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2412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发泡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用于高倍数泡沫灭火装置的发泡器,特别是,通过进行发泡器的省空间化能实现其设置空间的有效利用的发泡器。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设置于汽车运输船的载货空间(载车空间)等储存空间的灭火装置,已知有高倍数泡沫灭火装置。高倍数泡沫灭火装置通过将包含表面活性剂和/或水(淡水或海水)的混合溶液(发泡剂)从喷嘴喷向发泡网并供给空气,从而产生发泡成混合溶液体积的700倍~1000倍的泡沫,利用该泡沫包围燃烧火焰,并通过隔离空气效果来灭火。

高倍数泡沫灭火装置与使用了卤素气体和/或CO2气体的灭火装置相比安全性高且环保,因而逐渐多用作针对船舶的载货空间、机舱等处发生的火灾的灭火装置。

另外,作为用于这样的高倍数泡沫灭火装置的发泡器,以往的发泡器具备形成为圆筒状的主体部(主体)、设置于该主体部的前端且具有截头圆锥形状的发泡网、设置在该主体部内且朝向发泡网喷射发泡剂的喷嘴(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5458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发泡器中,存在圆筒状的主体部和截头圆锥形状的发泡网在船舶的载货空间占有巨大的空间,因而导致货物的承载量减少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发泡器的省空间化能够实现设置该发泡器的空间的有效利用。

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本发明的发泡器是设置于规定分区的构成高倍数泡沫灭火装置的一部分的发泡器,具备:发泡网,设置于对上述规定分区供给空气的通风管道的矩形筒状部分;喷嘴,设置于上述通风管道的内部,且朝向上述发泡网喷射发泡剂。

另外,在本发明的发泡器中,优选地,还具备连结上述发泡网和上述喷嘴的连结部。

另外,在本发明的发泡器中,优选地,上述发泡网覆盖形成于上述通风管道的侧壁处的开口。

另外,在本发明的发泡器中,优选地,上述发泡网为平板状。

另外,在本发明的发泡器中,优选地,上述发泡网覆盖上述通风管道的轴线方向的前端开口。

另外,在本发明的发泡器中,优选地,通过铰接部,上述发泡网相对于包围该发泡网的框架能够进行开关。

另外,在本发明的发泡器中,优选上述发泡网能够进行折叠。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发泡器的省空间化,能够有效地利用设置该发泡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发泡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将图1的发泡器安装于通风管道的形态的立体图。

图3(a)是表示将图1的发泡器安装于通风管道的形态的侧视图,(b)是表示将以往的发泡器安装于通风管道的形态的侧视图。

图4(a)是表示将多个图1的发泡器安装于通风管道的形态的俯视图,(b)为主视图。

图5是表示将多个图1的发泡器横向地安装于通风管道的形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发泡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7(a)是表示将多个图6的发泡器安装于通风管道的形态的俯视图,(b)为侧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发泡器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9(a)是表示在图3的发泡器中发泡网处于折叠状态的侧视图,(b)是表示发泡网处于展开状态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发泡器

2:发泡网

2a:第一框架

2b:第二框架

2c:支撑配件

3:喷嘴

3a:喷口

3b:配管凸缘

3c:横向配管

3d:纵向配管

3e:加强部件

4:连结部

4a:左右的连结杆

4b:上下的连结杆

4c:左右的连结杆

4d:前后的连结杆

5:送风机

6:通风管道

6a:侧壁

6b:底壁

6c:换气口

6d:前端开口

7:闸单元

20:发泡器

22:发泡网

27:闸单元

27a:气筒

27b:开关板

30:发泡器

31:气筒

32:发泡网

32a:第一框架

32b:第二框架

32c:网部件

32d:铰接部

C:中心轴线

S1、S2、S3、S4:分区(规定分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发泡器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泡器1。本实施方式的发泡器1是通过连结部4将形成有多个孔的发泡网2和朝向发泡网2喷射发泡剂的喷嘴3一体地连结而被单元化的发泡器,将该发泡器1直接设置于后述的通风管道6的矩形筒状部分并使用。

