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地施工微型快速消防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9725发布日期:2020-01-21 22:48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地施工微型快速消防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地施工微型快速消防站。



背景技术:

消防安全一直是社会安全中的一种重要的环节,所以当发生火灾时需要第一时间将其扑灭,才能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现有的建筑工地用的消防站一般都是跟建筑一起修建的,这样的消防站都是固定的,只能停留在原地,无法进行移动;当发生火灾时,容易出现由于起火点离消防站的距离太远而导致灭火不及时,造成火势变大,延误了最佳的灭火时机。而且,现在的消防站大多采用水进行灭火,不能够用于多种火灾类型,以及,灭火材料用完后,无法进行填充,只有更换灭火装置,如常见的干粉灭火器,在使用完后,无法自行补充干粉,只能退回原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地施工微型快速消防站,解决了现有消防站不能适用于多种火灾类型以及用完灭火材料后不能自行补充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工地施工微型快速消防站,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消防箱和设置在底板底部的车轮,所述消防箱内横向设置有隔板,将所述消防箱分为上、下两层,所述消防箱的下层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固定有电机,所述转盘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管,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管相对应的所述消防箱的侧壁上开设有操作孔,所述消防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底部设置有软管,与所述软管相对应的所述消防箱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孔;

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高压压力泵,所述高压压力泵通过钢管分别与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顶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钢管穿过所述隔板,靠近所述高压压力泵的所述钢管上连接有高压旋转接头。

优选的,所述隔板上放置有蓄电池,所述消防箱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上设有阀门,所述连接管的管径要大于所述软管的管径。

优选的,所述消防箱的一侧、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储物箱。

优选的,所述底板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消防箱的底部、并延伸进所述通孔内,所述电机通过所述通孔固定在所述消防箱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操作孔的上方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消防箱侧壁垂直的挡片。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操作孔的宽度,所述挡板的面积大于所述操作孔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上方、在所述消防箱的侧壁上固定有磁铁。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消防箱内设置转盘,在转盘的底部设置可驱动其转动的电机,并在转盘上设置多个箱体,在多个箱体内可盛放不同的灭火材料,能够针对不同着火材料进行灭火,即适应不同的火灾类型;而且,只需在箱体上设置一个连接管就可完成对箱体内灭火材料的补充,无需更换箱体,重复使用率高,具体为:电机驱动转盘带动箱体转动,将连接管转至进料孔处,将软管插进连接管中,从而对箱体进行加料;继续转动转盘带动箱体转动,采用同样的方式对另一箱体进行加料。

2.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管既是进料管也是出料管,能够灵活的选择灭火的材料,能够针对不同的火灾类型进行灭火,而且,该消防站占地面积不大,能够灵活移动,能够快速的进行灭火,不会延误最佳的灭火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底板1、消防箱2、车轮3、隔板4、转盘5、连接柱6、电机7、第一箱体8、第二箱体9、连接管10、操作孔11、进料斗12、软管13、进料孔14、高压压力泵15、钢管16、高压旋转接头17、蓄电池18、太阳能电池板19、阀门20、储物箱21、通孔22、滑槽23、挡板24、挡片25、磁铁26、把手27、漏水孔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地施工微型快速消防站,包括底板1、设置在底板1上的消防箱2和设置在底板1底部的车轮3,车轮3优选为自锁式万向轮,可以很好的将消防箱2固定住,避免消防箱2在使用的过程中移动。消防箱2顶部的箱盖消防箱2是铰接的,可进行开合。消防箱2内横向设置有隔板4,具体的:可采取在消防箱2的内壁上设置凹槽,隔板4通过凹槽固定在消防箱2内,将消防箱2分为上、下两层,消防箱2的下层设置有转盘5,转盘5设置在靠近消防箱2底部的位置上,与消防箱2的底部具有一定的距离,转盘5的底部的中心处固定有连接柱6,连接柱6穿过消防箱6的底部并通过轴承与消防箱6的底部固定,在底板1上与连接柱6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通孔22,通孔22的直径要大于连接柱6的直径,连接柱6延伸进通孔22内,并在连接柱6的另一端固定有电机7,电机7通过通孔22固定在消防箱2的底部,电机7转动能够驱动转盘5转动。

