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表征口罩污染程度的呼吸阀及其所应用的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6127发布日期:2019-09-12 10:04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以表征口罩污染程度的呼吸阀及其所应用的口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表征口罩污染程度的呼吸阀及其所应用的口罩。



背景技术:

呼吸阀口罩是为了人们的健康而设计的,用于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可见或不可见的物质进行过滤,从而不会给人体带来不好的影响。

在湿热或通风较差或劳动量较大的工作环境,使用具有呼吸阀的口罩可帮助佩戴人员在呼气时更加的舒适。呼吸阀的作用原理是呼气时排出气体的正压将阀片吹开,以迅速将体内废气排除,降低使用口罩时的闷热感,而吸气时的负压会自动将阀门关闭,以避免吸进外界环境的污染物。

虽然这类防护口罩都是随弃式的,即用一次性使用后即抛弃,但带有呼吸阀的口罩因功能性可持续时间较长的原因则一般会有限次数内使用或连续几天多次重复佩戴,出现明显脏污和阻力增加时才抛弃。这个过程口罩内细菌滋生会导致的口罩污染,直到严重污染时会产生异味,与每个人的口气环境、空气环境直接相关,导致同款口罩不同佩戴者使用,污染周期和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

特别是在民用环境下,空气污染浓度相对低很多,口罩的过滤功能没显著失效前,口罩就已经污染了。健康的口罩佩戴应该是满足功能需求和卫生需求的。

如公告号为CN20718694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基于人体工程学基础的新型口罩呼吸阀,包括阀盖、膜片以及底座,所述底座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其底部四周向外延伸有内夹持片,所述内夹持片按照人体工程学参数,左、右两边为向内凹陷延伸的侧延展部,上方为向外突出延伸的上延展部、下方为向外凸出延伸的下延展部,所述底座上方为均匀分布有底座通气口,所述膜片固定在底座上方,所述阀盖与底座扣合,阀盖的左、右两边以及下方均匀分布有若干排气口。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人们所佩戴口罩的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口罩的污染周期和污染程度也不相同,人们无法判断口罩是否还能够继续佩戴,这样就会使得一些口罩已经污染但人们仍在使用,这可能会对佩戴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现提供一种能够检测到口罩的污染程度的呼吸阀及其所应用的口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表征口罩污染程度的呼吸阀及其所应用的口罩,其优点是人们能够通过呼吸阀本体的变色程度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口罩,避免佩戴者继续佩戴受到污染的口罩给身体造成一定的健康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以表征口罩污染程度的呼吸阀,包括呼吸阀本体,所述呼吸阀本体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相扣合的阀盖,所述底座与阀盖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有支撑杆,在空腔内且位于支撑杆上设置有阀片,其特征是:所述呼吸阀本体上设置有显色指示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佩戴者在佩戴口罩时,呼吸阀本体上的显色指示剂层可根据口罩被污染的程度产生一定程度的变色,佩戴者可通过呼吸阀本体的变色程度来判断是否应该更换口罩,这样,能够使口罩在被污染时能被佩戴者所知,提示佩戴者应及时更换新口罩,避免佩戴者继续佩戴受到污染的口罩给身体造成一定的健康伤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显色指示剂层设置在阀片靠近底座的一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在佩戴口罩时,显色指示剂层因口气湿气凝结、接触唾液、人体分泌的油脂导致细菌滋生污染后,将发生变色反应,变色程度和污染程度成正相关,佩戴者可根据阀片的变色程度的强弱实时监测口罩内的污染程度,从而判断出口罩是否需要更换,这样能够避免佩戴者继续佩戴有污染的口罩而影响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盖远离所述阀片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凸棱,所述第一凸棱设置有一对,两第一凸棱相互平行且位于阀盖相互远离的两侧,所述出气口开设在所述第一凸棱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佩戴者在呼气时,所产生的气体从各出气口中排出,由于阀盖的中间位置也开设有出气口,能够进一步对气体进行分流,这样能够缩短一部分气体的运动路程,使这部分气体能够从中间位置的出气口排出,从而减少气体在口罩内部的停留时间,避免口罩内产生湿气,影响佩戴者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凸棱的一端且位于两第一凸棱之间设置有第二凸棱,所述第二凸棱呈“V”形,所述出气口开设在所述第二凸棱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凸棱与所述第二凸棱之间形成分流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流通道的形成,能够对排出的气体进行分流,避免气体全部涌出在口罩外形成热流,使佩戴者产生闷热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支撑杆在底座内圆周阵列分布,若干个支撑杆远离底座内壁的一端相连接在一起形成连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若干个支撑杆,能够有效的对阀片进行支撑和限位,同时能够避免佩戴者在吸气时,阀片接触到人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朝向靠近阀盖的方向凸出设置,所述阀片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片放置在支撑杆上时,可能会产生歪斜或者位移,通过设置的定位柱,在对阀片进行安装时,将定位柱插入在阀片的定位孔中,这样能够使阀片放置的更加的稳定,不会在底座内晃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盖靠近阀片的一侧且与定位柱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朝向阀片的方向凸出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阀盖扣合在底座上时,限位柱恰好能够抵触在阀片上,这样能够进一步对阀片进行限位,使阀片在底座内不会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固定连接在口罩本体两端的耳带以及设置在口罩本体上的呼吸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佩戴者在佩戴口罩时,呼吸阀本体可根据口罩被污染的程度产生一定程度的变色,佩戴者可根据阀片的变色程度的强弱实时监测口罩内的污染程度,从而判断出口罩是否需要更换,这样能够避免佩戴者继续佩戴有污染的口罩而影响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口罩本体的外侧且位于上端处固定连接有定型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口罩进行佩戴时,佩戴者通过弯折定型条,能够对口罩的弯折程度进行调整,从而使口罩的弯折弧度恰好贴合佩戴者的鼻梁,使口罩更加贴合佩戴者的面部,使口罩的防护作用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口罩本体的内侧且与所述定型条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鼻梁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鼻梁条,能够使口罩更加的贴合佩戴者的鼻梁,增强口罩的防护效果,同时增强佩戴者的佩戴舒适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显色指示剂层,佩戴者可通过阀片的变色程度来判断是否应该更换口罩,这样,能够使口罩在被污染时能被佩戴者所知,提示佩戴者应及时更换新口罩,避免佩戴者继续佩戴受到污染的口罩给身体造成一定的健康伤害;

