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充气式防护通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毒掩蔽部通风一特殊装置,特别是一种充气式防护通道。
背景技术:
在现代战争中有可能使用核武器或生化武器,为了保护战场上指挥人员、抢救人员和伤员的安全,已产生了便于运输,机动性强的军用方舱。军用方舱密封性好,并有很强的空气滤毒通风性能,造价很高,其有效使用面积也比较珍贵。为了减少进出人员对方舱内空气的污染,也为了扩大方舱内的使用面积,一般在方舱的舱门外设置防护通道,以便进出方舱人员脱换污染衣物和干净衣物。为了保证必须的使用面积,也常需将2个或多个方舱用通道连接起来,构成集约式方舱。上述防护通道,要求有正压空气防护的特性和能瞬间展开,便于操作和收拢的特性。目前美军方舱的通道和集约式方舱的通道只限于用单层帐篷布加上金属钢丝支撑,无法做到气密性和正压防护;国内有一种风箱式折叠加金属骨架和壁板结构,安装拆卸均不灵便,经折叠后仍会在舱体外形成1米多长的外挂物,不利于运输,即使拆卸下来,其体积和重量也不便装卸。因此研制一种展开安装迅速简便,收拢后体积较小,气密性强的防护通道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式防护通道,用于连接军用方舱。该防护通道气密性好,有力形成通道内正压防护。同时它展开、安装迅速简便,收拢后体积较小。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构成的。该防护通道两侧壁和顶壁由气密性涂层织物,简称气密性织物构成,两个侧壁均呈矩形板状,每个侧壁的四个边框呈管状并且相通,其壁体由多根平行密排的管桩腔体构成,各管腔与横向边框相通,同时管腔之间和管腔与垂直边框之间形成密封状,侧壁下部设有1至4个连接风机的充气管,顶壁由多根密排的管状腔体构成,各管腔与横向边框相通,最外侧的腔管与侧壁的边框相通,构成楣框,两侧壁的底部用气密性织物连接,通道的一端开口处设有连接方仓的封接带,通道底部周边设有固接地面的牵压带。
本实用新型充气式防护通道在使用时将其展开,将通道一侧的封接带与方舱的接口处连接上,连接的方法可用螺钉紧固或螺钉加压板、压条紧固。然后将通道充气管与风机连接,开动风机,一般在三分钟左右即可使通道成型。为了适应地形状况和排气迅速,可设置多个充气管(不用的通气管可以封闭)。在作为单舱通道时,应在通道的入口处配置相应的舱门,以保证通道内的正压通风。在需要构筑集约式方舱时,也可以用本充气式防护通道连接2个或多个方舱。在连接多个方舱时可在主通道的一侧或两侧连接支通道,并使通道之间相通即可。本通道其两侧壁及顶壁、地面为一体式结构,密封性好,同时能与方舱密封连接,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在使用状态中,滤毒通风设备不断对通道内鼓入清洁空气,可保证通道内形成正压,防止外部污染空气进入其中。洗消方舱的主要作用及功能是在战时已沾染有毒战剂的伤员立即做洗消处理。为保持方舱内空气的洁净,则必须在舱体外设置可随时开启和收拢的防护通道,伤员必须经过防护通道脱去已沾染衣物,然后进入洗消方舱。本充气式防护通道具有正压防护的性能,比现有的防护通道,能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同时本防护通道展开、安装迅速简便,收拢后体积小,可装于一个手提箱大小的袋中,机动性强,完全适应战时需要。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气式防护通道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防护通道侧壁截面剖示图图3为集约式方舱的通道结构及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图2所示,本充气式防护通道,其侧壁和顶壁由气密性织物制成,两个侧壁均呈矩形板状,每个侧壁的四个边框5呈管状并且相通,其壁体3由多根平行密排的管状腔体构成,各管腔与横向边框相通,同时管腔之间和管腔与垂直边框之间形成密封状,侧壁下部设有1至4个可连接风机的充气管1;顶壁6由多根平行密排的管状腔体构成,各管腔与横向边框相通,最外侧的管腔与侧壁的边框相通,构成楣框7,两侧壁的底部用气密性织物连接;管道的一端开口处设有连接方舱的封接带4,通道底部周围设有固接地面的牵压带11。