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袋自动穿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6812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手提袋自动穿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手提袋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手提袋自动穿绳装置。



背景技术:

手提袋,制作材料有纸张、塑料、无纺布、工业纸板等。此类产品通常用于厂商盛放产品、礼品、赠品等;还有很多前卫的人更将手提袋用做包类产品使用,可与其他装扮相匹配,越来越受年轻人的喜欢。手提袋也被称作手挽袋、手袋等。

现有手提袋的生产工艺:印刷、覆膜、压型、粘合、打孔、穿绳。手提袋的绳子多选用尼龙绳,棉绳或纸绳。根据手提袋的手挽绳的不同连接方式还有:手挽绳的粘合、手提袋打孔穿绳等工艺。现有手提袋生产在印刷、覆膜、压型、粘合、打孔,以及粘合手挽绳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化。

现有手提袋打孔后的穿绳工艺:手提袋打孔后再穿入已经加工成形带有卡头的手挽绳。此项穿绳的工作都还是需要人工来完成,成本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现有已经加工成形的手挽绳,其两端是塑料或金属材质的硬质卡头,中间是柔软的编织绳或尼龙绳;在进行手提袋穿绳时,需要把两端的硬质卡头穿入手提袋两侧的开孔中;如何抓取住两端的卡头,并快速穿入手提袋开孔中,是现阶段手提袋自动穿绳技术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提袋自动穿绳装置,本技术方案主要针对已经加工成形带有塑料卡头及金属卡头的手挽绳,根据其特征设计的用于拾取手挽绳两端硬质卡头的卡头装填机构,及把硬质卡头快速穿入手提袋的穿绳机构。是现有手提袋生产设备及生产技术的完善和补充。

所述手提袋自动穿绳装置,包括:机架,卡头定位机构,牵引机构,卡头承接机构,卡头装填机构,链式传输机构,步进式传送机构,穿绳机构。

所述卡头定位机构为两组表面光滑的长条状金属板构成,两组长条状金属板在同一水平面呈平行设置;所述牵引机构设置在卡头定位机构两组长条状金属板之间下方;所述卡头承接机构与卡头定位机构相对应呈同一水平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卡头装填机构为可独立活动的机构,在平行移动时与步进式传送机构相互接触连接,从步进式传送机构离开后与链式传输机构相互接触连接;所述链式传输机构设置在机架的一侧;所述步进式传送机构水平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穿绳机构设置在步进式传送机构一侧。

所述卡头定位机构的两组长条状金属板,每组均设置有两根长条状金属板;同为一组的两根长条状金属板一端呈上下重叠设置,沿上下重叠的一端至三分之一处,朝向另一组呈逐渐翻转状态,直至翻转90度停止;翻转90度后的两根长条状金属板由上下重叠状态转变为左右平行状态;进一步的,所述同为一组的两根长条状金属板之间形成有间隙,此间隙在两根长条状金属板上下重叠、90度翻转及左右平行的状态时,都设置为同一尺寸。

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传动齿轮,牵引链条,牵引板。所述传动齿轮设置在牵引链条的两端内并相互咬合,所述牵引板设置在牵引链条上。

所述卡头承接机构,包括:支架,承接头,气动伸缩杆,挡块,导轨。所述承接头为沿前端向后端开设有导绳槽的u形金属板,位于气动伸缩杆前方设置在支架上,气动伸缩杆位于承接头的后方设置支架上,挡块设置在导绳槽内,导轨设置在支架上,与设置在承接头下端的导轨槽相咬合。进一步的,所述卡头承接机构上设置有两个承接头,分别对应卡头定位机构的两组长条状金属板设置。所述卡头承接机构通过气动伸缩杆推动承接头向前运动,承接头与卡头定位机构相互接触连接,承接手挽绳绳体和卡头;气动伸缩杆带动承接头向后运动,卡头和手挽绳绳体从卡头承接机构上脱离。

