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火工品灭火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1212发布日期:2019-03-09 00:17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火工品灭火弹的制作方法

本属于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火工品灭火弹。



背景技术:

灭火弹是一种新型灭火器材,其原理是通过弹体爆破后抛洒灭火剂实施灭火,弹体爆破的能量来自于灭火弹内安置的炸药、火药等火工品。目前最常见的是手投式灭火弹,使用时由人力投掷,距离一般只有几十米,安全性较差,曾发生过多起灭火弹在手中爆炸伤人的事故。

近年来国内科研机构发展了多种发射式灭火弹,通过火箭筒、迫击炮等方式发射灭火弹,避免了使用人员直接操作灭火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性。但灭火弹发射的动力源一般是火药或火箭发动机,发射时的尾焰既是危险源也是火源,而且灭火弹仍然采用炸药等火工品驱动爆炸,灭火弹在生产、存储、运输、使用的各个环节都有火工品存在,作为灭火器材自身的安全性难以保证,而且受政策、标准、火工品资质等限制难以在民用领域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火工品灭火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火工品灭火弹,包括圆柱部,圆柱部两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气室和尾部,气室头部一端设有充气头,充气头一端设有刺针,刺针和气室之间设有螺盖,螺盖的一侧设有挡圈,螺盖和刺针之间的内圆柱面设有密封圈沟槽,圆柱部靠近尾部的位置设置一排沿周向均布的喷粉孔,尾部通过螺纹和尾翼连接,尾翼轴向设置有中心孔,中心孔一侧设有稳定杆,中心孔周向均布若干翼片。

进一步地,螺盖通过螺纹和气室头部连接。

进一步地,刺针一端位于气室头部外侧,一端位于气室腔内底部。

进一步地,密封圈为o型圈、格莱圈或滑环密封。

进一步地,圆柱部用于容纳灭火剂,灭火剂为干粉灭火剂、气溶胶或水。

进一步地,喷粉孔为盲孔。

进一步地,圆柱部外面上设有闭气沟槽,闭气沟槽形状一般为三角形、矩形或梯形。

进一步地,翼片形状为梯形或矩形,翼片数量为4~12。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本技术无火工品灭火弹无任何火工品,完全避免了火工品带来的安全隐患,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装备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刺针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尾翼截面图和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尾部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充气头,2、刺针,3、挡圈,4、螺盖,5、密封圈,6、气室,7、圆柱部,8、灭火剂,81、喷粉孔,9、尾部,10、尾翼,101、稳定杆,102、翼片,103、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一种无火工品灭火弹,包括圆柱部7,圆柱部7用于容纳灭火剂8,灭火剂8为干粉灭火剂、气溶胶或水,圆柱部7外面上设有闭气沟槽,闭气沟槽形状一般为三角形、矩形或梯形,可减少发射时的气体泄漏,圆柱部7两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气室6和尾部9。

气室6头部一端设有充气头1,充气头用于给气室充装压缩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等,其右端面中心位置厚度较小,便于刺针在外力作用下刺破气室,充气头1一端设有刺针2,刺针用于为气室提供充气通道,并在弹体碰撞作用下刺破头部,通过气孔释放气体,其上设置1个轴向中心孔和2排沿周向均布的气孔,刺针2和气室6之间设有螺盖4,螺盖4通过螺纹和气室6头部连接,螺盖4的一侧设有挡圈3,挡圈为轴用挡圈,是灭火弹的勤务保险,发射前取出,螺盖4和刺针2之间的内圆柱面设有密封圈5沟槽,密封圈5为o型圈、格莱圈或滑环密封,刺针2一端位于气室6头部外侧,一端位于气室6腔内底部。

圆柱部7靠近尾部9的位置设置一排沿周向均布的喷粉孔81,喷粉孔81为盲孔,在圆柱部气体压力作用下喷粉孔底部破裂,灭火剂通过破裂位置喷出,尾部9通过螺纹和尾翼10连接,尾翼10轴向设置有中心孔103,中心孔103一侧设有稳定杆101,中心孔103周向均布若干翼片102,翼片102形状为梯形或矩形,翼片102数量为4~12。

采用压缩气体(空气、氮气等)驱动发射,到达火场后通过压缩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等)释放驱动灭火剂抛撒实施灭火,弹体不爆破,不产生破片,不使用任何火工品,避免了灭火弹在生产、存储、运输、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火工品灭火弹,包括圆柱部,圆柱部两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气室和尾部,气室头部一端设有充气头,充气头一端设有刺针,刺针和气室之间设有螺盖,螺盖的一侧设有挡圈,螺盖和刺针之间的内圆柱面设有密封圈沟槽,圆柱部靠近尾部的位置设置一排沿周向均布的喷粉孔,尾部通过螺纹和尾翼连接,尾翼轴向设置有中心孔,中心孔一侧设有稳定杆,中心孔周向均布若干翼片。本申请无火工品灭火弹无任何火工品,完全避免了火工品带来的安全隐患,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装备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钱国祥;王晓伟;邱卫;阮海军;朱克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水龙江山消防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05
技术公布日:2019.03.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