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回防潮储气瓶灭火器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9709发布日期:2020-01-21 22:4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回防潮储气瓶灭火器阀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器配件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回防潮储气瓶灭火器阀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干粉、水基型灭火器阀门均使用的是贮压式灭火器阀门,储气瓶式灭火器阀门占极少一部分,且储气瓶式灭火器又可分为内置式储气瓶灭火器阀门和外置式储气瓶灭火器阀门,内置式储气瓶灭火器阀门最大的缺点是容易受潮,且按钮按压后回位效果不良,易发生不回位或回位卡滞,影响灭火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回防潮储气瓶灭火器阀门。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问题目前使用的内置式储气瓶灭火器阀门易受潮,且按钮按压后回位效果不良,易发生不回位或回位卡滞,影响灭火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阀体、手柄、保险扣和按钮组件;所述的按钮组件包括按钮块和刺破针;所述的手柄套于阀体外侧,所述的保险扣叠加安装在手柄上方,所述的按钮组件安装在保险扣的上方,所述的阀体内部设有通气管路和喷射管路,所述的通气管路与阀体顶部相通,所述按钮组件的刺破针穿过保险扣和阀体顶部一直延伸至通气管路;所述的按钮块位于保险扣上方;所述阀体的外侧安装螺圈;所述的刺破针与通气管路之间连接有复位组件,所述喷射管路下方为瓶体接口段,所述的瓶体接口段顶部安装有防潮膜片组件。

复位组件为刺破针的回位提供了助力,防潮膜片组件有效的隔绝了空气与灭火剂的接触,保障了灭火剂的有效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的通气管路分为三段,包括导入段、活动段和连接段;所述的刺破针沿着导入段延伸直至活动段,所述的复位组件包括上支撑块、下支撑块和复位弹簧,所述的上支撑块螺纹连接在刺破针的外壁并位于通气管路的活动段;所述的下支撑块安装在连接段,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与上支撑块抵触,下端与下支撑块抵触。通气管路上每一段的内径均不同,用于安装不同的部件。

再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段的内壁螺纹连接有阀帽,所述的下支撑块安装在阀帽内壁;所述的下支撑块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压紧螺母、过渡垫和刺破片。

再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支撑块与穿刺针接触的内部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内设有密封圈。

更进一步地,所述阀帽的内壁上设有凸起环状结构,所述的刺破片覆盖在凸起环状结构处,所述的过渡垫叠加在刺破片上方,所述的压紧螺母安装在过渡垫的上方;所述压紧螺母的外侧壁与阀帽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压紧螺母的下方设有限位区域,所述的过渡垫容纳在限位区域处;所述阀帽的顶部设有环状的斜面结构,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部与所述的斜面结构接触。

再进一步地,所述刺破片的两端为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勾住所述的凸起环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潮膜片组件包括密封环和防潮膜片;所述密封环的中间设有安装间隙,所述的防潮膜片卡接在间隙处。

进一步地,所述瓶体接口段的内径大于喷射管路的内径,所述瓶体接口段与喷射管路之间形成安装台阶,所述的防潮膜片组件限位安装在安装台阶处。

进一步地,所述刺破针的上杆处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处安装有导向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使用新型在喷射管路增加了防潮膜片组件,解决了内置灭火剂与外部大气隔绝,从而有效防止内部灭火剂受潮失效。通过装配复位组件避免了刺破针回位功能失灵,刺破针堵塞内置储气瓶驱动气体泄放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复位组件及下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复下支撑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防潮膜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潮膜片组件;10.密封环;11.间隙;12.防潮膜片;2.阀体;20.喷射管路;200.瓶体接口段;201.安装台阶;21.通气管路;210.导入段;211.活动段;212.连接段;3.螺圈;4.保险扣;5.按钮组件;50.按钮块;51.刺破针;6.手柄;7.复位组件;70.上支撑块;700.密封圈;71.复位弹簧;72.压紧螺母;720.限位区域;73.过渡垫;74.刺破片;740.弯折结构;8.阀帽;80.凸起环状结构;81.斜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阀体2、手柄6、保险扣4和按钮组件5。按钮组件5包括按钮块50和刺破针51。手柄6套于阀体2外侧,保险扣4叠加安装在手柄6上方,按钮组件5安装在保险扣4的上方,阀体2内部设有通气管路21和喷射管路20,通气管路21与阀体顶部相通,按钮组件5的刺破针51穿过保险扣4和阀体2顶部一直延伸至通气管路21;按钮块50位于保险扣4上方。阀体2的外侧安装螺圈3。通气管路21与内置储气瓶相连通,喷射管路20与虹吸管相通,螺圈3与灭火器瓶连接。