转盘5的上放置有第一箱体8和第二箱体9,第一箱体8和第二箱体9上分别设置有连接管10,连接管10上设有阀门20,具体的:第一箱体8和第二箱体9主要用于盛放液态灭火材料和固态灭火材料,如水、沙和常用的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碳酸氢钠干粉、磷酸铵盐干粉)等。第一箱体8和第二箱体9优选为以转盘5的中心处对称设置。为了使灭火的喷管与连接管10连接,在与其中一个连接管10相对应的消防箱2的侧壁上开设有操作孔11,在操作孔11的上方设有滑槽23,滑槽23内设有挡板24,挡板24的顶部设有与消防箱2侧壁垂直的挡片25。滑槽23的宽度大于操作孔11的宽度,挡板24的面积大于操作孔11的面积。滑槽23的上方、在消防箱2的侧壁上固定有磁铁26。这里设置滑槽23和挡板24主要是在不使用消防站时,可将挡板24通过滑槽23滑下将操作孔11完全挡住,避免灰尘或杂质进入到消防箱2内;而在需要使用该消防站时,用手拉动挡片25将挡板24从滑槽23内向上滑出,将操作孔11完全露出,此时,可将挡片25通过磁铁26固定在消防箱2的侧壁上,避免挡片25下滑。

消防箱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进料斗12,进料斗12的底部设置有软管13,与软管13相对应的消防箱2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孔14;软管13的管径要小于连接管10的管径,使软管13能够完全放进连接管10中。具体的:电机7驱动转盘5转动,带动第一箱体8和第二箱体9转动,使连接管10转动到进料孔14处,然后将软管13插进连接管10中,通过进料斗12向第一箱体8或第二箱体9进行加料;当其中的一个箱体加料完成后,将软管13从连接管10中抽出,电机7转动,使另一个箱体上的连接管10转动到进料孔14的位置上,采用上述方式向箱体内进料。进一步的,第一箱体8和第二箱体9上的两个连接管10可以是对称设置,也可以是呈90°设置,本实施例优选为对称设置,这样便于电机7对转动角度的控制,即电机7转动180°后,一个箱体上的连接管10与进料孔14对准,再转动180°后,另一箱体上的连接管10与进料孔14对准。

为了在使第一箱体8或第二箱体9内的灭火材料能够通过连接管10顺利的喷出,进行灭火工作,在隔板4上设置有高压压力泵15,高压压力泵15通过钢管16分别与第一箱体8和第二箱体9的顶部相连通,钢管16穿过隔板4,且靠近高压压力泵15的钢管16上连接有高压旋转接头17,使转盘5转动的过程中,并不影响钢管16的使用。高压压力泵15为第一箱体8和第二箱体9提供高压,使箱体内的材料顺利喷出。

为了给高压压力泵15和电机7提供电源,在隔板4上放置有蓄电池18,消防箱2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19,太阳能电池板19与蓄电池18电性连接。太阳能电池板19可对蓄电池18进行充电,也可采用外接电源对蓄电池18进行充电。

消防箱2的一侧、在底板1上设置有储物箱21,在储物箱21内可放置用于灭火的喷管,喷管与连接管10通过管接头连接;为了避免储物箱21内积水,可在储物箱21的底部开一个漏水孔28。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外界温度太高对消防箱2内的灭火材料造成影响,将消防箱2的侧壁、顶部及底部设置成空腔,在空腔内填充隔热材料,如石棉板、vip隔热板等。为了便于工人推动消防箱2移动,在消防箱2的外壁上设置若干个把手27。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只需将储物箱21内的喷管取出,根据起火的物质来选择灭火的材料,如需要用水灭火时,只需启动电机7,使装有水的箱体转动到操作孔11的位置上,将喷管与连接管10连接,开启阀门20,对准起火的地方进行灭火;如果需要沙子或干粉进行灭火时,只需再次启动电机7,使盛有干粉或沙子的箱体转动到操作孔11的位置上,进行管道连接,开启阀门20,进行灭火。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管既是进料管也是出料管,能够灵活的选择灭火的材料,能够针对不同材料的着火进行灭火,而且,该消防站占地面积不大,能够灵活移动,能够快速的进行灭火。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