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净式籽棉清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9965阅读:1282来源:国知局
提净式籽棉清理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净式籽棉清理机。



背景技术:

为解决人工紧张且人工成本高的问题,近年来,机采棉被大规模推广,但机采棉含杂率高,往往含有大量的棉杆、铃壳、棉叶等杂质。目前我国机采棉籽棉预处理工艺一般是由提净式籽棉清理机、冲击式籽棉清理机、排僵式籽棉清理机、回收式倾斜籽棉清理机,以及倾斜式籽棉清理机等组成,各种设备间的物料转送通常采用管道和风机产生的风力输送。

不同的清理机的清杂对象往往不同,因此,相互之间的结构可借鉴意义不大。关于提净式籽棉清理机,其主要用于铃壳、棉杆等大中型及部分细小棉叶等小型杂质的清理,为了全面清杂,往往需要配合其他清理设备一块使用。

相对而言,由于提净式籽棉清理机清理对象属于相对比较大的杂质,因此,常规的提净式籽棉清理机具有相对粗笨的特征。并且当前提净式籽棉清理机重在提净,但实际上同样是机采棉,也存在着含杂率不同的问题,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并不需要提净,籽棉通过提净机后会产生一定的籽棉损失和棉纤维损伤。

由于籽棉加工设备是流水线作业性质的设备,一旦籽棉加工生产线中装设了提净式籽棉清理机就不可避免的让籽棉通过,从而,即便是进行加工的籽棉不需要提净,也需要开动提净式籽棉清理机,因此除造成籽棉损失和棉纤维损伤外,还是产生不必要的能耗。

典型地,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3159776U,其提净部分包含较多的清理部件,如果设备停转,籽棉不可避免的会拥堵到清理通道,如果设备运转,对于不需要提净的籽棉(如手摘棉)则会出现前述的问题。

进一步地,中国专利文献CN204111938U公开了一种提净式籽棉清理机,该籽棉清理机具有双通道结构,其中一个通道装设提净部件,另一个通道没有任何的提净部件,为直通通道,从而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需要提净时,开启提净通道,不需要提净时,则开启直通通道。然而其两个通道各设有一个进棉口,并为每一个进棉口分别设置了换向板,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在变换时,两个换向板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影响淌棉。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双通道易于变换的提净式籽棉清理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净式籽棉清理机,包括内设提净部件的清理通道和直接连通该提净式籽棉清理机籽棉的入口和出口的过棉通道,清理通道与过棉通道公用同一入口,并在入口下方通过隔离结构隔分为所述清理通道和所述过棉通道,记隔离的方向为入口的前后方向;

于隔离结构的上端通过一销轴设有一翻板,该翻板上部探入所述入口,该翻板的摆角受入口前后壁的约束,并在为前壁所约束时遮断清理通道,开启过棉通道;而在为后壁所约束时,遮断过棉通道,开启清理通道。

上述提净式籽棉清理机,可选地,所述销轴位于入口的正下方。

可选地,为入口前壁约束的翻板位置与为入口后壁约束的翻板位置的夹角为所述摆角,该摆角的范围是80~100度。

可选地,所述入口为矩形管口;

在翻板与前壁和后壁的接触线的上侧设有保护脊,该保护脊具有与所安装于的前壁或后壁的位置上方成大于等于120度并小于等于150度的钝角。

可选地,所述保护脊的两个坡面大小相同,且两个坡面的夹角为90度。

可选地,所述清理通道和过棉通道为上下结构;

相应地,所述入口为竖直入口,而出口位于入口的正下方;

清理通道的排棉口在过棉通道的下部倾斜接入过棉通道而公用所述出口;

而清理通道的排杂装置位于过棉通道的前侧。

可选地,所述隔离结构的中上部开有掏棉口,以及覆盖掏棉口的可拆的或者具有门式结构的掏棉板。

可选地,所述提净部件包括:

开松辊,位于清理通道的入口侧,而具有开松抛落方向;

第一清理组件、第二清理组件和第三清理组件,该三个清理部件相同,并基于清理流转依序从上至下设置,其中第一清理部件包括:

