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票据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635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盗票据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银行现金和支票处理设备的票据箱有关。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现金和支票处理设备,要么没有考虑票据运输安全问题,要么其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有严重缺陷。目前常用的支票处理设备中均未采取具有防盗设计的票据箱,装有现金或支票的 票据箱在银行自助支票处理设备和银行票据中心之间的票据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票据的安全问题。另外,目前常用的ATM机钞箱虽然采用防盗设计,如ATM机钞箱采用专用锁形式。但其出钞口在设计时为方便与ATM机对应进钞口快速对接后自动打开,同时取出出钞口后自动关闭,其出钞口设计了一个活门。此时,如果在运钞途中,有人具有模拟ATM机对应进钞口结构的某种特定工具,必然能轻易打开钞箱出钞口,取走钞票。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并且具有可靠防盗功能的防盗票据箱,该防盗票据箱,工作时能自动将票箱锁定在现金或支票处理设备上,同时在取下防盗票据箱时能有效锁死现金支票进口,而且需要取出现金或支票时能方便操作。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防盗票据箱,箱体I正面与箱门11下部铰连,上盖板5上有长方形孔,箱体两侧分别有左卡扣6和右卡扣2,上盖板5和上盖衬板9形成的空间内装有上门板4,上盖衬板9有长方形孔,上盖衬板有相对称的槽30,上门板4为长方形,一端有把手12,另一端有两个凸出圆柱13,上门板4位于槽30内,上门板一侧有U形第一缺口 14与卡扣10配合,上门板4相对侧面端部有L形第二缺口 15与自锁挂钩3配合,上门板4位于上盖板5的长方形孔下面,封闭长方形孔,自锁挂钩的水平段有圆孔16与上盖板5上的转轴19转动配合,水平段一端的下面装有滚轮18,水平段的另一端的上面有竖直段,竖直段的上端有卡钩17露出上盖板5上的孔,卡钩17的上表面为斜面,上门板4封闭上盖板4的长方形孔时,滚轮18位于第二缺口 15并与第二缺口唯一的竖向壁接触,卡扣10位于壳体20内的部分套有弹簧24,卡扣10的露出壳体的一端有斜面22,卡扣10的另一端有手柄,卡扣10位于箱体I内。第一缺口 14为两个,上门板关闭时,每个第一缺口 14与一个卡扣10对应。上盖板5 —端上的孔为环形孔26,环形孔的圆心位置上安装有转轴19,上盖板5另一端有两个向外伸出并与上盖板上表面垂直并向下的突出部位球31,上门板4位于两突出部位之间,圆柱13限位于突出部位3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具有可靠防盗功能。工作时能自动将票据箱锁定在现金或支票处理设备上,同时在取下票据箱时能有效锁死现金支票进口,而且需要取出现金或支票时操作方便。


[0015]图I为防盗票据箱与支票处理设备连接状态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3为上门板结构图之一。图4为上门板结构图之二。图5为上门板卡扣正视图。图6为上门板卡扣剖视图。图7为自锁卡扣立体图。图8为上盖板立体图,上装支票箱自锁卡扣。图9为上盖板俯视图。图10为为上盖板安装支票箱自锁卡扣位置的剖面图。图11为上盖衬板立板图,上装两个支票箱上门板卡扣。图12为防盗票据箱剖面图。图13为防盗票据箱关闭上门板状态(转运状态)。 图14为防盗支票据打开上门板状态(使用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结构简单,并且具有可靠防盗功能的现金支票票箱,将其安装在现有的支票处理设备上面,如图I所示,其中上为现有支票处理设备,下为防盗票据箱。如图2所示,防盗票据箱由箱体1,票据箱门4,上盖板5,上盖衬板9,上门板4,上门板卡扣10,自锁挂钩3,上门板夹持装置7,左卡扣6,右卡扣2构成。其中,箱门11为现有设计,通过下部铰链与箱体I活动连接。左卡口 6和右卡扣2为现有设计,左卡口和右卡扣固定在箱体上。