构可以分为一次挤压型和二次挤压型。一次挤压型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滑降者A进入一段垂直减速滑道上半部分的分段减速装置时,在压力机构的挤压下,滑降者开始减速,并将压力机构推向滑降通道的前后两壁,迫使储气阻尼气囊通过单向排气口向滑道内送气,同时驱动发电机、牵动层间拉杆,使上一层垂直减速滑道的压力机构处于强制性扩充吸气状态,并对该滑降通道的内侧施加较大压力,阻止上面的滑降者B进一步下滑。当挤压滑降者A的阻尼气囊将空气送入滑降通道以后,通道的挤压力放松,滑降者A得以继续下滑,这时,层间拉杆的拉力消失,上一层的压力机构也就自然地放松压力,滑降者B也开始继续下滑。当滑降者滑出分段减速装置以后,经过垂直减速滑道下半部分滑道入口附近大约1公尺多的自由滑落距离,就进入了下一段垂直减速滑道的分段减速装置挤压阶段,依次类推,重复进行。即使上面没有人滑降,弹簧扩张板或层间拉杆也同样驱动上一层压力机构的阻尼气囊吸气并挤压滑道,以防意外。使用这种方式,下面的滑降者始终领先上面的滑降者一点时间,形成脉动式的次第下滑的格局。但就整个滑降通道而言,与机械同步的效果是一样的。
二次挤压型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分段减速装置的压力机构所推动的压力板和阻尼气囊分为动作相反的上下两组,两组压力板的间隔距离至少比正常人体的上半身要高,例如间隔1.2公尺,这样,当滑降者的臀部挤压下组的压力板和气囊,强制扩充上组的气囊时,不会对滑降者的头部带来不舒适的挤压感觉。
当上组的压力板和阻尼气囊受到滑降者的冲击力并向滑道内送气时,下组的压力板和阻尼气囊被强制扩充吸气;当滑降者的冲击力推动下组的压力板和阻尼气囊并向滑道内送气时,上组的压力板和阻尼气囊也被强制扩充吸气。如此往复运行。其它工作过程与上述一次挤压型机构的工作过程相同。
所有垂直减速滑道依次平滑连接并固定在各个楼层相同的位置,在整个垂直减速滑道的下端、可以设置几组压力机构,对滑降者的速度进行最后的调整,确保滑降者以安全的速度进入转向滑道。
由于各段滑降通道的压力机构是以接近同步的节律进行间歇式的阻尼挤压和放松动作,因此,控制每次挤压的时间长度和时间间隔,就能够控制整个滑降通道的疏散节律和速度。
所述转向滑道和导向减速滑道,设在垂直减速滑道的下端,采用圆弧形或者悬链形的、封闭式的转向滑道结构,使逃生者能够由垂直下滑的减速运动连续平滑地转变为水平横向的减速运动的装置。硬壳式的转向滑道摩擦力较小,必要时也可以辅以滚珠、滚柱,或者弧形传送带,便于将向下的纵向运动顺利地转向为横向运动方式,避免人员受伤,并在滑梯末端导向减速滑道进一步减速,最后由缓冲减震装置吸收全部冲击动能。在导向减速滑道阶段采用敞开式的滑道结构,所述缓冲减震装置,是由减震气囊和海绵软垫等柔软材料制作的固定式缓冲减震装置。为了避免滑降者由于距离太近速度太快,而在缓冲减震装置上发生后者撞击前者的现象,所述缓冲减震装置还可以采用转轮连续减震装置、履带旋转缓冲减震装置,或者分配式导向装置。
所述转轮连续减震装置,设有几个缓冲减震装置,可以单向或者双向旋转,当一个滑降者撞上以后,在对其进行缓冲减震的同时,该转轮装置会自动偏转一个角度,将未使用的一侧缓冲减震装置对准导向滑道,迎接下一个滑降者。可以将连续滑降的人分别送到不同的沙发座椅或者缓冲传送带,便于滑降者快速站立起来离开缓冲室。
所述履带旋转缓冲减震装置,设有一个可以旋转的履带平台,当滑降者滑出导向减速滑道以后,就躺到该履带平台上,平台在轴辊的阻尼作用下,很快减速并停止运动,滑降者就可以站立起来安全离开。
所述分配式导向装置,是利用滑降者对转向滑道和导向减速滑道的冲击力,自动进行往复式偏转,当导向减速滑道承接了一位逃生者的冲击并将其导向左侧的缓冲减震装置以后,立即将导向减速滑道的方向偏转到右侧,如此左右来回地运行。当滑降者相隔距离较近时,这种装置可以避免逃生者在最后的导向减速阶段和缓冲减震阶段发生追尾踩踏事故。