第一U型齿条辊,位于开松辊抛落方向路径上;

第一钢丝刷组件和第一排杂棒,配装在第一U型齿条辊的周边,以进行第一次的籽棉排杂;

第一刷棉辊,将第一U型齿条辊的籽棉刷落,进入第二清理部件,从而再经第二清理组件和第三清理组件依序形成三次清理后的籽棉从排入出口。

可选地,在第三清理部件的下方前侧还设有第四清理部件,以清理三次清理后所形成的杂质和混入的籽棉,该第四清理部件包括:

第四U型齿条辊,位于第三清理组件排杂的路径上,并与第三清理组件中的第三花棉辊配合以刷出混入杂质的籽棉;

排杂栅,位于第四U型齿条辊的下侧,该排杂栅的下方式排杂绞龙;

以及适配于第四U型齿条辊的第四钢丝刷组件和第四拍杂棒。

可选地,所述开松辊为刺钉辊。

依据本实用新型,基于隔离结构设置公用入口清理通道和过棉通道,并在隔离结构的上端设置一翻板,通过翻板的翻转到清理通道侧或者过棉通道侧,实现清理状态和不清理状态的变换,结构紧凑,操作非常简单,并且对籽棉的输送影响小。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净式籽棉清理机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中:1.清理通道,2.入口壁,3.入口,4.销轴,5.保护脊,6.刺钉辊,7.导引板,8.过棉通道,9.第一U型齿条辊,10.掏棉板,11.第二U型齿条辊,121.第二刷面辊,122.第三刷棉辊,13.出口,14.机架,15.排杂绞龙,16.排杂栅,17.第四U型齿条辊,18.第四排杂棒,19.第四钢丝刷组件,20.第三排杂棒,21.第三U型齿条辊,22.第三钢丝刷组件,23.第三钢丝刷组件,24.第二钢丝刷组件,25.第一刷棉辊,26.第一排杂棒,27.第一钢丝刷组件。 271钢丝刷座,272.钢丝刷体。

P1.第一位置,P2.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待清理的籽棉或者不需要清理的籽棉从图1中所示的入口3进入,清理后或者不需要清理的籽棉从出口13排出,清理所产生的杂质则通过图中所示的排杂绞龙15排出。

应当理解,关于记述的前后方向仅用于描述的方便,提供一个基础的参考系,并不具有对保护范围的具体限制。图1中的左右记为前后,表示为基础的参考系。应当理解,参考系是基于描述的方案所虚拟的对象,不具有现实的限制作用。

图1中所示的过棉通道8是为了整体结构的紧凑而设置的上下结构,应当理解,籽棉通道可以有多个并行,因此,尽管过棉通道8与清理通道1殊途同归,但在该提净式籽棉清理中可以分别具有出口,而不限于图中所示的公有的出口13。

具体如图1所示的一种提净式籽棉清理机,以图中所示的导引板7为上面的分隔部分,将机架14所支撑的壳体内的部分隔成两个基本的部分,图中左侧(基础参考系条件下的前侧)的部分为清理通道1,右边(基础参考系条件下的后侧)的部分为过棉通道8。

图中可见,清理通道1内布设有提净部件,而过棉通道98内没有任何提净部件,而是直接连通入口3和出口13的管路。

关于状态转换,具体是,清理通道1与过棉通道8公用同一入口3,并在入口3下方通过隔离结构隔分为所述清理通道1和所述过棉通道8,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别的部件的介入,从入口3进入的籽棉,可能会同时进入清理通道1和过棉通道8。

那么相应地,于隔离结构的上端通过一销轴4设有一翻板,图中可见,销轴4水平设置,并与前后方向垂直,即翻板的轴线是水平的,翻板的板面随着绕销轴4的转动而与图中所示的入口壁2(标号2所直接标示的是入口的前后壁)成一定的角度。

