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险救援消防车的破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1822发布日期:2019-09-06 20:26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抢险救援消防车的破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抢险救援消防车的破拆装置。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若按消防车底盘承载能力分类,则有轻型消防车、中型消防车和重型消防车,轻型消防车的底盘承载能力通常在500-5000Kg,主要包括轻型泡沫消防车、轻型干粉消防车、轻型通讯指挥车和轻型勘察消防车等;中型消防车的底盘承载能力通常在5000-8000Kg,主要包括中型水罐消防车、泡沫消防车、干粉消防车、器材消防车和通讯指挥消防车,等等;重型消防车的底盘承载能力在8000Kg以上,主要包括重型水罐消防车、重型泡沫消防车、重型干粉消防车、重型泡沫与干粉联用消防车、重型登高平台消防车和重型云梯消防车,等等。

如果按消防车的功能分类,那么有灭火消防车、机场消防车和专勘消防车,前述的抢险救援消防车属于专勘消防车范畴,通常由底盘、厢体(厢体内配备有各种抢险救灾器材)、取力器、传动装置、照明系统和电气系统组成,其是一种普通的消防车辆。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前述抢险救援消防车的技术信息,如CN2547343Y揭示有“厢体客车型抢险救援消防车”、CN206334242U提出有“基于方舱的抢险救援消防车”、CN103935285B推荐有“一种双向行驶路轨两用多功能抢险救援消防车”、CN207024442U提供有“道路抢险救援消防车”和CN107933688A介绍有“一种狭小地域抢险救援消防车”,等等。