所述缓冲室,硬质滑降通道的垂直减速滑道下端、转向滑道、导向减速滑道、缓冲减震装置(或转轮连续减震装置和履带旋转缓冲减震装置),楼下的自动报警和可视通讯装置等,都可以集中安装在缓冲室里。缓冲室在外面可以锁上门,在里面可以打开门,缓冲室的门应当直接通向建筑物外面的安全场所。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是固定安装在建筑物的内部或者外墙上,可以克服目前的逃生降落伞、个人缓降器、逃生缓降管等装置的接地速度过大、难以控制,以及不太安全等弊病,也可以弥补消防电梯往返疏散人员的时间过慢、人数有限等不足。但是,严禁在上面楼层有滑降者的时候,向滑降入口伸进坚硬物体进行阻挡。
适用楼层较高,整个滑降通道是由垂直减速滑道、转向滑道,和导向减速滑道等部件构成,而分段式垂直减速滑道的数量又不受限制,因此,二层楼以上任何高度的建筑物都可以安装。
占用空间很小,每个通道只需占用0.8平方米,3个滑降通道也只需占用2平方米,其快速疏散人员的效率要高于3台普通电梯,而一个普通的民用电梯阱大约需要占用8平方米左右。在建筑物内部安装滑降通道,其转向滑道、导向减速滑道,缓冲减震装置等,都可以设置在地下室或者停车场里,直接通向建筑物的安全出口。建筑物外部的安装类似通风管道,安置在建筑物的一侧或者几侧,其地面的缓冲室周围应当便于快速撤离大量的滑降逃生者。
疏散效率较高,本发明的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最快能够在十分钟之内单管疏散300人,双管疏散600人,适合于普通高层和中低层建筑物的火灾逃生等紧急情况,例如宾馆饭店、百货大楼、集贸市场、歌厅舞厅、娱乐场所,以及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可控缓速滑降,由于每层楼的垂直减速滑道都设有分段减速装置,因此,滑降者不象自由落体那样加速下降,不象电梯那样匀速下降,也不象缓降管缓降器那样由逃生者自行控制速度,滑降者是一段一段地、脉动式地滑降。因此,滑降者无论体重胖瘦如何,无论从哪个楼层进入滑道,其平均的滑降速度都会大体相同,本发明的控制调速系统可以控制整个滑降通道的脉动节律和疏散速度。
在多楼层共同使用滑降通道的情况下,可以将滑降者的速度控制在每秒种1~2公尺左右,并以这个速度通过转向滑道,进入导向减速滑道;在单独使用滑降通道的情况下,滑降速度还可以更快一些,达到每秒钟3至6公尺,如果使用硬壳式“滑降仓体”甚至可以达到10公尺以上,在五楼以下的(20公尺左右)末段减速滑降通道内,再将滑降仓体的速度逐步减缓到每秒种1~2公尺左右,然后进入转向滑道和导向减速滑道,最后由缓冲减震装置吸收全部冲击力,使滑降者完全停止下来,并安全地离开建筑物。
安全性能较高,分段式的硬质滑降通道,不会因为局部的部件失效而导致整个救生系统无法工作。如果加装转向滑道和导向缓冲滑道,就可以在需要的楼层停下来。
如果滑道的某个局部出现异常情况、影响正常运行,可以由人工或者计算机监控网络自动地使所有的分段减速装置处于“紧急制动刹车”状态,以便从容排解故障。
无须任何技巧,本发明不需要滑降者具备任何逃生的技巧和技能,也不需要任何特殊的个人装备,仅仅穿着日常服装,或者为了保持滑道内的清洁卫生而穿着滑降服。
无需任何能源,本发明可以不需要任何外部的驱动电力,即使楼内失火断电也不会影响滑道的供电和使用。在日常使用时,高层建筑每当下班、散会的时候,等待电梯是令人烦恼的,如果部分人员通过滑降系统下楼,可以节约大楼的电梯使用成本。
自动隔绝烟火,如果大火烧到滑道附近,可以自动关闭滑道入口,隔绝烟火窜入滑降通道。


图1为本发明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的室外滑降通道示意2为本发明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的室内滑降通道示意3为本发明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的共用滑降通道(正视图、侧视图)图4为本发明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的垂直减速滑道(剖视图和顶视图)图5为本发明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的转向滑道和导向滑道(剖视图)图6为本发明