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于室内的消防喷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1983发布日期:2018-09-18 20:23阅读:9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消防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装于室内的消防喷淋系统。



背景技术:

消防喷淋系统是一种消防灭火装置,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固定消防设施,它具有价格低廉、灭火效率高等特点。根据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形式。系统安装报警装置,可以在发生火灾时自动发出警报,自动控制式的消防喷淋系统还可以自动喷水并且和其他消防设施同步联动工作,因此能有效控制、扑灭初期火灾。

目前,公告号为CN20598850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室内消防系统,它包括若干消防喷淋头及消防分隔门,所述各消防喷淋头安装在室内屋顶上,用以减弱火情,而消防分隔门则安装在区域分隔处,用以控制火势蔓延。

这种室内消防喷淋系统虽然能够消灭室内的火灾,但是需要在整个室内屋顶安装消防喷淋头,当室内的某一位置出现火灾时,需要开启整个室内的消防喷淋系统进行灭火,即使没有出现火灾的位置也会被淋湿,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于室内的消防喷淋系统,其能够对具体出现火灾的位置进行灭火,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安装于室内的消防喷淋系统,包括移动架、喷水管和入水软管,所述入水软管连接于喷水管,所述喷水管固定安装于移动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套、移动导柱和驱动装置,所述移动导柱的两端通过承重杆固定安装在室内屋顶上,移动套套装在移动导柱上,且移动套连接于移动架的边缘上,驱动装置通过连接横梁连接于移动导柱的一端,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通过驱动架连接于移动架,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移动套沿移动导柱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室内的某一位置发生火灾时,驱动装置驱动移动套沿着移动导柱移动,使移动套在发生火灾的位置停止,移动架处于发生火灾位置的上方,水源从入水软管进入到喷水管内再通过喷水管喷向发生火灾的位置,从而实现对具体出现火灾的位置进行灭火,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设置: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丝杠和螺母座,所述电机设置在连接横梁上,所述丝杠的一端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转动安装于支撑座内,支撑座固定连接于室内屋顶,连接于室内屋顶,所述螺母座套设在丝杠上,且所述螺母座固定连接于驱动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在工作状态带动丝杠转动,丝杠的转动带动螺母座移动,螺母座在移动过程中带动移动套在移动导柱上滑动,从而改变移动架和喷水管的位置,使喷水管能够对具体发生火灾的位置进行灭火,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设置:所述移动架与移动套通过第一角钢连接,第一角钢的一条边连接于移动架,另一条边连接于移动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角钢将移动架与移动套连接起来,使移动架与移动套同时运动,移动套沿着移动导柱移动到发生火灾的位置上方时,移动架也移动到发生火灾的位置上方,方便喷水管将水喷向发生火灾的位置。

进一步设置:所述喷水管上还连接有消防喷淋头,所述消防喷淋头与喷水管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源在喷水管内通过消防喷淋头喷向发生火灾的位置,

进一步设置:所述移动套上固定连接有移动吊杆,所述移动吊杆背离移动套的一端通过滑移机构连接于室内屋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吊杆的设置使移动套的移动过程更加稳定,避免移动套承受的压力过大导致移动导柱发生弯曲,影响移动套的移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滑移机构包括双排滑轮和滑轨,所述滑轨通过第二角钢连接于室内屋顶,所述双排滑轮设置于滑轨内,所述移动吊杆背离移动套的一端与双排滑轮的中心轮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套在移动的过程中,移动吊杆随着移动套一起移动,双排滑轮在滑轨内移动, 移动吊杆的运动过程为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相比,减小了移动吊杆在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

进一步设置:所述移动吊杆与移动套之间固定连接有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筋板的设置提高了移动吊杆与移动套之间的稳定性,避免移动吊杆与 移动套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

