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028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呼吸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设备,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连通,还包括活动门和一个副件,活动门包括第一活动门和第二活动门,副件设于第一管道内,副件内设有通槽,第二管道设有通气口,第一活动门设于副件一侧,第二活动门设于通气口,活动门用于限制空气在管道中单向流动,两个管道分别负责进气与出气,进气管道延伸至空气环境良好区域,使用者使用时,吸入质量良好的空气而将呼气排在身处地,从而达到保护呼吸的作用,由于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相应简单,因此造价低廉,适用于家用和大多数生产车间,且由于使用者所在环境对呼吸设备没有影响,因此适应面极广,由于呼吸设备不会置换两区域的空气,因此这种呼吸设备还非常环保。
【专利说明】呼吸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保护呼吸的防护设备,多采取过滤方式对吸入空气进行过滤,还有一些防护设备采用供氧技术。
[0003]防护设备对于家用,主要用于火灾等特殊情形时,可在等待救援期间戴上防止吸入过多毒烟。过滤式面罩的过滤物质使用寿命较短,当过滤物质耗损殆尽,就需要进行更换,对于家庭来说购买也不方便;供氧设备则过于昂贵,一般没有家庭采用这种设备。
[0004]防护设备对于工业应用,主要面向身处空气条件差的车间等地。过滤式面罩采用的过滤技术具有特异性,一种过滤方式只能针对有限的空气环境,如针对一定范围颗粒大小的粉尘,或毒气。而供氧设备则仍是过于昂贵,不符合经营生产的常理选择。
[0005]另外,上述设备由于均需要消耗某种资源,因此在环境保护方面亦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保护呼吸的、适合家用及大部分生产车间、适应面广、使用寿命长、造价便宜且环保的呼吸设备。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呼吸设备,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连通,还包括活动门和一个副件,活动门包括第一活动门和第二活动门,副件设于第一管道内,副件内设有通槽,第二管道设有通气口,第一活动门设于副件一侧,第二活动门设于通气口。
[0008]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管道上加设活动门,活动门用于限制空气在管道中单向流动,采用双管道结构,两个管道分别负责进气与出气,同时将进气的管道延伸至空气环境良好的区域,则使用者在使用该呼吸设备时,只能吸到空气环境良好区域的空气,而呼气则排在身处地,通过这种简单结构,从而达到保护呼吸的作用,由于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相应简单,因此造价低廉,适用于家用和大多数生产车间,且由于使用者所在环境对这种呼吸设备没有影响,因此适应面极广,另外由于这种呼吸设备不会将使用者所处环境的空气置换至其他地方,因此不仅不消耗资源,更不会对其他区域造成污染影响,因此这种呼吸设备也非常环保。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管道还设有分管口,第一管道与分管口连通。
[0010]其有益效果是,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通的一种结构方式,一般采用这种方式时第二管道用于呼出气体,第一管道用于吸入气体,这种结构使通气口更远离使用者,更好地减少由于活动门关闭不及时而从第二管道吸入的毒气量。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为无缝连接。
[0012]其有益效果是,无缝连接保证气密性。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活动门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二活动门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副件一侧连接,第二连接件与通气口连接。
[0014]其有益效果是,连接件用于连接活动门与管道气体流通的进出口,且连接件可时活动门具备开阖功能,因此使活动门具备限制空气在管道中单向流动的功能。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和/或第二连接件为转动连接件。
[0016]其有益效果是,转动连接件是活动门与管道气体流通进出口连接的一种方式,转动连接件如合页连接,通过连接件转动使活动门开阖。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槽与第一活动门连接的一侧为斜截面。
[0018]其有益效果是,斜截面作用在于使活动门依靠重力及其弹性,加速活动门的回弹,从而在使用者呼吸切换时活动门能够更快速地闭合,增强气密性。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活动门和第二活动门均为弹性材质。
[0020]其有益效果是,活动门的一种设置方式,若活动门为弹性材质,连接件只要是固定连接连接件即可,通过呼吸时产生的气压来使活动门开阖,这样结构简单,因此生产难度大幅减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呼吸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呼吸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呼吸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呼吸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活动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图5中活动门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8]呼吸设备主要由第一管道I和第二管道2构成连通的双管道结构。第一管道I和第二管道2内均设有活动门3,活动门3用于限制空气在管道内只能单向流动。第一管道I和第二管道2的空气流动方向相反,相对于使用者,一条管道用于吸入空气,则另一条管道用于呼出空气。
