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固定的安全绳挂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14140发布日期:2022-08-03 15:38阅读:20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固定的安全绳挂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挂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快速固定的安全绳挂钩。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建筑通常都是高层建筑,在发生紧急情况时,需要进行高层逃生,一般都是采用安全挂钩与逃生滑索配合使用,先将安全挂钩挂在钢管或者临时支撑物上,然后利用逃生滑索进行逃生。但是这就考验钢管与临时支撑物的牢固性,在危机时刻需要判断其是否牢固再进行悬挂,而建筑内钢管或支撑物一般在平层底部,容易形成低挂高用的错误方法,安全难以得到保障,而临时支撑物的结构面可能是光滑面或者缺失卡扣部位,无法直接进行牢固的锁扣连接,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固定的安全绳挂钩,能够快速安装于墙体上,并且在墙体两侧形成限位,提高安装稳定性,具有提高其使用便捷性的效果。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可快速固定的安全绳挂钩,包括支撑架、钩体、伸展件以及推送件;
6.支撑架,其用于抵触于墙体一侧形成对墙体一侧的支撑限位;
7.钩体,其固定设于支撑架上,且一端朝远离支撑架方向延伸,并穿过墙体外形成限位部;
8.伸展件,其一端铰接于钩体的限位部上,另一端能够向靠近或远离钩体的方向进行展开或收缩,以在墙体另一侧形成支撑限位;
9.推送组件,其包括移动件与操作件;所述移动件滑动设于钩体上,并与伸展件连接,使其能够在滑动时驱动伸展件展开或收缩;所述操作件转动设于钩体上,并与移动件连接,能够在其转动时带动移动件移动;
10.其中,所述支撑架抵触于墙体一侧时,所述钩体穿过墙体并使其限位部限位于墙体另一侧;所述操作件驱动移动件移动,所述伸展件受移动件带动下展开,以对墙体另一侧形成支撑限位。
11.进一步设置:所述伸展件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一端铰接于钩体的限位部上,另一端连接于推送组件上,并能够在推送组件的驱动下向远离或靠近钩体的弧形方向移动。
12.进一步设置:所述移动件包括连接杆与移动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限位条远离钩体限位部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铰接于移动块上;所述移动块止转滑动于钩体上,并与操作件连接,能够随操作件的驱动下沿钩体延伸方向移动,进而推送连接杆驱使限位条展开。
13.进一步设置:所述钩体上开设有用于供移动块滑动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的延伸
方向与钩体延伸方向一致,并与移动块止转配合设置。
14.进一步设置:所述操作件设置为驱动丝杆;所述驱动丝杆的一端空转于滑动腔上,另一端依次穿设过移动块与钩体后形成操作端,且其位于滑动腔的一段与移动块螺纹连接,以使其转动时驱使移动块移动。
15.进一步设置:所述操作端上设置有便于操作的操作把手。
16.进一步设置:所述操作把手设置为圆环状,以供安全绳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8.1、通过支撑架支撑限位于墙体的一侧,并控制推送组件将伸展件在墙体的另一侧展开,由伸展件在墙体另一侧形成支撑限位,使得墙体两侧形成限位,提高安装稳定性,具有提高其使用便捷性的效果;
19.2、通过移动件与操作件配合,使得操作件驱使移动件移动时,即可由移动件带动伸展件展开或收缩,进而实现挂钩在墙体上的拆装,方便挂钩稳定快速安装,提高其操作使用的便捷性;
20.3、通过移动块的移动驱使连接杆摆动,进而联动限位条展开或收缩,方便钩体在墙体上进行拆装,提高使用便捷性;
21.4、通过滑动腔配合于移动块进行滑动,提高移动块移动时的稳定性,并且限制移动块转动,提高操作使用的稳定性;
22.5、通过驱动丝杆与移动块螺纹连接,使得操作端转动驱使驱动丝杆转动时,由于移动块止转配合,能够使移动块沿驱动丝杆轴向移动,进而方便控制伸展件的展开与收缩,提高操作使用的便捷性;
23.6、通过将操作端的操作把手设为圆环状,能够在挂钩安装后直接将安全绳固定于操作把手上进行使用,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快速固定的安全绳挂钩安装于墙体上后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快速固定的安全绳挂钩安装于墙体上后的剖视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7.图中:1、支撑架;2、钩体;21、限位部;22、滑动腔;3、伸展件;31、限位条;32、固定环;4、推送组件;41、移动件;411、连接杆;412、移动块;42、操作件;421、驱动丝杆;422、操作端;5、操作把手;6、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28.参照图1至图3对可快速固定的安全绳挂钩做进一步说明。
