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质溜管云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4100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软质溜管云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消防救援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專欠质溜管云梯。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由于低处火势封堵安全通道,使高处受灾群众 难以逃生,通常使用伸缩式机械臂云梯营救。由于机械臂伸缩和提升收回过程 需要时间,速度较慢,影响救援速度,而且救生台空间有限, 一次营救人数一
般最多5-6人,有时因烟雾及受伤影响,受灾人员活动不便,使救援难度增大。 目前,对消防云梯的改进及形成相应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虽然较多,如滑梯式 救护车(专利号为ZL200420036311.6 )等,但救援速度依然进展不大,效果不 太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质溜管云梯,以提高消防救援速度,减轻 人员伤害伤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质溜管云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四根圆形软 质水管1、四根扁平进水管2和四根扁平回水管3,每根圓形软质水管l和每根 扁平进水管2下部有进水口 7,每才艮扁平回水管3下部有出水口 8;所述圆形 软质水管1、扁平进水管2和扁平回水管3都为袋状物;扁平进水管2和扁平回 水管3相贴成为扁平状有隔层的袋状物,并且其两侧边与圆形软质水管1通长 粘接;圆形软质水管1的上部与扁平进水管上部2相通,并且扁平进水管2上 部通过软性弯头12与扁平回水管3相接通;通水后,形成断面为方形环状软质溜管四根圓形软质水管1位于溜管四角, 一扁平进水管2和一扁平回水管3 组成的扁平状有隔层的袋状物为溜管一边,共四边;溜管有溜管进口 5和溜管 出口 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库欠质溜管云梯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固定环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改进形式, 一种專欠质溜管云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四 根圆形软质水管1、三根扁平进水管2和一根扁平回水管3,每根圆形软质水管 1和每根扁平进水管2下部有进水口 7,扁平回水管3下部有出水口 8;所述圆 形软质水管1、扁平进水管2和扁平回水管3都为袋状物;扁平进水管2和扁平 回水管3侧边分别与圆形软质水管1通长粘接,圆形软质水管1的上部与扁平 进水管2上部相通,并且扁平回水管3上部两端通过二个软性弯头12与相邻的 两圆形软质水管1的上部相接通,通水后,形成断面为方形环状软质溜管四 根圆形软质水管1位于溜管四角,三扁平进水管2和一扁平回水管3分别为溜 管一边,共四边;溜管有溜管进口 5和溜管出口 6。
众所周知,常用的消防车可以产生的水压力很大,尼龙消防管被水力 挤胀撑直后,若要拐弯往往需5-6人以上才能把住方向。据此,本实用新 型利用高速高压水力这种作用,用尼龙布或帆布缝制本实用新型,射入高速 高压水流使之膨胀撑直胀开形成溜管作为逃生通道,由此构成本实用新型 的软质溜管云梯,让受灾群众顺溜管迅速溜之大吉,从而大大提高营救速度。 溜管云梯救援倾角可以从35。至60。不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救援速度快,溜管云梯质地柔软,从而大大提高 救援效果。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消防救援。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用于对不慎滑落溶洞、深沟及峡谷或陡峭斜坡上受困受伤群众的救援。对低处救援,自上而下放入软质云梯,充水或充 气使之膨胀撑直,消防员便可沿溜管迅速下滑至灾点实施救援,或传送救 援物资给受伤群众,待系好安全带后便可将受困受伤人员沿溜管往上拉。 对高处救援,自下而上将充水膨胀撑直的软质溜管云梯提升至陡峭斜坡上, 让受困受伤群众顺云梯溜管滑下,不但提高救援速度,还可避免额外伤害 及减轻伤痛。


图l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断面结构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透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软性弯头示意图5为用本实用新型的消防救^援车高楼救^暖示意图; 图6为侧面透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实施例2断面结构示意各图中,1-圆形软质水管,2-扁平进水管,3-扁平回水管,4-固定环, 5-溜管进口, 6-溜管出口, 7-进水口, 8-出水口, 9-环流,10-高压进水流,