通过对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文献的阅读可知,已有技术中的抢险救援消防车并不配备有破拆装置,因而存在以下欠缺:其一,由于在某些抢险救灾场合,往往会遇到需在第一时间直接从楼层实施应急救援的情形,例如在拆除广告牌之类的遮挡物、肢解楼层门窗后进行施救,但是由于受抢险救援消防车的功能限制,只能依靠具有相应功能的其它消防车担当此责,因而一方面不利于在第一时间对被困人员(如被楼层火灾围困的人员)施救,另一方面如果抢险救灾场所空间有限而无法满足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消防车辆驶入并驻车的要求,那么会耽误宝贵的救援时间;其二,由于抢险救援消防车功能单调例如不具有前述的破拆功能,因而不利于消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且很大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其三,消防部门的消防设施成本提高并且抢险救援成本也相应提高。因此有必要对已有技术中的抢险救援消防车进行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抢险救援消防车依需直接对阻碍楼层施救的诸如广告牌之类的障碍物以及楼层门窗实施破拆而得以扩展抢险救援消防车的应用功能并且有利于避免资源浪费和节省消防设施投资成本以及降低抢险救援成本的抢险救援消防车的破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抢险救援消防车的破拆装置,所述的抢险救援消防车包括底盘以及与底盘连接的车头,在底盘上设置有厢体,所述的破拆装置包括举升吊臂回转驱动机构、举升吊臂、伸缩臂、吊臂驱动油缸和破拆冲击杆,在所述底盘的右端延伸有一加长底盘,举升吊臂回转驱动机构设置在加长底盘上,举升吊臂朝向举升吊臂回转驱动机构的一端与举升吊臂回转架的上端铰接,而该举升吊臂回转架的下端固定在回转盘上,回转盘与所述的举升吊臂回转驱动机构传动配合,举升吊臂远离举升吊臂回转驱动机构的一端构成为自由端,伸缩臂与举升吊臂的所述自由端滑动配合,吊臂驱动油缸设置在回转盘上并且该吊臂驱动油缸的吊臂驱动油缸柱朝向上,该吊臂驱动油缸柱的末端与所述举升吊臂朝向所述举升吊臂回转驱动机构的一端铰接,破拆冲击杆的右端与伸缩臂固定,而左端固定有一破拆冲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举升吊臂朝向所述举升吊臂回转驱动机构的一端构成有一举升吊臂座,该举升吊臂座通过举升吊臂座铰接销轴与所述举升吊臂回转架的上端铰接,所述吊臂驱动油缸的吊臂驱动油缸柱的末端通过油缸柱铰接销轴与举升吊臂座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厢体包括救援工具箱和水箱,水箱位于救援工具箱的右侧,在所述加长底盘上并且位于加长底盘的下部设置有一水泵,而在所述伸缩臂上配置有一灭火水炮,水泵的水泵进水口通过水泵进水口管路与水箱连接,而水泵的水泵出水口通过水泵出水口管路与灭火水炮连接;在所述的举升吊臂上设置有伸缩式爬梯,该伸缩式爬梯还与伸缩臂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伸缩臂包括一级伸缩臂和二级伸缩臂,一级伸缩臂的右端与所述举升吊臂的所述自由端形成伸缩式的叠套关系,而一级伸缩臂的左端探出举升吊臂,二级伸缩臂的右端与一级伸缩臂的左端形成伸缩式的叠套关系,而二级伸缩臂的左端探出一级伸缩臂,所述破拆冲击杆的右端与二级伸缩臂的左端端面固定,所述的灭火水炮与二级伸缩臂的左端连接,所述伸缩式爬梯与一级伸缩臂以及二级伸缩臂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二级伸缩臂的左端端面上固定有一伸缩臂端板,在所述破拆冲击杆右端固定有一冲击杆底座,该冲击杆底座与伸缩臂端板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冲击杆底座上并且围绕冲击杆底座的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冲击杆底座螺孔,在冲击杆底座螺孔上配设有螺钉,在所述伸缩臂端板上并且在对应于冲击杆底座螺孔的位置开设有端板螺孔,所述螺钉旋入端板螺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破拆冲头以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破拆冲击杆的左端,或者与破拆冲击杆的左端构成一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破拆冲头呈圆锥体的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二级伸缩臂上设置有一吊钩,而在所述举升吊臂朝向所述举升吊臂回转驱动机构的一端设置有一吊钩绞盘,该吊钩绞盘与吊钩之间由吊钩牵引钢丝绳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伸缩式爬梯包括底层爬梯、中层爬梯和上层爬梯,底层爬梯固定在所述举升吊臂上,中层爬梯与底层爬梯滑动配合并且与所述的一级伸缩臂连接,上层爬梯与中层爬梯滑动配合并且与所述的二级伸缩臂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效果在于:由于开创性地在抢险救援消防车的底盘的尾部延伸了加长底盘,将举升臂回转驱动机构设置于加长底盘上,将举升吊臂与举升吊臂回转架铰接并且将举升吊臂回转架通过回转盘与举升吊臂回转驱动机构传动配合以及由设置于回转盘上的吊臂驱动油缸使举升吊臂升降,又由于在举升吊臂上滑动配合了伸缩臂,在伸缩臂的左端固定破拆冲击杆并且在破拆冲击杆的末端固定有破拆冲头,因而可由抢险救援消防车依需对阻碍楼层施救的诸如广告牌、楼层门窗进行破拆,以便在第一时间直接从楼层救援,不仅扩展了抢险救援消防车的功能,而且有利于避免资源浪费并且既可节省消防设施投资成本又能降低抢险救灾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破拆冲击杆与伸缩臂固定的详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是针对正常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抢险救援消防车的结构体系的底盘1以及与底盘1连接的车头2,在底盘1上设置有厢体11,示出了破拆装置的结构体系的举升吊臂回转驱动机构3、举升吊臂4、伸缩臂5、吊臂驱动油缸6和破拆冲击杆7,在前述底盘1的右端延伸有一加长底盘12,举升吊臂回转驱动机构3设置在加长底盘12上,举升吊臂4朝向举升吊臂回转驱动机构3的一端(即图1所示的右端)与举升吊臂回转架41的上端铰接,而该举升吊臂回转架41的下端固定在回转盘411上,回转盘411与前述的举升吊臂回转驱动机构3传动配合,举升吊臂4远离举升吊臂回转驱动机构3的一端(即图1所示的右端)构成为向上抬起或向下降落的自由端,伸缩臂5与举升吊臂4的前述自由端滑动配合,吊臂驱动油缸6设置在回转盘411上并且该吊臂驱动油缸6的吊臂驱动油缸柱61朝向上,该吊臂驱动油缸柱61的末端与前述举升吊臂4朝向前述举升吊臂回转驱动机构3的一端铰接,破拆冲击杆7的右端与伸缩臂5固定,而左端固定有一破拆冲头71。

由于前述举升吊臂回转驱动机构3的结构与由CN106693247A(具有起重臂回转功能的自动引水消防车)以及由CN107050707A(自动引水消防车)公开的立柱回转驱动机构的结构基本相同,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

在前述举升吊臂4朝向前述举升吊臂回转驱动机构3的一端即右端构成有一举升吊臂座42,该举升吊臂座42通过举升吊臂座铰接销轴421与前述举升吊臂回转架41的上端铰接,前述吊臂驱动油缸6的吊臂驱动油缸柱61的末端通过油缸柱铰接销轴611与举升吊臂座42铰接。