[0029]该呼吸设备的原理是,将用于吸入空气的管道外延至空气环境良好的区域,将用于呼出空气的管道留在使用者所在区域,因此用于呼出空气的管道可以设置的很短,只要足够空间在内部设置活动门3用于限制空气流动即可。这种结构的另一个优点在于,解决了双管道结构内部气压问题,因为用于呼出空气的管道较短,因此使用者呼出的空气能够及时排出而不会滞留在双管道结构内造成使用者呼吸困难。
[0030]使用双管道结构由于结构简单,还可在细微结构上进行灵活变换。
[0031]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
[0032]第一管道I和第二管道2连接,内部连通且外部无缝连接。第一管道I内固定设置一副件11,副件11内设有通槽111,通槽111用于使流经第一管道I的空气从通槽111内流过。活动门3设置连接件31,两个活动门3通过连接件31分别固定在副件11内侧和第二管道2的通气口 21。活动门3是弹性良好的软硅胶。当使用者呼入空气时,第二管道2的活动门3由于双管道结构内气压减小而紧闭,限制空气流入,同时副件11的活动门3被空气推开,空气通过第一管道I进入,被呼吸者吸入。当使用者呼出空气时,副件11的活动门3由于双管道结构内气压增大而紧闭,限制空气流出,同时第二管道2的活动门3反之被空气推开,空气通过第二管道2被送出外界。
[0033]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
[0034]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副件11与活动门3连接的一侧设置有一斜截面13,斜截面13作用在于使活动门3依靠重力及其弹性,加速活动门3的回弹,从而在使用者呼吸切换时活动门3能够更快速地闭合,增强气密性。
[0035]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
[0036]第二管道2设置有分管口 12,第一管道I与该分管口 12连通,活动门3的设置如实施例1,空气流通方式同实施例1。
[0037]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
[0038]实施例4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副件11与活动门3连接的一侧设置有一斜截面13,斜截面13作用在于使活动门3依靠重力及其弹性,加速活动门3的回弹,从而在使用者呼吸切换时活动门3能够更快速地闭合,增强气密性。
[0039]如图5,上述实施例中,活动门3的连接件31为螺钉,活动门3的开阖主要依赖其自身的弹性,这种简化结构使生产制造的成本降至最低。
[0040]上述实施例中,活动门3的连接件31还可为一种转动连接件31,如图6,转动连接件31可做成合页结构、销轴结构等,使活动门3通过可转动结构进行翻起和关闭,这样活动门3在材质的选择上可不用局限于弹性软质材料。
[004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呼吸设备,包括第一管道(I)和第二管道(2),所述第一管道(I)与第二管道(2)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门(3)和一个副件(11),所述活动门(3)包括第一活动门(31)和第二活动门(32),所述副件(11)设于所述第一管道(I)内,所述副件(11)内设有通槽(111),所述第二管道⑵设有通气口(21),所述第一活动门(31)设于副件(11) 一侧,所述第二活动门(32)设于通气口(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2)还设有分管口(12),所述第一管道(I)与分管口(1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呼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I)与第二管道(2)为无缝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门(31)设有第一连接件(33),所述第二活动门(32)设有第二连接件(34),所述第一连接件(33)与副件(11) 一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34)与所述通气口(2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呼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3)和/或第二连接件(34)为转动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呼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111)与第一活动门(31)连接的一侧为斜截面(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呼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门(31)和第二活动门(32)均为弹性材质。
【文档编号】A62B9/00GK203989552SQ201420305007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9日
【发明者】龙斌 申请人:龙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