2. 通过设置的定位柱与定位孔,能够使阀片放置的更加的稳定,不会在底座内晃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体现呼吸阀本体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体现限位柱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体现定位孔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体现鼻梁条的示意图。

图中,1、口罩本体;11、定型条;12、鼻梁条;2、耳带;3、呼吸阀本体;31、底座;311、通孔;312、支撑杆;313、第一卡接凸条;32、阀盖;321、出气口;322、第二卡接凸条;323、第一凸棱;324、第二凸棱;325、限位柱;33、空腔;34、连接部;341、定位柱;35、阀片;351、定位孔;352、显色指示剂层;36、分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固定连接在口罩本体1两端的耳带2以及设置在口罩本体1上的呼吸阀本体3。使用者在佩戴时,将耳带2挂于耳朵上,佩戴者在进行呼吸时,呼吸阀本体3能够快速的将气体排出至口罩本体1外,同时,呼吸阀本体3能够减少佩戴者吸入外界被污染的气体,有助于身体健康。

如图2所示,呼吸阀本体3包括底座31以及与底座31相扣合在一起的阀盖32,底座31与阀盖32之间形成空腔33。在底座31上开设有通孔311,空腔33通过通孔311与外部相连通,在通孔311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杆312,若干个支撑杆312在通孔311处圆周阵列分布,若干个支撑杆312远离底座31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连接部34。在空腔33内且位于支撑杆312上设置有阀片35,在阀盖32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口321,出气口321与空腔33以及外部空气相连通。

佩戴者在佩戴时,底座31一面靠近佩戴者的面部,佩戴者在呼气时所排出气体的正压能够将阀片35吹开,从而使气体从阀盖32的出气口321中排出,这样能够迅速将气体排除,避免口罩内产生湿气,降低使用口罩时的闷热感,提高佩戴舒适度。当佩戴者在吸气时,所产生的负压会自动将阀片35关闭,以避免吸进外界环境的污染物,该口罩佩戴方便,并且成本较低,能有有效的减少污染气体对人们的身体造成的伤害。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底座31的外壁上间隔水平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凸条313,在阀盖32的内壁上与第一卡接凸条313一一对应水平固设有第二卡接凸条322。

