砑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9024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砑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纸幅的砑光机。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用于纸生产的机械和设备的性能和生产率,设想在以前的工作速度和宽度上有实质的提高。在生产中,必须在纸幅上没有质量损失。因此,甚至还要求全幅质量的进一步均匀。
现在已经观察到,在许多情况下,在一定工作时间后在纸幅上会出现横向条纹。一旦这些条纹可见,纸幅就不能使用而成为废纸了。已知的,在砑光机中的振动现象被认为是起横纹的原因。
按照已有技术,特别是在德国专利DE10133888C1、DE10133889C1、DE10133890C2和DE10133891C1中,砑光机中的振动实际是不可避免的,于是为了补偿这些振动,推荐在辊组中相对压延平面特定范围和/或特定时间内横向偏置至少一个辊。然而,采用这样的补救措施,可能抑制横纹的出现但是不能消除起横纹的原因。从加载平面内偏置一个辊结果还出现严重缺陷,即在压区尺寸不受控变化的同时压区几何形状的破坏性变化,同时损害弹性辊。结果,在压区中出现纸幅性能的散布,其不利于生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砑光机,其在操作中更经济,在生产中提供优选的砑光效果。
该目的通过提供一种用于处理纸幅的砑光机实现,该砑光机包括至少一个能从末端被加载的辊组,辊组具有一个辊组平面并包括导网辊和至少一个中间辊,这些辊包括在所有情况下用于在硬辊和软辊之间形成工作压区的硬辊和软辊,并且所述辊中的一部分是可加热辊,其特征在于,辊组具有至少一个中间辊,在所述中间辊的外围上,在一个辊组侧,两个能在所有情况下相对于辊组平面移位的辊将辊组分叉。
在这种方式中,提供一种用于处理纸幅的砑光机,其以抗振的方式工作并因此允许高砑光速度,能在2000米/分以上而没有预定纸幅性能损失。这些相对于辊组平面偏置并使辊组分叉的辊支撑、保持和稳定辊组,因此,也防止了振动激发力的产生。使辊组分叉的辊将加载平面分开,这意味着脱离加载平面的辊的变位和偏转被避免,确保在径向的压区力作用下良好的压区几何形状。中间辊的数量以及压区的温度和压缩应力可以按照技术要求进行选择。
使辊组分叉的两个辊可被放置在中间辊的外围并且能采取不同的位置,特别是没有改变压区几何形状。这也导致了以下优点。
压区的线载荷能通过辊的位置的变位而改变,这样,尽管在辊组有辊的连动,在分叉辊组的每一端能逐个调整线载荷是可能的。使辊组分叉的辊的压区性能可以在整个压区性能没有被改变的情况下被改变。这促进了砑光机运转的平静。
发明的更多的实施例和优点能从以下内容推断出来。


图1是用于双面处理纸幅的砑光机的第一典型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是按照图1中,在增加线载荷的同时使辊组分叉的辊的位置,砑光机的压区内线载荷的示意图,图3是按照图1中,在利用同样的线载荷使辊组分叉的辊的位置,砑光机的压区内线载荷的示意图,图4是按照图1中,在减少线载荷的同时使辊组分叉的辊的位置,砑光机的压区内线载荷的示意图,图5是用于单面处理纸幅的砑光机的第二典型实施例的侧视图,图6是按照图5中,在下压区在减少线载荷的同时使辊组分叉的辊的位置,砑光机的压区内线载荷的示意图,图7是按照图5中,在下压区在线载荷增加的同时使辊组分叉的辊的位置,砑光机的压区内线载荷的示意图,图8是用于单面处理纸幅的砑光机的第三典型实施例的侧视图,图9是用于双面处理纸幅的砑光机的第四典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表示用于处理纸幅的砑光机1,特别是适合凹板印刷的纸或者是将被砑光为高光泽度的纸。砑光机1包括至少一个辊组2,辊组2从末端承载并包括导网辊(end roll)3、4、5和至少一个中间辊6。辊组2具有一个辊组平面S。辊组2包括硬辊和软辊,用于在所有情况下在硬辊和软辊之间形成工作压区7、8、9。此外,一些辊受热。
按照图1的辊组2包括一个上方导网辊3和一个中间辊6,它们被布置在(辊)组平面S内。(辊)组平面S在此处是垂直运转但也能倾斜运转。上方导网辊3优选为软辊,而中间辊6作为硬辊和可加热辊制成。
辊组2具有至少一个中间辊6,在它的外围位于辊组的侧面,此处辊组的侧面是面向远离上方导网辊3,两个辊4、5分别相对辊组平面S移位布置,这使辊组2分叉,这也意味着负载平面被分叉或者被分割。
使辊组2分叉的辊4、5是下方导网辊,其形成两个下方辊组端。辊组2因此在下端被分开,将负载平面分成两个负载平面端。
在所有情况下的两个辊4、5与同一个辊6形成压区8、9,于是在所有情况下的辊4、5被连接到辊3、6上,也就是说,中间辊6将上方导网辊3的加载力传递给两个下方导网辊4、5。
下方导网辊4、5为软辊。工作压区7、8、9因此都是软压区,在其中纸幅10穿过辊组2被砑光。软辊3、4、5都是带有弹性覆层的辊,它的材料能根据需要的用途进行选择。
