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挂折叠式缓降逃生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5250发布日期:2021-04-16 15:5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挂折叠式缓降逃生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逃生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外挂折叠式缓降逃生梯。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逃生设备包括几大类,一类是在建造建筑时,就设计加装好的逃生装置,这类逃生装置造价成本较高,需要提前规划,后期维护成本较高,一般用于写字楼等人口密集的商用建筑。
3.另一种是小型逃生设备,如软梯、缓降器、救生气垫等,一般适合低层建筑,但是大多为充气设施,若底面不平或地面位置不合适,难以使用。
4.还有一些机械结构类的另外加装的逃生设备,设备规格较大,安装和维护的费用较高,对于很多居民小区而言难以承受。
5.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柔性设计、可折叠收纳、安全系数高的外挂折叠式缓降逃生梯。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挂折叠式缓降逃生梯,包括顶板、逃生通道、底板和缆绳,所述逃生通道为柔性的螺旋形半圆滑道,所述顶板和底板分别固定于逃生通道的顶端和底端,所述顶板上设置对应螺旋形半圆滑道的进口,所述底板上设置对应螺旋形半圆滑道的出口;
8.所述缆绳包括等间距设置、沿竖向固定于螺旋形半圆滑道外侧的外部防护缆绳和等间距设置、沿竖向固定于螺旋形半圆滑道内侧的内部防护缆绳,展开状态下,外部防护缆绳和内部防护缆绳的顶端固定于顶板上,通过外部防护缆绳和内部防护缆绳的拉结作用支撑所述逃生通道构成稳定的螺旋半圆滑道。
9.基上所述,每根外部防护缆绳与逃生通道连接节点的竖向间距小于每根内部防护缆绳与逃生通道连接节点的竖向间距,以使螺旋形半圆滑道轻微向内倾斜。
10.基上所述,相邻两外部防护缆绳间的水平间距小于相邻两内部防护缆绳间的水平间距。
11.基上所述,所述螺旋形半圆滑道的主材为玄武岩纤维布。
12.基上所述,所述缆绳为玄武岩纤维复合缆绳。
13.基上所述,所述顶板上端设置扶手结构,所述扶手结构呈半圆形。
14.基上所述,所述逃生通道的内侧安装有与逃生通道匹配的柔性的螺旋状扶手,所述螺旋状扶手固定于所述内部防护缆绳上。
15.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采用柔性的救生通道设计,且将其设计为螺旋形,在不使用时可以将其折叠存放,占用空间较小。
16.螺旋形半圆滑道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缆绳,将逃生通道的侧部维护起来,降低缓
落过程中的风险。
17.外侧缆绳竖向间距小于内侧缆绳的竖向间距,使螺旋形半圆滑道稍微向内倾斜,避免人体向外侧翻。
18.螺旋形半圆滑道的主材设计为玄武岩纤维布,耐疲劳强度高,不易断裂,安全性更高。
19.在顶板上安装扶手机构,在人们进入滑道时可以手持该位置,用于控制初始速度和方向,确保使用者都能安全、合理的进入滑道,避免出现打滑现象。
20.在逃生通道的内侧设置螺旋状扶手,用于在下滑缓降过程中把持,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外挂折叠式缓降逃生梯逃生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顶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逃生通道的截面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顶板;2.逃生通道;4.进口;6.外部防护缆绳;7.内部防护缆绳;8.收纳空间;9.扶手;10.扶手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7.如图1

图4所示,一种外挂折叠式缓降逃生梯,包括顶板1、逃生通道2、底板(图中底板未画出)和缆绳,所述逃生通道2为柔性的螺旋形半圆滑道,所述顶板1和底板2分别固定于逃生通道的顶端和底端,所述顶板1上设置对应螺旋形半圆滑道的进口4,所述底板上设置对应螺旋形半圆滑道的出口;所述顶板上端设置扶手结构,所述扶手结构10呈半圆形,以供人手持扶手滑入逃生通道。
28.所述缆绳包括等间距设置、沿竖向固定于螺旋形半圆滑道外侧的外部防护缆绳6和等间距设置、沿竖向固定于螺旋形半圆滑道内侧的内部防护缆绳7,展开状态下,外部防护缆绳6和内部防护缆绳7的顶端固定于顶板1上,通过外部防护缆绳6和内部防护缆绳7的拉结作用支撑所述逃生通道构成稳定的螺旋半圆滑道。(附图1和图4中,外部防护缆绳6和内部防护缆绳7仅供显示位置而非正确的数量,以清晰的表达其结构)
29.为了让人体稍微向内倾斜,避免人体外翻的同时,提供一定的内旋下滑的助力,每根外部防护缆绳6与逃生通道2连接节点的竖向间距小于每根内部防护缆绳7与逃生通道2连接节点的竖向间距,以使螺旋形半圆滑道轻微向内倾斜。
30.为了提高逃生通道2的安全级别,将相邻两外部防护缆绳6间的水平间距设计的小于相邻两内部防护缆绳7间的水平间距,可以在滑道外侧组建成密集的缆绳墙,达到围护和提供安全保障的作用。
31.为了防止逃生通道2破裂,所述螺旋形半圆滑道的主材为玄武岩纤维布;为防止缆绳断裂,所述缆绳为玄武岩纤维复合缆绳,玄武岩纤维具有极高的抗拉强度,可以降低这类异常情况的发生概率。
32.为了防止雨水侵蚀,所述顶板的下方设置有收纳空间8,以收纳折叠起来的逃生通道和缆绳。
33.为了让进入逃生通道2的人有所依靠,所述逃生通道的内侧安装有与逃生通道匹配的柔性的螺旋状扶手9,所述螺旋状扶手固定于所述内部防护缆绳上,可以手持扶手,慢慢下降。
34.工作原理:该设备应预装在建筑墙体外侧,如阳台的位置或楼道两端的窗户外侧,并折叠收纳在顶板下方,被顶板下方的护板保护起来,避免受到雨水等自然物的长期侵蚀,当火灾等意外情况发生,需要逃生时,人上到顶板上,然后松开系扣,逃生通道在底板的拖拽下自然下垂,直到缆绳拉直,下方的底板被下方救助人群固定好,逃生通道自然成型,然后安排逃生人员逐一进入逃生通道。
35.进入时,先手持顶板上的扶手结构,调整好身体的位置和进入角度,松手进入逃生通道内,由于是柔性的逃生通道,人体重力对于逃生通道的滑动造成阻力,使其轻微变形,下降阻力较大,此时稍微倾斜的滑道能够辅助人体的重力提供一定的助推力,同时,由于阻力较大的问题,下降速度相对缓慢,人可以手扶内侧的扶手,慢慢下降,避免下降过快产生离心力,将人向外甩出,外侧密集的缆绳墙能够提供一定的防护作用,保证逃生人员的安全。
36.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较低层的建筑,如5

7层的建筑物,尤其是居民楼,造价成本较低,安全系数相对更高。
37.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