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工业管道可燃气体爆炸抑制装置,包括:信号检测及控制单元(3),通过屏蔽导线与该信号检测及控制单元(3)连接的7个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爆炸火焰探测器所组成的探测阵列,即与该信号检测及控制单元(3)连接的第一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1)、第二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2)、第三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3)、第四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4),第五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5)、第六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6)和第七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检测及控制单元(3)连接有主抑爆装置(21)和备用抑爆装置(22),第一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1)、第二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2)、第三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3)、主抑爆装置(21)、第四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4)、备用抑爆装置(22)、第五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5)、第六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6)和第七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7)在可燃气体管道(a)上依次排列。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管道可燃气体爆炸抑制装置的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1)、第二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2)、第三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3)、主抑爆装置(21)两两之间的间隔设置为L1;主抑爆装置(21)、第四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4)和备用抑爆装置(22)两两之间的间隔设置为L2,L2为L1的三分之一;备用抑爆装置(22)、第五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5)、第六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6)和第七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7)两两之间的间隔也设置为L1;
当爆炸火焰沿AB方向传播,即从可燃气体管道(a)的左侧向右侧蔓延,则火焰阵面抵达第一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1)时,第一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1)将检测到的爆炸特征信号反馈给信号检测及控制单元(3),信号检测及控制单元(3)将抑爆装置设定至预警状态,并标记为时刻T1,当信号检测及控制单元(3)接收到来自第二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2)的信号时,标记为时刻T2,并计算火焰在第一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1)和第二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2)间的L1距离内平均传播速度V1=L1/(T2-T1);当信号检测及控制单元(3)接收到来自第三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3)时,标记为时刻T3,并计算火焰在第二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2)和第三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3)间的L1距离内平均传播速度V2=L1/(T3-T2),以及在第一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1)、第二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2)和第二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2)、第三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3)间的加速度Δv=(V2-V1)/((T3+T2)/2-(T2+T1)/2);信号检测及控制单元(3)可根据火焰平均传播速度V1、V2及加速度Δv准确估算出火焰自T3时刻起传播至主抑爆装置(21)所要历经的时间T,以确定主抑爆装置(21)的触发时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管道可燃气体爆炸抑制装置的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主抑爆装置(21)未能完全将火焰熄灭,当信号检测及控制单元(3)接收到来自第四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4)的信号时,即刻触发备用抑爆装置(2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管道可燃气体爆炸抑制装置的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成对安装,探测器置于隔爆外壳内,采用螺纹联结在被保护管道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管道可燃气体爆炸抑制装置的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的灵敏度可调,响应时间小于2ms。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管道可燃气体爆炸抑制装置的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阵列中探测器数量至少为7个。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管道可燃气体爆炸抑制装置的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抑爆装置(21)和备用抑爆装置(22)内储存超细干粉抑爆介质,装置内安装有气体发生器,抑爆装置触发后,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氮气能够在10ms时间内将抑爆装置的压力由常压提升至10MPa,驱动抑爆介质喷射。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管道可燃气体爆炸抑制装置的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抑爆装置在第四红外/电离探针复合火焰探测器(14)两侧对称布置,初始爆炸发生在管道内任意方向,均能得到及时检测及有效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