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单人操作的消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13357发布日期:2022-01-01 01:10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单人操作的消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单人操作的消防装置。


背景技术:

2.消防装置指的是用于火灾抢救过程中的设备,能够起到灭火和救人的作用,不管是专业的消防队还是一般的工厂都会有消防装置,常见的消防装置就是灭火器,一旦发生火灾,工作人员便可以使用灭火器对准火源进行灭火。
3.目前,适用于单人操作的消防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灭火器一般会用延长管,使用灭火器的时候,一只手抓住灭火器的阀门,另一只手抓住延长管然后对准火源喷射,但延长管在喷射灭后物质时会因为喷射出来的反作用力造成自身晃动,很容易脱落,另外,灭火器的抓把设计在灭火器的顶部,人拿着会很费力甚至损伤手腕;同时,在使用时通常只能使用手来操作延长管对火源喷射灭火,但当火源火势比较大且温度较高时,工作人员则无法靠近,从而降低了灭火器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单人操作的消防装置,具有稳定性好和灭火效果好的优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单人操作的消防装置,包括筒体、压力表、抓把和连通口,所述连通口的左端固定连通有延长管,所述延长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喷口,所述延长管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限位环,所述延长管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板,所述套筒外表面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握环,所述套筒外表面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磁石,工作人员可以握住抓把并将筒体拎起来带到指定位置,拔掉保险栓并按压抓把,然后用手指扣住握环带动喷口的喷射端向火源喷射并灭火,由于连接柱和握环的存在使得乱动的喷口和延长管不会轻易脱落,从而保证了灭火工作的持续性。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力表和抓把固定安装在筒体的顶部,所述连通口与筒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套筒位于限位环的下方,所述防护板固定安装在套筒外表面左端的底部,所述筒体外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条,所述筒体外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筒体外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防护筒,在进行火情较为严重的灭火措施时,可以将延长管和喷口靠向筒体的外表面,使得磁石与筒体的外表面保持磁吸式固定连接,然后可以用握持握环的手握住握把从而实现远距离喷射灭火,同时还能避免灭火人员被烧伤。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柱和握环的数量均三个,所述握环由橡胶块制成,所述握环的内径值为二十五毫米,握环的数量为三个,工作人员可以将自己的最多三个手指头穿过握环并将喷口和延长管拿住,实现喷射灭火过程中的稳定性,而握环的内径值大于绝大多数成年人手指的直径值从而可以保证适配性,而橡胶制成的握环
则能使得工作人员的手指皮肤免遭磨损,符合人体工程学。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筒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防护筒的顶部开设有防护槽,所述握把位于防护槽的内部,防护筒用于为握住握把的手提供防护,当需要进行适当地远距离喷射灭火时,将磁石贴合筒体的外表面并保持磁吸式固定连接,然后将握住握环的手握住握把,将筒体的底部对准火源然后按压抓把,将火源的火灭掉,此时握把离火源最近,从而需要防护筒为其提供防护。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握把的外表面开设有等间距的半圆形凹槽,所述握把的长度值为十五厘米,握把外表面开设的半圆形凹槽主要用于贴合相邻手指之间的缝隙,通过此设计可以使得工作人员对握把的握持更加有力和稳定,使得筒体在工作时不易掉下来,同时通过握持握把可以减轻握持抓把的手的压力,从而保护工作人员的手腕。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板的形状为扇形,所述防护板和防护筒均由防火材料制成且具体为一种玻纤,防护板主要为在工作人员的手扣住握环时提供防护,当使用握环进行对延长管和喷口的操作时,握持握环的手离火源最近,这样容易对工作人员的手部造成不同程度的烧伤,而防护板和防护筒均为防火材料制成,可以有效阻断热源对工作人员手部的伤害。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延长管、喷口、套筒、限位环、连接柱和握环等实现了对延长管和喷口的稳定功能,通过设置有套筒活动套接在延长管外表面的底端,通过设置有喷口和限位环将套筒限位起来,通过设置有防护板保护工作人员的手免遭烧伤,通过设置有握环使得工作人员的手指可以扣进去并带动延长管和喷口跟随工作人员的手移动,使得延长管和喷口在喷射灭火物质时不会因为反作用力而脱离工作人员的手,具有稳定性好的优点。