上门板夹持装置7固定在箱体I上。上盖板5,上盖衬板9与箱体做成一个整体,在上盖板5和上盖衬板9之间形成一个上盖夹层空间,夹层空间内装支票箱上门板4。如图3和图4所示,上门板4为一个长方形物件,一端设有供握持的把手12,另一端的上方角落处两边分别设有两个圆柱13,该圆柱为上门板开门时的限位装置。支票箱上门板的两边分别设有缺口,其中一边设置两个缺口 14,对应用于上门板锁扣10锁定上门板4时使用。另一边在靠近圆柱的一端设置一个较长的缺口 15,用于在关闭上门板4时用该处较长的缺口靠近上门板4中间的一边触碰安装在上盖板5上的自锁挂钩3上安装的滚轮18,进而带动自锁挂钩3绕其安装轴19旋转,使自锁挂钩伸出上盖板的卡钩17旋转脱离票据箱上部支票处理设备,此时,如果使票据箱外部原有的左卡扣6,右卡扣2脱离支票处理设备1,那票据箱能够顺利脱离支票处理设备,顺利取下。如图5和图6所不,上门板卡扣10是一个由壳体20,卡口 21和弹簧24组成的一个功能件,卡口 21的一端部开有一个小斜面22,用于关闭上门板4时起到门栓的作用,其斜面的作用是便于关门时能通过斜面自动撞锁关门。另一端部23做成“L”形,其作用是当需要开门时用手握住“L”形端部,并往外拉,使上门板卡扣带有斜面的一端脱离上门板相应缺口,然后向开门的方向拉动上门板,起到开门的效果。如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自锁挂钩3是一个中间有圆孔16,一端做有卡钩17,另一端安装有滚轮18的部件。其中中间圆孔16用于使自锁挂钩3安装在自锁挂钩转轴19上,该自锁挂钩转轴19安装在上盖板5上,转轴19上套装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作用是使支票箱自锁挂钩在支票箱上门板处于打开状态是常处于图8所示位置。如图8,图9和图10所不,上盖板5为一中间开有长方孔25,长方孔一侧开有一个具有一定角度的环形孔26,该环形孔的圆心位置上安装有一个自锁挂钩转轴19,该转轴用于安装自锁挂钩3。上盖板5 —端各有一个向外伸出并与上盖板表面垂直向下的两个突出部位31,该部位与支票箱衬板两边的折弯部位配合形成支票箱上门板两边的圆柱13滑动的空间和限位结构。如图11所示,支票箱上盖衬板9为中间开有长方形孔,长方形孔两边分别安装有一长一短两条“Z”字形结构件26、27。其中,较长的“Z”字形结构件27上开有两个缺口 14,分别对应上门板卡扣带有斜面的卡口位置。在较长的“Z”字形结构件的一侧相应位置安装 有两个支票箱上门板卡扣10,并用螺钉将其与支票箱上盖衬板连为一个整体。如图2,图12和图13所示,箱门与箱体采用转轴连接。上盖板衬板(包含2个上门板卡扣)安装在箱体上部,距离支票箱箱体顶部一定距离,上盖板(包含自锁卡扣)安装在箱体顶部,之间留有一定距离,构成一个夹层空间,此夹层空间高度与上门板厚度相当。上门板4安置在上盖板衬板上的两个“Z”字形结构件中间,上门板4 一端端部的两个圆柱13位于“Z”字形结构件的弯折处,于是,上门板4便能在上门板4上盖板衬板上的两个“Z”字形结构件和支票箱上盖板构成的空间内自由滑动。同时,由于支票箱上盖板一端的两个突出部位31与上盖板衬板上的两个“Z”字形结构件形成的通道配合并能封闭该通道的开口处,这样,上门板4能自由滑动的同时又不会滑出票箱而至上门板4脱离箱体。 当支票箱在使用中装满票据后,需要取下支票箱。此时,现有设计的支票箱由于没有前述的设计,支票箱上部的长方形支票进口常开,只需操作支票箱外部的左卡口和右卡扣就能取下票据箱,起不到保证支票安全的作用。在本设计中,由于支票自锁卡扣在支票箱使用过程中是卡在上部支票处理设备上的,而且,该卡位处于上部支票箱处理设备和下部防盗支票箱结合面的内部,外部无法接触到,此时,即使按常规方法操作支票箱外部的左卡口和右卡扣,也无法取下票据箱,要取下支票箱,必须先关闭支票箱上门板。在支票箱上门板在关门的过程中,上门板朝内的端部首先触碰支票箱上门板卡口,由于支票箱上门板卡扣端部斜面和卡口内部有弹簧的原因,支票箱上门板能够继续朝里运动,当上门板那个与支票箱自锁卡扣对应的较长的缺口端面触碰支票箱自锁卡扣下部的滚轮时,支票箱自锁卡扣克服其上扭力弹簧弹力开始发生偏转,当偏转到一定角度后,支票箱上门板卡口在其内部弹簧弹力作用下落入上门板相应缺口中后,此时上门板被锁住,杜绝了上门板反方向开门的可能。但是,由于此时支票箱自锁卡扣偏转的角度有限,所以支票箱自锁卡扣未能完全脱开上部支票处理设备,所以,此时支票箱依然处于锁定在工作位置的状态。当继续朝里关闭支票箱上门板时,上门板继续朝里运动。当支票自锁卡扣完全脱开上部支票处理设备时,第二个支票箱上门板卡扣卡进支票箱上门板,支票箱上门板完全锁止,此时,只需按常规操作方法操作支票箱外部的左卡口和右卡扣,取下票据箱。