所述卡头装填机构,包括:安装板,支撑架,转向机构,卡头导向管,卡头装填管,挂环。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安装板上方,沿支撑架上端横梁中间的一侧呈90度设置有横向导板,横向导板上设置有与步进式传动机构的导轨相对应的导轨槽,横向导板的末端设置有挂环。所述安装板为内部呈空腔的长方体。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小型伺服电机,传送带,传动杆;传送带设置在安装板的空腔内,通过传动杆与卡头装填管相连接,小型伺服电机设置在安装板上方支撑架下方的空隙处,电机中心轴延伸入安装板空腔内与传送带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卡头装填管为一端开放的圆管,通过连接杆设置在安装板下方;进一步的,所述卡头装填管沿圆管开放的一端至圆管的2/3处的管壁上设置有导绳槽,卡头装填管另一端端面的中心设置有贯通状顶针孔;进一步的,卡头装填管是根据手挽绳卡头的尺寸大小、绳子的粗细,来设置圆管直径和导绳槽尺寸;以保证卡头可以顺利进入卡头装填管内,绳子可以顺利通过导绳槽,同时要保证卡头不会从导绳槽处脱落。进一步的,所述卡头导向管为椭圆状贯通管体;管体一端的管径大于另一端的管径,管体整体呈喇叭状;沿卡头导向管一端朝向另一端向下的一侧设置有贯通的导绳槽一。进一步的,所述卡头装填管和卡头导向管相互接触连接时,导绳槽与导绳槽一呈相互贯通状态。

所述链式传输机构由传动链条及设置在传动链条一侧的多个挂钩组成。此机构通过多个挂钩,勾住移动至步进式传动机构末端的卡头装填机构,并通过传动链条把卡头装填机构由步进式传动机构的末端移到前端;实现卡头装填机构连续循环运行。

所述步进式传动机构由上导轨,下导轨,步进电机,传送链,传送挡板构成。所述下导轨水平设置在机架上,上导轨水平悬置在下导轨上方,步进电机设置在下导轨一端的机架上,传送链设置在下导轨的一侧,传送链设置有多个传送挡板。进一步的,所述上导轨与下导轨之间形成有通道,在通道内,上导轨和下导轨与卡头装填机构横向导板上设置的导轨槽相互咬合;进一步的,所述下导轨的两端沿与上导轨的重叠处向外延伸,向外延伸的一端为卡头装填机构接收部,向外延伸的另一端为卡头装填机构脱离部。此机构通过上导轨、下导轨与横向导板上设置的导轨槽相互咬合,卡住卡头装填机构,并由步进电机带动卡头装填机构呈间歇式水平移动;在卡头装填机构移动同时与卡头承接机构相接触,并由卡头装填机构的卡头装填器装入手挽绳卡头,装有手挽绳卡头的卡头装填机构再由步进式传动机构传动至穿绳机构处。

所述穿绳机构由支架,气缸,壳体,顶针,复位弹簧组成。所述气缸设置在支架的后端,与设置在支架前端的壳体相互连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顶针和复位弹簧,壳体的前端端面上设置有用于顶针通过的贯通孔。进一步的,在穿绳机构与卡头装填机构相互靠近时,用于顶针通过的贯通孔与卡头装填管上设置的顶针孔在同一轴线上。

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根据手挽绳的特殊结构,利用卡头定位机构、卡头装填机构及卡头承接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完成把手挽绳由两端的硬质卡头装入卡头装填机构的工作。

2、在步进式传动机构、链式传输机构和穿绳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卡头装填机构连续循环运行及连续的穿绳动作。

3、简单的机械结构,便于后期维护和保养,可有效降低设备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穿绳装置的卡头装填机构及穿绳机构整体俯视图。

图2为自动穿绳装置的卡头装填机构及穿绳机构整体示意图。

图3为卡头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牵引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卡头承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卡头承接机构俯视图。

图7为卡头装填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卡头装填机构侧视图。

图9为卡头导向管、卡头装填管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卡头装填管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链式传输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步进式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步进式传动机构侧视图。

图14为穿绳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发明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所述手提袋自动穿绳装置包括:机架1,卡头定位机构2,牵引机构3,卡头承接机构4,卡头装填机构5,链式传输机构6,步进式传送机构7,穿绳机构8。

如图3所示,所述卡头定位机构2为两组表面光滑的长条状金属板21构成,两组长条状金属板21在同一水平呈平行设置;所述牵引机构3设置在卡头定位机构2两组长条状金属板21之间下方;所述卡头承接机构4与卡头定位机构2相对应呈同一水平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卡头装填机构5为可独立活动的机构,在平行移动时与步进式传送机构7相互接触连接,从步进式传送机构7离开后与链式传输机构6相互接触连接;所述链式传输机构6设置在机架1的一侧;所述步进式传送机构7水平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穿绳机构8设置在步进式传送机构7一侧。

