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垫片及利用其提高紧固件疲劳性能的方法

文档序号:2466202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垫片及利用其提高紧固件疲劳性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垫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垫片及利用其提高紧固 件疲劳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开孔构件因疲劳破坏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构件的疲劳破坏通常发生 在应力集中的部位。紧固件连接孔边往往产生严重的应力集中,是重要的疲 劳源。因此,采取适当措施,消除或降低孔边的应力集中是提高构件疲劳寿 命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般工程中常用的降低孔边应力集中的措施或方法有 一 、选择新型材料或对其材料加工处理 一方面可以选用高强度材料来抵抗应力集中作用,防止材料在应力集中 部位产生各种破坏;另一方面,可以选用对应力集中不敏感的材料加工制造 成结构件来降低应力集中;此外,还可以对当前的材料进行渗碳、渗氮、表 面热处理或者喷丸等表面处理方法来提高材料的表面强度、改进其使用性 能。
二、优化结构设计
将孔的位置选在受力小、外形平直的低应力区;尽量将孔的形状设计成 圆形或者椭圆形;改良加工工艺,使受拉构件切断较少;对于薄板可以采用 通过将孔周边巻边的方法提高强度;带圆孔的板件承受拉伸载荷时,可以在 圆孔的前后方各钻一个新的小孔使力流线变得比较光滑,从而降低局部应力;也可以采用降低圆孔周围部分厚度的方法,使力流线变得光滑缓和,减
缓局部应力。 三、采用补强设计方法
在孔的边缘悍接一个加强圆环,从而降低小孔周围的应力集中。并且提 高加强环刚度时有利于降低孔边的应力集中。
这些降低应力集中的方法在构件设计中有着不同程度的应用,有些能起 到一定的效果,但是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新型材料的研制、生产、 应用是个长期的过程。其次,结构设计的优化往往受到结构件实际应用需要 的限制。再次,采用补强设计方法焊接工艺复杂,焊接后产生的残余应力和 残余变形很可能影响到构件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提高紧固件疲 劳性能的多功能垫片及利用其提高紧固件疲劳性能的方法,具有实用性强、 使用简单,能有效的降低孔周边应力集中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垫片,由抗
变层l、过渡层2和粘合层3组成,在抗变层1与粘合层3之间设置有过渡 层2。
所述的抗变层1采用高强度、高刚度材料,所述的高强度、高刚度材料 包括结构钢、镍合金、钨合金、碳化钛或非晶材料,抗变层1的厚度为紧 固件厚度的0.3 0.6倍。
所述的过渡层2采用软金属材料,所述的软金属包括铜、铝、银、铜
合金、银合金或铝合金,过渡层2的厚度为0.01 0.5毫米。所述的粘合层3采用与构件的接触性能良好的材料,所述的与构件的接 触性能良好的材料包括镍,、低碳钢或铝合金,所述的粘合层3的厚度为5
300微米,优选10 50微米;采用电铸镀或化学镀或喷涂的方法附在过渡层 2表面上。