在将阀盖32扣合在底座31上时,使第二卡接凸条322自第一卡接凸条313的其中一侧卡接到另外一侧,这样,能够将底座31与阀盖32扣合在一起,阀盖32不会滑落。

由于人们所佩戴口罩的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口罩的污染周期和污染程度也不相同,人们无法判断口罩是否还能够继续佩戴,这样就会使得一些口罩已经污染但人们仍在使用。因此,如图2和图4所示,呼吸阀本体3上设置有显色指示剂层352。显色指示剂层352设置在阀片35靠近底座31的一侧面上,但不局限于阀片35上,还可以设置在阀盖32、底座31、支撑杆312等呼吸阀本体3的任意位置。在底座31上设定有凝胶固定层,也可用来固定显色指示剂层352。进一步地,阀片35使用硅胶片或聚酰亚胺非织造薄片中的一种作为显色指示剂层352的载体。

优选地,显色指示剂层352为醋酸铅、有机脂溶性色素、酸碱指示剂、TTC显色剂的一种或几种。

通过在阀片35上设置的显色指示剂层352,当人们在佩戴口罩时,阀片35因口气湿气凝结、接触唾液、人体分泌的油脂导致细菌滋生污染后,将发生变色反应,变色程度和污染程度成正相关,佩戴者可根据阀片35的变色程度的强弱实时监测口罩内的污染程度,从而判断出口罩是否需要更换,这样能够避免佩戴者继续佩戴有污染的口罩而影响身体健康。

回看图2,在阀盖32远离底座31的一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凸棱323,第一凸棱323设置有两条,两条第一凸棱323位于阀盖32相互远离的两侧且相互平行,出气口321则开设在第一凸棱323的两侧。

在第一凸棱3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凸棱324,第二凸棱324呈“V”形,且位于两第一凸棱323之间,出气口321还开设在第二凸棱324的外侧壁上,并且第一凸棱323与第二凸棱324之间形成分流通道36。

佩戴者在呼气时,所产生的气体从各出气口321中排出,由于阀盖32的两侧以及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出气口321,因此,能够对气体进行分流,这样能够缩短一部分气体的运动路程,使这部分气体能够从中间位置的出气口321排出,从而减少气体在口罩内部的停留时间,避免口罩内产生湿气,提高佩戴者的舒适度。而分流通道的形成,能够对排出的气体进行进一步的分流,避免气体全部涌出在口罩外形成热流,使佩戴者产生闷热感。

如图2所示,为了使阀片35放置在支撑杆312上更加的稳定,在若干支撑杆312所形成的连接部34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柱341,定位柱341朝向靠近阀盖32的方向凸出,结合图4,在阀片35靠近底座3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与定位柱341相适配的定位孔351,定位柱341能够插入到定位孔351中。这样,在对阀片35进行安装的时候,可以将定位柱341插在定位孔351中,从而能够提高阀片35的稳定性,避免阀片35在底座31内晃动。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阀片35的安装稳定性,在阀盖32靠近底座31的一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柱325,限位柱325朝向靠近底座31的方向凸出设置,限位柱325的位置与定位柱341的位置相对应。

这样,将阀片35安装在底座31上以后,在扣合阀盖32时,阀盖32上的限位柱325恰好能够抵接在阀片35上,这样能够对阀片35进行有效的限位,避免阀片35在底座31内发生歪斜。

如图1所示,为了使口罩能够更加的贴合佩戴者的鼻梁,在口罩本体1的外侧且位于上端中间位置水平固定连接有定型条11。这样,人们在对口罩进行佩戴时,佩戴者通过弯折定型条11,能够对口罩的弯折程度进行调整,从而使口罩的弯折弧度恰好贴合佩戴者的鼻梁,使口罩更加贴合佩戴者的面部,使口罩的防护作用更好。

如图5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口罩的防护作用,在口罩本体1的内侧且与定型条11(见图1)相对应的位置水平固定连接有鼻梁条12,鼻梁条12同样能够进行弯折,这样,通过弯折鼻梁条12,可以使口罩更加贴合佩戴者的鼻梁,增强口罩的防护效果,提高佩戴舒适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