这里,本实施方式的发泡器1构成高倍数泡沫灭火装置的一部分,例如,能够设置在汽车运输船中的汽车的载货空间。汽车运输船中的载货空间被划分为多层状,在各个分区设置有换气用的送风单元。图3(a)中示出了用于使被划分为多层状的载货空间中的分区S4换气的送风机5和矩形筒状(方筒状)的通风管道6。通过在该通风管道6设置本实施方式的发泡器1,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将通常情况下用来换气的送风机5和通风管道6用作高倍数泡沫灭火装置所需的发泡用空气的送风单元。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通风管道6可以整体为矩形的方筒,但并不限于此,除了安装发泡器1的矩形筒状部分之外,通风管道6也可以为横截面为圆形或其他形状的筒状体。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2所示的通风管道6的与中心轴线C的延伸方向(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高度方向),对于通风管道6的横截面(与中心轴线C垂直的截面)所形成的长方形而言,将与其长边平行的方向作为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且将与其短边平行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深度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泡网2如将其一部分放大的图所示是形成有多个孔的平板状的金属制冲孔板,通过焊接和/或螺纹接合等方式被固定于矩形框状的第一框架2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框架2a能够装卸自如地与位于该第一框架2a的背面侧且外形比该第一框架2a大的第二框架2b螺纹接合,在第二框架2b的下边侧,设置有装卸时用于暂时支撑第一框架2a的支撑配件2c。对发泡网2的材料和/或厚度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形成有能使喷嘴3喷射的发泡剂穿透并发泡的多个孔即可。另外,发泡网2的形状也不限于平板状,还可以加工为立体的形状。

喷嘴3通过连结部4固定于发泡网2的后方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嘴3配置成其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与发泡网2的内表面正交。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发泡器1还具有从能与用于供给发泡剂的外部配管P连接的配管凸缘3b起,沿左右方向延伸而成的横向配管3c,以及分别从横向配管3c起在上下方向分支并延伸的四根纵向配管3d,在各个纵向配管3d的上下各两个位置设置有喷嘴3。左右相邻的纵向配管3d的前端侧通过加强部件3e连结。外部配管P与省略了图示的制造灭火液和水的混合溶液(发泡剂)的混合溶液制造设备和/或用于向发生火灾时的灭火对象位置分配发泡剂的分配设备(包括罐、泵、阀、仪表等)等连接。应予说明,喷嘴3的个数、配置方式可以根据发泡网2的面积和/或形状适当地变更,优选地,以使喷射自喷口3a的发泡剂被均等地喷附到发泡网2的整个内表面的方式配置喷嘴3。另外,配管凸缘3b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可以设置在构成流路的配管的不同位置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4具备分别连结第二框架2b和横向配管3c的两端部的左右的连结杆4a,以及分别连结第二框架2b和上下的加强部件3e的上下的连结杆4b。对连结部4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只要连结发泡网2和喷嘴3而将这些部件保持在规定的相对位置关系即可。应予说明,也可以在通风管道6的矩形筒状部分直接安装发泡网2和喷嘴3而省略连结部4,在该情况下,可以进一步使结构简单化。

图2示出将发泡器1设置于通风管道6的形态。利用发泡网2覆盖形成在通风管道6的前方侧的侧壁6a处的开口,将第二框架2b相对于侧壁6a从其内表面侧与其螺纹接合,由此将发泡器1固定到通风管道6。在本实施方式中,通风管道6的前端(下端)由底壁6b闭合,因而在通风管道6内流通的空气通过发泡网2送出到规定分区内。应予说明,在通风管道6形成开口而用来配置发泡器1的发泡网2的位置并不限于侧壁6a的前方侧,也可以为左右侧或者后方侧,并不限于设置在一个位置,还可以设置于多个位置。

另外,发泡网2的左右方向的宽度W1、上下方向的高度H1的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将宽度W1设在500~2500mm的范围内,将高度H1设在500~2500mm的范围内。应予说明,通风管道的宽度W2和深度D2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将宽度W2设在1000~3000mm的范围内,将深度D2设在500mm~1000mm的范围内(参照图2)。

