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铜系抗菌复合纤维。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抗菌功能纺织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使用银系抗菌纤维制作的抗菌纺织品。近年来,随着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公开限制纳米银在纺织品上的使用,铜系抗菌纤维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然而,关于铜系抗菌复合纤维的研究报道则较少。
专利CN 200920212953.9公开了一种皮芯型抗菌复合纤维,所述的纤维为双层皮芯结构,其芯层是聚丙烯腈、纤维素或聚氯乙烯,皮层为掺有纳米级抗菌粉末的聚合物共混体系,所述的聚合物与芯层为同一种聚合物,皮层中,纳米抗菌粉末的含量占皮层总干重的3‰~15‰,该纤维同时具有原聚合物的优良力学性能,该专利涉及溶液纺丝的高聚物,但对采用熔融纺丝方法生产的聚酯、锦纶基铜系抗菌纤维而言,该技术不能获得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及弹性性能的纤维。
专利CN201020190046.1公开了一种复合抗菌纤维,该复合抗菌纤维包括芯层和皮层,芯层与皮层为内外设置结构,芯层中设有抗菌母粒,皮层的横截面为正三角形结构,芯层为涤纶构成的芯层,皮层为锦纶构成的皮层,但该专利未涉及铜系抗菌技术。
一般来说,同样含量的铜系抗菌剂的抗菌性能较银系抗菌剂差,为获得优异的抗菌性能,铜系抗菌剂的添加量将高于银系抗菌剂,这对铜系抗菌聚酯或锦纶母粒的可纺性要求更高。为了解决常规共混方法生产抗菌纤维时存在抗菌剂添加量大、可纺性下降及力学性能变差等问题,有必要研究和开发新的铜系抗菌复合纤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弹性佳、抗菌性能持久、成本低的一种铜系抗菌复合纤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铜系抗菌复合纤维,其结构特点是,包括采用锦纶或聚酯纤维的纤维复合层和芯纱层,纤维复合层包缠在芯纱层外部;纤维复合层包括多根单丝,该单丝为皮芯结构,该单丝由内到外依次设有基体内层和分布有铜系抗菌剂的基体外层。
进一步地,所述单丝为皮芯结构成分相同的复合丝。
进一步地,所述芯纱层采用氨纶丝芯纱。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复合层以150-700捻/m的捻度包缠在芯纱层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复合层至少包括十二根单丝。
进一步地,所述基体外层的面积占整个单丝横断面面积的15-35%。
芯纱层采用氨纶丝,可使复合纤维具有较高的弹性,从而避免了为获得一定的弹性,皮芯结构的复合纤维因采用不同的材质而导致复合纤维的染色和力学性能可能发生下降的问题。
在基体内层不添加抗菌剂,抗菌剂分布在基体外层,这有利于降低抗菌剂的添加量,并降低制造成本。
纤维复合层包含有多根单丝,单丝的根数至少为12,以确保复合纤维具有一定的断裂强度及具有较佳的抗菌性能。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后,通过铜系抗菌复合纤维的单丝采用皮芯结构,在基体内层不添加抗菌剂,抗菌剂分布在基体外层,有利于降低抗菌剂的添加量,并降低制造成本。而将纤维复合层包缠在芯纱层外部,从而使得纤维复合层的力学性能不受损,保持较佳的弹性效果。该铜系抗菌复合纤维可用于制作抗菌袜子、内衣等。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丝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尽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结构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将例举实施并配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铜系抗菌复合纤维,其包括采用氨纶丝的芯纱层2以及包缠在该芯纱层2外部的纤维复合层1,该纤维复合层1以150-700捻/m的捻度包缠在芯纱层2外部。芯纱层2采用氨纶丝,可使复合纤维具有较高的弹性,从而避免了为获得一定的弹性,皮芯结构的复合纤维因采用不同的材质而导致复合纤维的染色和力学性能可能发生下降的问题。
参照图1并结合图2和图3所示,该纤维复合层1包括至少十二根单丝11,该单丝11采用锦纶或聚酯纤维。纤维复合层1设置为多根单丝11可以确保复合纤维具有一定的断裂强度及具有较佳的抗菌性能。
单丝11设置为皮芯结构,该单丝11由内到外依次设有基体内层111和基体外层112。基体内层111和基体外层112成分相同,基体外层112的面积占整个单丝11横断面面积的15-35%。在基体外层112分布有铜系抗菌剂,该铜系抗菌剂为铜、氧化亚铜、氧化铜中的一种,该铜系抗菌剂的含量占基体外层112总干重0.5%~3%。在基体内层111不添加抗菌剂,抗菌剂分布在基体外层112,这有利于降低抗菌剂的添加量,并降低制造成本。
采用上述结构的铜系抗菌复合纤维的单丝11采用皮芯结构,其包括基体内层111和分布有铜系抗菌剂的基体外层112,有利于降低抗菌剂的添加量,并降低制造成本。而将纤维复合层1包缠在芯纱层2外部,从而使得纤维复合层1的力学性能不受损,保持较佳的弹性效果。该铜系抗菌复合纤维可用于制作抗菌袜子、内衣等。
以下给出一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一种铜系抗菌复合纤维,其包括采用氨纶丝的芯纱层2以及包裹在该芯纱层2外部的纤维复合层1,该纤维复合层1以400捻/m的捻度包缠在芯纱层2外部。
该纤维复合层1包括二十四根单丝11,该单丝11采用聚酯纤维。单丝设置为皮芯结构,该单丝11由内到外依次设有基体内层111和基体外层112。基体内层111和基体外层112成分相同,基体外层112的面积占整个单丝11横断面面积的30%。在基体外层112分布有铜系抗菌剂,该铜系抗菌剂为氧化亚铜,该铜系抗菌剂的含量占基体外层112总干重的1.5%。
采用上述结构的铜系抗菌复合纤维的单丝11采用皮芯结构,其包括基体内层111和分布有铜系抗菌剂的基体外层112,有利于降低抗菌剂的添加量,并降低制造成本。而将纤维复合层1包缠在芯纱层2外部,从而使得纤维复合层1的力学性能不受损,保持较佳的弹性效果。该铜系抗菌复合纤维可用于制作抗菌袜子、内衣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