辊组2的辊3、4、5、6被固定在砑光机支座11。固定是经轴承设备执行的,如图用于中间辊6的杠杆导轨20、或如图用于上方导网辊3和4、5的滑动导轨21、22的能运作。为了开闭辊组2和向辊组2加载,辊组2能从至少一端加载。出于此目的,在此设置一个液压缸23。那么上方导网辊3就静止布置。
每个辊3至5优选地设置有其自己的动力驱动装置(power drive),动力驱动装置的驱动力矩能单独设定。
上方导网辊3和两个下方导网辊4、5也优选地作为偏转控制辊。
两个下方导网辊4、5优选地安装在共用滑动导轨22上,特别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即它们在中间辊6的外围的位置能够选择。通过变化在中间辊6外围上的位置,在工作压区8、9的加载力能够变化。通过使用力箭头,图2示出在中间辊6的外围的上下方导网辊4、5的第一个位置,在工作压区8、9上的接触压力F4和F5。上方导网辊3的加载力F3来自辊3的自重和/或来自外部的加载力,该加载力F3在中间辊6产生相等大的反作用力F3。将这个加载力F3和中间辊6的自重FE相加形成施加在负载平面S上的加载力F6。
下方导网辊4、5相对辊组平面S偏置设置,于是负载平面被分叉。按照力的三角原理,得到接触压力F4和F5,其对应于在工作压区8、9内的加载力(线载荷)。在图2中所示的导网辊4、5的位置,在下方工作压区8、9的线载荷高于在上方工作压区7的线载荷。
在图3中,在中间辊6的外围、在下方导网辊4、5的第二个位置,接触压力F3、F4、F5和在所有的工作压区7、8、9的线载荷均是相等的。
在图4中,在中间辊6的外围、在下方导网辊4、5的第三个位置,在下方工作压区8、9的接触压力小于在上方工作压区7的接触压力。
加载力的绝对值能通过对辊的自重的选择和/或通过加载及释放装置30进行设定。使辊组2分叉的辊4、5优选在中间辊6的外围相对于辊组平面S偏移30°到60°。
此外,分叉辊4、5能在砑光机工作期间在中间辊的外围改变位置。
两个下方导网辊4、5优选相对辊组平面对称偏置。可选择的是,它们也可相对辊组平面非对称偏置。
为了在压区7、8、9之间引导纸幅10,设置导辊24至28,可以给所有用于引导纸幅的导辊装备驱动器。
因为在所有情况下纸幅10只有一面与压区7、8、9内的一个硬辊接触,在此是中间辊6,并经受砑光,为了砑光纸幅10的另一面,设置第二辊组12,其对应第一辊组2的结构,并且布置在该第一辊组2的后面。从第一辊组2将纸幅10传递到第二辊组12形成一相反压区,因此纸幅被砑光的一面被改变。出于此目的,设置一个偏转辊29。
第二辊组12优选采用和第一辊组2一致的结构。上述关于辊组2的解释因此以相应的方式适用于辊组12,辊组12包括上方导网辊13,中间辊16,两个下方导网辊14、15和工作压区17、18、19。杠杆导轨和滑动导轨39、31、32以及液压缸40用于固定所述辊以及用于施加外来加载力。导辊34至38用于通过工作压区17、18、19引导纸幅10。加载力的绝对值能够通过对辊的自重的选择和/或通过加载及释放装置40独立于第一辊组2设置。
在图5中显示的砑光机1的典型实施例与图1中的砑光机1的典型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分割辊组2的两个辊4、5被用作上方导网辊。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上方导网辊4、5通过杠杆50、52被固定到砑光机支座11上,并在槽91、92内被可移位引导。相关的加载及释放装置51、53被用于设定外来加载力。要解释的是只有一个用于单面纸幅处理的辊组2。用于处理纸幅另一面的第二辊组在其后被连接。
上方导网辊4、5的位置能在中间辊6的外围变化。按照力的三角原理,在工作压区8、9的加载力F4和F5得到合成加载力F45,该加载力F45加上中间辊6的自重FE得到在工作压区7的加载力F6。按照图6,在上方工作压区8、9的线载荷大于在下方工作压区7的线载荷。相反,在图7中所示的辊4、5的位置,在上方两个工作压区8、9的线载荷小于在下方工作压区7的线载荷。
图8表示砑光机1的另一个典型实施例,其与图1中所示的砑光机的不同之处在于辊组2具有两个中间辊。在辊组平面内,三个辊依次被布置在另一个的上方,即上方导网辊3、第一中间辊60和第二中间辊6。两个中间辊6、60通过杠杆20、61被安装在砑光机支座11上。加载及释放装置30、62对杠杆20、61起作用。中间辊6、60在它们之间形成工作压区63。为了将这个工作压区63以与工作压区7同样的方式形成软压区,在这个5个辊的辊组中,上方导网辊3作为硬辊和可加热辊,中间辊60作为软辊。用于处理纸幅另一面的第二辊组在这个辊组2之后被连接。
最后,图9表示砑光机的又一个典型实施例,为了用一个辊组砑光纸幅的两个面,该砑光机包括一个结合有位于两个软中间辊之间的反向压区70的辊组2。此外,辊组2在其两端具有分叉端。正如在图1中所述的,设置两个使辊组2分叉的下方导网辊4、5。另外,设置两个使辊组分叉的上方导网辊74、75,和总共四个的中间辊6、60、71和90。使辊组2分叉的导网辊4、5和74、75在所有情况下为软辊和偏转受控辊,它们优选装备有有效的润湿系统。中间辊6、90作为硬辊和可加热辊,它们通过杠杆20、76被安装在砑光机支座11上并和加载及释放装置30、77关联,在中间辊6、90的外围分叉辊4、5和74、75被移位设置。中央的中间辊60、71作为软辊,它们类似地带有相关的加载及释放装置62、73地通过杠杆61、72固定到砑光机支座11上。