以下,对发泡器1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在通常情况下(非火灾发生时),由送风机5获取的船外的空气经由通风管道6穿过发泡器1的发泡网2,朝向分区S4送出。由此,设置有发泡器1的分区S4被进行换气(参照图3)。

然后,在分区S4发生了火灾的情况下,从配置在通风管道6内部的各喷嘴3的喷口3a将发泡剂喷向发泡网2,并利用经由通风管道6供给的空气将在发泡网2产生的泡沫送出到分区S4中,实现隔离空气灭火。

这里,图3(b)是为了比较而示出了具备圆筒状的主体部8和截头圆锥形状的发泡网2'的以往形状的发泡器1'的图。在发泡器1'和通风管道6之间,设置有能够变更空气的流路(风路)的闸单元7,在通常情况下,通过设置于闸单元7的侧面的换气口来进行分区S3的换气,在发生火灾时,在闸单元7内切换风路,将在发泡器1'中形成的泡沫供给到分区S4。如图3(b)所示,与如图3(a)所示的本发明的发泡器1相比,具备圆筒状的主体部8和截头圆锥形状的发泡网2'的发泡器1'在分区S4内占具了较大的空间,致使收纳到分区S4的货物的承载量将减少。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发泡器1中,通过以利用平板状的发泡网2覆盖设于矩形筒状的通风管道6的侧壁6a处的开口的方式在通风管道6直接组装发泡器1,从而与图3(b)所示的以往的发泡器1'相比,发泡器1在分区S4内的占有空间变小。即,通过进行发泡器1的省空间化,能够有效地利用分区S4的内部空间,如本实施方式在将发泡器1应用于载货空间的情况下,能够增加货物的承载量。特别是,在储存空间被划分为多个分区的汽车运输船等中,由于在一只船内设置了多个发泡器1,所以通过进行各个发泡器1的省空间化,能够显著提高船舶整体的载货空间的承载能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发泡器1中,与在通风管道6的底壁6b侧配置发泡网2的情况相比,在通风管道6的侧壁6a配置发泡网2的构成更容易确保较大的发泡网2的面积。其结果,即便将发泡网2形成为平坦的板状,也能够确保充分的发泡网2的面积来产生所希望的量的泡沫,因此,例如与形成如图3(b)所示那样的截头圆锥形状等立体形状的发泡网2的情况相比,更容易制造发泡网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发泡器1中,通过将喷嘴3配置成其轴线与发泡网2的内表面垂直的方式,能够与发泡网2的内表面垂直地喷射发泡剂,因而能够提高发泡效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发泡器1中,由于不使用如图3(b)所示那样的切换风路的闸单元7,所以包括分区S4上层的分区S3在内的空间都能够实现进一步的有效利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发泡器1中,在通常情况下进行换气时,也将空气经由发泡网2送出到分区S4,通过这种构成,使得包含于外部空气中的较大的尘埃不易流入分区S4内,从而能够减少收纳在分区S4内的汽车等货物被尘埃损伤或污染的可能性。

另外,发泡网2可以形成为利用铰接部连结第一框架2a和第二框架2b,且以该铰接部为支点能够进行开关的结构。由此,通过打开发泡网2,使包括发泡网2的内表面和喷嘴3在内的通风管道6内部的检查、清洗变得容易,因而能够防止因发泡网2的堵塞导致的发泡性能的降低和/或换气性能的降低等。在该情况下,铰接部的位置可以是上下左右四边中的任一位置。

这里,图4(a)是表示将两个发泡器1左右并列地配置在通风管道6的状态的俯视图,其中,通风管道6具有发泡器1的约两倍的宽度,图4(b)为主视图。这样,根据通风管道6的尺寸并列配置多个发泡器1,由此能够增加泡沫的产生量,从而提高灭火能力,因而在需要灭火的分区S1~S4的容积大的情况等较为有效。本发明的发泡器1利用连结部4连结发泡网2和喷嘴3而被单元化,从而能够容易地安装于通风管道6,并且由于构成简易,所以容易制造,能够抑制成本。应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发泡器1也可以如图5(a)、(b)所示,被旋转90度而变成横向的两个发泡器1且上下并列配置。在该情况下,支撑配件2c安装于该设置状态的下方侧的位置。

