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固型imd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7874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热固型imd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装饰膜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热固型IMD膜。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塑料制品的表面具有不耐磨擦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近几年来,一种新的内装饰膜的注塑新工艺应运产生了,即模内注塑技术。具体为,先将一张PET薄膜的表面涂上可抗划伤的强化涂料,另一面涂上油墨吸附层。在加工塑料制品时先将所需的色彩、图案、商标等印刷在内层。再根据产品的结构热定型,然后放入注塑机中注塑,使内装饰膜和塑料容为一体。又因为有些塑料件需要视窗(如手机的面板、洗衣机的面板及很多仪器仪表盘等),所以,一种高透光率、高抗划伤、高柔韧性、高油墨附着性的(MD、ML、IMR)薄膜成了现代注塑产业的关键。现在国内外的通行做法是采用UV涂料做表面的强化层。但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普及。对透光率,柔韧性,强化层的附着力要求越来越高。UV涂层是瞬间老化,因此而造成的成膜密度低,成膜柔韧性差,难于适应工件变型大的要求。因此,一种高透光、高柔韧和高附着力的MD膜的出现就很有必要了。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热固型MD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MD膜的透光率低,柔韧性差,附着力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固型MD膜,该MD膜包括PET基膜,在所述PET基膜的上表面设置有涂布层,在所述涂布层上设置有膜层,在所PET基膜的下表面设置有油墨附着层,在所述油墨附着层上设置有膜层;其中所述抗划伤涂布层为热固化的涂布层。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涂布层包括打底偶联层和坡流挤压抗划伤涂布层。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打底偶联层为I层。打底偶联层的厚度为l-2um。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坡流挤压抗划伤涂布层为I层。坡流挤压抗划伤涂布层的厚度为3-6um。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膜层为I层,膜层的材料为PE或PET。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热固型IMD膜的硬度在2H以下,以满足注塑的要求。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热固型MD膜具有高透光、高柔韧和高附着力的优点。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的一种热固型IMD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热固型IMD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I如图I所示一种热固型MD膜,包括PET基膜1,抗划伤涂布层2,膜层3,以及油墨附着层4。在PET基膜I上表面11设置有抗划伤涂布层2,在抗划伤涂布层2上设置有膜层3,在PET基膜下表面12设置有油墨附着层4,在油墨附着层4上设置有膜层3。膜层3的材料为PE。涂布层2为两层。第一层为打底偶联层21,第二层为坡流挤压抗划伤涂布层22。打底偶联层21为I层。打底偶联层21的厚度可以选择l-2um,本实施例中选择打底偶联层21的厚度为lum。坡流挤压抗划伤涂布层22为I层。坡流挤压抗划伤涂布层22的厚度可以选择3-6um,本实施例中选择坡流挤压抗划伤涂布层22厚度为3um。这些厚度根据实际的需要可以做适当的调整。该热固型IMD膜的硬度为2H,以满足注塑工艺的要求。上述热固型MD膜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而得,包括电晕PET基膜;涂布;干燥;热固化;背涂油墨附着层;双面复膜;熟化;分切;收卷。具体如下步骤I :电晕PET基膜;用以增强PET基膜的附着性;涂布过程采用2步进行,即步骤II和III ;步骤II :在所述PET基膜上使用偶联剂为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酸氧基丙基二甲氧基娃烧,苯氣甲基散乙氧基娃烧的混合体,进行打底涂布;使得处理后的PET基膜能够更好的与后续步骤的材料相结合;步骤III :将打底涂布后的PET基膜进行坡流挤压涂布;此步骤中使用的硬化膜涂层液为热固化涂料;该过程上料无损伤,使得PET基膜的表面非常平整;步骤IV :将涂布后的PET基膜在40_80°C分区间进行干燥;区间温度分别为40°C,60°C,80°C ;分区间干燥能够使得溶剂挥发的更充分,膜上残留的少,使得制得的热固型MD膜更均匀;步骤V :将干燥后的PET基膜在120°C热固化45min ;此步骤中热固化的温度可以选取90-150°C,根据热固化的温度,可以调节材料表面的硬度,一般试验的结果为在固化温度为120度时,硬度为2H;在固化温度为150度时,硬度为3H。以使其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热固化的时间可以选取45-90min ;步骤W :将热固化后的所述PET基膜背涂醋酸丁脂纤维素,丙烯酸树脂和微空纳米二氧化硅所合成的涂层,大大增加了对油墨附着力;步骤YD:将背涂油墨附着后的所述PET基膜烘干固化,双面复膜,熟化,收卷,分切,即得;其中烘干固化的温度没有特别的限定,一般可以选择50-70°C,本实施例中的烘干固化的温度为60°C。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热固型MD膜,包括PET基膜I,抗划伤涂布层2,膜层3,以及油墨附着层4。在PET基膜I上表面11设置有抗划伤涂布层2,在抗划伤涂布层2上设置有膜层3,在PET基膜下表面12设置有油墨附着层4,在油墨附着层4上设置有膜层3。膜层3的材料为PET。抗划伤涂布层2为两层。第一层为打底偶联层21,第二层为坡流挤压抗划伤涂布层22。打底偶联层21为两层,即211,212。打底偶联层21的厚度可以选择l_2um,本实施例中选择打底偶联层21的厚度为2um。坡流挤压抗划伤涂布层22为两层,即221,222。坡流挤压抗划伤涂布层22的厚度可以选择3-6um,本实施例中选择坡流挤压抗划伤涂布层22厚度为4um。这些厚度根据实际的需要可以做适当的调整。该热固型IMD膜的硬度为2H,以满足注塑工艺的要求。本实用新型采用热固化的工艺,这与传统的紫外灯照射瞬间老化不同,强化涂层有一个阶梯升温的过程,使涂层的交联更加充分,从而达到高透光,高柔韧和高附着力的要求;采用热固化工艺,可以根据固化温度的高低,控制膜表面的硬度,一般需要在硬度2H以下,以满足注塑工艺的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热固型MD膜,该MD膜包括PET基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PET基膜的上表面设置有抗划伤涂布层,在所述抗划伤涂布层上设置有膜层,在所PET基膜的下表面设置有油墨附着层,在所述油墨附着层上设置有膜层;其中所述抗划伤涂布层为热固化的涂布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热固型IMD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划伤涂布层包括打底偶联层和坡流挤压抗划伤涂布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固型IMD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底偶联层为I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固型IMD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底偶联层的厚度为l-2u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固型IMD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坡流挤压抗划伤涂布层为I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固型IMD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坡流挤压抗划伤涂布层的厚度为3-6um。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热固型IMD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层为I层,膜层的材料为PE或PET。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热固型IMD膜,该IMD膜包括PET基膜,在PET基膜的上表面设置有抗划伤涂布层,在抗划伤涂布层上设置有膜层,在PET基膜的下表面设置有油墨附着层,在油墨附着层上设置有膜层;其中所述抗划伤涂布层为热固化的涂布层。本实用新型的热固型IMD膜具有高透光、高柔韧和高附着力的优点。
文档编号B32B33/00GK202669105SQ201220330229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9日
发明者孝睿, 皇甫宁波 申请人:南京市江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