所述卡头定位机构2的两组长条状金属板21,每组均设置有两根长条状金属板21;同为一组的两根长条状金属板21一端呈上下重叠设置,沿上下重叠的一端至三分之一处,朝向另一组呈逐渐翻转状态,直至翻转90度停止;翻转90度后的两根长条状金属板21由上下重叠状态转变为左右平行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同为一组的两根长条状金属板21之间形成有通路211,所述通路211在两根长条状金属板21上下重叠、90度翻转及左右平行的状态时,都设置为同一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两根长条状金属板21之间形成的通路211宽度是根据手挽绳的粗细来进行设定的,在允许手挽绳绳体通过的情况下,阻止手挽绳卡头的通过。

如图4所示,所述牵引机构3包括:传动齿轮31,牵引链条32,牵引板33。所述传动齿轮31设置在牵引链条32的两端内并相互咬合,所述牵引链条32上设置有多个牵引板33。所述牵引板33由卡头定位机构2两组长条状金属板21之间拾取单根手挽绳的中间部位,并牵引着向前移动;随着牵引板33对手挽绳的拉动,手挽绳两端的硬质卡头会卡在卡头定位机构2两根长条状金属板21的一侧;并随着牵引板33的牵引,移动至卡头定位机构2末端。进一步的,所述牵引链条32上多个牵引板33的设置可以实现手挽绳的连续牵引移动。

如图5、图6所示,所述卡头承接机构4,包括:支架41,承接头42,气动伸缩杆43,挡块44,导轨45。所述承接头42为沿前端向后端开设有导绳槽的u形金属板,位于气动伸缩杆43前方设置在支架41上,气动伸缩杆43位于承接头42的后方设置支架41上,挡块44设置在导绳槽内,导轨45设置在支架41上,与设置在承接头42下端的导轨槽相咬合。

进一步的,所述卡头承接机构4上设置有两个承接头42,分别对应卡头定位机构2的两组长条状金属板21设置。

所述卡头承接机构4通过气动伸缩杆43推动承接头42向前运动,承接头42与卡头定位机构2相互接触连接,承接手挽绳绳体和卡头;气动伸缩杆43带动承接头42向后运动,卡头和手挽绳绳体从卡头承接机构4上脱离。

如图7、图8所示,所述卡头装填机构5,包括:安装板51,支撑架52,横向导板53,转向机构,卡头导向管55,卡头装填管56,挂环57。所述支撑架52设置在安装板51上方,沿支撑架52上端横梁中间的一侧呈90度设置有横向导板53,横向导板53上设置有与步进式传动机构7上的导轨相对应的导轨槽531,横向导板53的末端设置有挂环5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51为内部呈空腔的长方体。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小型伺服电机541,传送带542,传动杆543;传送带542设置在安装板51的空腔内,通过传动杆543与卡头装填管56相连接,小型伺服电机541设置在安装板51与支撑架52之间的空隙处,小型伺服电机541传动轴延伸入安装板51空腔内与传送带542相互接触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头装填管56为一端开放的圆管,通过连接杆561设置在安装板51下方;

如图10所示,所述卡头装填管56沿圆管开放的一端至圆管的2/3处的管壁上设置有导绳槽562,卡头装填管56另一端端面的中心设置有贯通状顶针孔563;

进一步的,卡头装填管56是根据手挽绳卡头的尺寸大小、绳子的粗细,来设置圆管直径和导绳槽562尺寸;以保证卡头可以顺利进入卡头装填管56内,绳子可以顺利通过导绳槽562,同时要保证卡头不会从导绳槽562处脱落。

如图9所示,所述卡头导向管55为椭圆状贯通管体;管体一端的管径大于另一端的管径,管体整体呈喇叭状;沿卡头导向管55一端朝向另一端向下的一侧设置有贯通的导绳槽一551。

进一步的,所述卡头装填管56和卡头导向管55相互接触连接时,导绳槽562与导绳槽一551呈相互贯通状态。

如图11所示,所述链式传输机构6由传动链条61及设置在传动链条61一侧的多个挂钩62构成。此机构通过多个挂钩62,勾住移动至下导轨72末端脱离部722的卡头装填机构5,并通过传动链条61把卡头装填机构5由下导轨72末端脱离部722输送到前端接收部721;实现卡头装填机构5连续循环运行。

