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密码防盗保险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726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密码防盗保险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机械领域中的一种电子密码防盗保险柜。
现有的防盗保险柜虽然有多种已在中国专利局申请了专利,如《电子密码双防家用保险柜》、《数控防盗保险柜》、《保险柜专用电子密码锁》等等,但仍然存在着美中不足有的仍需借助把手或配合机械锁一起使用,因而开启不便有的则用户不能自行设置报警自锁时间的长短;有的是控制线路部分不够完善;尤其产品外观欠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现有防盗保险柜存在不足之处的改进,提供一种开启方便、外观美观、密码容量大且更换密码方便、静态时不耗电、自动防盗报警且时间长短可调的电子密码防盗保险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这种电子密码防盗保险柜系由柜体、主门I、阻尼开门装置、附门II和以外接电源线、变压器、12V蓄电瓶、按键盘、扬声器、密码与报警时间预置器、防移动振动检测装置K3、直流12V电控锁、主门I控制开关K1、附门II控制开关K2及主控制线路构成的电气控制部分组成;而主控制线路则包括防抖动线路、密码识别与输入指示线路、自动报警与自动停警断电线路、音响线路、开门线路。
其中上述的按键盘是装在附门II背面的,操作时将附门II开启并翻转至水平位置即可操纵密码键盘,而开启主门I密码识别与输入指示线路是由十进制计数/分配器CH4和CH5、CF3、M6~M12、M16、M17、电子模拟开关SW1-SW8、缓冲器Y3-Y10、R12-R39及D10-D17构成;而自动报警与自动停警断电线路则由J1-J13、十进制计数/分配器CH1-CH3、报警时间预置器K9、缓冲器Y1和Y2、R2-R8、BG1-BG2、D6-D8、防移动振动检测装置K3、SC1和SC2、C1和C2及M1-M5构成。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叙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形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安装在附图2下部编号为[14]即防移动振动检测装置K3的放大剖面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柜体[1]、主门I(4)、阻尼开门装置[11]、附门II[2]及电气控制部分组成;电气控制部分由变压器[13]、12V蓄电瓶[6]、外接电源线[12]、按键盘[9]、扬声器[15]、密码及报警(电源自锁)时间预置器[3]、防移动振动检测装置K3[14]、直流12V电控锁[10]、主门I[4]、控制开关K1[5]、附门II[2]、控制开关K2[8]及主控制线路部分[7]构成;主控制线路部分由防抖动线路、密码识别及输入指示线路、自动报警[电源自保]及自动停警断电线路、音响线路、开门线路构成。
密码及报警时间预置器[3]由九个拨盘开关构成。从左边开始第一到第八个拨盘开关[附图4中KK1-KK8]为密码预置拨盘开关;第九个拨盘开关KK9为报警[电源自保]时间预置拨盘开关;在其面板上从左到右共有九个小窗口,前八个与密码预置拨盘开关一一对应,第九个边缘带有深色方框的小窗口与报警时间预置拨盘开关相应;在密码预置拨盘开关边缘刻有0-9十个数字,报警时间预置拨盘边缘刻有5、10、15、20、25、30、35、40、45、九个数字。预置密码时,拨动拨盘开关直至对应窗口显示出你想要的数字,从左边第一个窗口到第八个窗口所显示的八个数依次为密码顺序输入的八个数字;第九个窗口显示的数字代表报警时间,如“5”代表分钟、“45”代表45分钟,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
打开主门I[4],其控制开关K1(5)断开,关闭主门I[4]后,K1[5]接通;打开附门II[2],其控制开关K2[8]接通,关闭附门II[2]后,K2[8]断开。K4-K13为按键盘上十个导电橡胶开关,K4-K13、R30-R49、SC4-SC13构成防抖动线路,以确保按键工作的可靠。红色的发光二极管D10-D17位于K4-K13下方,依次一字排开。SW1-SW8为电子摸拟开关。
其工作程序如下R4、C1、SC1组成清零电路。打开附门II[2],K2[8]接通,线路得电。由于C1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故SC1输出高电平,使JK触发器CF1-CF3、十进制计数/分配器CH1-CH5清零。这时线路通过R4对C1充电,当C1两端电压上升至SC1的正向阀值电压VT+时,SC1输出低电平,清零结束。此时CH4的“0”端输出高电平,SW1接通,也就是根据所预置密码的第一个数,R20-R29上方的0-9这十个点中有一个相应接地。按密码顺序依次输入密码数字,输入第一个数字[按下一个键]时,M6输出高电平,松开按键,M6输出低电平,CH4计一个数,CH4的“1”端输出高电平,SW1断开,SW2接通,此时Y3输出低电平点亮D10′表示已输入一个数字。