由图1所示,前述的厢体11包括救援工具箱111和水箱112,水箱112位于救援工具箱111的右侧,在前述加长底盘12上并且位于加长底盘12的下部设置有一水泵8,而在前述伸缩臂5上配置有一灭火水炮9,水泵8的水泵进水口通过水泵进水口管路与水箱112连接,而水泵8的水泵出水口通过水泵出水口管路与灭火水炮9连接;在前述的举升吊臂4上设置有伸缩式爬梯10,该伸缩式爬梯10还与伸缩臂5连接。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抢险救援消防车除了具有破拆功能外,还具有灭火功能以及供消防人员攀登的爬梯登高功能。

继续见图1,前述的伸缩臂5包括一级伸缩臂51和二级伸缩臂52,一级伸缩臂51的右端与前述举升吊臂4的前述自由端形成伸缩式的叠套关系,而一级伸缩臂51的左端探出举升吊臂4,二级伸缩臂52的右端与一级伸缩臂51的左端形成伸缩式的叠套关系,而二级伸缩臂52的左端探出一级伸缩臂51,前述破拆冲击杆7的右端与二级伸缩臂52的左端端面固定,前述的灭火水炮9与二级伸缩臂52的左端连接,前述伸缩式爬梯10与一级伸缩臂51以及二级伸缩臂52连接。

请参见图2,在前述二级伸缩臂52的左端端面上固定有一伸缩臂端板521,在前述破拆冲击杆7右端固定有一冲击杆底座72,该冲击杆底座72与伸缩臂端板521固定。

在前述冲击杆底座72上并且围绕冲击杆底座72的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冲击杆底座螺孔721,在冲击杆底座螺孔721上配设有螺钉7211,在前述伸缩臂端板521上并且在对应于冲击杆底座螺孔721的位置开设有端板螺孔5211,前述螺钉7211旋入端板螺孔5211。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破拆冲头71以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前述破拆冲击杆7的左端,但是破拆冲头71也可以与破拆冲击杆7的左端构成一体结构。

由图1和图2所示,由于前述破拆冲头71呈圆锥体的形状,因而破拆冲头71的破拆冲头右侧面711可作为倒钩使用,以体现良好的破拆效果。

继续见图1,在前述的二级伸缩臂52上设置有一吊钩522,而在前述举升吊臂4朝向前述举升吊臂回转驱动机构3的一端设置有一吊钩绞盘43,该吊钩绞盘43与吊钩522之间由吊钩牵引钢丝绳连接。

继续见图1,前述的伸缩式爬梯10包括底层爬梯101、中层爬梯102和上层爬梯103,底层爬梯101固定在前述举升吊臂4上,中层爬梯102与底层爬梯101滑动配合并且与前述的一级伸缩臂51连接,上层爬梯103与中层爬梯102滑动配合并且与前述的二级伸缩臂52连接。

当抢险救援消防车抵达救援场所后,如果需要抢在第一时间对楼层实施救援,那么首先由吊臂驱动油缸6工作,使举升吊臂4连同伸缩臂5以及破拆冲击杆7处于由图1所示的升起即昂起状态,由举升吊臂回转驱动机构3带动回转盘411转动,由回转盘411带动举升吊臂4连同伸缩臂5、破拆冲击杆7以及灭火水炮9转动至楼层救援位置,依需使伸缩臂5动作,具体是:由设置在举升吊臂4上的举升吊臂油缸工作,因举升吊臂油缸的举升吊臂油缸柱与一级伸缩臂51连接,同时由设置在一级伸缩臂51上的伸缩臂油缸工作,因伸缩臂油缸的伸缩臂油缸柱与二级伸缩臂52连接,因而由举升吊臂油缸柱将一级伸缩臂51向外(向左)推展,由伸缩臂油缸将二级伸缩臂52向外(向左)推展。由于破拆冲击杆7与二级伸缩臂52固定,因而在二级伸缩臂52伸展时带动破拆冲击杆7,由破拆冲头71对影响救援的障碍物破拆,一级伸缩臂51和/或二级伸缩臂52的往复运动可带动破拆冲击杆7相应运动。以增进破拆效果和提高破拆速度。

如果需要启用灭火水炮9,那么应用水泵8,水箱2内的水通过管路供给水泵8,由水泵8通过管路供给灭火水炮9。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