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形压榨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352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在抄纸机上使用的靴形压榨带。



背景技术:

从纸的原料中去除水分的抄纸机一般都具备网部、压榨部、以及干燥部。沿着湿纸幅的传送方向按照网部、压榨部、以及干燥部的顺序来配置上述的网部、压榨部、以及干燥部。

湿纸幅在具备了网部、压榨部、及干燥部的抄纸工具的各部分进行传送的同时进行水分的去除,最终在干燥部进行干燥。所使用的抄纸工具的各部分对应于对湿纸幅进行脱水(网部)、榨水(压榨部)、干燥(干燥部)的各种功能。

在压榨部一般具备沿着湿纸幅的传送方向直线并排设置一个以上的压榨装置。在各压榨装置配置无端状的毛毡,或将有端庄的毛毡在抄纸机上连接而形成为无端状的毛毡。然后各压榨装置具有由一对相对的辊组成的辊压榨结构,或者具有在与辊相对的凹形的靴板之间夹着无端状的靴形压榨带的靴形压榨结构。载放着湿纸幅的毛毡一边沿着湿纸幅的传送方向移动,一边通过辊压结构或靴压结构,经过加压,毛毡通过将其水分连续吸收,或者通过毛毡内向外部排出水分的方式,从湿纸幅榨取水分。

靴形压榨带一般在树脂内埋设增强基材,该树脂构成与毛毡接触的外周层和与靴板接触的内周层。而且,由于靴形压榨带需要在加压的辊和靴板之间来回行进,因此靴形压榨带的树脂需要有耐磨性、抗断裂性、耐疲劳弯曲性、耐热性等机械特性,为了提高这些所要求的特性,现有一些对靴形压榨带的树脂的研究(例如专利文献1~4)。

在专利文献1~4中研究了,对于聚亚安酯,通过选择特定的预聚物,即异氰酸盐和多元醇、及特定的固化剂,得到了提高了耐热性、抗断裂性、耐疲劳弯曲性、耐磨性等机械特性的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12-5116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8-1112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2-146694号公报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2013/013891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抄纸业,在纸的产能提高所造成的运行速度变快和压榨部的压力变高所造成的湿纸幅的高效率脱水和抄纸机的运行条件日益变得苛刻的环境下,在前述专利文献1~4中记载的靴形压榨带的基础上,需要靴形压榨带的机械特性更进一步有所提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机械特性、尤其是耐磨性的靴形压榨带。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发明人们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需进行的探讨中得到了如下发现:通过配合特定的异氰酸来作为靴形压榨带所使用的树脂的预聚物的一部分,能发挥优异的机械特性,尤其是耐磨性,得到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与下述技术相关。

(1)

一种用于抄纸机的靴形压榨带,

具有一层以上的树脂层,

所述树脂层的至少一部分包含了尿烷树脂,尿烷树脂包含了聚合mdi作为构成成分。

(2)

在(1)所记载的靴形压榨带中,所述尿烷树脂是尿烷预聚物与聚合mdi与固化剂反应形成的树脂,所述尿烷预聚物由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多元醇反应所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基,所述固化剂具有活性氢基。

(3)

在(1)或(2)所记载的靴形压榨带中,所述尿烷树脂是混合物与固化剂反应形成的树脂,该混合物是尿烷预聚物和与聚合mdi的混合物,所述尿烷预聚物由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多元醇反应所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基,所述固化剂具有活性氢基。

(4)

在(2)或(3)所记载的靴形压榨带中,所述尿烷预聚物中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包含从以下异氰酸酯化合物中选取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4-亚苯基异氰酸酯。

(5)

在(2)~(4)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靴形压榨带中,所述多元醇包含从以下多元醇中选取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多元醇:聚丁二醇、聚碳酸酯二醇。

(6)

在(2)~(5)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靴形压榨带中,所述固化剂包含从以下化合物中选取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一类多胺化合物、及一类多元醇化合物。

(7)

