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0039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深井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深井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每年,在我国不时发生人员落入深井的事故,如落入农机灌溉深井及城、乡狭窄深水井等。由于这些深井比较深,井道狭窄细长,给救援人员营救落井者增加了诸多困难,从而延误救援时间,甚至危及落井人员的生命。现有的救援方法中,有的采用绳索将救援人员倒系入井内实施救援,这种方式不仅容易伤及落井者,而且对救援人员的生命也构成威胁;还有的采用在深井旁挖深沟,通过破除井壁实施救援,这种救援方式严重延误了救援时机,且实施救援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对落井人员实施救援的深井救援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设计的深井救援装置包括一救援管,在救援管的一端部管壁上均匀设2-3个伸入救援管内腔的三角支架,并在该端的管壁内腔内固设一带两个孔的固定板,在救援管的另一端连设由多节通过螺纹连接的套管;每个三角支架与救援管管壁接触处铰接,在每个三角支架的底端各设带夹板的夹板勾,夹板勾与夹板活动连接;在救援管内腔的每个三角支架角端各连设一根收紧拉绳,每根收紧拉绳交汇后形成一根夹板收紧拉绳,夹板收紧拉绳穿过固定板的一个孔并伸出救援管外壁且向各套管延伸,夹板收紧拉绳通过设置在各套管外管壁上和救援管外管壁上的线夹固定;在救援管外的每个三角支架角端各连设一根张开拉绳,每根张开拉绳穿过救援管内管壁交汇后形成一根夹板张开拉绳,夹板张开拉绳穿过固定板的另一个孔并伸出救援管外管壁且向各套管延伸,夹板张开拉绳通过设置在各套管外管壁上和救援管外管壁上的线夹固定;在最上部套管的上端所固定的夹板收紧拉绳和夹板张开拉绳分别穿设在结构相同的夹持器上,在固定板与两个夹持器间的拉绳分别穿设于两根管线套上,每根管线套的直径大于固定板上孔的直径。所述夹持器由两个铰接的手柄组成,在每个手柄的相对面上各设一带齿扣的卡板,夹板收紧拉绳或夹板张开拉绳与一手柄连接,拉绳外的管线套顶在手柄上。为了确保使用安全,在每节套管间的连接处及救援管与其相连的套管间的连接处分别设连接固定件。由于在一些深井内存在缺氧的可能,在所述套管和救援管外管壁上沿夹板收紧拉绳或夹板张开拉绳走向上布设氧气管。由于深井较深,内部光线黑暗,为提高救援效率,在救援管设有三角支架的端部设照明设备。由于深井较深,内部光线黑暗,不便于观察井内情况,在救援管设有三角支架的端部设与井口外的显像装置连接的有线摄像装置。由于深井较深,通话不便,为能够和落井者通话,提高救援效率,在救援管设有三角支架的端部设与井口外的话筒连接的有线话筒。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深井救援装置,可根据井的深度套接多根套管,救援人员在井口上通过拉动卡扣在线夹上的夹板张开拉绳和夹板收紧拉绳,使夹板夹持住落井人员并将其慢慢拉出井外,布设氧气管道可增加落井者氧气供应量,安装照明和摄像装置有利于深井救援,安装话筒有利于对落井者进行沟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快速、方便,是深井救援的理想装置。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深井救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附设照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附设有线摄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附设有线话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表示图1中线夹的结构示意图;图6表示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表示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深井救援装置的结构作具体说明。参见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深井救援装置的结构包括一救援管7,在救援管7的一端部管壁上均匀设2-3个伸入救援管7内腔的三角支架11,图中所示为三个三角支架,并在该端的管壁内腔内固设一带两个孔20的固定板14,在救援管7的另一端连设由多节通过螺纹连接的套管1,为了确保使用安全,在每节套管I间的连接处及救援管7与其相连的套管I间的连接处分别设连接固定件3。在每个三角支架11与救援管7管壁接触处通过铰接点10铰接,相对于杠杆的支点,在每个三角支架11的底端各设带夹板13的夹板勾12,夹板13可夹持落井者,夹板勾12与夹板13连接部位呈活动连接以适应不同体态的落井者,进而确保夹板13能够夹紧落井者。在救援管7内腔的每个三角支架11的角端部各连设一根收紧拉绳8,每根收紧拉绳8交汇后组成一根夹板收紧拉绳2,夹板收紧拉绳2穿过固定板14的一个孔并伸出救援管7的外管壁并且向各套管I延伸至最顶端的套管I的上端,夹板收紧拉绳2通过设置在各套管I的外管壁上和救援管7的外管壁上的线夹4固定。在救援管7外的每个三角支架11角端部各连设一根张开拉绳9,每根张开拉绳9穿过救援管7的内管壁后交汇形成一根夹板张开拉绳6,夹板张开拉绳6穿过固定板14的另一个孔20并伸出救援管7的外管壁且向各套管I延伸,至最顶端的套管I的上端,夹板张开拉绳6通过设置在各套管I的外管壁上和救援管7的外管壁上的线夹4固定。