纸幅10通过工作压区81、82、7、63、8、9和反向压区70运转。在辊之间,纸幅10通过引导装置83、80、79、78、24、25、26、27、28、29被引导。另外,上述关于图1的说明以对应的方式在此适用。
按照没有说明的典型实施例,辊组能在中央的中间辊处被分叉。
为了增强运转的平静并因此提高性能,辊组中的每一辊可与控制回路连接,整个控制系统被安装在单个的控制回路上。在分叉辊位置,控制、特别是改变压区内的线载荷以及动力马达的驱动力和/或辊外围速度是可能的。
按照另一个实施例,辊组包括硬辊和软辊,用于在硬辊和软辊之间形成工作压区,即软压区,以及在两个硬辊之间形成工作压区,即硬压区。优选的是辊组包括一个硬压区和多个软压区。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处理纸幅的砑光机,包括至少一个能从末端被加载的辊组,辊组具有一个辊组平面并包括导网辊和至少一个中间辊,这些辊包括在所有情况下用于在硬辊和软辊之间形成工作压区的硬辊和软辊,并且所述辊中的一部分是可加热辊,其特征在于,辊组(2,12)具有至少一个中间辊(6,16,90),在所述中间辊的外围上,在一个辊组侧,两个能在所有情况下相对于辊组平面(S)移位的辊(4,5,74,75)将辊组(2,12)分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纸幅的砑光机,其特征在于,使辊组(2,12)分叉的所述辊(4,5,74,75)可选择移位地布置在相应中间辊(6,16,90)的外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处理纸幅的砑光机,其特征在于,使辊组(2,12)分叉的所述两个辊(4,5,74,75)相对于辊组平面(S)对称布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处理纸幅的砑光机,其特征在于,使辊组(2,12)分叉的所述两个辊(4,5,74,75)相对于辊组轴线(S)非对称布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处理纸幅的砑光机,其特征在于,使辊组(2,12)分叉的所述两个辊(4,5,74,75)形成为偏转受控辊。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处理纸幅的砑光机,其特征在于,辊组(2)在所有情况下在端部的两侧被所有情况下布置在一个中间辊(6,90)外围的两个辊(4,5,74,75)分叉。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处理纸幅的砑光机,其特征在于,辊组在一个中央的中间辊处被分叉。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处理纸幅的砑光机,其特征在于,使辊组(2,12)分叉的所述两个辊(4,5,74,75)形成为软辊。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处理纸幅的砑光机,其特征在于,辊组(2)具有一个在两个软辊(60,71)之间的反向压区(70)。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处理纸幅的砑光机,其特征在于,使辊组(2,12)分叉的所述辊(4,5,74,75)能相对于辊组平面(S)在30°至60°的范围被移位布置在一个中间辊(6,90)的外围上。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的所述的用于处理纸幅的砑光机,其特征在于,在所有情况下辊组(2,12)的辊具有它们自己的动力驱动装置,该动力驱动装置的驱动力矩能单独设定。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处理纸幅的砑光机,其特征在于,辊组(2,12)的所述辊均与控制回路连接,从而改变在压区内的线载荷和/或辊的驱动马达的驱动力和/或辊外围速度。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处理纸幅的砑光机,包括至少一个能从末端被加载的辊组,辊组具有一个辊组平面并包括导网辊和至少一个中间辊,这些辊包括在所有情况下用于在硬辊和软辊之间形成工作压区的硬辊和软辊,并且所述辊中的一部分是可加热辊,辊组(2,12)具有至少一个中间辊(6,16,90),在所述中间辊的外围上,在一个辊组侧,两个能在所有情况下相对于辊组平面(S)移位的辊(4,5,74,75)将辊组(2,12)分叉。
文档编号D21G1/00GK1598135SQ200410090
公开日2005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9日
发明者约瑟夫·帕夫, 彼得·斯文卡 申请人:埃杜阿德库斯特斯机器厂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