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径深井救援用之杠杆联动舌形体锁控拉杆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6178发布日期:2019-05-24 20:39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小口径深井救援用之杠杆联动舌形体锁控拉杆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拉式钩件,尤其是一种小口径深井救援用之杠杆联动舌形体锁控拉杆钩。



背景技术:

当有人跌入直径在50cm以内的深井中时,很难依靠他人入井进行救援,往往只能挖去井壁外围的积物到达被困者位置后再破壁施救,既费力又费时,往往耽误了最佳救援时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能快速有效地对相关人员实施营救,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口径深井救援用之杠杆联动舌形体锁控拉杆钩,其特征在于包括了一套顶部控制架、一套制动杆、一套拉杆和一套应变钩架;顶部控制架由一个呈倒“t”字形的板块组合体和一只控制架锁位舌扣外加三只组合螺钉组成,其中倒“t”字形板块组合体的一横部分是一块长方形板条,该板条的纵长两端板面上各设有一个拉杆组合口,在该板条的后侧边沿处循该板条的纵长向中点横线设置一个缺口;组成该倒“t”字形板块组合体的一竖部分,是一块竖置于所述长方形板条的纵长向中点横线处的一个锁位角尺形体,在该角尺形体的横置板块的后端循该板块的纵向中线设一个凹口,在该凹口的两侧立壁的中间部位设有用来锁制控制架锁位舌扣的锁位孔;控制架锁位舌扣是一个在一块方板体的前端板面上竖置一块舌片状构件,在该舌片上设有上、下两个横向锁位销口,并在该舌片后侧的控制架锁位舌扣的方板体上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制动杆组装螺口;制动杆和拉杆为结构形态相同的两款圆杆状体,在该杆体顶部的断面中央设有一个与所述的组合螺钉和同步设置于每一根圆杆体下端的螺柱相配应的螺孔;应变钩架由一套底部控制架和一套应用架组成,其底部控制架是由一根横梁在其两端担置两根长方体形立柱构成,并在横梁的正中区段上侧设置一只方块形墩状体,在该墩状体的正上方平面中设置一个跟所述制动杆下端的螺柱配应的制动杆定位螺孔,在每根立柱的下端正前侧面各设一根跟相关立柱垂直的、向正前方平伸的杠杆;应用架由一只呈形的立架和两只朴刀形构件组成,其形立架由一根横梁挑持着两根立柱组成,两根立柱的顶端跟横梁上表面持平,在横梁的中段后侧贴置一个仰卧式的“口”字形栏框,两根立柱的顶端断面中央各设置一个跟所述拉杆下端的螺柱配应的拉杆定位螺孔,并在两根立柱上相互对望的两个立面下位各设朴刀形构件组装孔;朴刀形构体是在一块上部为侧视口红头部结构形、四周侧面为等宽面的板体的底面上装置一根跟所在板面垂直的长条形搀扶杆的构体,在跟所设搀扶杆相邻的两个背对面上跟所述搀扶杆临近的位置设一个贯穿板体的构件入装孔;底部控制架横梁上所设的方块形墩状体从应用架横梁上所设的仰卧式“口”形栏框的下方套入所述栏框中,拉杆的下端螺柱旋置于应用架的形立架中两根立柱上的拉杆定位螺孔内,然后根据所需长度将相关拉杆逐一往上组接至所需高度后通过其最顶端断面上的螺孔用组合螺钉组定于顶部控制架上的拉杆组合口处,另外用同样的手法将制动杆组合于底部控制架的墩状体的制动杆定位螺孔和顶部控制架的控制架锁位舌扣上的制动杆组装螺口间;将控制架锁位舌扣通过其舌片状构件插置于锁位角尺形体的凹口中;将朴刀形构件通过其构体入装孔组合于形立架两立柱下位的构件入装孔上,并使底部控制架的两根立柱的正侧面下端的杠杆底侧压在朴刀形构件的“刀尖”部位;需用时,先将相关控制架锁位舌扣的下部锁位销口定位于锁位角尺形体凹口两壁的锁位孔上而使相关搀扶杆呈倒垂状态,将所述钩体下放至适当位置后将控制架锁位舌扣的上部锁位销口定位于锁位角尺形体凹口两壁的锁位孔上而使相关搀扶杆上扬至水平状态即可形成实用挂钩。