利用功能垫片提高紧固件疲劳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歩骤 首先,功能垫片的抗变层l材料采用高强度、高刚度材料,功能垫片内 径与紧固件孔的直径比为1.05 1.2: 1,功能垫片的外径与紧固件孔的直径 比为2 4: 1,功能垫片的厚度与紧固件的厚度比为0.3 0.6: 1,所述的 高强度、高刚度材料包括结构钢、镍合金、钨合金、碳化钛或非晶材料;
其次,对上歩中功能垫片的抗变层l进行打磨平整,去除抗变层l外表
面上的毛剌、氧化物;
再次,将软金属镀或喷涂或沉积在抗变层1与紧固件接触的外表面上,
形成功能垫片的过渡层2,软金属厚度为0.01 0.5毫米,所述的软金属包 括铜、铝、银、铜合金、银合金或铝合金;
第四,在第三步的过渡层2的外表面再镀或沉积或喷涂一层金属材料作 为粘合层3,金属材料与紧词件表面的摩擦系数为0.3 1.0,其厚度为5 300微米,优选10 50微米,所述的金属材料包括镍、低碳钢或铝合金;
第五,将紧固件表面清理干净;
第六,将功能垫片放置在紧固件上,其粘合层3与紧固件相接触,用螺 栓将功能垫片与紧固件连接紧固,或者根据需要采用SY-46或88号胶结剂, 施加的紧固力矩与孔径大小相关,紧固力矩单位为牛,米,数值上为孔径直 径的1 4倍。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如下
1) 本发明依靠螺栓的预紧力或采用胶粘剂如SY-46或88号使垫片与构 件表面牢固结合。采用双面布置或者单面布置。它与传统降低孔边应力集中 的方法相比,不需要改变结构、重新设计、更换新型材料或对表面进行复杂 加工处理;同焊接技术相比这种方法更为简捷,不会给紧固件母体带来额外
的损伤,应用范围广泛且适用性更强。
2) 基于本发明的一种提高紧固件疲劳性能的功能垫片方法,能有效降
低紧固件孔边的应力集中,延缓孔边裂纹的产生及扩展,提高构件的使用寿 命。此外,本发明还可推广到一切可能因应力集中效应而失效的各种构件, 提高可靠性,延长实际使用寿命,且可降低维护费用。


附图为本发明功能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 一种多功能垫片,由抗变层l、过渡层2和粘合层3组成, 在抗变层1与粘合层3之间设置有过渡层2。
所述的抗变层1采用高强度和高刚度材料,所述的高强度和高刚度材料
包括结构钢、镍合金、钨合金、碳化钛或非晶材料,抗变层1的厚度为紧
固件厚度的0.3 0.6倍。
所述的过渡层2采用软金属材料,所述的软金属包括铜、铝、银、铜
合金、银合金或铝合金,过渡层2的厚度为0.01 0.5毫米,采用电沉积或 电铸镀或化学镀或喷涂的方法附在抗变层1表面上。所述的粘合层3采用与构件的接触性能良好的材料,所述的与构件的接 触性能良好的材料包括镍、低碳钢或铝合金,所述的粘合层3的厚度为5
300微米,优选10 50微米;采用电沉积或电铸镀或化学镀或喷涂的方法附 在过渡层2表面上。 实施例一
一种多功能垫片,由抗变层l、过渡层2和粘合层3组成,在抗变层l 与粘合层3之间设置有过渡层2;所述的抗变层1采用30CrMnSiA钢,抗变 层1的厚度为紧固件厚度的0. 3倍;所述的过渡层2采用软金属铜,过渡层 2的厚度为0. 01毫米;所述的粘合层3采用与构件的接触性能良好的镍,所 述的粘合层3的厚度为10微米;采用电铸镀的方法附在过渡层2表面上。
利用功能垫片提高紧固件疲劳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功能垫片的抗变层1材料采用30CrMnSiA钢,弹性模量E为 207GPa,泊松比为0.29;功能垫片内径为8. 4毫米,功能垫片的外径为16 毫米,功能垫片的厚度为1.5毫米,紧固件采用LC4铝板,厚度为5毫米, 孔直径为8毫米;
其次,用砂纸对上步中功能垫片的抗变层1进行打磨平整,去除抗变层 l外表面上的毛剌、氧化物;