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的固定缓冲减震装置(正视图、顶视图)图7为本发明的转轮缓冲减震装置(正视图、顶视图)图8为本发明的分配式导向装置(正视图、顶视图)图9为联动连杆和层间拉杆示意图如图所示独用滑降通道1,滑轮2,逃生窗口3,滑降平台4,护栏5,几层共用滑道6,缓冲装置7,转向滑道8,导向减速滑道9,缓冲室10,隔层滑降通道11,逐层滑降通道12,滑道入口13,入口挡杆14,滑道固定圈15,压力机构16,减速装置17,滑降显示板18,垂直减速滑道19,筒状织物20,滑道入口门21,上安全挡板22,单向排气口23,阻尼气囊24,滑道顶视19,伸出距离25,单向进气口26,滑道内壁27,拉杆28,压力板29,固定转轴30,门内软垫31,层间拉杆32,敞开部分33,支架34,安全门35,软垫36,转轮缓冲减震装置37,分配式导向装置39,接上一层的层间拉杆44,联动连杆45,同向联动上压力板46,弹簧扩张板47,同向联动下压力板48,下安全挡板49,接下一层的层间拉杆50,下安全挡板释放后的位置51,柔性护板52,层间拉杆53,反向联动机构相邻楼层之间54,地面81,二楼地面82,三楼地面83,楼层地面84,高楼外墙85,房间窗口86,楼内墙面87。
具体实施例方式
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由滑降平台,分段式的硬质滑降通道(垂直减速滑道、转向滑道、导向减速滑道),缓冲减震装置,以及自动报警和可视通讯装置,滑降显示装置,电路连杆控制机构,分段减速装置等部件构成。
图1所示的是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的室外滑降通道滑降通道1顺着高楼外墙85安装,滑降通道的上端设有滑轮2,可以供安装维护时使用,相关楼层逃生窗口3的外面设有滑降平台4,平台外侧有可以折叠的护栏5,使用时拉下护栏可以保护滑降者的安全;需要逃生措施的几个楼层可以共用一个滑降通道6,滑降通道的下端平滑地连接转向滑道8,和导向减速滑道9,缓冲装置7,地面81上建有缓冲室10,较低楼层的窗户86可以不必的设滑降平台。
图2所示的是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的室内滑降通道独用滑降通道1、隔层滑降通道11、共用滑降通道12等,可以并排安装在楼内墙面87上,滑道入口13开在靠近楼层地面84的下半部分,不影响楼内房间窗口86的采光和利用,滑降通道的转向滑道8、导向减速滑道(未画出来)以及缓冲装置7,缓冲室10可以都安装在地面81以下的地下室或者停车场。
图3所示的是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的共用滑降通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共用滑降通道12可以为多个楼层提供紧急逃生通道,每一段硬质的防火防水隔热通道通过滑道固定圈15等固定装置安装在楼层地面84和墙壁上;在每一层滑降通道的下半部分有滑道入口门21,门的旁边或者上面设有滑降显示板18以及自动报警装置和可视通讯装置,门的里面有滑道入口13,并设有入口挡杆14,当上一层有人滑降时,挡杆就遮拦入口并显示红色警示灯;滑道里面的上半部分设有压力机构16,其外面覆盖有柔软耐磨的减速装置17,在垂直减速滑道19的里面设有一段不太长的、仅够接触下一段垂直减速滑道的、下端开口的、有弹性的耐磨筒状织物20。
图4所示的是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的垂直减速滑道的剖视图和顶视图柔性材料的安全挡板22覆盖在压力机构16的上面和侧面,其下面有储气气囊,安全挡板通过层间拉杆32连接下一段滑降通道的压力机构,当滑降者经过本层以后,对上一层施加短暂的额外阻尼力度,防止上面的滑降者追尾踩踏;压力机构里面设有若干阻尼气囊24,分布在滑道内壁27的周围,并可以根据自动测速装置的传感器数据,调整压力板29的伸出距离25,挤压滑道内壁的柔性材料,以改变对滑降者的挤压力度,压力装置可以驱动拉杆28转轴30等,对一组压力板产生作用;气囊的单向进气口26可以直接从楼外吸入新鲜空气,当气囊受到滑降者冲击力的挤压后,其单向排气口23可以将气囊中的空气迅速挤压到垂直减速滑道19(顶视)中来;在滑道入口门21的里面,设有门内软垫31,防水的滑道固定圈15紧密固定在楼层的地面上。
