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固消防洒水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1103阅读:17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固消防洒水软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领域,尤其涉及加固消防洒水软管。



背景技术:

无尘室专用消防洒水软管固定装置,安装于天花板上的T型龙骨架上。传统的消防洒水软管固定翅一般为平板型,且厚度较厚,安装不便,并且形状不可调节,对于一些需要强度较大的安装要求,则需要使用多片,而较厚的结构,增加了安装厚度,进而强度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加固消防洒水软管,包括软管本体,所述软管本体端部设有硬管,所述硬管端部连接有消防接头,所述消防接头和所述硬管之间设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上设有至少一片固定翅,所述固定翅包括翅片本体,所述翅片本体中心设有凹型部,所述凹型部处设有圆孔,所述安装位穿过所述圆孔,所述圆孔处设有至少4个均匀设置的卡扣。

优选的,所述卡扣外部包裹有硅胶层。

优选的,所述翅片本体两端设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圆孔口部设有防磨层。

优选的,所述软管本体外部设有网罩,所述网罩两端设有束环。

优选的,所述消防接头端部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固定翅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翅十字形交叉并通过卡扣相互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加固消防洒水软管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消防软管通过将消防洒水软管的固定翅发明成凹型,既保证固定强度,同时重量减轻和成本降低,并且能够增设多片,而厚度不增加,安装更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翅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翅侧面示意图;

其中,1-软管本体,2-硬管,3-消防接头,4-安装位,5-固定翅,6-翅片本体,7-凹型部,8-圆孔,9-卡扣,10-安装孔,11-网罩,12-束环,13-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加固消防洒水软管,包括软管本体1,所述软管本体1端部设有硬管2,所述硬管2端部连接有消防接头3,所述消防接头3和所述硬管2之间设有安装位4,所述安装位4上设有至少一片固定翅5,所述固定翅5包括翅片本体6,所述翅片本体6中心设有凹型部7,所述凹型部7处设有圆孔8,所述安装位4穿过所述圆孔8,所述圆孔 8处设有至少4个均匀设置的卡扣9,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式是:无尘室专用消防洒水软管,安装于无尘室天花本的T型龙骨架上,既要保证强度同时也要安装快捷,且固定翅5可以在软管上自由转动,同时尽可能的降低重量及成本,通过薄钢板冲压成凹型,凹形的结构增加其强度,同时装于消防软管上可自由转动,角度可变化,更便于两侧安装孔10调整位置,安装方便,同时重量降低。

消防洒水软管上结构分别由:六角立布、束环12、软管、网罩11、硬管 2、凹型固定翅5、消防转接头、密封圈13构成。结构之间的组装方式:先把束环12、网罩11、软管打底焊接,再把打底好的软管组一端焊上六角立布,另一端与硬管2焊接,把凹型固定翅5套在消防转接头尾部,最后把消防转接头与硬管2焊接,把密封圈13套入消防转接头端部。

当需要增加安装强度时,可选用2片固定翅5,两个所述固定翅5十字形交叉并通过卡扣9相互固定,便于龙骨上的安装,十字形的结构能够增加稳定性,两边固定翅5叠置时,凹形部重叠,两侧的安装孔10能够贴合更近,所述卡扣9外部包裹有硅胶层,所述翅片本体6两端设有安装孔10,同时为了防止两个固定翅5相对运动导致不便于安装,设置的卡扣9能够相互卡合,使固定翅5成十字形,安装于龙骨架上时,通过翅片本体6两侧的安装孔10 固定。

为了防止固定翅5在安装部上活动时,磨损管体和固定翅5,所述圆孔8 口部设有防磨层,防磨层可以是尼龙布。

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