在(2)~(6)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靴形压榨带中,所述固化剂包含二甲硫基二胺和/或1,4-丁二醇。

(8)

在(1)~(7)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靴形压榨带中,所述聚合mdi的配合量为:相对于所述一部分中全树脂重量的0.1wt%~15wt%。

(9)

在(1)~(7)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靴形压榨带中,所述聚合mdi的配合量为:相对于所述一部分中全树脂重量的1wt%~13wt%。

发明的效果

根据以上结构,能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机械特性、尤其是耐磨性的靴形压榨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靴形压榨带的一个例子的机械横剖面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靴形压榨带的另一个例子的机械横剖面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的适宜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层叠工序的一部分)的简略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的适宜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层叠工序的一部分)的简略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的适宜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层叠工序的一部分)的简略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的适宜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排水沟形成工序的一部分)的简略图。

图7是示出靴形压榨带的耐磨性评价的评价装置的简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面参照附图一面对于本发明的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的适宜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于本发明的适宜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靴形压榨带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适宜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靴形压榨带的一个例子的机械横剖面图。另外,图中的各部件为了便于说明强调了其适宜的大小,但这并不表示实际中各部件的比率和大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机器方向(machinedirection)称为“md”,将横机器方向(crossmachinedirection)称为“cmd”。

图1中示出的靴形压榨带1用于在抄纸机的压榨部中,更具体来说在靴形压榨结构中与毛毡协同工作对湿纸幅进行传送,从湿纸幅榨取水分。

靴形压榨带1是无端状的带状体。也就是说靴形压榨带1是环状的带。然后,靴形压榨带1的周边方向一般沿着抄纸机的机器方向(md)配置。

靴形压榨带1具有增强纤维基材层21、设于增强纤维基材层21的外表面侧的一个主面的第1树脂层(具有与毛毡接触一侧的外周侧表面221的树脂层)22、以及设于增强纤维基材层21的内表面侧的另一个主面的第2树脂层(具有与毛毡接触一侧的内周侧表面231的树脂层)23,由这些层进行层叠而形成。

增强纤维基材层21由增强纤维基材211和树脂212构成。树脂212以埋设在增强纤维基材211的间隔的方式存在于增强纤维基材层21中。也就是说,树脂212的一部分浸渍在增强纤维基材211中,另一方面增强纤维基材211埋设于树脂212中。

作为增强纤维基材211,并不被特别限定,例如一般使用以织布机等对经丝和纬丝进行编织所得到的织物。另外,也可以不进行编织,使用将经丝列和纬丝列重合所得到的方格状原材料。

构成增强纤维基材211的纤维的纤维细度并不被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300~10000dtex,优选为500~6000dtex。

另外,构成增强纤维基材211的纤维的纤维细度也可以是根据使用该纤维的部位而各不相同。例如增强纤维基材211的经丝和纬丝的纤维细度可以各不相同。

作为增强纤维基材211的原材料,可以使用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脂肪族聚酰胺(聚酰胺6、聚酰胺11、聚酰胺12、聚酰胺612等)、芳香族聚酰胺(芳纶)、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聚醚醚酮、聚四氟乙烯、聚乙烯、羊毛、棉、金属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然后对靴形压榨带1的增强纤维基材层21中的树脂212、第1树脂层22的树脂222及第2树脂层23的树脂232进行说明。另外,靴形压榨带1的至少一部分树脂包含了尿烷树脂,该尿烷树脂包含了聚合mdi(pmdi)作为构成成分。另外,由于树脂212、树脂222以及树脂232的结构可以是相同的,因此以下以第1树脂层22的树脂222作为代表进行详细说明。

作为第1树脂层22的树脂222的材料,可以使用尿烷、环氧树脂、丙烯等热固性树脂,或者聚酰胺、聚芳酯、聚酯等热塑性树脂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可以适宜地使用尿烷树脂。

另外,作为树脂222所使用的尿烷树脂,可以使用包含(使用)了聚合mdi(pmdi)作为构成成分的尿烷树脂。此外,在形成尿烷树脂时,添加聚合mdi的时期并不作特别限定。

