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民用灾难避险安全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623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民用灾难避险安全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用灾难避险装置,尤其是一种民用灾难避险安全舱,主要用在家庭中发生火灾、地震等情况下的避险使用。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避险意识越来越强。社会已经普遍接受了资产保险体系。但是对于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再多的金钱也不能实现失去的生命再次复生。因此,家用防火避险装备、地震避险装备、紧急情况的避险装备显得非常迫切。目前由于矿难事故不断,矿山已经开始采用矿难避险舱。但是,矿山应用的避险舱其强度、空间、应用时间、防水性等和地面的设备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设计一种适合家庭尤其是居住在楼房内的家庭使用的民用灾难避险安全舱,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家庭尤其是居住在楼房内的家庭使用的民用灾难避险安全舱。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民用灾难避险安全舱,由舱体、舱门和舱体内的生命维持系统组成,舱门可以方便的拉开,舱门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存储空间,存储空间分为四个独立的隔舱,所述的生命维持系统为分别放置在四个独立的隔舱内的氧气、干冰、蓄电池、人工脚踏发电装置、矿泉水和食物,氧气和干冰放置在第一个隔舱内,氧气用于维持生命的呼吸,干冰用于冷却人员在舱内生存期间产生的热量,并在内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起到一定的冷却作用;蓄电池和人工脚踏发电装置放置在第二个隔舱内,蓄电池和人工脚踏发电装置用于舱内的照明,以及发出求救信息的能源;矿泉水和食物分别放在第三个隔舱和第四个隔舱内。舱体为三层结构,最外部的一层采用自然板制造,中间层采用蜂窝结构的金属骨架,蜂窝空间充填耐热、阻热的玻璃微珠与耐高温粘接树脂构成的泡沫材料,内层是设置有肋板的金属承载体,为了抵抗外部的冲击力,内部侧壁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撑柱、避险者根据需要将其拉下到支撑位,可以进一步提高舱室的抗冲击与外载能力。在民用灾难避险安全舱的内部,还设置有永久支撑,以及可以临时拉起的支撑,用于在地震等危险情况下出现时人员的扶持,保证安全舱在危险的情况下,人员能够保持自己的位置,并避免与舱内壁的碰撞,从而起到安全的作用。同时,安全舱与家具的外形相似,非常美观。舱门由四层构成,最外层是阻燃层,第二层是隔热层,第三层是门板,第四层是内饰层;舱门是通过铰链与导杆连接,导杆可在导轨内来回滑动,导轨固定在舱体内侧面。舱门四周边缘带有小的锥度,并安装了密封条,门框四周带有相同的锥度。避险安全舱的侧壁之中,设置有两套灾难信息发送装置,即使一套发生问题,另一套仍然能够工作;信息发送装置是安装在避险安全舱的支撑骨架的内部,从外部很难发现其位置;避免了外部人为的破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有抗机械冲击、密封、照明、供氧、冷却、排气等功能。在家庭发生火灾时,家内人员可以进入到舱室内,关闭舱室,实现避免烟气熏呛、隔热的功能,在发生地震时,家庭人员进入腔室内,避免楼板掉落等冲击危险,在家庭遭受抢劫的情况下,人员可以进入到舱内,从内部锁闭舱门,防止身体受到伤害。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舱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舱门底部存储空间功能分布示意图;图3是舱门与舱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9为外部的阻燃层,10为中间的蜂窝结构,11为内部的桁架承载结构,12为内部的前后固定支撑,13为内部的左右可动支撑,14为底部的存储舱上盖,15为储物空间,16为底部的存储舱隔离支撑,22为舱门阻燃层,23为舱门隔热层,24为门板,25为内饰层,26为铰链,27为导杆,28为导轨,30为外侧把手,31为内侧把手,32为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所示,一种民用灾难避险安全舱,由舱体、舱门和舱体内的生命维持系统组成,舱门可以方便的拉开,舱门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存储空间,存储空间分为四个独立的隔舱,所述的生命维持系统为分别放置在四个独立的隔舱内的氧气、干冰、蓄电池、人工脚踏发电装置、矿泉水和食物,氧气和干冰放置在第一个隔舱内,氧气用于维持生命的呼吸,干冰用于冷却人员在舱内生存期间产生的热量,并在内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起到一定的冷却作用;蓄电池和人工脚踏发电装置放置在第二个隔舱内,蓄电池和人工脚踏发电装置用于舱内的照明,以及发出求救信息的能源;矿泉水和食物分别放在第三个隔舱和第四个隔舱内。