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溅漏防火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0626发布日期:2018-10-19 19:4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液体储蓄防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防溅漏式防火堤。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成品油市场发展迅速,因对而生的是需要有大量的油库来储存油品,因此我国也大力推进了储备油库的建设,而油库建设中的重点则是油罐的建设。但是近年由于一些油库频繁发生事故,并且造成的严重的危害和重大的损失,油库运行的安全越来越得到重视,而储油罐的防火堤则是确保安全的重要屏障。防火堤是当油罐发生泄漏时可以防止液体外流和火势蔓延的建筑物。但在一些重大事故中,油品直接溅出或冲出防护堤,使得事故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目前一些防火堤的构造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防火堤的作用不能得以体现,为此在建造防火堤的时候不仅要加强其强度,还需要制造一些特定的结构来防止液体喷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溅漏式防火堤,强度较高,提升了其受冲击的能力,能防止泄漏的液体直接喷出堤外,灭火时可起到油水分离的作用,保证油品可二次利用。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方案为:防溅漏式防火堤,包括防火堤,防火堤左侧下方设有水槽,水槽上方设有粗质滤网,水槽通过进水管连接油水分离装置,进水管中部设有电池阀,油水分离装置右侧下方连接出水管一端,出水管另一端连接喷水器,防火堤内侧表面呈锯齿型齿口。水槽与防火堤底部相平齐,当油品泄漏时,容易引起火灾,灭火过程中会用大量的水,同时水与油品会混合流入水槽内,不会引起二次火灾,水槽上方的粗质滤网可隔开较大的杂物,避免对之后的油水分离产生不必要的影响,进水管中部的电池阀可控制油水流进的量,以便于油水分离装置对其进行分离,一般防火堤的内侧表面呈平面,为了达到防火堤起到防止液体直接冲出防火堤或溅出防火堤的目的,本防火堤的内侧表面呈锯齿型,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本防火堤结构简单,没有复杂的工艺及相关设备。

作为优选,锯齿型齿口每个锯齿的形状为长90-260mm的等边三角形。为了保持防火堤的强度,整个防火堤采用一体化建设,一方面节省了原材料,另一方面有非常好的防溅漏效果。

作为优选,防火堤呈梯形,防火堤内外侧坡度β角为70-80°,防火堤1上宽为200-300mm,下宽为680-1200m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本防火堤的坡度在该范围内可使工作人员较为容易的攀爬,也方便其巡查,上下宽的设计可确保防火堤的稳定性,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大的提高了防火堤的安全性能,强度高,抗震性能好,特别是当罐区下游区为重要工业区或生活区是,采用强度和密度都好的钢筋混凝土防火堤更有明显的安全意义。

作为优选,出水管的竖直端安装有水泵,水泵上方设有深度过滤器,出水管的出水端连接喷水器,喷水器下方安装在支撑平台上,支撑平台下方连接升降机,升降机位于防火堤顶部。水泵可将油水分离装置分离的水从分离箱底部抽出,经过水泵上方的深度过滤器会进行深度过滤,使水中不含油的成分,抽入的水灌入喷水器,喷水器可将水喷出进行灭火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同时升降梯上下升降,可增大喷洒器喷洒面积,提升灭火效率。

作为优选,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箱,分离箱内部设有分离室,分离室用隔板分隔成上下两层,隔板上均布有若干通孔,隔板中部上方设有震动棒,震动棒表面设有震动装置,分离箱外部上方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齿轮,齿轮外部包裹有大齿轮,大齿轮外侧设有罩壳,齿轮与大齿轮位于分离室内,齿轮可带动上分离室旋转,上分离室内交错分布有导流集油板,导流集油板表面设有出油口,导流集油板上方设有收油槽,收油槽右侧连接出油管,下分离室内设有气泡发生器,气泡发生器下方设有排污管。油水进入油水分离室中,启动气泡发生器,气泡发生器将油水往上分离室推,油水会经过通孔进入上分离室内,启动电机,带动与电机相连的上分离室转动,转动过程中需处理的油水向上运动,由于淤泥、污垢较重,而自然下落,该导流集油板呈一定角度向上倾斜,且交错分布,油水先受到导流集油板阻挡折回向下,继而在上分离室转动时又回升向上,产生环形回转,可减少在分离过程中油水停留时间过长,水滴和油滴在离心力和惯性力作用下,从分离室中分离析出,解决了不能深度去除小粒径油滴,水会沉于分离室底部,油经过导流集油板的出油孔使微小的油珠凝聚成大颗粒油珠,较大的油珠会从出油口钻出浮至最上层,以便于收油槽将分离后的油进行收集。