再次,采用电铸镀法,将软金属铜镀在抗变层1与紧固件接触的外表面 上,形成功能垫片的过渡层2,软金属铜的厚度为0.01毫米;
第四,采用电铸镀法,在第三步的金属铜的外表面再镀一层镍作为粘合 层3,镍与紧固件表面的摩擦系数为0.3,其厚度为10微米;
第五,将紧固件表面清理干净;第六,将功能垫片放置在紧固件上,其粘合层3与紧固件相接触,用螺栓将功能垫片与紧固件连接紧固,施加的紧固力矩为5牛 米。
实验结果表明,沿试件长度方向加载50 MPa的拉应力,在没有垫片情况下,构件孔边的最大等效应力为144 MPa,沿加载方向的最大应力为160MPa;安装了功能垫片后,构件孔边的最大等效应力为140MPa,沿加载方向的最大应力为152MPa,最大等效应力相对降低百分比为2.8%,沿加载方向的最大应力相对降低百分比为5. 0%。
在Amsler HFP-422高频疲劳实验机上对试件进行等幅疲劳实验,最大载荷为100 MPa,最小载荷为20MPa,结果发现没有垫片情况下的构件的平均寿命为65949次,有垫片情况下的构件的平均寿命为140800次,安装垫片后,构件的平均寿命提高了约2.1倍。
实施例二
一种多功能垫片,由抗变层l、过渡层2和粘合层3组成,在抗变层l与粘合层3之间设置有过渡层2;所述的抗变层1采用镍合金FGH95,抗变层1的厚度为紧固件厚度的0. 4倍;所述的过渡层2采用软金属铝,过渡层2的厚度为0. 09毫米;所述的粘合层3采用与构件的接触性能良好的低碳钢,所述的粘合层3的厚度为20微米;采用电铸镀的方法附在过渡层2表面上。
利用功能垫片提高紧固件疲劳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功能垫片的抗变层1材料镍合金FGH95,弹性模量E为243GPa,泊松比为0.29;垫片的外径为20毫米,内径为8.4毫米,厚度为1.5毫米,紧固件采用6061铝板,厚度为5毫米,孔直径为8毫米;
其次,用砂纸对上步中功能垫片的抗变层1进行打磨平整,去除抗变层l外表面上的毛剌、氧化物;
再次,采用电铸镀法,将软金属铝镀在抗变层1与紧固件接触的外表面上,形成功能垫片的过渡层2,软金属铝厚度为0.05毫米;
第四,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第三步的金属铝的外表面再镀一层低碳钢作为粘合层3,低碳钢与紧固件表面的摩擦系数为0. 5,其厚度为20微米;
第五,紧固件表面清理干净;
第六,将功能垫片放置在紧固件上,其粘合层3与紧固件相接触,用螺栓将功能垫片与紧固件连接紧固,施加的紧固力矩为7. 5牛 米。
实验结果表明,沿试件长度方向加载50 MPa的拉应力,在没有垫片情况下,构件孔边的最大等效应力为144 MPa,沿加载方向的最大应力为160MPa;安装了功能垫片后,构件孔边的最大等效应力为132MPa,沿加载方向的最大应力为141 MPa,最大等效应力相对降低百分比为8.3%,沿加载方向的最大应力相对降低百分比为11.9%。
在Amsler HFP-422高频疲劳实验机上对试件进行等幅疲劳实验(最大载荷lOOMPa,最小载荷20MPa),结果发现没有垫片情况下的构件的平均寿命为65949次,有垫片情况下的构件的平均寿命为474832次,安装垫片后,构件的平均寿命提高了约7. 2倍。
实施例三
一种多功能垫片,由抗变层1、过渡层2和粘合层3组成,在抗变层1与粘合层3之间设置有过渡层2;所述的抗变层1采用钨钢KC850,抗变层1的厚度为紧固件厚度的0.5倍;所述的过渡层2采用软金属材料银,过渡层2的厚度为0. 1毫米;所述的粘合层3采用与构件的接触性能良好的低碳钢,所述的粘合层3的厚度为30微米;采用电铸镀的方法附在过渡层2表面上。