如图1所示,舱体为三层结构,最外部的一层采用自然板制造,中间层采用蜂窝结构的金属骨架,蜂窝空间充填耐热、阻热的玻璃微珠与耐高温粘接树脂构成的泡沫材料,内层是设置有肋板的金属承载体,为了抵抗外部的冲击力,内部侧壁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撑柱、避险者根据需要将其拉下到支撑位,可以进一步提高舱室的抗冲击与外载能力。如图1所示,在避险仓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在地震等危险情况下出现时人员扶持的永久支撑,以及可以临时拉起的支撑。如图3所示,舱门由四层构成,最外层是阻燃层,第二层是隔热层,第三层是门板,第四层是内饰层;舱门是通过铰链与导杆连接,导杆可在导轨内来回滑动,导轨固定在舱体内侧面。如图3所示,舱门四周边缘带有较小的锥度,并安装了密封条,门框四周带有相同的锥度。避险安全舱的侧壁之中,设置有两套灾难信息发送装置,即使一套发生问题,另一套仍然能够工作;信息发送装置是安装在避险安全舱的支撑骨架的内部,从外部很难发现其位置;避免了外部人为的破坏。
权利要求1.一种民用灾难避险安全舱,由舱体、舱门和舱体内的生命维持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舱门可以方便的拉开,舱门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存储空间,存储空间分为四个独立的隔舱,所述的生命维持系统为分别放置在四个独立的隔舱内的氧气、干冰、蓄电池、人工脚踏发电装置、矿泉水和食物,氧气和干冰放置在第一个隔舱内,氧气用于维持生命的呼吸,干冰用于冷却人员在舱内生存期间产生的热量,并在内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起到一定的冷却作用;蓄电池和人工脚踏发电装置放置在第二个隔舱内,蓄电池和人工脚踏发电装置用于舱内的照明,以及发出求救信息的能源;矿泉水和食物分别放在第三个隔舱和第四个隔舱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用灾难避险安全舱,其特征在于舱体为三层结构,最外部的一层采用自然板制造,中间层采用蜂窝结构的金属骨架,蜂窝空间充填耐热、阻热的泡沫材料,内层是设置有肋板的金属承载体,为了抵抗外部的冲击力,内部侧壁设置有可转动的支撑柱、避险者根据需要将其拉下到支撑位,可以进一步提高舱室的抗冲击与外载能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用灾难避险安全舱,其特征在于在民用灾难避险安全舱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在地震等危险情况下出现时人员扶持的永久支撑,以及可以临时拉起的支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用灾难避险安全舱,其特征在于舱门由四层构成,最外层是阻燃层,第二层是隔热层,第三层是门板,第四层是内饰层;舱门是通过铰链与导杆连接,导杆可在导轨内来回滑动,导轨固定在舱体内侧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民用灾难避险安全舱,其特征在于舱门四周边缘带有锥度,并安装了密封条,门框四周带有相同的锥度。
6.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任何一种民用灾难避险安全舱,其特征在于避险安全舱的侧壁之中,设置有两套灾难信息发送装置,即使一套发生问题,另一套仍然能够工作;信息发送装置是安装在避险安全舱的支撑骨架的内部,从外部很难发现其位置;避免了外部人为的破坏。
专利摘要一种民用灾难避险安全舱,由舱体、舱门和舱体内的生命维持系统组成,舱门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存储空间,存储空间分为四个独立的隔舱,所述的生命维持系统为分别放置在四个独立的隔舱内的氧气、干冰、蓄电池、人工脚踏发电装置、矿泉水和食物,氧气和干冰放置在第一个隔舱内,氧气用于维持生命的呼吸,干冰用于冷却人员在舱内生存期间产生的热量,并在内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起到一定的冷却作用;蓄电池和人工脚踏发电装置放置在第二个隔舱内,蓄电池和人工脚踏发电装置用于舱内的照明,以及发出求救信息的能源;矿泉水和食物分别放在第三个隔舱和第四个隔舱内。是一种主要用在家庭中发生火灾、地震等情况下的避险使用的民用灾难避险安全舱。
文档编号A62B31/00GK202876152SQ20122044744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5日
发明者于尽良, 索双富, 廖传军, 黄首清, 程海林, 马涛 申请人:菩达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