作为优选,震动装置包括震动棒,震动棒两侧固接有固定块,固定块连接弹簧一端,弹簧另一端连接甩头,甩头的端部连接拨片,震动棒顶端有两条向内凹陷的斜边,斜边上设有喷孔。震动装置可速油水分离,油的密度比水小,震动棒在上分离室旋转时会产生频率较快的震动,带动震动棒上的弹簧上下摆动,进而连接于弹簧的甩头也会晃动,晃动的过程中,可将油水上下来回波动,迅速将混合在一起的油水通过震荡加速油水分离,分离的油会沿着震动棒顶端向内凹陷的斜边浮动过去,会经过喷孔到收油槽。

作为优选,防火堤内外侧均涂耐高温燃烧防火涂料。本涂层涂附在防火堤表面抗压度不下于1.5mpa,与混泥土的粘度不小于0.15mpa,耐火极限不应小于3小时,冻融实现15次不发生变化,耐雨水冲刷并可适应潮湿的工作环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锯齿形结构,能在发生事故时防止液体直接喷出堤外,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整个防火堤呈梯形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增加了防火堤承受冲击的能力。防火堤内外侧涂有耐高温燃烧涂料,提高防火堤耐高温燃烧的性能。油水分离装置可加速油水分离,在上分离室旋转时由于淤泥、污垢较重,而自然下落,油经过导流集油板的出油孔使微小的油珠凝聚成大颗粒油珠,较大的油珠会从出油口钻出浮至最上层,以便于收油槽将分离后的油进行收集。

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防溅漏式防火堤,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防溅漏式防火堤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防溅漏式防火堤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震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防火堤;2锯齿型齿口;3深度过滤器;4水泵;5喷水器;6粗质滤网;7水槽;8电池阀;9油水分离装置;901电机;902收油槽;903分离室;904分离箱;905导流集油板;906震动装置;906a喷孔;906b震动棒;906c弹簧;906d拨片;906e甩头;906f固定块;907出油口;908隔板;909通孔;910进水管;911出水管;912气泡发生器;913排污管;914出油管;915齿轮;916大齿轮;10升降机;11支撑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防溅漏式防火堤,包括防火堤1,防火堤1左侧下方设有水槽7,水槽7上方设有粗质滤网6,水槽7通过进水管910连接油水分离装置9,进水管910中部设有电池阀8,油水分离装置9右侧下方连接出水管911一端,出水管911另一端连接喷水器5,防火堤1内侧表面呈锯齿型齿口2。水槽与防火堤底部相平齐,当油品泄漏时,容易引起火灾,灭火过程中会用大量的水,同时水与油品会混合流入水槽内,不会引起二次火灾,水槽上方的粗质滤网可隔开较大的杂物,避免对之后的油水分离产生不必要的影响,进水管中部的电池阀可控制油水流进的量,以便于油水分离装置对其进行分离,一般防火堤的内侧表面呈平面,为了达到防火堤起到防止液体直接冲出防火堤或溅出防火堤的目的,本防火堤的内侧表面呈锯齿型,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本防火堤结构简单,没有复杂的工艺及相关设备。

锯齿型齿口2每个锯齿的形状为长90-260mm的等边三角形。为了保持防火堤的强度,整个防火堤采用一体化建设,一方面节省了原材料,另一方面有非常好的防溅漏效果。

防火堤1呈梯形,防火堤1内外侧坡度β角为80°,防火堤1上宽为300mm,下宽为1100m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本防火堤的坡度在该范围内可使工作人员较为容易的攀爬,也方便其巡查,上下宽的设计可确保防火堤的稳定性,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大的提高了防火堤的安全性能,强度高,抗震性能好,特别是当罐区下游区为重要工业区或生活区是,采用强度和密度都好的钢筋混凝土防火堤更有明显的安全意义。

防火堤1内外侧均涂耐高温燃烧防火涂料。本涂层涂附在防火堤表面抗压度不下于1.5mpa,与混泥土的粘度不小于0.15mpa,耐火极限不应小于3小时,冻融实现15次不发生变化,耐雨水冲刷并可适应潮湿的工作环境。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出水管911的竖直端安装有水泵4,水泵4上方设有深度过滤器3,出水管911的出水端连接喷水器5,喷水器5下方安装在支撑平台11上,支撑平台11下方连接升降机10,升降机10位于防火堤1顶部。水泵可将油水分离装置分离的水从分离箱底部抽出,经过水泵上方的深度过滤器会进行深度过滤,使水中不含油的成分,抽入的水灌入喷水器,喷水器可将水喷出进行灭火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同时升降梯上下升降,可增大喷洒器喷洒面积,提升灭火效率。