利用功能垫片提高紧固件疲劳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功能垫片的抗变层1材料采用钨钢KC850的垫片,弹性模量E为212GPa,泊松比为0.28;垫片的外径为20毫米,内径为8. 4毫米,厚度为2.0毫米,紧固件采用6061铝板,厚度为5毫米,孔直径为8毫米;
其次,用砂纸对上步中功能垫片的抗变层1进行打磨平整,去除抗变层1外表面上的毛剌、氧化物;
再次,采用电铸镀法,将软金属银镀在抗变层1与紧固件接触外表面上,形成功能垫片的过渡层2,软金属银厚度为0. 1毫米;
第四,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第三步的金属银的外表面再镀一层低碳钢作为粘合层3,低碳钢与紧固件表面的摩擦系数为0. 5,其厚度为30微米;
第五,紧固件表面清理干净;
第六,将功能垫片放置在紧固件上,其粘合层3与紧固件相接触,用88号胶结剂将功能垫片与紧固件连接紧固,施加的紧固力矩为10牛 米。
实验结果表明,沿试件长度方向加载50 MPa的拉应力,在没有垫片情况下,构件孔边的最大等效应力为144 MPa,沿加载方向的最大应力为160MPa;安装了功能垫片后,构件孔边的最大等效应力为129MPa,沿加载方向的最大应力为130 MPa,最大等效应力相对降低百分比为10.4%,沿加载方向的最大应力相对降低百分比为18. 7%。
在Amsler HFP-422高频疲劳实验机上对试件进行等幅疲劳实验(最大载荷lOOMPa,最小载荷20MPa),结果发现没有垫片情况下的构件的平均寿命为65949次,有垫片情况下的构件的平均寿命为732290次,安装垫片后,构件的平均寿命提高了约11倍。实施例四
一种多功能垫片,由抗变层l、过渡层2和粘合层3组成,在抗变层l
与粘合层3之间设置有过渡层2;所述的抗变层1采用碳化钛,抗变层1的
厚度为紧固件厚度的0.5倍;所述的过渡层2采用软金属材料铜合金,过渡层2的厚度为0. 3毫米;所述的粘合层3采用与构件的接触性能良好的铝合金,所述的粘合层3的厚度为30微米;采用电铸镀的方法附在过渡层2表
面上。 .
利用功能垫片提高紧固件疲劳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功能垫片的抗变层1材料采用碳化钛TiC垫片,弹性模量E为467GPa,泊松比为0.29;垫片的外径为24毫米,内径为8.4毫米,厚度为2.0毫米;紧固件采用6061铝板,厚度为5毫米,孔直径为8毫米;
其次,用砂纸对上步中功能垫片的抗变层1进行打磨平整,去除抗变层l外表面上的毛剌、杂质;
再次,采用喷涂法,将软金属青铜喷涂在抗变层1与紧固件接触外表面上,形成功能垫片的过渡层2,软金属铜合金厚度为0. 15毫米;
第四,采用电铸镀法,在第三步的软金属铜合金的外表面再镀一层铝合金作为粘合层3,铝合金与紧固件表面的摩擦系数为1. 0,其厚度为30微米;
第五,紧固件表面清理干净;
第六,将功能垫片放置在紧固件上,其粘合层3与紧固件相接触,用SY-46胶结剂将功能垫片与紧固件连接紧固,施加的紧固力矩为12. 5牛咪。实验结果表明,沿试件长度方向加载50 MPa的拉应力,在没有垫片情况下,构件孔边的最大等效应力为144 MPa,沿加载方向的最大应力为160MPa;安装了功能垫片后,,构件孔边的最大等效应力为123MPa,沿加载方向的最大应力为127 MPa,最大等效应力相对降低百分比为14.4%,沿加载方向的最大应力相对降低百分比为20. 5%。
在Amsler HFP-422高频疲劳实验机上对试件进行等幅疲劳实验(最大载荷lOOMPa,最小载荷20MPa),结果发现没有垫片情况下的构件的平均寿命为65949次,有垫片并涂SY-46胶结剂情15. 8倍。实施例五
