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2414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发泡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用于高倍数泡沫灭火装置的发泡器,特别是,通过进行发泡器的省空间化能实现其设置空间的有效利用的发泡器。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设置于汽车运输船的载货空间(载车空间)等储存空间的灭火装置,已知有高倍数泡沫灭火装置。高倍数泡沫灭火装置通过将包含表面活性剂和/或水(淡水或海水)的混合溶液(发泡剂)从喷嘴喷向发泡网并供给空气,从而产生发泡成混合溶液体积的700倍~1000倍的泡沫,利用该泡沫包围燃烧火焰,并通过隔离空气效果来灭火。

高倍数泡沫灭火装置与使用了卤素气体和/或CO2气体的灭火装置相比安全性高且环保,因而逐渐多用作针对船舶的载货空间、机舱等处发生的火灾的灭火装置。

另外,作为用于这样的高倍数泡沫灭火装置的发泡器,以往的发泡器具备形成为圆筒状的主体部(主体)、设置于该主体部的前端且具有截头圆锥形状的发泡网、设置在该主体部内且朝向发泡网喷射发泡剂的喷嘴(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5458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发泡器中,圆筒状的主体部和截头圆锥状的发泡网在船舶的载货空间占有巨大的空间,因而导致货物的承载量减少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发泡器的省空间化能够实现设置该发泡器的空间的有效利用。

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本发明的发泡器是设置于规定分区的、构成高倍数泡沫灭火装置的一部分的发泡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部,具有矩形筒状的侧壁,且该侧壁的轴线方向的一端能够与供给空气的通风管道连接;

发泡网,设置于所述主体部;

喷嘴,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内部,且朝向上述发泡网喷射发泡剂。

另外,在本发明的发泡器中,优选地,上述主体部具有将上述侧壁的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闭合的底壁,

上述发泡网覆盖形成于上述侧壁处的开口。

另外,在本发明的发泡器中,优选地,上述发泡网为平板状。

另外,在本发明的发泡器中,优选地,上述发泡网覆盖形成于上述侧壁的轴线方向的另一端处的开口。

另外,在本发明的发泡器中,优选地,通过铰接部,上述发泡网相对于上述主体部能够进行开关。

另外,在本发明的发泡器中,优选地,上述主体部的上述侧壁的轴线方向的另一端敞开,

上述发泡网覆盖形成于上述侧壁的开口,

在上述主体部的内部设置有闸单元,所述闸单元能够变更从上述通风管道供给的空气的流路。

另外,在本发明的发泡器中,优选上述发泡网在上述主体部的内部能够进行折叠。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发泡器的省空间化,能够有效地利用设置该发泡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发泡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a)是表示将图1的发泡器安装于通风管道的情况的侧视图,(b)是表示将以往的发泡器安装于通风管道的情况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发泡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发泡器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5(a)是表示本发明的发泡器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侧视图,(b)是主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发泡器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发泡器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发泡器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9(a)是表示图8的发泡器中发泡网处于折叠状态的侧视图,(b)是表示发泡网处于展开状态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发泡器

2:主体部

2a:侧壁

2b:底壁

2c:凸缘

2d:下端开口

3:发泡网

4:喷嘴

4a:喷口

4b:配管凸缘

4c:横向配管

4d:纵向配管

5:送风机

6:通风管道

7:闸单元

20:发泡器

23:发泡网

23a:铰接部

30:发泡器

31:连接部件

40:发泡器

41:连接部件

41a:换气口

42:闸单元

42a:气筒

42b:开关板

50:发泡器

51:开关板

51a:铰接部

60:发泡器

63:发泡网

70:发泡器

71:气筒

73:发泡网

73a:网部件

73b:铰接部

C:中心轴线

S1、S2、S3、S4:分区(规定分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发泡器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泡器1。本实施方式的发泡器1具备:具有矩形筒状(方筒状)的侧壁2a的主体部2;设置于主体部2的发泡网3;以及,朝向发泡网3喷射发泡剂的喷嘴4。应予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侧壁2a的与中心轴线C的延伸方向(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高度方向),对于主体部2的横截面(与中心轴线C垂直的截面)所形成的长方形而言,将与其长边平行的方向作为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且将与其短边平行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深度方向)。