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套筒、限位环、磁石、防护板、限位条、防护筒和握把等实现了筒体进一步的灭火功能,通过设置有套筒和限位环带动延长管和喷口向筒体的外表面贴合,使得磁石与筒体的外表面保持磁吸式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限位条抵住磁石用以抵消喷口和延长管在喷射灭火物质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通过设置有握把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握持并双手支撑整个筒体,减轻了工作人员握持抓把的手的压力,通过设置有防护筒保护工作人员的手免遭烧伤,使得喷口可以对需要较远距离灭火的火情进行灭火,使得筒体的灭火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筒体和延长管的分离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分离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筒体、限位条和防护筒的分离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仰视外观示意图。
19.图中:1、筒体;2、压力表;3、抓把;4、连通口;5、延长管;6、喷口;7、套筒;8、限位环;9、磁石;10、防护板;11、连接柱;12、握环;13、限位条;14、防护筒;141、防护槽;15、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单人操作的消防装置,包括筒体1、压力表2、抓把3和连通口4,连通口4的左端固定连通有延长管5,延长管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喷口6,延长管5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限位环8,延长管5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套筒7,套筒7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板10,套筒7外表面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柱11,连接柱1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握环12,套筒7外表面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磁石9,工作人员可以握住抓把3并将筒体1拎起来带到指定位置,拔掉保险栓并按压抓把3,然后用手指扣住握环12带动喷口6的喷射端向火源喷射并灭火,由于连接柱11和握环12的存在使得乱动的喷口6和延长管5不会轻易脱落,从而保证了灭火工作的持续性。
22.其中,压力表2和抓把3固定安装在筒体1的顶部,连通口4与筒体1的内部连通,套筒7位于限位环8的下方,防护板10固定安装在套筒7外表面左端的底部,筒体1外表面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条13,筒体1外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握把15,筒体1外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防护筒14,在进行火情较为严重的灭火措施时,可以将延长管5和喷口6靠向筒体1的外表面,使得磁石9与筒体1的外表面保持磁吸式固定连接,然后可以用握持握环12的手握住握把15从而实现远距离喷射灭火,同时还能避免灭火人员被烧伤。
23.其中,连接柱11和握环12的数量均三个,握环12由橡胶块制成,握环12的内径值为二十五毫米,握环12的数量为三个,工作人员可以将自己的最多三个手指头穿过握环12并将喷口6和延长管5拿住,实现喷射灭火过程中的稳定性,而握环12的内径值大于绝大多数成年人手指的直径值从而可以保证适配性,而橡胶制成的握环12则能使得工作人员的手指皮肤免遭磨损,符合人体工程学。
24.其中,防护筒14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防护筒14的顶部开设有防护槽141,握把15位于防护槽141的内部,防护筒14用于为握住握把15的手提供防护,当需要进行适当地远距离喷射灭火时,将磁石9贴合筒体1的外表面并保持磁吸式固定连接,然后将握住握环12的手握住握把15,将筒体1的底部对准火源然后按压抓把3,将火源的火灭掉,此时握把15离火源最近,从而需要防护筒14为其提供防护。
25.其中,握把15的外表面开设有等间距的半圆形凹槽,握把15的长度值为十五厘米,握把15外表面开设的半圆形凹槽主要用于贴合相邻手指之间的缝隙,通过此设计可以使得工作人员对握把15的握持更加有力和稳定,使得筒体1在工作时不易掉下来,同时通过握持握把15可以减轻握持抓把3的手的压力,从而保护工作人员的手腕。
26.其中,防护板10的形状为扇形,防护板10和防护筒14均由防火材料制成且具体为一种玻纤,防护板10主要为在工作人员的手扣住握环12时提供防护,当使用握环12进行对延长管5和喷口6的操作时,握持握环12的手离火源最近,这样容易对工作人员的手部造成不同程度的烧伤,而防护板10和防护筒14均为防火材料制成,可以有效阻断热源对工作人员手部的伤害。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28.灭火时,将抓把3中的保险栓拔掉,左手握住抓把3并将筒体1拎起来,然后右手穿过握环12并扣住握环12,将喷口6对准火源,按压抓把3,然后通过喷口6向火源喷射并灭火;当遇到较大火情或者工作人员无法靠近喷火时,则可以将延长管5和喷口6向筒体1的外表面靠近,使得磁石9和筒体1保持磁吸式固定连接,然后右手握住握把15,将喷口6对准火源喷射灭火物质,此时抓把3抵住磁石9并抵消来自喷口6在喷射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从而完成灭火操作。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