一种多功能垫片,由抗变层l、过渡层2和粘合层3组成,在抗变层l与粘合层3之间设置有过渡层2;所述的抗变层1采用非晶Fe62B20Sil4Nb4,抗变层1的厚度为紧固件厚度的0. 5倍;所述的过渡层2采用软金属银合金,过渡层2的厚度为0. 15毫米;所述的粘合层3采用与构件的接触性能良好的铝合金,所述的粘合层3的厚度为40微米;采用喷涂的方法附在过渡层2表面上。
利用功能垫片提高紧固件疲劳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功能垫片的抗变层l材料采用非晶Fe62B20Sil4Nb4垫片,弹性模量E为250GPa,泊松比为0. 29;垫片的外径为28毫米,内径为8. 4毫米,厚度为2. 5毫米;紧固件采用6061铝板,厚度为5毫米,孔直径为8毫米;
其次,用砂纸对上步中功能垫片的抗变层1进行打磨平整,去除抗变层l'外表面上的毛刺、氧化物;
再次,采用喷涂法,将软金属铜铝合金喷涂在抗变层1与紧固件接触外表面上,形成功能垫片的过渡层2,软金属银合金厚度为O. 15毫米;第四,采用电铸镀法,在第三步的软金属银合金的外表面再镀一层铝合金作为粘合层3,铝合金与紧固件表面的摩擦系数为1. 0,其厚度为40微米;第五,紧固件表面清理干净;
第六,将功能垫片放置在紧固件上,其粘合层3与紧固件相接触,用螺栓将功能垫片与紧固件连接紧固,施加的紧固力矩为15牛 米。
实验结果表明,沿试件长度方向加载50 MPa的拉应力,在没有垫片情况下,构件孔边的最大等效应力为144 MPa,沿加载方向的最大应力为160MPa;安装了功能垫片后,构件孔边的最大等效应力为117MPa,沿加载方向的最大应力为121 MPa,最大等效应力相对降低百分比为18.7%,沿加载方向的最大应力相对降低百分比为24. 4%。
在Amsler HFP-422高频疲劳实验机上对试件进行等幅疲劳实验(最大载荷100MPa,最小载荷20MPa),结果发现没有垫片情况下的构件的平均寿命为65949次,有垫片并涂SY-46胶结剂情况下的构件平均寿命为1800408次,安装垫片后,构件的平均寿命提高了27.3倍。
实施例六
一种多功能垫片,由抗变层l、过渡层2和粘合层3组成,在抗变层l与粘合层3之间设置有过渡层2;所述的抗变层1采用高强度、高刚度的12CrNi3A钢,抗变层1的厚度为紧固件厚度的0. 6倍;所述的过渡层2采用软金属铝合金,过渡层2的厚度为0. 2毫米;所述的粘合层3采用与构件的接触性能良好的铝合金,所述的粘合层3的厚度优选50微米;采用电铸镀方法附在过渡层2表面上。
利用功能垫片提高紧固件疲劳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功能垫片的抗变层1材料采用12CrNi3A钢的垫片,弹性模量E为212GPa,泊松比为0.29;垫片的外径为32毫米,内径为8.4毫米,厚度为3.0毫米;紧固件采用6061铝板,厚度为5毫米,孔直径为8毫米;
其次,用砂纸对上步中功能垫片的抗变层1进行打磨平整,去除抗变层l外表面上的毛刺、氧化物;
再次,采用喷涂法,将软金属银镁合金喷涂在抗变层l与紧固件接触外表面上,形成功能垫片的过渡层2,软金属银镁合金的厚度为0. 2毫米;
第四,采用电铸镀法,在第三步的软金属银镁合金的外表面再镀一层铝合金作为粘合层3,铝合金与紧固件表面的摩擦系数为1. 0,其厚度为50微米;
第五,紧固件表面清理干净;
第六,将功能垫片放置在紧固件上,其粘合层3与紧固件相接触,用螺栓将功能垫片与紧固件连接紧固,施加的紧固力矩为15牛 米。
实验结果表明,沿试件长度方向加载50 MPa的拉应力,在没有垫片情况下,构件孔边的最大等效应力为144 MPa,沿加载方向的最大应力为160MPa;安装了功能垫片后,构件孔边的最大等效应力为lllMPa,沿加载方向的最大应力为114 MPa,最大等效应力相对降低百分比为22.9%,沿加载方向的最大应力相对降低百分比为28. 7%。