ll-回流,12-软性弯头,13-护绳,14-水箱,15-大功率水泵,16--存放箱,17-气垫。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 2、 3所示,软质溜管云梯包括四根圆形软质水管1、四根扁平进水管2和四根扁平回水管3,每根圆形软质水管1和每根扁平进水管2下部有进 水口 7,每才艮扁平回水管3下部有出水口 8,所述圆形软质水管1的上部与一扁 平进水管2上部相通,并且,如图4所示,扁平进水管2通过软性弯头12与扁 平回水管3相接通;扁平进水管2和扁平回水管3相贴成为扁平状有隔层的袋 状物,并且其侧边与圆形软质水管1通长粘接,通水后,形成断面为方形环状 软质溜管四根圓形软质水管1位于溜管四角, 一扁平进水管2和一扁平回水 管3组成的扁平状有隔层的袋状物为溜管一边,共四边;溜管有溜管进口 5和 溜管出口 6。
如图5所示,软质溜管云梯下端进水口 7固定在消防车上并与水泵15相连, 水箱14与水泵15联通。平时将软质溜管云梯折叠存放于存放箱16中。接警后 出动消防救"l爰车到达目的地后,迅速取出软质溜管云梯,通过操作室控制水泵 15,由进水口 7向圓形软质水管l'和扁平进水管2射入高压进水流10,经各软 性弯头12形成环流9和回流11,从扁平回水管3自出水口 8流回水泵15或水 箱14,使用撑杆或拉绳引导,使不断膨胀撑直的软质溜管云梯搭入发生火灾高 楼高处的适当位置,并将云梯上端固定环4和护绳13临时捆绑固定,受灾群众 便可以从溜管上端溜管进口 5进入溜管迅速溜之大吉,从溜管出口 6溜出落入 气垫17,从而避免再次受伤,安全逃离。
如图1及图6所示,事先在商场、电影院、写字楼和中高层住宅楼等人口 密集建筑物高处适宜位置安装软质溜管云梯,或将原有部分消防设施改成软质 溜管云梯,安装在通道便利且面向空旷地方的较大房间作为专用消防间。软质 云梯上端固定环4及护绳13上端安装固定在消防间上,进水口 7与消防栓相连, 出水口 8接入消防管用以救火。软质溜管云梯平时折叠存放于消防间中。发生 火灾时,受灾群众可以自行放下,打开消防栓向圆形进水管1、扁平进水管2经
6进水口 7射入高速高压水流10,经软质云梯下端软性弯头12变为环流9和回流 11,再经扁平回水管3流出出水口 8。高速高压水流使软质云梯迅速膨胀撑直起 来,楼下群众将云梯下端固定环4和护绳13下端临时捆绑固定后,受突群众l更 可以挨个顺软质云梯溜管出口 6迅速撤离,溜之大吉了 。
总之,使用软质溜管云梯可以提高救援速度,使用方便,效果良好且明显。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软质溜管云梯包括四根圆形软质水管1、三根扁平进水管2和 一根扁平回水管3,每根圆形软质水管1和每根扁平进水管2下部有进水口 7, 扁平回水管3下部有出水口 8;所述圆形软质水管1、扁平进水管2和扁平回水 管3都为袋状物;扁平进水管2和扁平回水管3侧边分别与圆形软质水管l通 长粘接,圆形软质水管1的上部与扁平进水管2上部相通,并且扁平回水管3 上部通过二个软性弯头12分别与相邻圆形软质水管l相接通,通水后,形成断 面为方形环状软质溜管四才艮圓形软质水管1位于溜管四角,三扁平进水管2 和扁平回水管3分别为溜管一边,共四边;溜管有溜管进口 5和溜管出口 6。
权利要求1、一种软质溜管云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四根圆形软质水管(1)、四根扁平进水管(2)和四根扁平回水管(3),每根圆形软质水管(1)和每根扁平进水管(2)下部有进水口(7),每根扁平回水管(3)下部有出水口(8);所述圆形软质水管(1)、扁平进水管(2)和扁平回水管(3)都为袋状物;扁平进水管(2)和扁平回水管(3)相贴成为扁平状有隔层的袋状物,并且其两侧边与圆形软质水管(1)通长粘接;圆形软质水管(1)的上部与扁平进水管(2)上部相通,并且扁平进水管(2)上部通过软性弯头(12)与扁平回水管(3)相接通;通水后,形成断面为方形的溜管四根圆形软质水管(1)位于溜管四角,一扁平进水管(2)和一扁平回水管(3)组成的扁平状有隔层的袋状物为溜管一边,共四边;溜管有溜管进口(5)和溜管出口(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欠质溜管云梯,其特征在于4t质溜管云梯 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固定环(4)。
3、 一种软质溜管云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四根圆形软质水管(1)、三根扁 平进水管(2)和一根扁平回水管(3),每根圆形软质水管(1)和每根扁平 进水管(2)下部有进水口 (7),扁平回水管(3)下部有出水口 (8),所述 圓形软质水管(l)、扁平进水管(2)和扁平回水管(3)都为袋状物;扁平进 水管(2)和扁平回水管(3)侧边分别与圆形软质水管(1)通长粘接,圓 形软质水管(1)的上部与扁平进水管(2)上部相通,并且扁平回水管(3) 上部两端通过二个软性弯头(12)与相邻的两圆形软质水管(1)的上部相接 通,通水后,形成断面为方形的溜管四^^圆形软质水管(1)位于溜管四角, 三扁平进水管(2)和扁平回水管(3)分别为溜管一边,共四边;溜管有溜管 进口 (5)和溜管出口 (6)。
专利摘要一种软质溜管云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四根圆形软质水管(1)、四根扁平进水管(2)和四根扁平回水管(3),扁平进水管(2)和扁平回水管(3)相贴成为扁平状有隔层的袋状物,并且其两侧边与圆形软质水管(1)通长粘接;通水后,形成断面为方形的溜管四根圆形软质水管(1)位于溜管四角,一扁平进水管(2)和一扁平回水管(3)组成的扁平状有隔层的袋状物为溜管一边,共四边;溜管有溜管进口(5)和溜管出口(6)。本实用新型利用高压水力这种作用用尼龙布或帆布缝制本实用新型,射入高速高压水流使之膨胀撑直并带动内管张开形成溜管作为逃生通道。
文档编号A62B1/20GK201283174SQ200820096759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1日
发明者杨光忠 申请人:杨光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