具体来说,这种尿烷树脂可以是包含聚合mdi(pmdi)作为预聚物的异氰酸酯成分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异氰酸酯混合物)和多元醇反应所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基的尿烷预聚物与固化剂反应而固化形成的树脂,所述固化剂具有活性氢基。

或者,该尿烷树脂也可以是其他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多元醇反应所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基的尿烷预聚物与聚合mdi与固化剂反应而固化形成的树脂,所述固化剂具有活性氢基。更具体的,尿烷树脂也可以是包含其他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多元醇反应所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基的尿烷预聚物与聚合mdi的组成物(混合物)与固化剂反应而形成的树脂,所述固化剂具有活性氢基。

而且,该尿烷树脂也可以是包含聚合mdi(pmdi)作为预聚物的异氰酸酯成分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异氰酸酯成分的混合物)和多元醇反应所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基的尿烷预聚物与聚合mdi与固化剂反应而固化形成的树脂,所述固化剂具有活性氢基。

聚合mdi也称作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是包含作为单体的单体mdi和该聚合物的混合物。靴形压榨带1的树脂层是聚合mdi和上述成分一同使用而形成的,因此具有优异的机械特性、尤其是耐磨性。

聚合mdi的nco%,并不被特别限定,例如29~33%,可以优选为30~32.5%。由此能充分提高耐磨性。

另外,聚合mdi一般根据粘度,用途有所区别,性质也不相同。聚合mdi的25℃时的粘度,并不被特别限定,例如是40~700pa·s,优选为100~300pa·s。由此不会发生混合不佳,能充分提高耐磨性。此外,粘度例如可以用jisz8803:2011所记载的方法来测定。

聚合mdi的配合量,并不被特别限定,相对于使用聚合mdi的部位的全树脂重量,优选为0.1wt%~15wt%,进一步优选为1wt%~13wt%。由此能充分提高靴形压榨带1的耐磨性,同时也确保了抗断裂性。

另外,作为聚合mdi,可以使用lupranatem20s、lupranatem11s、lupranatem5s(basfinoac聚氨酯株式会社制造)、millionatemr-100、millionatemr-200、millionatemr-400(东曹株式会社制造)等。

除了聚合mdi以外的作为树脂222所使用的预聚物中的异氰酸酯成分,并不被特别限定,可以是芳香族聚异氰酸酯或脂肪族聚异氰酸酯,优选为是含有从以下化合物中选取的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4-苯二异氰酸酯(ppdi)、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todi)、1,5-萘二异氰酸酯(ndi)、4,4-二苄基二异氰酸酯(dbdi)、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1,5-环戊烷二异氰酸酯、1-异氰酸酯-3-异氰酸酯亚甲基-3,5,5-三甲基环己基(ipdi)、双-(4-异氰酸酯环己基)甲烷(h12mdi)、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环己烷二异氰酸酯(chdi)、双-(异氰酸甲酯基)-环己烷(h6xdi)以及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以及它们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为是含有从以下化合物中选取的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1,4-苯二异氰酸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树脂222所使用的预聚物中的多元醇成分,优选为是含有从以下化合物中选取的化合物:聚丁二醇(ptmg)、聚碳酸酯二醇(pcd)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树脂222所使用的固化剂,优选为使用包含从以下化合物中选取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的固化剂:一类多胺化合物、及一类多元醇化合物,优选为二甲硫基二胺(dmtda)和/或1,4-丁二醇(1,4-bd)。

另外,树脂222也可以含有氧化钛、高岭土、黏土、滑石、硅藻土、碳酸钙、硅酸钙、硅酸镁、硅石、云母等无机填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此外,当树脂222存在有不含有聚合mdi的部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上述各成分适宜地形成该部位。具体来说,树脂222的该部位可以是包含异氰酸酯成分和多元醇反应所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基的尿烷预聚物的混合物与固化剂反应而固化形成的尿烷树脂,所述固化剂具有活性氢基。