如图1所示,主体部2的侧壁2a的上端(轴线方向的一端)敞开,下端(轴线方向的另一端)由底壁2b闭合。在侧壁2a的上端,朝向外侧突出地设置有用于与后述的通风管道6连接的凸缘2c。应予说明,主体部2的左右方向的宽度W、前后方向的深度D、上下方向的高度H等的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将宽度W设在1000~2000mm的范围内,将深度D设在500mm~1000mm的范围内,将高度H设在1000~3500mm的范围内,宽度W和深度D优选为与通风管道6的宽度和深度对应的大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泡网3是形成有多个孔的平板状的金属制冲孔板,以覆盖形成于前方侧的侧壁2a(侧面)的开口的方式通过螺纹接合而固定。应予说明,对发泡网3的材料和/或厚度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具有能使喷嘴4喷射的发泡剂穿透的多个孔即可。另外,发泡网3的形状也不限于平板状,还可以加工为立体的形状。另外,发泡网3并不限于设置于主体部2的前方侧,还可以设置于左右侧,或后方侧的侧壁2a处,并不限于设置在一个位置,还可以设置于多个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嘴4设置于主体部2内部且发泡网3的后方,配置成其延伸方向与发泡网3的内表面正交。在本实施方式中,发泡器1还具有从能与用于供给发泡剂的外部配管P连接的配管凸缘4b起贯穿主体部2的侧壁2a并沿左右方向延伸而成的横向配管4c,以及分别从横向配管4c起在上下方向分支并延伸的四根纵向配管4d,在各个纵向配管4d的上下各两个位置设置有喷嘴4。外部配管P与省略了图示的制造灭火液和水的混合溶液(发泡剂)的混合溶液制造设备和/或用于向发生火灾时的灭火对象位置分配发泡剂的分配设备(包括罐、泵、阀、仪表等)等连接。应予说明,喷嘴4的个数、配置方式可以根据发泡网3的面积和/或形状适当地变更,优选地,以使喷射自喷口4a的发泡剂被均等地喷附到发泡网3的整个内表面的方式配置喷嘴4。另外,配管凸缘4b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可以设置在构成流路的配管的不同位置上。

这里,本实施方式的发泡器1构成高倍数泡沫灭火装置的一部分,例如,能够设置在汽车运输船中的汽车的载货空间。汽车运输船中的载货空间被划分为多层状,在各个分区设置有换气用的送风单元。图2(a)中示出了用于使分区S4换气的送风机5和通风管道6。通过在该通风管道6的下端部设置本实施方式的发泡器1,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将通常情况下用来换气的送风机5和通风管道6用作高倍数泡沫灭火装置所需的发泡用空气的送风单元。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通风管道6可以为与发泡器1的主体部2具有相同横截面的矩形的角筒,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横截面为圆形或其他形状的筒状体。

以下,对发泡器1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在通常情况下(非火灾发生时),由送风机5获取的船外的空气经由通风管道6通过发泡器1的内部,并穿过发泡网3朝向分区S4送出。由此,设置有发泡器1的分区S4被进行换气。

然后,在分区S4发生了火灾的情况下,从各喷嘴4的喷口4a将发泡剂喷向发泡网3,并利用经由通风管道6而供给的空气将在发泡网3产生的泡沫送出到分区S4中,实现隔离空气灭火。