在最上部套管I的上端所固定的夹板收紧拉绳2和夹板张开拉绳6上分别穿设在结构相同的夹持器16,15上,在固定板14与两个夹持器16,15间的拉绳分别穿设于两根管线套21上,每根管线套21的直径大于固定板14上孔20的直径。其中,夹持器16的结构由两个铰接的手柄22组成,在每个手柄22的相对面上各设一带齿扣23的卡板24,夹板收紧拉绳2或夹板张开拉绳6与其一手柄22连接,拉绳外的管线套21顶在手柄22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由于在一些深井内存在缺氧的可能,在套管I和救援管7外管壁上沿夹板收紧拉绳2或夹板张开拉绳6走向上布设氧气管5,图中氧气管5沿夹板收紧拉绳2布设。由于深井较深,内部光线黑暗,为提高救援效率,在救援管7设有三角支架11的端部设照明设备17。由于深井较深,内部光线黑暗,不便于观察井内情况,在救援管7设有三角支架11的端部设与井口外的显像装置(图中未示)连接的有线摄像装置18,通过井外的显像装置可观察井内的状况。又由于深井较深,通话不便,为能够和落井者通话,提高救援效率,在救援管7设有三角支架11的端部设与井口外的话筒(图中未示)连接的有线话筒1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根据井的深度,快速地套接多根套管,再将本实用新型深入井内,拉动夹板张开拉绳使夹板尽可能地张开,慢慢地让夹板夹持住落井者,然后拉动夹板收紧拉绳端部的夹持器,夹持器上的两个卡板卡扣在一起,使夹板牢牢地夹持住落井者,通过提升套管将落井者慢慢地拉出井外。夹持器的作用原理与现有自行车所使用的线闸刹车原理一样,在夹板夹持落井者后,通过夹持器的手柄使夹板夹紧落井者,再在卡板上齿扣的作用下使夹持牢固,如果要松动夹板,只需要手握夹持器的手柄,轻轻错动卡板上的齿扣即可实施。在加上附设的氧气管、照明设备、有线摄像装置、有线话筒装置,对提高救援的效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深井救援装置,包括一救援管,其特征是在救援管的一端部管壁上均匀设2-3个伸入救援管内腔的三角支架,并在该端的管壁内腔内固设一带两个孔的固定板,在救援管的另一端连设由多节通过螺纹连接的套管;每个三角支架与救援管管壁接触处铰接,在每个三角支架的底端各设带夹板的夹板勾,夹板勾与夹板活动连接;在救援管内腔的每个三角支架角端各连设一根收紧拉绳,每根收紧拉绳交汇后形成一根夹板收紧拉绳,夹板收紧拉绳穿过固定板的一个孔并伸出救援管外壁且向各套管延伸,夹板收紧拉绳通过设置在各套管外管壁上和救援管外管壁上的线夹固定;在救援管外的每个三角支架角端各连设一根张开拉绳,每根张开拉绳穿过救援管内管壁交汇后形成一根夹板张开拉绳,夹板张开拉绳穿过固定板的另一个孔并伸出救援管外管壁且向各套管延伸,夹板张开拉绳通过设置在各套管外管壁上和救援管外管壁上的线夹固定;在最上部套管的上端所固定的夹板收紧拉绳和夹板张开拉绳分别穿设在结构相同的夹持器上,在固定板与两个夹持器间的拉绳分别穿设于两根管线套上,每根管线套的直径大于固定板上孔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救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持器由两个铰接的手柄组成,在每个手柄的相对面上各设一带齿扣的卡板,夹板收紧拉绳或夹板张开拉绳与一手柄连接,拉绳外的管线套顶在手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井救援装置,其特征是在每节套管间的连接处及救援管与其相连的套管间的连接处分别设连接固定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井救援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套管和救援管外管壁上沿夹板收紧拉绳或夹板张开拉绳走向上布设氧气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井救援装置,其特征是在救援管设有三角支架的端部设照明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井救援装置,其特征是在救援管设有三角支架的端部设与井口外的显像装置连接的有线摄像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深井救援装置,其特征是在救援管设有三角支架的端部设与井口外的话筒连接的有线话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深井救援装置,是在救援管的一端管壁上设与管壁铰接的2-3个伸入救援管内腔的三角支架,并在该端的管壁内腔内固设一带两孔的固定板,在救援管的另一端连设多节套管,在每个三角支架的底端各设带夹板的夹板勾,救援管内腔的每个三角支架角端的收紧拉绳交汇后成一根夹板收紧拉绳并穿过固定板的一个孔再伸出救援管外壁且向各套管延伸,在救援管外的每个三角支架角端的张开拉绳穿过救援管内管壁交汇后成一根夹板张开拉绳并穿过固定板的另一孔再伸出救援管外管壁且向各套管延伸,在最上部套管的上端设两个夹持器,固定板与两夹持器间的拉绳分别穿设于两根管线套内。本实用新型使用快速、方便,是深井救援的理想装置。
文档编号A62B99/00GK203029864SQ201320067288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3日
发明者侯书林 申请人:侯书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