作为构成第2树脂层23的树脂232,可以使用上述第1树脂层22所能用的树脂材料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构成第2树脂层23的树脂232与构成第1树脂层22的树脂222在种类和组成上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第2树脂层23也可以包含与第1树脂层22同样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无机填料。

特别是,构成第2树脂层23的树脂232从提高第2树脂层23的耐磨性的观点和提高树脂制造效率的观点来看,优选为与第1树脂层22的树脂222相同。

作为构成增强纤维基材层21的树脂212,可以使用上述第1树脂层22所能用的树脂材料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构成增强纤维基材层21的树脂212与构成第1树脂层22的树脂222在种类和组成上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增强纤维基材层21也可以包含与第1树脂层22同样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无机填料。

特别是,构成增强纤维基材层21的树脂212从提高树脂制造效率的观点来看,优选为与第1树脂层22的树脂222相同。

此外,在本发明中,在上述第1树脂层22、增强纤维基材层21以及第2树脂层23中的任意一层以上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用聚合mdi所形成的尿烷树脂形成。然而,从提高耐磨性的观点来看,第1树脂层22的树脂222和/或第2树脂层23的树脂232优选为用聚合mdi所形成的尿烷树脂形成。

上述靴形压榨带1的尺寸并不作特别限定,可以按照其用途适宜地设定。

例如,靴形压榨带1的宽度并不作特别限定,可以是700~13500mm,优选为2500~12500mm。

另外,例如,靴形压榨带1的长度(周长)并不作特别限定,可以是150~600cm,优选为200~500cm。

另外,靴形压榨带1的厚度并不作特别限定,可以是1.5~7.0mm,优选为2.0~6.0mm。

另外,靴形压榨带1的每个部位的厚度既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如图2所例示的靴形压榨带1a通过在第1树脂层22a的表面形成排水沟223,能对湿纸幅进行大量水分的脱水。排水沟的形状并不作特别限定,通常是与靴形压榨带的机器方向平行地形成连续的多条沟。例如可以设定为,沟的宽度为0.5~2.0mm,沟的深度是0.4~2.0mm,沟的条数是5~20条/英寸。另外沟的截面形状可以适宜地设定为矩形、梯形、u字形、或在平面部和沟底部与沟壁连接的部位有圆角的形状。

另外,这些排水沟的形状对于沟的宽度、深度、条数、截面形状,既可以形成为相同,也可以形成为不同的组合。而且这些排水沟既可以不连续地形成,也可以形成为与机器方向平行的多条沟。

上述的靴形压榨带1、1a可以用后述的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

如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靴形压榨带1、1a在机械特性,特别是耐磨性上有所提高。

接着,对上述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的适宜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3到图6是示出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的适宜的实施方式的简略图。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是由毛毡对湿纸幅进行负载,对湿纸幅进行传送,从湿纸幅脱水的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包括树脂层形成工序和沟形成工序,在树脂层形成第1树脂层(具有与毛毡接触一侧的外周层表面的毛毡侧树脂层)、增强纤维基材层、第2树脂层(具有与靴板接触一侧的内周层表面的靴板侧树脂层),在沟形成工序中在所述第1树脂层的表面形成排水沟。

首先,在树脂层形成工序中形成树脂层。在本工序中,具体而言,对增强纤维基材层21、第1树脂层22、和第2树脂层23进行层叠形成层叠体,增强纤维基材层21通过将环状且带状的增强纤维基材211埋设入树脂材料中得到,第1树脂层22和第2树脂层23作为增强纤维基材层21两面的树脂层。

这种层叠体的形成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第2树脂层23,在第2树脂层23的一个表面配置增强纤维基材211,在增强纤维基材211涂布、浸渍、贯通树脂材料,增强纤维基材层21与第2树脂层23一体地形成层叠体,然后在增强纤维基材层21的与第2树脂层23的抵接面相对的增强纤维基材层21的表面上形成第1树脂层。