为了满足籽棉的入口控制,该翻板上部探入所述入口3,该翻板的摆角受入口3前后壁的阻挡,而产生翻板的前位的约束,以及翻板的后位的约束,从而约束出翻板的最大摆角。

无论入口3是圆管型入口还是方管(矩形管)入口,均不影响所需要的遮蔽,若入口3为圆管型结构,那么与入口壁2所接合的翻板部分应是椭圆弧,而入口3是方管型入口,则翻板整体上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根据需要遮蔽的通道入口进行形状的适配。

进而,在图1中的第一位置P1时,翻板为入口3的前壁所约束,此时,翻板盖住清理通道1的入口,或者说遮断了清理通道1,那么过棉通道8就被开启,从而通过入口3进入的籽棉就会直接进入过棉通道8。

当翻板在图1中的第二位置P2,翻板为入口3的后壁所约束,此时,翻板盖住过棉通道8的入口,或者说遮断过棉通道8,相对地,此时也就开启清理通道1。

基于以上描述可知,清理与不清理状态的变换只需要配置一个翻板,而不是分别配置盖板,结构简单,相适应的控制结构也简单。

同时,如果所述,基于翻板的翻转和约束形式,翻板向前或者向后翻转到位后,形成倾斜的顺导结构,有利于淌棉。

优选地,所述销轴4位于入口3的正下方,销轴4的轴线与入口3的轴线垂直相交,那么图1中的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关于入口3的一个中剖面对称。

显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棉通道8的出口可以延续第一位置P1而设置。

进一步地,为入口3前壁约束的翻板位置与为入口3后壁约束的翻板位置的夹角为所述摆角,即图中翻板在第一位置P1与在第二位置P2时的夹角为所述摆角,该摆角的范围是80~100度。

关于摆角的范围,不宜过小,过小意味着销轴4远离入口3的尾部,会限制清理通道1和过棉通道8入口上端的设置,使上下结构偏大,因此,摆角的最小不易小于80度。

摆角也不易过大,过大意味着销轴4靠近入口3的尾部,会限制清理通道1和过棉通道8入口大小的设置,而影响进棉效率,即销轴4越靠近入口3的尾端,清理通道1和过棉通道8的进口就会越小,或者越会受到影响,因此,摆角的最大不易大于100度。

摆角优选为9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口3为矩形管口,从而如图1所示,实质构成一个竖直管口。

翻板通常具备一定得的度,以获得一定的强度,当翻板的上端与入口壁2配合时,上端的两条边,其一会形成刃边,刃边与入口壁2间有间隙,容易塞入籽棉,随着冲击,翻板的会产生比较大的颤动,影响输送,并且会有部分籽棉进入到被遮蔽的通道。

因此,于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在翻板与前壁和后壁的接触线的上侧设有保护脊5,使翻板的上端不直接受到籽棉的冲击。

为了积存籽棉,该保护脊5形成向下的坡面,而具有与所安装于的前壁或后壁的位置上方成大于等于120度并小于等于150度的钝角,在为翻板提供保护的同时,对籽棉的下落影响较小。

进一步地,如图1中入口3处所示,所述保护脊5的两个坡面大小相同,且两个坡面的夹角为90度,在实际制作中,可以直接采用一段等边角钢,将等边角钢的两个边的端部焊接在入口壁2上,上面的边与入口壁2上方的夹角为135度,制作简单,且对翻板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如前所述,所述清理通道1和过棉通道8有两种基本配置结构,图1所示为上下结构,是其结构的一种。

适应上述上下结构,所述入口3为竖直入口,而出口13位于入口3的正下方,首先保证过棉通道8在没有外部动力的条件下顺畅的淌棉。

基于入口3以及所适配的翻板的结构设计,以及附图1中的结构所示,尽管保证了入口3与出口13处于同一竖轴线上,但清理通道1也能够保持一个大致的向下的结构,比某些提净式籽棉清理机必须设置倾斜式清理机构在前后方向上结构要紧凑的多。