油水分离装置9包括分离箱904,分离箱904内部设有分离室903,分离室903用隔板908分隔成上下两层,隔板908上均布有若干通孔909,隔板908中部上方设有震动棒906b,震动棒906b表面设有震动装置906,分离箱904外部上方设有电机901,电机901的输出端设有齿轮915,齿轮915外部包裹有大齿轮916,大齿轮916外侧设有罩壳,齿轮915与大齿轮916位于分离室903内,齿轮915可带动上分离室旋转,上分离室内交错分布有导流集油板905,导流集油板905表面设有出油口907,导流集油板905上方设有收油槽902,收油槽902右侧连接出油管914,下分离室内设有气泡发生器912,气泡发生器912下方设有排污管913。油水进入油水分离室903中,启动气泡发生器912,气泡发生器912将油水往上分离室推,油水会经过通孔909进入上分离室内,启动电机901,带动与电机901相连的上分离室转动,转动过程中需处理的油水向上运动,由于淤泥、污垢较重,而自然下落,该导流集油板呈905一定角度向上倾斜,且交错分布,油水先受到导流集油板阻挡折回向下,继而在上分离室转动时又回升向上,产生环形回转,可减少在分离过程中油水停留时间过长,水滴和油滴在离心力和惯性力作用下,从分离室中分离析出,解决了不能深度去除小粒径油滴,水会沉于分离室底部,油经过导流集油板905的出油孔907使微小的油珠凝聚成大颗粒油珠,较大的油珠会从出油口907钻出浮至最上层,以便于收油槽902将分离后的油进行收集。

导流集油板905由纤维材料构成,纤维材料的优选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取10份玉米纤维素和3份竹木质素,加入至18份乙酰丙酮和0.02份2,3-环氧-1-丙醇的混合液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得纺丝液;将纺丝液置于高压静电纺丝装置的注射器中,用气泵以7μl/min流量将纺丝液从注射器中挤出,然后从喷丝口喷出,喷出的纺丝液射流被固化,形成纳米纤维,以无序状排列在收集板上,从收集板上取下即得到纳米纤维;高压静电发生器的电压为12kv,电纺装置喷丝口和接地的收集板之间距离为4.5cm,喷丝口直径为0.2mm;将所得的纳米纤维置于碳化炉中,在空气气氛中由室温开始,以1.7℃/min速率升温至18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2h;然后将碳化炉中的空气气氛逐渐置换成氮气气氛,密封,以1.3℃/min的升温速率将碳化炉升温至1100℃,保温0.8h,自然降温至常温后取出即可得到纤维材料,上述制备方法制备所得的纤维材料具有较强韧性以及强度,其中d-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和l-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的质量比为1:0.15,具有特殊配比的苯丙氨酸甲酯盐酸可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不仅可提高玉米纤维素、竹木质素的溶解度,增加制备过程中各成分混合程度,还可提高成分之间分子聚合力,增强纤维的空间网状结构,使制备所得的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和孔隙率高的优点,不仅可加快油水分离效率,还可使导流集油板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抗拉强度,进而使得导流集油板的使用寿命增长,提升了整个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震动装置906包括震动棒906b,震动棒906b两侧固接有固定块906f,固定块906f连接弹簧906c一端,弹簧906c另一端连接甩头906e,甩头906e的端部连接拨片906d,震动棒906b顶端有两条向内凹陷的斜边,斜边上设有喷孔906a。震动装置可速油水分离,油的密度比水小,震动棒在上分离室旋转时会产生频率较快的震动,带动震动棒上的弹簧上下摆动,进而连接于弹簧的甩头也会晃动,晃动的过程中,可将油水上下来回波动,迅速将混合在一起的油水通过震荡加速油水分离,分离的油会沿着震动棒顶端向内凹陷的斜边浮动过去,会经过喷孔到收油槽。

实施例3:

如图1-4所示,防溅漏式防火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本发明防火堤1内侧表面呈锯齿型齿口2,在受到油品冲击或泄漏时,能起到防止液体直接冲出防火堤1或溅出防火堤1的目的,每个锯齿是边三角形,且整个防火堤1采用一体化建设,为了保持防火堤的强度,油品泄漏比较容易产生火灾,灭火过程中会用大量的水,同时水与油品会混合流入水槽7内,不会引起二次火灾,水槽7上方的粗质滤网6可隔开较大的杂物,油水进入油水分离室903中,启动气泡发生器912,气泡发生器912将油水往上分离室推,油水会经过通孔909进入上分离室内,启动电机901,带动与电机901相连的上分离室转动,转动过程中需处理的油水向上运动,由于淤泥、污垢较重,而自然下落,油会经过上分离室的旋转与震动棒906b将油迅速分离至最上层,便于收油槽902将分离后的油进行收集,收集后的油会从出油管914流出。

上述实施例1-3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作详细叙述。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