具体来说,例如,首先如图3所示,在表面涂布有脱模剂的芯棒31上,一边旋转芯棒31一边在芯棒表面以形成厚度为0.8~3.5mm的树脂材料进行涂布,第2树脂层23升温到40~140℃,花费0.5~1小时进行前固化而形成第2树脂层23。

然后,在其之上配置增强纤维基材(未图示),如图4所示一边旋转该芯棒31一边涂布厚度为0.5~2.0mm的用于形成增强纤维基材层21的树脂材料,在浸渍、贯通增强纤维基材的同时与所述第2树脂层23抵接,增强纤维基材层21与第2树脂层23一体化地形成层叠体。

之后,如图5所示一边旋转该芯棒31一边在所述增强纤维基材层21的表面涂布、浸渍厚度为1.5~4mm的用于形成第1树脂层22的树脂材料,将该树脂层在70~140℃下花费2~20小时进行加热固化,形成由第1树脂层22、增强纤维基材层21、第2树脂层23层叠而成的层叠体,第1树脂层22具有外周层表面221。

此外,树脂材料的涂布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一边对芯棒31进行旋转一边从注入成形用喷嘴33喷出树脂材料,通过对各层赋予树脂材料,同时使用涂布棒32将所赋予的树脂材料均匀地涂布到各层。

另外,加热方法并不作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远红外线加热器等方法。

另外,作为树脂材料,至少在树脂层的一部分,优选为至少在第1树脂层22(毛毡侧树脂层)的一部分使用含有包含聚合mdi(pmdi)作为构成成分的尿烷树脂。可以将树脂材料作为与上述无机填料的混合物进行赋予。另外,用于形成各层的各部位的树脂材料和无机填料的种类和组成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接着,在沟形成工序中,在第1树脂层形成排水沟。在本工序中,具体来说,在层叠体的外表面(外周层表面(毛毡接触表面)221)上形成排水沟223。

该排水沟223的形成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上述得到的层叠体的外表面的厚度达到靴形压榨带1所希望的厚度而实施研磨和抛光加工(未图示),之后,例如如图6所示,一边旋转芯棒31,一边使安装有多个圆盘状的旋转刀片的沟加工装置34与外周层表面(毛毡接触表面)221抵接来形成排水沟223,从而完成靴形压榨带1。

此外,排水沟223的形状不做特别限定,通常形成为与靴形压榨带的机器方向平行的连续的多条沟。例如可以设定成沟的宽度为0.5~2.0mm,沟的深度为0.4~2.0mm,沟的条数为5~20条/英寸。另外沟的截面形状可以适宜地设定为矩形、梯形、u字形、或在平面部和沟底部与沟壁连接的部位有圆角的形状。

另外,这些排水沟的形状对于沟的宽度、深度、条数、截面形状,既可以形成为相同,也可以形成为不同的组合。而且这些排水沟既可以不连续地形成,也可以形成为与机器方向平行的多条沟。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进行了说明,该制造方法具有树脂层形成工序和沟形成工序,在树脂层形成工序中形成层叠了第1树脂层、增强纤维基材层、第2树脂层的树脂层,在沟形成工序中在第1树脂层形成排水沟。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靴形压榨带的制造方法中,虽然只对芯棒(单辊)的制造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是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将平行配置的两根辊挂入环状的增强纤维基材,再在该增强纤维基材对树脂进行涂布、浸渍、叠层,形成靴板侧树脂层,将其反转,在反转后的增强纤维基材层表面形成毛毡侧树脂层,再进行沟加工从而制造靴形压榨带(双辊制法)。另外,各树脂层的形成顺序可以是任意的。

另外,在靴形压榨带无需形成沟的情况下,可以省略沟形成工序。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适宜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各结构可以置换成能发挥同样功能的任意元件,或者能添加任意结构。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1.靴形压榨带的制造