为使通道具有较大的耐温性(由-20℃至70℃)和阻燃性,可选择具有特殊复合涂层的气密性织物(如PVC),使其更适应战场状况。在使用中需不断对通道管腔充气。作为连接单舱的防护通道,或作为集约式方舱的通道,与其外部相通的进出口处应设置密封性较好的舱门。为了使用上的方便可设置充气式通道门,具体方案如图1所示。在两侧壁直立边框内侧安装管状直立门框8,直立门框底部用管状门槛连接并且相通,与顶部楣框共同构成通道门框,在通道门框设置充气式通道门10,通道门一侧用气密性织物与门框连接,并设置2至3个“U”形连门管9,该管两端分别与通道门和直立门框连接相通。为方便充气管的收拢和封闭,可在充气管上部的侧壁上安装一个帘状的封盖2,封盖内面三个边上设有尼龙搭扣与侧壁上的搭扣匹配。将充气管折叠后,放下帘状封盖2,封盖与侧壁的搭扣对接,即可将充气管封闭。如图3所示,在构筑集约方舱时,需用多个防护通道组装。用口径较大的充气式防护通道,在主通道的一侧或两侧连接支通道,支通道口径稍小于主通道,其两端分别与主通道和方舱门相通。
本充气式防护通道可根据需要扩展其用途。将顶壁制成弧状以增大通道的跨度,增大使用面积,若将门框的两侧和上部用充气壁封闭,可作为仓库、娱乐室或临时房舍、充气式帐篷等。
权利要求1.充气式防护通道,其特征在于其两侧壁和顶壁由气密性织物制成,两个侧壁均呈矩形板状,每个侧壁的四个边框呈管状并且相通,其壁体由多根平行密排的管桩腔体构成,各管腔与横向边框相通,同时管腔之间和管腔与垂直边框之间形成密封状,侧壁下部设有1至4个连接风机的充气管,顶壁由多根密排的管状腔体构成,各管腔与横向边框相通,最外侧的管腔与侧壁的边框相通,构成楣框,两侧壁的底部用气密性织物连接,通道的一端开口处设有连接方舱的封接带,通道底部周边设有固接地面的牵压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防护通道,其特征在于在两侧壁直立门框内侧安设管状直立门框,直立门框底部用管状门槛连接并相通,与顶部楣框共同构成通道门框,在通道门框安设充气式通道门,通道门一侧用气密性织物与门框连接,并设置2至3个“U”形连门管,该管两端分别与通道门和直立门框连接并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防护通道,其特征在于通道的一侧或两侧连接支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式防护通道,其特征在于将顶壁制成弧形以增大通道的跨度,门框的两侧和上部用充气壁封闭。
5.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防护通道,其特征在于在充气管上部的侧壁上安设一个帘状封盖,封盖内面三个边上设有尼龙搭扣与侧壁上的尼龙搭扣匹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充气式防护通道,由气密性织物制成,两个侧壁均呈矩形板状,每个侧壁的四个边框呈管状并相通,壁体由多根平行密排的管状腔体构成,各管腔与横向边框相通,侧壁下部设有1至4个可连接风机的充气管;顶壁由多根平行密排的管状腔体构成,各管腔与横向边框相通,最外侧的管腔与侧壁的边框相通构成楣框。两侧壁底部用气密性织物连接;通道有连接方舱的封接带,底部有牵压带。本防护通道密封性好,能保证内部形成正压防护,并且拆装迅速简便,收拢后体积很小,有极强的机动性,适应核战和生化武器战争中战场的需要。
文档编号A62B13/00GK2712393SQ20042000110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5日
发明者李明贤, 蔡明灼, 张永忠 申请人:北京华怡净化科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