这里,图2(b)是为了比较而示出了具备圆筒状的主体部2'和截头圆锥形状的发泡网3'的以往的发泡器1'的图。应予说明,在发泡器1'和通风管道6之间,设置有能够变更空气的流路(风路)的闸单元7,在通常情况下,通过设置于闸单元7的侧面的换气口来进行分区S3的换气,在发生火灾时,在闸单元7内切换风路,将在发泡器1'中形成的泡沫供给到分区S4。如图2(b)所示,与图2(a)所示的本发明的发泡器1相比,具备圆筒状的主体部2'和截头圆锥形状的发泡网3'的发泡器1'在分区S4内占具了较大的空间,致使收纳到分区S4的货物的承载量将减少。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发泡器1中,通过将主体部2的侧壁2a设为矩形筒状,并且将平板状的发泡网3设于该侧壁2a的开口处,从而与图2(b)所示的以往的发泡器1'相比,发泡器1在分区S4内的占有空间变小。即,通过进行发泡器1的省空间化,能够有效地利用分区S4的内部空间,如本实施方式,在将发泡器1应用于载货空间的情况下,能够增加货物的承载量。特别是,在储存空间被划分为多个分区的汽车运输船等中,由于设置了多个发泡器1,所以通过进行各个发泡器1的省空间化,能够显著提高船舶整体的载货空间的承载能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发泡器1中,与在主体部2的底壁2b侧设置发泡网3的情况相比,在主体部2的侧壁2a设置发泡网3的结构更容易确保发泡网3的面积。其结果,即便将发泡网3形成为平坦的板状,也能够确保充分的面积来产生所希望的量的泡沫,因此,例如与形成如图2(b)所示那样的截头圆锥形状等立体形状的发泡网3的情况相比,更容易制造发泡网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发泡器1中,通过将喷嘴4配置成其轴线与发泡网3的内表面垂直的方式,能够与发泡网3的内表面垂直地喷射发泡剂,因而能够提高发泡效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发泡器1中,由于不使用如图2(b)所示那样的切换风路的闸单元7,所以包括分区S4上层的分区S3在内的空间都能够获得进一步的有效利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发泡器1中,在通常情况下进行换气时,也将空气经由发泡网3送出到分区S4,通过这种构成,使得包含于外部空气中的较大的尘埃不易流入分区S4内,从而能够减少收纳在分区S4内的汽车等货物被尘埃损伤或污染的可能性。

以下,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对于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者对应的构成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图3示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泡器20。本实施方式的发泡器20设置成发泡网23相对于主体部2能够进行开关的结构。即,通过将矩形的发泡网23的一边作为铰接部23a与侧壁2a连接,形成以该铰接部23a为支点能够进行转动的结构。由此,通过打开发泡网23,使包括发泡网23的内表面和喷嘴4在内的主体部2内的检查、清洗变得容易,因而能够防止因发泡网23的堵塞导致的发泡性能的降低和/或换气性能的降低等。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也能通过进行发泡器20的省空间化来得到有效利用规定分区内的空间效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发泡网23的左右的一侧的一边为铰接部23a,但也可以使另一侧的一边或者上下中的任一边为铰接部。

图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发泡器30的图。发泡器30具有将两个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发泡器1左右对称地并列配置并且与具有发泡器1的约两倍的宽度的筒状的连接部件31连接的结构。通过在需要灭火的分区S1~S4的容积大的情况等,在宽度大的通风管道6连接使用发泡器30,能够增加泡沫的产生量,从而提高灭火能力。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也能通过进行发泡器30的省空间化来得到有效利用规定分区内的空间的效果。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采取了经由连接部件31连接到通风管道6的构成,但也可以在宽度大的通风管道6直接并列连接两个第一实施方式的发泡器1。

图5(a)、(b)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发泡器40的图。发泡器40与第三实施方式的发泡器30同样地,将两个第一实施方式的发泡器1左右对称地并列配置,并在具有发泡器1的约两倍的宽度的筒状的连接部件41,设置了能够变更风路的闸单元42。闸单元42具备能够伸缩自如的气筒(cylinder)42a和利用该气筒42a驱动的开关板42b。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开关板42b,将从主体部2内朝向发泡网3的风路关闭,同时开放设置于连接部件41的侧壁的换气口41a,从该换气口41a送出空气。在发生火灾时,通过开关板42b关闭换气口41a,同时开放通往发泡网3的风路,从而能经由发泡网3进行泡沫的供给。据此,在通常情况下进行换气时,来自通风管道6的空气不通过发泡网3,因而能够抑制发泡网3的堵塞和/或污染。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也能通过进行发泡器40的省空间化来得到有效利用规定分区内的空间的效果。