进一步设置:所述筋板为三角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将筋板设置为三角形,提高了移动吊杆与移动套之间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驱动装置驱动移动套沿着驱动导柱移动,从而改变移动架与喷水管的位置,使喷水管对准发生火灾的位置,只对发生火灾的位置进行灭火,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2、将移动吊杆背离移动套的一端安装在室内屋顶上,能够减轻移动套承受的压力,避免移动套承受的压力过大导致移动导柱发生弯曲,影响移动套的运动;

3、滑移机构的设置使移动吊杆能够与移动套同步运动,避免移动吊杆与移动套的运动不同步造成移动套的运动过程不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本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二角钢与滑轨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用于体现滑移机构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消防喷淋头与喷水管之间位置的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架;2、喷水管;3、入水软管;4、移动套;5、移动导柱;6、驱动装置;61、电机;62、丝杠;63、螺母座;7、承重杆;8、连接横梁;9、驱动架;10、支撑座;11、第一角钢;12、消防喷淋头;13、移动吊杆;14、滑移机构;141、双排滑轮;142、滑轨; 17、筋板;18、第二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安装于室内的消防喷淋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移动架1、喷水管2、入水软管3、移动套4、移动导柱5和驱动装置6,移动导柱5的两端通过承重杆7设置在室内屋顶上,移动套4套设在移动导柱5上,且移动套4通过第一角钢11连接于移动架1的边缘,第一角钢11的一条边连接移动架1,另一条边连接移动套4。

如图2和图3所示,移动套4上还固定连接有移动吊杆13,移动吊杆13背离移动套4的一端通过滑移机构14连接于室内屋顶,滑移机构14包括双排滑轮141和滑轨142,滑轨142通过第二角钢18连接于室内屋顶,双排滑轮141设置于滑轨142内,加强筋13背离移动套4的一端与双排滑轮141的中心轮轴连接,移动吊杆13与移动套4之间固定连接有三角形筋板17。

如图1和图4所示,喷水管2焊接在移动架1上,且入水软管3连接于喷水管2,在喷水管2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消防喷淋头12,驱动装置6包括电机61、丝杠62和螺母座63,电机61通过连接横梁8连接于移动导柱5的一端,丝杠62的一端连接于电机61的输出轴,另一端转动安装于支撑座10内,支撑座10固定连接于室内屋顶,螺母座63套设在丝杠62上,且螺母座63通过驱动架9连接于移动架1,螺母座63与驱动架9之间固定连接。

实施过程:安装时,把移动套4套设在移动导柱5上,将称重杆的一端固定在室内屋顶上,另一端连接移动导柱5,移动架1的边缘通过第一角钢11与移动套4连接,第一角钢11的一条边连接于移动架1,另一条边连接于移动套4,把连接有消防喷淋头12的喷水管2安装在移动架1上,且将入水软管3与喷水管2连接起来,将移动吊杆13的一端安装在移动套4上,另一端连接双排滑轮141的中心轮轴,把滑轨142通过第二角钢18安装在室内屋顶上,使双排滑轮141处于滑轨142内,将三角形筋板17安装在移动吊杆13与移动套4之间,将连接横梁8连接于移动导柱5的一端,把电机61安装在连接横梁8上,电机61的输出轴与丝杠62连接在一起,丝杠62背离电机61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撑座10,支撑座10固定安装于室内屋顶,螺母座63套设在丝杠62上,且螺母座63通过驱动架9连接于移动架1。

室内的某一位置发生火灾时,启动电机61,电机61在工作状态下带动丝杠62转动,丝杠62的转动带动螺母座63移动,在螺母座63移动的同时,移动套4在移动导柱5上移动,螺母座63和移动套4的移动带动移动架1移动,将移动架1移动至发生火灾的位置,喷水管2随着移动架1一起运动,在喷水管2运动的同时,入水软管3随着喷水管2一起运动,使喷水管2上的消防喷淋头12对准发生火灾的位置进行灭火,实现了对具体出现火灾的位置进行灭火的目的,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