取出箱内支票时,先打开支票箱票箱门,然后取走支票。取出支票后,需要回复支票箱上门板,此时,应同时手动拉出支票箱上门板卡扣的“L”形端部,然后握住支票箱上门板的把手12,拉出上门板,最后将上门板卡在支票箱上门板夹持装置7上即可。[0042]自锁挂钩是一个保险机构,用于保证箱体安装时能顺利与支票处理设备连接,当要取下箱体时,自锁挂钩能顺利脱开支票处理设备,保证支票箱顺利取下。支票箱上门板卡扣用于有效锁死上门板,防止票箱取下后上门板被非法打开。箱门上安装有专用锁具,必须利用专用钥匙才能打开。下面结合该支票箱使用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状态对该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从开始关闭上门板到上门板开始接触自锁卡扣时,支票箱处于自锁状况。自锁卡扣锁住支票箱和设备上部结构;继续推入上门板,当上门板恰好可靠关闭时,自锁卡扣仍处于自锁状况。此时,即使人为强行破坏性地取下支票箱,由于上门板关闭,支票箱依然处于可靠关闭状态;继续推入上门板,当自锁卡扣处于解锁临界状况时,支票箱上门板仍然可靠关闭;完全推入上门板,自锁卡口处于完全解锁状况,支票箱上门板任然可靠关闭。此时,可顺利取下支票箱;支票箱上门板卡扣可采用2个上门板卡扣同时工作的设计,既可保证票箱上盖有效防盗又可保证票箱最终锁止;需要打开支票箱上门板时,同时往箱体外拉出支票箱上门板卡扣并往外拉出支票上门板,然后将上门板卡在箱体左边的支票箱上门板夹持装置上即可。
权利要求1.防盗票据箱,箱体(I)正面与箱门(11)下部铰连,上盖板(5)上有长方形孔,箱体两侧分别有左卡扣(6)和右卡扣(2),其特征在于上盖板(5)和上盖衬板(9)形成的空间内装有上门板(4),上盖衬板(9)有长方形孔,上盖衬板有相对称的槽(30),上门板(4)为长方形,一端有把手(12),另一端有两个凸出圆柱(13),上门板(4)位于槽(30)内,上门板一侧有U形第一缺口(14)与卡扣(10)配合,上门板(4)相对侧面端部有L形第二缺口(15)与自锁挂钩(3)配合,上门板(4)位于上盖板(5)的长方形孔下面,封闭长方形孔,自锁挂钩的水平段有圆孔(16)与上盖板(5)上的转轴(19)转动配合,水平段一端的下面装有滚轮(18),水平段的另一端的上面有竖直段,竖直段的上端有卡钩(17)露出上盖板(5)—端上的孔,卡钩(17)的上表面为斜面,上门板(4)封闭上盖板(5)的长方形孔时,滚轮(18)位于第二缺口( 15)并与第二缺口唯一的竖向壁接触,卡扣(10)位于壳体(20)内的部分套有弹簧(24),卡扣(10)的露出壳体的一端有斜面(22),卡扣(10)的另一端有手柄,卡扣(10)位于箱体(I)内。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盗票据箱,其特征在于第一缺口(14)为两个,上门板关闭时,每个第一缺口( 14)与一个卡扣(10)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盗票据箱,其特征在于上盖板(5)—端上的孔为环形孔(26),环形孔的圆心位置上安装有转轴(19),上盖板(5)另一端有两个向外伸出并与上盖板上表面垂直并向下的突出部位(31),上门板(4)位于两突出部位之间,圆柱(13)限位于突出部位(3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防盗票据箱,解决已有票据箱脱离支票处理设置后安全性差的问题。上盖板(5)和上盖衬板(9)形成的空间内装有上门板(4),上盖衬板(9)有长方形孔,上盖衬板有相对称的槽(30),上门板(4),一端有圆柱(13)位于槽(30)内,上门板一侧有第一缺口(14)与卡扣(10)配合,上门板(4)相对侧端部有第二缺口(15)与自锁挂钩(3)配合,自锁挂钩的水平段有圆孔(16)与上盖板(5)上的转轴(19)转动配合,竖直段的上端有卡钩(17)露出上盖板(5),卡钩(17)的上面为斜面,滚轮(18)位于第二缺口(15)与第二缺口唯一的竖向壁接触,卡扣(10)位于壳体(20)内部分套有弹簧(24),卡扣(10)的露出壳体的一端有斜面(22),卡扣(10)的另一端有手柄。
文档编号E05G1/04GK202433981SQ20112049273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日
发明者冯少川, 罗安, 罗明元, 补建 申请人:成都三泰电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