如图12、图13所示,所述步进式传动机构7由上导轨71,下导轨72,步进电机73,传送链74,传送挡板75构成。所述下导轨72水平设置在机架上,上导轨71水平悬置在下导轨72上方,步进电机73设置在下导轨72一端的机架1上,传送链74设置在下导轨72的一侧,传送链74设置有多个传送挡板75。

进一步的,所述上导轨71与下导轨72之间形成有通道,在通道内,上导轨71和下导轨72与卡头装填机构5横向导板53上设置的导轨槽531相互咬合。

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所述下导轨72的两端沿与上导轨71的重叠处向外延伸,向外延伸的一端为卡头装填机构接收部721,向外延伸的另一端为卡头装填机构脱离部722。

进一步的,间歇式水平移动的卡头装填机构5沿卡头承接机构上方,与卡头承接机构4呈相互靠近的状态交叉通过;在交叉通过的过程中,通过卡头导向管55把卡头承接机构4上的手挽绳卡头,由大头的一端引导进入卡头装填管56;装有手挽绳卡头的卡头装填机构5再由步进式传动机构7传动至穿绳机构8处。此机构通过上导轨71、下导轨72与横向导板53上设置的导轨槽531相互咬合,卡住卡头装填机构5,并由步进电机73通过传送链74和传送挡板75带动卡头装填机构5呈间歇式水平移动。实现间歇式连续的卡头装填动作。

如图14所示,所述穿绳机构8由支架81,气缸82,壳体83,顶针84,复位弹簧85组成。所述气缸82设置在支架81的后端,与设置在支架81前端的壳体83相互连接;所述壳体83内设置有顶针84和复位弹簧85,壳体83的前端端面上设置有用于顶针84通过的贯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穿绳机构8与卡头装填机构5相互靠近时,用于顶针84通过的贯通孔与卡头装填管56上设置的顶针孔563在同一轴线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卡头定位机构的两组长条状金属板21沿手挽绳的中间绳体进行夹持,位于卡头定位机构下方的牵引机构上的牵引板,沿两组长条状金属板21的中间拾取手挽绳的中间部位,并由牵引链条带动向前移动。手挽绳在移动的同时,绳体在两组长条状金属板21之间也逐渐被拉伸,随着绳体的拉伸,手挽绳两端的硬质卡头会被移动到两组长条状金属板21的一侧,卡在两跟长条状金属板21之间形成的通路处。随着两组长条状金属板21翻转90度,手挽绳两端的硬质卡头会由两组长条状金属板21的一侧,翻转至两组长条状金属板21的上方。随着两组长条状金属板21与对应的承接头42相互接触连接,牵引机构3的牵引,两端卡头向上的手挽绳由卡头定位机构进入卡头承接机构的u形承接头42内。卡头装填机构5由步进式传动机构7带动呈间歇式水平移动,间歇式水平移动的卡头装填机构5沿卡头承接机构4的u形承接头42上方交叉通过,在交叉通过的过程中,通过卡头导向管55的导向,把卡在u形承接头42导绳槽上方的手挽绳硬质卡头,由大头的一端引导收入卡头装填管56内,u形承接头42向后移动,手挽绳的绳体从u形承接头42导绳槽中脱离。步进式传动机构7带动带着手挽绳的卡头装填机构5朝着穿绳机构8移动,移动中,卡头装填机构5上的两个卡头装填管56同时旋转90度;旋转90度的卡头装填管56移动至穿绳机构8处时,两个卡头装填管56前端与手提袋一侧的两个开孔在同一轴线上,呈相互靠近的状态;同时两个卡头装填管56后端的顶针孔563与穿绳机构8前端的贯通孔也在同一轴线上,呈相互靠近状态。穿绳机构8的气缸启动,带动顶针84顶住手挽绳卡头与手挽绳绳体的连接处向前推送;被向前推送的手挽绳,由手挽绳卡头前端穿过手提袋开孔,穿入手提袋中,手挽绳的绳体同时从卡头装填管56导绳槽脱离;穿绳机构8的顶针84缩回,空的卡头装填机构5移出,同时带着手挽绳的卡头装填机构5进入,实现间歇式连续穿绳动作;空的卡头装填机构5移出后,在步进式传动机构7的末端,由链式传输机构6上的挂钩62钩住,并传送至步进式传动机构7的的前端,进行再一次的卡头装填,实现卡头装填机构5连续循环运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