以下,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对于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者对应的构成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图6示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泡器20。本实施方式的发泡器20具备形成为立体形状的发泡网22、在发泡网22的上方被配置在一条直线上的四个喷嘴3以及连结这些部件的连结部4。发泡网22从固定在矩形的第一框架22a处的基部朝向下方其前端逐渐变细,形成为前端部弯曲的立体形状,从侧面侧观察的形状大致为三角形。本实施方式的发泡器20可以设置成利用发泡网22覆盖通风管道6的前端开口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也能够通过进行发泡器20的省空间化来得到有效地利用规定分区内的空间的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4具备分别连结第二框架2b的左右侧和横向配管3c的两端部的左右的连结杆4c,以及分别连结第二框架2b的前后侧和横向配管3c的前后的连结杆4d。

图7(a)是表示将两个图6的发泡器20左右并列配置在通风管道6的前端开口6d的状态的主视图,其中,通风管道6具有该发泡器20的约两倍的宽度,图7(b)为侧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风管道6设置能够变更风路的闸单元27。闸单元27具备伸缩自如的气筒(Air cylinder)27a和利用该气筒27a驱动的开关板27b。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开关板27b,将从通风管道6内朝向发泡网22的风路关闭,同时开放设置于通风管道6的侧壁6a的换气口6c,从该换气口6c送出空气。在发生火灾时,通过开关板27b关闭换气口6c,同时开放通往发泡网22的风路,从而能经由发泡网22进行泡沫的供给。据此,在通常情况下进行换气时,来自通风管道6的空气不通过发泡网22,因而能够抑制发泡网22的堵塞和/或污染。

应予说明,发泡网22通过设置于第一框架22a和第二框架22b之间的铰接部而转动,因此可以形成为如图7(b)虚线所示的能够开闭的结构。据此,能够使打开发泡网22进行的通风管道6内的检查、清洗变得容易,因而能够防止因发泡网22的堵塞导致的发泡性能的降低和/或换气性能的降低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设置用来切换风路的闸单元。

图8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发泡器30的图。发泡器30具备配置在矩形筒状的第一框架32a的内侧的折叠式的发泡网32。发泡网32形成为由冲孔板等构成的矩形平板状的两个网部件32c对置配置,且以网部件32c的下方侧的一边为铰接部32d,两个网部件73a能够相互转动地连接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4具备分别连结第二框架2b的左右侧和横向配管3c的两端部的左右的连结杆4c,以及分别连结第二框架2b的前后侧和横向配管3c的前后的连结杆4d。

发泡器30如图9(a)、(b)所示设置于通风管道6的前端开口6d处。在通常情况下,发泡网32以被折叠的状态沿着后方侧的侧壁6a配置(参照图9(a))。然后在发生火灾时,利用气筒31等,展开发泡网32(参照图9(b)),并从喷嘴3向展开状态的发泡网32的内表面喷射发泡剂,由此能够在发泡网32形成泡沫进行供给。在本实施方式的发泡器30中,在发泡网32被折叠的通常情况下进行换气时,来自通风管道6的空气不通过发泡网32,因而能够抑制发泡网32的堵塞和/或污染。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也能通过进行发泡器30的省空间化来得到有效地利用规定分区内的空间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如上述第二实施方式那样,形成为将两个发泡器30左右并列配置,并且设置于具有发泡器30的约两倍的宽度的通风管道6的结构。

以上,基于图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的记载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地变更,例如也可以形成为通过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发泡网2和通风管道6之间设置具有换气口的闸单元,以便在通常情况下和发生火灾时能够切换风路的结构。另外,本发明的发泡器并不限于汽车运输船,例如也可以用于客滚船等其他的具有滚装和车辆处所的船舶、集装箱船以及海上浮式装置等,另外并不限于用于载货空间,例如也可以用于机舱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