在Amsler HFP-422高频疲劳实验机上对试件进行等幅疲劳实验(最大载荷lOOMPa,最小载荷20MPa),结果发现没有垫片情况下的构件的平均寿命为65949次,有垫片并涂88号胶结剂情况下的构件平均寿命为2605709次,安装垫片后,构件的平均寿命提高了38.5倍。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垫片,其特征在于,由抗变层(1)、过渡层(2)和粘合层(3)组成,在抗变层(1)与粘合层(3)之间设置有过渡层(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变 层(1)采用高强度、高刚度材料,所述的高强度、高刚度材料包括结构 钢、镍合金、钨合金、碳化钛或非晶材料,抗变层(1)的厚度为紧固件厚 度的O. 3 0.6倍。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过渡层(2)采用软金属材料,所述的软金属包括铜或铝或银及其合金, 过渡层(2)的厚度为0.01 0.5毫米。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粘合层(3)采用与构件的接触性能良好的材料,所述的与构件的接触性能 良好的材料包括镍及其合金、低碳钢或铝合金,所述的粘合层3的厚度为 5 300微米,优选10 50微米。
5、 利用功能垫片提高紧固件疲劳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步骤首先,功能垫片的抗变层l材料采用高强度、高刚度材料,功能垫片内 径与紧固件孔的直径比为1.05 1.2: 1,功能垫片的外径与紧固件孔的直径 比为2 4: 1,功能垫片的厚度与紧固件的厚度比为0.3 0.6: 1,所述的高强度、高刚度材料包括结构钢、镍合金、钨合金、碳化钛或非晶材料;其次,对上步中功能垫片的抗变层1进行打磨平整,去除抗变层l外表面上的毛刺、氧化物;再次,将软金属附在抗变层l与紧固件接触外表面上,形成功能垫片的过渡层2,软金属厚度为0.'01 0.5毫米,所述的软金属包括铜、铝、银、铜合金、银合金或铝合金;第四,在第三步的过渡层2的外表面再制造一层金属材料作为粘合层3,金属材料与紧固件表面的摩擦系数为0.3 1.0,其厚度为5 300微米,优选10 50微米,所述的金属材料包括镍及其合金、铁及低碳钢或铝及其 a会.第五,紧固件表面清理干净;第六,将功能垫片放置在紧固件上,其粘合层3与紧固件相接触,用螺 栓将功能垫片与紧固件连接紧固,或者根据需要采用SY-46或88号胶结剂, 施加的紧固力矩数值上为孔径直径的1 4倍。
全文摘要
多功能垫片,由抗变层1、过渡层2和粘合层3组成;利用其提高紧固件疲劳性能的方法如下首先,功能垫片的抗变层1材料采用高强度高刚度材料,功能垫片内径与紧固件孔的直径比为1.05~1.2∶1,功能垫片的外径与紧固件孔的直径比为2~4∶1,功能垫片的厚度与紧固件的厚度比为0.3~0.6∶1;其次,对上步中功能垫片的抗变层1打磨平整并清洁表面;再次,将软金属镀或喷涂或沉积在抗变层1与紧固件接触的表面上,形成功能垫片的过渡层2;第四,在软金属过渡层的外表面再镀或喷涂或沉积一层粘合层3;第五,紧固件表面清理干净;第六,将功能垫片与紧固件连接紧固,具有实用性强、使用简单,能有效的降低孔周边应力集中的特点。
文档编号B32B15/04GK101603560SQ2009100232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0日
发明者刘朝君, 刘马宝, 吕志刚, 曾晶晶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