同样,输入第二、第三直到第七个数字,此时SW8接通,SW1-SW7断开,同时D16点亮,D10-D15以及D17处于熄灭状态,这时表示已输入了七个数字,接着输入第八个数字,松开按键后,如这八个数字为正确密码[此时CH4的“8”端输出高电平,CF3的“0”端输出高电平],则M12输出高电平经Y11、R9、BG4组成的驱动电路使J4接通,此时电控锁DS得电,主门I[4]自动打开,K1[5]断开使整个线路断电。如果第一次输入的密码有误,则在键入错误数字的同时,CF3触发翻转,CF3的“O”端输出低电平,“0”端输出高电平。在键入八个数字后,CH4的“8”端输出高电平,CH5计一个数,CH5的“1”端输出高电平,同时D17点亮,这时M12●输出低电平主门I[4]未开]M11输出高电平触发CF1,CF1的“O”端输出高电平,经Y1、R2、BG1驱动使J2得电,J1得电自保,这时M1输出高电平使CF1清零,J2断电,同时M3输出低电平[在此之前由于J1断开,M2输出高电平,M3输出高电平,则CH1-CH3一直处于清零状态],使得CH1-CH3结束清零状态[CH1-CH3组成定时电路,由R8、C2、SC2组成的脉冲发生器为CH3提高计数脉冲。SC3、C3、R10组成脉冲发生器提供一高频脉冲,这一高频脉冲作为CF1-CF3的CP信号,同时也作为音响电路的音频信号],此时M13输出高电平,①端也为高电平,所以高频脉冲经M14、M15再经Y12、Y13、R11、BG2驱动YD产生一高频啸叫声报警;这时可随意接任意一个键,则CH4的“9”端输出高电平使CH4、CF3清零,然后用户可再一次输入密码,如密码正确,键入第八个数之后,M12输出高电平,封锁M14,报警停止,同时使DS动作,主门I[4]自动开启,K15断开。如果这一次输入密码仍有误,CF3被触发,CF3的“0”端输出高电平,则在键入第八个数字后,CH4的“8”端输出高电平,CH5的“2”端输出高电平,这时M10输出高电平触发CF2、CF2的“0”端输出高电平经M4、M5使CH4、CF3清零,键盘被封锁,直至KK9,接通的CH1的“1”到“9”端中的一个输出高电平,经Y2、R7、BG2驱动使J3动作,J1断电,停止报警,C1经J3-2、R6放电,如此时附门II[2])未关(即K2[8]接通),则在C1放电至SC1的负向阀值电压VT-时,SC1输出附高电平使CF1-CF3、CH1-CH5清零,CH1清零使J3断电,C1又开始充电,达到SC1的VT+时,SC1输出低电平,清零结束,这时电路又恢复初态。如果J3动作时,附门II[2]已关闭(K2[8]断开),则J1断电使J3断电,线路又恢复静态。静态时,如外接220V交流电,则经变压器T[13]降压,D1-D14、C14整流,经D5、R1对12V蓄电瓶充电。如果柜体[1]被搬动或受到强力振动,则防移动振动检测装置K3[14](其灵敏度可通过一旋钮调节)中的垂摆摆动,当触及金属壳体时,也就是K3[14]接通,使得J1得电自保,并报警;这时可键入正确密码消除报警[同时主门I[4]也被打开],如果此时两次键入的密码都是错误的,则线路一直报警至设置的时间到时才会结束并断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外表美观、开启方便、密码容量大且更换密码方便、静态时不耗电、自动防盗报警且时间长短可调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新型保险柜。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密码防盗保险柜,由柜体[1]、主门I[4]、阻尼开门装置[11]和以主门I[4]、控制开关K1[5]、附门II控制开关K2[8]、12V蓄电瓶[6]、按键盘[9]、直流12V电控锁[10]、外接电源线[12]、变压器[13]、扬声器[15]构成的电气控制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在与主门I[4]相邻的柜体[1]的右上方设有附门II[2]。通过设在其内面的按键盘[9]键入正确的密码即可开启主门I[4],在主门II内的柜体[1]上安装有可自行随意设置的密码与报警时间预置器[3]和可调的防移动振动检测装置K3[14]及由防抖动线路、密码识别与输入指示线路、自动报警与自动停警断电线路、音响线路、开门线路构成的主控线路[7]。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密码防盗保险柜,其特征是密码识别与输入指示线路由十进制计数/分配器CH4和CH6、CF3、M6-M12、M16和M17、电子摸拟开关SW1-SW8、缓冲器Y3-Y10、R12-R39及D10-D17组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密码防盗保险柜,其特征是自动报警与自动停警断电线路由J1-J3、十进制计数/分配器CH1-CH3、报警时间预置器KK9、缓冲器Y1和Y2、R2-R8、BG1、BG2、D6-D8、防移动振动检测装置K3[14]、SC1和SC2、C1和C2及M1-M5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密码防盗保险柜,该柜除主门
文档编号E05G1/00GK2221646SQ9424618
公开日1996年3月6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25日
发明者曾可, 杨韶光 申请人:曾可, 杨韶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