图6(a)、(b)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发泡器50的图。发泡器50具有主体部2的下端敞开,在通常情况下的换气时经由该下端开口2d送出来自通风管道6的空气的结构。另外,在主体部2的内部,设置有作为切换风路的闸单元的开关板51。开关板51是具有与发泡网3相同的面积的矩形板状的部件,使其下方侧的一边作为铰接部51a,以铰接部51a为支点能够转动地与侧壁2a的内表面连接。应予说明,开关板51的驱动机构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通过气筒(图示省略)等进行驱动的构成。在通常情况下如图6(a)所示,开关板51与发泡网3的内表面邻接地配置,并且堵塞通往发泡网3的风路。在该状态下,来自通风管道6的空气通过主体部2的内部并从下端开口2d送出。另外,在发生火灾时,如图6(b)所示,开关板51形成以铰接部51a为支点转动到后方侧的构成,在图6(b)所示的状态下,通往下端开口2d的风路关闭,空气朝向发泡网3流动。喷嘴4在主体部2内被配置成不妨碍开关板51的动作的方式。即,如图6(a)、(b)所示,在左右方向延伸的横向配管4c配置于主体部2的上部侧,从横向配管4c分支并延伸的两根纵向配管4d以沿着左右的侧壁2a的方式与侧壁2a邻接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的发泡器50中,通过在主体部2的内部设置开关板51而变更风路的构成,与如图2(b)所示的、在主体部2的外部设置闸单元7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地利用规定分区内的空间。另外,在通常情况下进行换气时,来自通风管道6的空气不通过发泡网3,因而能够抑制发泡网3的堵塞和/或受污染。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也能通过进行发泡器50的省空间化来得到有效地利用规定分区内的空间的效果。应予说明,如上述第三实施方式那样,也可以形成为将两个发泡器50左右对称地并列配置并与具有发泡器50的约两倍的宽度的筒状的连接部件连接的结构。

图7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发泡器60。发泡器60在主体部2的下端开口2d设置发泡网63。如图7所示,发泡网63从与矩形的下端开口2d接合的矩形的基部朝向下方前端逐渐变细,形成为前端部弯曲的立体形状,但并特别限定于此。喷嘴4在主体部2内部被设置在发泡网63的上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也能通过进行发泡器60的省空间化来得到有效利用规定分区内的空间的效果。应予说明,发泡网63可以形成为固定于主体部2的结构,也可以形成为如虚线所示的、能够进行开关的结构,据此,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使打开发泡网63进行的主体部2内的检查、清洗变得容易,因而能够防止因发泡网63的堵塞导致的发泡性能的降低和/或换气性能的降低等。另外,也可以如上述第三实施方式那样,形成为将两个发泡器60左右对称地并列配置并与具有发泡器60的约两倍的宽度的筒状的连接部件连接的结构,并且也可以如上述第四实施方式那样,形成为将切换风路的闸单元设置于发泡网63和通风管道6之间,以便在通常情况下和发生火灾时切换风路的结构。

图8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发泡器70的图。发泡器70具备设置于主体部2的内部的折叠式的发泡网73。发泡网73形成为由冲孔板等构成的矩形平板状的两个网部件73a对置配置,且以网部件73a的下方侧的一边为铰接部73b,两个网部件73a能够相互转动地连接的结构。在通常情况下,如图9(a)所示,发泡网73被折叠并沿着后方侧的侧壁2a配置,在发生火灾时,通过利用气筒71等,如图9(b)所示那样展开发泡网73,并从喷嘴4喷射发泡剂,由此,能够利用来自通风管道6的空气且经由下端开口2d供给在发泡网73形成的泡沫。在本实施方式的发泡器70中,在通常情况下进行换气时,来自通风管道6的空气不通过发泡网73,因而能够抑制发泡网73的堵塞和/或污染。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也能通过进行发泡器70的省空间化来得到有效地利用规定分区内的空间的效果,且还不需要切换风路的闸单元。另外,也可以如上述第三实施方式那样,形成为将两个发泡器70左右对称地并列配置,并且与具有发泡器70的约两倍的宽度的筒状的连接部件连接的结构。

以上,基于图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的记载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地变更,例如也可以形成为通过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发泡网3和通风管道6之间设置具有换气口的闸单元以便在通常情况下和发生火灾时切换风路的结构。另外,本发明的发泡器并不限于汽车运输船,例如也可以用于客滚船等其他的具有滚装和车辆处所的船舶、集装箱船以及海上浮式装置等,另外并不限于用于载货空间,例如也可以用于机舱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