图5所示的是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的转向滑道和导向减速滑道从三楼地面83,甚至从四楼地面开始,垂直减速滑道19就进入了最后的减速阶段,减速装置17里面可以连续设置多级压力机构16,并根据自动测速装置的数据,调整挤压力度,将滑降者的速度减至每秒1~2公尺,在二楼地面82的高度,平滑地滑入转向滑道8,并在导向减速滑道9上进一步减慢速度,在导向滑道的敞开部分33,滑降者可以逐步适应缓冲室10里面的环境,转向滑道和导向减速滑道的支架34固定安装在地面81上。
图6所示的是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的固定缓冲减震装置的正视图和顶视图在垂直减速滑道19的下端,平滑地连接转向滑道8和导向减速滑道9,滑降者的冲击动能最终被柔性材料的缓冲减震装置7完全吸收;转向滑道和导向减速滑道的支架34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缓冲室10的安全门35可以向外开启,图7所示的是转轮缓冲减震装置的正视图和顶视图在垂直减速滑道19的下端,平滑地连接转向滑道8和导向减速滑道9,滑降者的冲击动能最终被覆盖柔性材料的转轮缓冲减震装置37完全吸收,该装置一经撞击就立刻偏转一个不大的角度,将滑降者送到软垫上,并作好迎接下一位滑降者的准备;转向滑道和导向减速滑道的支架34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缓冲室10的安全门35可以向外开启,图8所示的是分配式导向装置的正视图和顶视图在垂直减速滑道19的下端,平滑地连接转向滑道8和导向减速滑道9,分配式导向装置39可以在滑降者垂直冲击力的作用下,自动地左右往复来回摆动,以增加接踵而至的滑降者之间的间隔时间;转向滑道和导向减速滑道的支架34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缓冲室10的安全门35可以向外开启并直接通向疏散方向。
图9所示的是联动连杆和层间拉杆示意图联动连杆45可以围绕固定转轴30转动,并能同时驱动同向联动上压力极46和同向联动下压力板48,以及下安全挡板49;弹簧扩张板47可以将阻尼气囊24撑起来;上安全挡板22由耐磨材料制作,可以保护并挤压气囊;接上一层的层间拉杆44可以拉动本层的联动连杆的压力板挤压气囊和滑道,并使下安全挡板49处于关闭滑降通道的状态;接下一层的层间拉杆50也可以拉动下一层的联动连杆挤压气囊和滑道。当拉杆50松弛以后,下安全挡板释放后的位置51就让出滑降通道。当单侧安装压力机构的压力板时,位于滑降者前面的是连续的柔性护板52。相邻楼层之间的反向联动机构54,通过层间拉杆53,使压力板的伸出位置呈现“开/关/开/关/开/关”的状态。
权利要求
1.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由滑降平台、分段式的包括垂直减速滑道、转向滑道、导向减速滑道的硬质滑降通道、通道底部设有缓冲减震装置,以及分段减速装置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硬质滑降通道由垂直减速滑道、转向滑道、导向减速滑道依次平滑连接,导向减速滑道的末端设有固定缓冲减震装置,分段式的硬质滑降通道可以顺着建筑物的外墙或者内墙安装,滑降通道的入口连接在逃生窗口外面的滑降平台,分段式的硬质滑降通道由硬质防火防水隔热材料制作,可以分段连接,按楼层高度逐节组装成完整的滑降通道,整个滑降通道是由垂直减速滑道、转向滑道,和导向减速滑道依次平滑连接构成;垂直减速滑道和转向滑道采用封闭式结构,导向减速滑道采用敞开式结构,转向滑道可以将滑降者由纵向运动状态平滑地转向为横向运动状态。在每一段垂直减速滑道的上半部分设有分段减速装置。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其特征是分段式的硬质滑降通道的垂直减速滑道设有气泵式吸气排烟装置、柔性筒状保护通道;每一段垂直减速滑道下半部分设有滑道入口。
