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5693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震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使用的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自然灾害的高发区,象地震、台风、海啸等,每年都有多次发生,当遇到强自然灾害时,经常造成建筑物倒塌,严重危及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伤亡的原因在于灾害发生时,给人的反应时间短暂,人员无法安全离开建筑物;由于现在高层建筑较多,惊慌离开建筑物反而遇到更多危险,还有就是受害者被压在倒塌的建筑物下,救援的人无法及时发现,延误抢救时机。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保护人员安全并方便救护的地震救生装置。[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震救生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下部设有进出口 ,壳体上部有通气孔,壳体内壁上设有拉手,壳体上装有信号发射装置。 壳体内壁上还装有储物箱。 壳体内壁上覆有柔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层。 壳体内有与通气孔相配合的孔塞。 进出口处装有密封门。 所述的壳体呈圆柱形。 所述的壳体顶部呈半球形。 所述的壳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壳体内壁上装有安全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地震救生装置,置于人类居住、工作、活动的地表以上建筑物之中。当地震发生时的短暂时刻,迅速进入,并关闭进出口及通气孔;稳定身体,抓牢把手;地震中建筑物倒塌时,能随建筑物残体滑落,并能使藏身其中的人免受建筑物碎体的砸、压、挤、扎,有效保护人员生命安全。信号发生器可定时发出求救信号,方便救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的地震救生装置,包括壳体l,壳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壳体呈圆柱形,其顶部呈半球形,可以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壳体下部设有进出口 ,进出口处装有密封门2。壳体上部有通气孔3,壳体内有与通气孔相配合的孔塞。壳体上装有信号发射装置6。壳体内壁上还装有储物箱7,用以放置饮用水、食品、药品等应急用品。为减少人员在壳体滚落过程中的与壳体之间的二次碰撞伤害,在壳体内壁上设有拉手5,壳体内壁上覆有柔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层4。出于同样目的,还可以在壳体内壁上装上安全带。 壳体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也可以采用木、石、竹、藤、钢塑、钢玻、钢纤、橡塑、全塑、金属等坚硬材料单独或混合而制成。 壳体的形状除前述的圆柱形外,也可以是圆锥形、方形、多面体、球形或者四面体等形状。 本实用新型置于人类居住、工作、活动的地表以上建筑物之中。当地震发生时的短暂时刻,迅速进入,并关闭进出口及通气孔;稳定身体,抓牢把手;地震中建筑物倒塌时,能随建筑物残体滑落,并能使藏身其中的人免受建筑物碎体的砸、压、挤、扎,有效保护人员生命安全。信号发生器可定时发出求救信号,方便救援。 本实用新型由于结构坚固,能随建筑物存在而存在,最大限度保护人员肢体、内脏、头颅,避免受到致命伤害其内部设置的固定储物箱存放饮用水、食品、药品、贵重物品、工具,人类可在其中生存七至十五天,保证救护人员到达之前的相对安全。
权利要求一种地震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下部设有进出口,壳体上部有通气孔,壳体内壁上设有拉手,壳体上装有信号发射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壁上还装有储物箱。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壁上覆有柔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层。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地震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内有与通气孔相配合的孔塞。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进出口处装有密封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呈圆柱形。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震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顶部呈半球形。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壁上装有安全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震救生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下部设有进出口,壳体上部有通气孔,壳体内壁上设有拉手,壳体上装有信号发射装置。这种地震救生装置,置于人类居住、工作、活动的地表以上建筑物之中。当地震发生时的短暂时刻,迅速进入,并关闭进出口及通气孔;稳定身体,抓牢把手;地震中建筑物倒塌时,能随建筑物残体滑落,并能使藏身其中的人免受建筑物碎体的砸、压、挤、扎,有效保护人员生命安全。信号发生器可定时发出求救信号,方便救援。
文档编号A62B31/00GK201482021SQ20092022322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日
发明者赵景灿 申请人:赵景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