如图3所示,刺破针51与通气管路21之间连接有复位组件7。通气管路21分为三段,包括导入段210、活动段211和连接段212。刺破针51沿着导入段延210伸直至活动段211。复位组件7包括上支撑块70、下支撑块和复位弹簧71。上支撑块70螺纹连接在刺破针51的外壁并位于通气管路21的活动段211。上支撑块70与穿刺针51接触的内部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密封圈700。

下支撑块安装在连接段212,复位弹簧71的上端与上支撑块70抵触,下端与下支撑块抵触。当刺破针51下移时,同时带动了上支撑块70的移动,从而将复位弹簧71下压。当释放按钮块50的压力后,复位弹簧71回位,将刺破针51上移。

连接段212的内壁螺纹连接有阀帽8,下支撑块安装在阀帽8内壁,确保了下支撑块能够定位在阀帽8处。下支撑块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压紧螺母72、过渡垫73和刺破片74。阀帽8的下方连接内置储气瓶。

阀帽8的内壁上设有凸起环状结构80,刺破片74覆盖在凸起环状结构80处,过渡垫73叠加在刺破片74上方,压紧螺母72安装在过渡垫73的上方;压紧螺母72的外侧壁与阀帽2内壁螺纹连接。

如图4所示,压紧螺母72的下方设有限位区域720,过渡垫73容纳在限位区域720处。如图2所示,阀帽8的顶部设有环状的斜面结构81,复位弹簧71的下端部与斜面结构81接触。斜面结构81有效地保证了复位弹簧的安装位置,避免了其在工作过程中滑动,影响复位效果。

如图4所示,刺破片74的两端为弯折结构740,弯折结构740勾住凸起环状结构80。弯折结构740的作用是限定了刺破片74的位置,保证刺破片74处于拉伸状态。并且通过凸起环状结构80和过渡垫73达到稳固安装的效果。

如图1所示,喷射管路20下方为瓶体接口段200,瓶体接口段200顶部安装有防潮膜片组件1。

如图5所示,防潮膜片组件1包括密封环10和防潮膜片12。密封环10的中间设有安装间隙11,防潮膜片12卡接在间隙10处。

瓶体接口段200的内径大于喷射管路20的内径,瓶体接口段200与喷射管路20之间形成安装台阶201,防潮膜片组件1限位安装在安装台阶201处。瓶体接口段200安装虹吸管,这样防潮膜片组件1就能够处于虹吸管端口和安装台阶201之间,位置固定,不会发生偏移、旋转,有效保证灭火剂避免受潮。

如图3所示,刺破针51的上杆处设有环形槽511,环形槽511处安装有导向圈510,帮助刺破针51在导入段210处顺利移动。

使用方法:将本阀门安装在灭火器瓶体上,连接灭火器瓶、虹吸管、内置储气瓶,虹吸管和内置储气瓶均位于灭火器瓶内部。使用时,拉开保险扣4,按下按钮块50,带动刺破针51移动,刺破针51刺破内置储气瓶上的刺破膜片74,气体进入灭火剂腔,按钮5松开后因复位弹簧71的反作用力,使按钮块50和刺破针51回位,当内置储气瓶内的驱动气体释放到灭火剂瓶体后,内部压力达到0.2mpa后,防潮膜片12会自动破裂,从而进行喷射灭火。

与现有的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装配防潮膜片组件,能够避免灭火剂受潮而失效,装设复位组件,刺破针回位自如,无需靠内部减压回位,回位迅速,避免了刺破针堵塞内置储气瓶,从而影响驱动气体的泄放,造成喷射性能差,灭火效果不良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