如图1下部所示,清理通道1的排棉口在过棉通道8的下部倾斜接入过棉通道8而公用所述出口13,可以在整体上简化结构。

同时,图1下部所示,而清理通道1的排杂装置位于过棉通道8的前侧。图中的排杂绞龙15的轴线与销轴4的轴线平行,而向排杂绞龙15的一个轴端方向排杂。

由于清理通道1存在若干间隙比较的部位,容易产生籽棉的拥堵,为此,如图1中上部所示,于所述隔离结构的中上部开有掏棉口,以及覆盖掏棉口的可拆的或者具有门式结构的掏棉板10。

其中图1中的掏棉板10是一个铰链在上的门式结构,即掏棉板10可以向上翻起,从而可以将拥堵的籽棉掏出。

图1所示的结构中,所述提净部件三大一小三个部分,三大即下文所述及的三个清理组件,三个清理组件在籽棉的清理上是依次承接的,清理上的依次承接表示清理后的籽棉被送入到下一级进行进一步的清理。而每一级清理都会分离出一些杂质,在分离出杂质时,不可避免的也会有一些籽棉随同排出,三大中每一级分离出的杂质以及部分籽棉会落到一小,即图中第四U型齿条辊17为核心的清理组件。

在清理前,需要先对籽棉进行开松,因此,应先设置开松装置,关于开锁装置,采用开松辊,例如图1中所示的刺钉辊6,该刺钉辊6,位于清理通道1的入口侧,开松时,受刺钉辊6转向的影响,而具有开松抛落方向。

以第一清理组件为例进行清理组件的说明,三大中的另外两个清理部件相同,并基于清理流转依序从上至下设置。那么第一清理部件包括:

第一U型齿条辊9,位于开松辊抛落方向路径上;

第一钢丝刷组件27和第一排杂棒26,配装在第一U型齿条辊9的周边,以进行第一次的籽棉排杂;

第一刷棉辊25,将第一U型齿条辊9的籽棉刷落,进入第二清理部件,从而再经第二清理组件和第三清理组件依序形成三次清理后的籽棉从排入出口13。

经过三大的清理可以将大部分的重杂排除出去,剩余的杂质可以在其他类型的清理机上进行进一步的清理。

此外,在第三清理部件的下方前侧还设有第四清理部件,以清理三次清理后所形成的杂质和混入的籽棉,该第四清理部件包括:

第四U型齿条辊17,位于第三清理组件排杂的路径上,并与第三清理组件中的第三花棉辊122配合以刷出混入杂质的籽棉;

排杂栅16,位于第四U型齿条辊17的下侧,该排杂栅16的下方式排杂绞龙15;

以及适配于第四U型齿条辊17的第四钢丝刷组件19和第四拍杂棒18。

关于清理原理,说明如下:

当翻板位于第一位置P1时,从入口3落下的籽棉经过刺钉辊6的击打与开松,将松散的籽棉抛落到第一U型齿条辊9上,通过与第一钢丝刷组件27的共同作用下,表面蓬松的籽棉被第一U型齿条辊9上的锯齿钩住带走,当碰到第一排杂棒26时,杂质被阻挡甩出,排出的杂质(包括铃壳、棉秆、棉叶等)和部分籽棉落入下部,此为初次清理。

而初次清理后的籽棉被第一刷棉辊25刷下后喂入下部。

第一刷棉辊25将清理后的籽棉,在重力作用下均匀喂入下部旋转的第二U型齿条辊11上,一排固定的第二钢丝刷组件24把籽棉抹在第二U型齿条辊11的锯齿上,随着第二U型齿条辊11高速旋转,使杂质产生20~30倍于自身重量的离心力,再在三根第二排杂棒23的有效阻隔下,脱离第二U型齿条辊11,同时有一部分籽棉也脱离第二U型齿条辊11,在重力作用下喂入第三U型齿条辊20,一部分受到较大离心力的杂质,直接排入排杂绞龙15,干净的籽棉被刷棉辊刷下排出机外;喂入第四U型齿条辊17的籽棉数已很少,使锯齿能更有效的勾拉籽棉,虽然其转速略低一些,但在排杂栅16的作用下,更有效的清除杂质,所有杂质被排杂绞龙15排出机外。第四U型齿条辊17上干净的籽棉,被第三刷棉辊刷122下排出机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