29.一种可快速固定的安全绳挂钩,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支撑架1、钩体2、伸展件3以及推送组件4;在墙体6上预留一挂钩穿孔,将钩体2穿过挂钩穿孔,使得支撑架1抵触于墙体6的一侧形成对墙体6一侧的支撑限位,然后通过推送件驱使伸展件3展开,以使伸展件3限位于墙体6另一侧,进而实现挂钩的安装使用,稳定性强,并且操作安全便捷高效。
30.如图1和图2所示,钩体2,其固定设于支撑架1中部,且一端朝远离支撑架1方向延伸,并穿过墙体6外形成限位部21,另一端用于与安全绳连接,使得钩体2固定于墙体6上后,
即可利用安全绳进行逃生或者提供安全保护等。本实施例中,限位部21设置为锥状,能够在钩体2穿设过墙体6的过程中,减少端部的接触面积,进而方便钩体2快速穿过墙体6的挂钩穿孔,提高操作使用的便捷性。其中,伸展件3的一端铰接设于钩体2的限位部21上,另一端能够向靠近或远离钩体2的方向进行展开或收缩,以在墙体6另一侧形成支撑限位;推送组件4安装于沟体上,并与伸展件3连接,用于驱使伸展件3展开或收缩,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31.如图2和图3所示,推送组件4包括移动件41与操作件42;移动件41滑动设于钩体2上,并与伸展件3连接,使其能够在滑动时驱动伸展件3展开或收缩;操作件42转动设于钩体2上,并与移动件41连接,能够在其转动时带动移动件41移动;其中,支撑架1抵触于墙体6一侧时,钩体2穿过墙体6并使其限位部21限位于墙体6另一侧;操作件42驱动移动件41移动,伸展件3受移动件41带动下展开,以对墙体6另一侧形成支撑限位。本实施例中,伸展件3收缩时与移动件41一同贴附于钩体2外周侧,并使得二者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墙体6的挂钩穿孔,有利于钩体2穿过墙体6进行安装使用。
32.如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的,在钩体2上开设有用于供移动件41滑动用的滑动腔22,滑动腔22的延伸方向与钩体2延伸方向一致,以方便推送组件4驱使伸展件3活动,并且移动件41与滑动腔22止转配合,使得移动件41无法在滑动腔22内转动,只能稳定沿滑动腔22延伸方向移动,有利于操作件42驱动的稳定性。
33.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方便驱使移动件41移动,本实施例中将操作件42设置为驱动丝杆421,该驱动丝杆421的一端空转于滑动腔22内,另一端穿过钩体2后形成操作端422,且其位于滑动腔22的一段与移动件41进行螺纹连接,使得二者形成螺纹配合,能够在驱动丝杆421转动时,因移动件41处于止转状态,使得移动件41沿滑动腔22延伸方向滑动,进而方便控制伸展件3展开与收缩。其中,在操作端422上设置有便于操作的操作把手5,方便控制驱动丝杆421转动,操作时直接手握即可。同时,本实施例将操作把手5设置为圆环状,使其能够与安全绳直接进行安装,无需其他零配件进行装配,结构简单并且使用方便。
34.如图2和图3所示,具体的,伸展件3包括固定环32以及至少两个限位条31;固定环32固定安装于钩体2的限位部21上,并开设有若干个与限位条31对应的铰接槽;限位条31的一端铰接于固定环32的铰接槽上,另一端连接于移动件41上,并能够在移动件41的驱动下向远离或靠近钩体2的弧形方向移动。移动件41包括连接杆411与移动块412;连接杆411的一端与限位条31远离钩体2限位部21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铰接于移动块412上,使其与限位条31形成连杆结构,方便进行联动,并且连接杆411的数量与限位条31一一对应设置,以分别对应进行连接配合;移动块412止转滑动于钩体2上,并与操作件42连接,能够随操作件42的驱动下沿钩体2延伸方向移动,进而推送连接杆411驱使限位条31展开;移动块412上具有若干个与连接杆411一一对应铰接的铰接部,以便于二者形成连接配合,进而通过移动块412的移动带动连接杆411移动,使得限位条31展开或收缩,提高操作便捷性。本实施例中,操作丝杆螺纹穿设过移动块412,使其与移动块412螺纹连接,进而在操作丝杆转动时,能够使得移动块412在滑动腔22内进行滑动,操作十分便捷。
35.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钩体2的限位部21穿过墙体6预留的穿孔,并使得支撑架1抵触于墙体6的一侧,同时伸展件3表露于墙体6的另一侧上;然后通过转动操作把手5,使驱动丝杆421带动移动块412移动,进而使得移动块412通过连接杆411推动限位条31展开,并支撑于墙体6位于穿孔外周侧的位置处,使其配合于支撑架1形成两侧的支撑限位作用,实
现挂钩的牢固安装,进而可在操作把手5上安装安全绳进行使用,方便快捷。在需要将其拆除时,只需反向转动操作把手5,使得伸展件3收缩并与推送件贴合于钩体2上,即可将钩体2从墙体6的穿孔上取下,有利于重复利用,节省使用成本。
3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安装于墙体6上,并且在墙体6两侧形成限位,提高安装稳定性,具有提高其使用便捷性的效果。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