本发明在面对直径50cm的井体时拟用如下方法实施:1、用铝合金制作顶部控制架。先用一条长35cm、宽5cm、厚2cm的长方形板条,在其纵向两端各距其纵长端边沿1cm-5cm、距其两侧边各0.5cm处各设置一个直径4cm的拉杆组合口,再在其纵长向中点横线区块的后侧边沿处设置一个横阔5.1cm、进深2cm的缺口,并在所述横线上方竖置一块高3cm、横宽3cm、纵长5cm、厚3cm的板块,将该板块位于相关缺口上方的下部1cm高段削去而形成一个角尺形体,在该角尺形体位于相关缺口上方的纵长向段从其中线区开出一条长2cm、阔1cm的凹口,在该凹口的两侧立壁正中位置各设一个相互对应的,直径0.2cm的锁位口;用一块长7cm、宽5cm、厚2cm的板体制作控制架锁位舌扣,先在板体纵长中线区前端竖置一块高11.5cm、宽1.9cm、厚0.9cm的平板作舌形体,在该板块距其前沿0.8cm-1cm、距其底沿0.9cm-1.1cm处及同一垂线上距其底沿9.4cm-9.6cm处各设一个直径为0.2cm的锁位销孔,然后在距该板块后侧0.5cm-4.5cm处的板体板面上设置一个垂立的、直径为4cm的制动杆组装螺口;2、用铝合金圆条体制作制动杆和拉杆.这两种杆子结构形态全部相同,其直径均为5cm,长度分为三种,其中一款杆体长度为2米,另一款长度为1米,再一款长度为0.5米。在每根杆子的顶端断面中央设置一个直径4cm、深5cm的螺孔,每根杆子的下端制成一段直径4cm、高5cm的螺柱;制作应变钩架,该钩架由一套底部控制架和一套应用架附设两只朴刀形构件组成,其中底度部控制架为由一条长23.5cm、宽5cm、厚5cm的横梁担挂两条均高14.4cm、上下断面均为4cm×4cm的长方柱体组成的门架式构件,两长方柱体间相隔15.5cm,横梁的上沿跟长方柱体的顶端平面持平,在横梁的中部段位设置一只顶部高出横梁上沿10.1cm、上下断面均为5cm×5cm的方块体形墩状体,在该墩状体的最高断面中央设置一个直径4cm、深5cm的螺孔,在相关立柱的正侧面下段设置一根跟该立柱的正侧面垂直的、长为6cm、断面为4cm×4cm的向前平伸的杠杆;应用架为一个正面投影呈形的构件,由一根长23.6cm、厚5cm、宽5cm的横梁担持着两条均高34.5cm、上下断面为5cm×5cm的方条体构成,两方条体间相距23.6cm,在形构件的横梁的纵长中点处后侧面设置一个仰卧式“口”形栏框,该栏框高10cm,其上沿跟所在横梁的上表面持平,栏框内腔为一个4.1cm×4.1cm的空域,在每根方条体的顶端断面中央各设置一个直径4cm、深5cm的螺孔,在两根方条体相对而望的两个立面下部、距立面前沿0.5cm-1.5cm处、距立面底沿0.5cm-1.5cm处各设一个直径1cm的朴刀形构体组装孔;用两块相背面呈侧视口红头部结构、其中后侧面高10cm、前侧面基部高5cm、横宽5cm、前上部呈口红头部结构样弯曲、四围侧面均为4cm宽的板体制朴刀形构体,在每一板体的前下方的一只内角处、距夹角边0.5cm-1.5cm的距离的区块中各设置一个直径1cm的贯穿该板体的构体入装孔,再在该构体入装孔下侧的板面前端装置一条长15cm、粗3cm的搀扶杆,将底部控制架的墩状体从应用架横梁上的仰卧式“口”形栏框的下方套进所述栏框的空域内,再将控制架锁位舌扣套置于顶部控制架中的锁位角尺形体的凹口中,将制动杆联接于底部控制架的墩状体和顶部控制架的制动杆组装螺口间,也将拉杆联接于应变钩架的形立架上的拉杆定位螺孔和顶部控制架的拉杆组合口间,将朴刀形构件装置于形立架下端的朴刀形构件组装孔上,将底部控制架的两根立柱上的杠杆压制在朴刀形构件的“刀尖”部位。本发明的技术优势是,在拉杆钩放入井中尚未到达受困者腋下区位时,搀扶杆可通过控制架锁位舌扣的控制使之处于下垂状态以利于拉杆钩的下行,而拉杆钩到达受困者腋下区位后,搀扶杆可通过锁位舌扣的控制转变为水平状态而挂在受困者腋下实施拉升,可达到不须救援人员下井或挖开井壁外围积物而救出落井者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顶部控制架主体;图2为控制架锁位舌扣;图3为组合螺钉;图4为制动杆并拉杆外观示意图;图5为图4的立剖图;图6为底部控制架;图7为应用架;图8为应变钩架;图9为本发明应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是顶部控制架横板,2是拉杆组合口,3是锁位角尺形体缺口,4是锁位口,5是缺口,6是锁位上孔,7是锁位下孔,8是舌片,9是制动杆组装螺口,10是螺钉,11是螺孔,12是制动杆并拉杆杆体,13是螺柱,14是杠杆,15是底部控制架立柱,16是底部控制架横梁,17是墩状体,18是制动杆定位螺孔,19是拉杆定位螺孔,20是朴刀形构件上侧面,21是搀扶杆,22是栏框。

具体实施方式:

先如图8所示,将图6所示的底部控制架墩状体17套入图7所示的栏框22中,再用杠杆14压制于朴刀形构件上侧面20的“刀尖”部位,然后分别将图4所示的制动杆或拉杆通过螺柱13组入制动杆定位螺孔18和拉杆定位螺孔19中,再根据需要将相关制动杆及拉杆逐节组接至适用长度后,按图9所示将相关杆体的上端分别通过其顶端断面上的螺孔11用图3所示的组合螺钉组合于已率先套置于锁位角尺形体凹口3中的控制架锁位舌扣上的制动杆组装螺口9中或图1所示的拉杆组合口2中。应用时,先将控制架锁位舌扣用插销锁定于锁位下孔7上而使搀扶杆21处于垂立状态,待图8所示的应变钩架下行至受困人员腋下区位时,将控制架锁位舌扣移至锁位上孔6处用插销锁定而使搀扶杆21处于水平状态勾住受困人员两腋即可往上提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