用如表1所示的树脂以如下的方法制造各实施例1~5,各比较例1~4的靴形压榨带。对于树脂材料的调制,先得到由如表1所示的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反应而得的尿烷预聚物,再将该尿烷预聚物与pmdi混合得到混合物,再进行该混合物与如表1所示的固化剂的混合。此外,使用东曹株式会社制造的millionatemr-200作为pmdi。pmdi的25℃下的粘度为203pa·s,nco%是30.9%。

【表1】

(1)树脂层形成工序

通过适宜的驱动装置在可旋转的直径为1500mm的芯棒的表面一边旋转芯棒一边用与芯棒的转轴平行可移动的注入成形用喷嘴涂布1.4mm厚的树脂材料,进行固化处理,形成靴板侧树脂层(第2树脂层)(图3)。之后一边旋转芯棒一边以室温放置十分钟,用附属于芯棒的加热装置在140℃加热,在140℃花费一小时进行前固化。

接着,经丝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的5000dtex的多丝的捻丝,纬丝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的550dtex的多丝,以纬丝夹着经丝,将纬丝和经丝的交叉部由尿烷系树脂的粘着而成的格子状素材(经丝密度是1根/cm,纬丝密度是4根/cm)以纬丝沿着芯棒的轴向的方式在靴板侧树脂层的外周表面无间隙地配置一层。接着,在该格子状素材的外周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的6700dtex的多丝以30根/5cm的间隔卷成螺旋状形成丝卷层,以该格子状素材和丝卷层形成增强纤维基材。之后,用与靴板侧树脂层的树脂材料相同的树脂材料进行涂布来填补增强纤维素材的空隙,增强纤维基材层和靴板侧树脂层一体化形成层叠体(图4)。

接着从增强纤维基材层上一边旋转芯棒一边用与芯棒的转轴平行可移动的注入成形用喷嘴涂布2.5mm厚的与增强纤维基材层和靴板侧树脂层的树脂材料相同的树脂材料,进行浸渍和固化处理,毛毡侧树脂层(第1树脂层)和增强纤维基材层和靴板侧树脂层一体化形成层叠体(图5)。固化处理是一边旋转芯棒一边以室温放置四十分钟,用附属于芯棒的加热装置在140℃加热,在140℃花费三小时进行加热固化。

之后对外周层(毛毡侧树脂层)的毛毡接触表面进行研磨使整体厚度达到5.2mm以得到层叠体。

(2)沟形成工序

使得到的层叠体的毛毡侧树脂层的外周层表面(毛毡接触表面)与沟加工装置抵接,在毛毡侧树脂层形成多条md方向的排水沟(沟宽0.8mm,沟深0.8mm,间隔宽度2.54mm),得到靴形压榨带(图6)。

2.耐磨性评价

从得到的各靴形压榨带采取试验片,使用如图7所示的耐磨性评价的评价装置,将试验片35装于压榨板36的下部,在外周具备了摩擦块38的旋转辊37在其下面(测定对象面)抵接进行旋转。此时,来自旋转辊的压力是6.6kg/cm,另旋转辊的旋转速度为100m/分,旋转45秒。旋转后对带样本(试验片35)的厚度减少量(磨损量)进行测定。

各实施例、各比较例的耐磨性评价的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另外,评价结果是各实施例、比较例的磨损量相对于比较例1的磨损量的相对值。

因此在表2中“耐磨性”一栏中的值越小,靴形压榨带的耐磨性就越好。

【表2】

如表2所示,实施例1~5所涉及的靴形压榨带相对于比较例1~4所涉及的靴形压榨带提高了耐磨性。

符号说明

1、1a:靴形压榨带

21:增强纤维基材层

211:增强纤维基材

212:增强纤维基材层的树脂

22、22a:第1树脂层

221:外周层表面

222:第1树脂层的树脂

223:排水沟

23:第2树脂层

231:内周层表面

232:第2树脂层的树脂

31:芯棒

32:涂布棒

33:注入成形用喷嘴

34:沟加工装置

35:试验片

36:压榨板

37:旋转辊

38:摩擦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