3.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其特征是分段减速装置包括设在柔性筒外周的压力机构、向柔性筒内收缩的压力板、储气阻尼气囊、驱动压力机构的连杆、拉杆驱动压力机构,压力机构的结构如下,连杆端部连接可绕轴转动的压力板、连杆固定在一可绕之转动的销轴上,拉杆连接上下段的连杆与本段连杆,根据上一段压力机构受到的横向推力的大小,从而调整压力板的伸出距离;连接部位亦为销轴;压力机构自动调整对滑降通道内部的柔性织物筒状摩擦通道对滑降者身体的挤压力度。
4.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其特征是分段减速装置包括设在柔性筒外周的压力机构为箍住柔性筒的弹性束。
5.由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其特征是分段减速装置包括设在柔性筒外周的压力机构、向柔性筒内收缩的压力板背后有弹簧支撑。
6.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其特征是层间封闭控制装置和脉动同步阻尼控制装置,是由联动连杆构成反向联动压力机构,反向联动压力机构通过挡板拉杆加强上一个楼层分段减速装置的阻尼挤压力度,在整个垂直减速滑道的下端、可以连续设置几组压力机构;反向联动压力机构的联动连杆围绕固定转轴转动,联动连杆的一端联动上压力板(46)和向联动下压力板(48),以及下安全挡板(49);联动连杆的另一端接上一层的层间拉杆(44),上一层的层间拉杆拉动本层的联动连杆的压力板挤压气囊和滑道,相邻楼层之间的反向联动机构(54),通过层间拉杆53,使压力板的伸出位置呈现交错的开关状态。
7.由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其特征是压力板挤压气囊设有撑开阻尼气囊的弹簧扩张板(47);上安全挡板(22)由耐磨材料制作,保护并挤压气囊;当拉杆(50)松弛以后,下安全挡板释放后的位置(51)就让出滑降通道;当单侧安装压力机构的压力板时,位于滑降者前面的是连续的柔性护板(52)。
8.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其特征是缓冲减震装置是由减震气囊和海绵软垫等柔软材料制作的固定式缓冲减震装置,缓冲减震装置还可以有转轮连续减震装置、履带旋转缓冲减震装置等,也可以采用分配式导向装置。
9.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其特征是转轮连续减震装置上有几个缓冲减震装置,当受到冲击以后,该转轮装置会自动偏转一个角度,并将未使用的一侧缓冲减震装置对准导向滑道。
10.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其特征是分配式导向装置可以在滑降者对转向滑道和导向减速滑道的冲击下,自动地依次进行左右往复式偏转。
全文摘要
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由滑降平台、分段式的包括垂直减速滑道、转向滑道、导向减速滑道的硬质滑降通道、通道底部设有缓冲减震装置,以及分段减速装置构成,其特征是所述硬质滑降通道由垂直减速滑道、转向滑道、导向减速滑道依次平滑连接,导向减速滑道的末端设有固定缓冲减震装置,是一种能够从任何高度的建筑物中连续快速大量地疏散楼内人员的救生装置。滑降者无需任何逃生技巧,也不需要任何个人逃生装备,都可以安全地缓速滑降到地面。多个楼层可以共用一个滑降通道。
文档编号A62B1/20GK1672749SQ20041001441
公开日2005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4日
发明者周路定, 周毅 申请人:周路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