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纺纱机和生产纱线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79504发布日期:2018-12-22 09:21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喷气纺纱机和生产纱线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纤维结构生产出纱线的喷气纺纱机,其中,所述喷气纺纱机包括具有涡流室的至少一个喷丝头,所述涡流室具有用于准许纤维结构进入的入口,喷丝头包括呈具有进口开口的锭子形式的纱线形成元件,所述纱线形成元件至少部分地延伸到涡流室中,环状间隙形成于锭子的外表面与涡流室的面向锭子的内壁之间,喷丝头包括空气喷嘴,在喷丝头的纺纱开始操作后的纺纱操作期间,在锭子的进口开口的区域中,可以通过所述空气喷嘴将空气引入到涡流室中,以将捻度赋予到纤维结构,并且锭子具有内部牵拉通道,内部牵拉通道具有纵向轴线,可以通过内部牵拉通道从涡流室牵拉纱线。

另外,提出了一种用于在纺纱开始操作后的纺纱操作期间借助于喷气纺纱机从纤维结构生产出纱线的方法,其中,所述喷气纺纱机包括具有涡流室的至少一个喷丝头,所述涡流室通过进口接收纤维结构,喷丝头包括纱线形成元件,所述纱线形成元件至少部分地延伸到涡流室中并具体体现为具有进口开口的锭子的形式,环状间隙形成于锭子的外表面与涡流室的面向锭子的内壁之间,喷丝头包括空气喷嘴,在纺纱操作期间借助于所述空气喷嘴将空气引入到涡流室中,以在锭子的进口开口的区域中将捻度赋予到纤维结构,并且锭子具有内部牵拉通道,内部牵拉通道具有纵向轴线,通过所述内部牵拉通道从涡流室牵拉出纱线。

背景技术

具有对应的喷丝头的喷气纺纱机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并且被用来从伸长的纤维结构生产出纱线。纤维结构的外部纤维在纱线形成元件的进口开口的区域中借助于由涡流室内部的空气喷嘴产生的涡流气流而缠绕在内部芯纤维周围,并由此形成缠绕式纤维,所述缠绕式纤维具有纱线的期望强度的特性。这产生了具有真捻的纱线,所述纱线最终通过牵拉通道从涡流室中排出,并且可以缠绕到例如套管上。

一般地,从本发明的意义上来说,术语纱线也被理解为指的是纤维结构,其中纤维中的至少一些缠绕在内部芯周围。因此,这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纱线,其可以借助于例如织机进行处理以形成织物。然而,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喷气纺纱机,可以借助于所述喷气纺纱机生产出所谓的粗纱(另一术语是粗纺或生条)。这个类型的纱线的特征在于,尽管具有足以将纱线运输到下游纺织机的一定强度,但是其仍然能够被牵拉。因此,可以借助于牵伸装置在最终纺纱之前牵拉粗砂,所述牵伸装置例如是处理粗纱的纺织机(例如,环锭纺纱机)的拉伸装置。

在喷丝头的进口的区域中,纤维导引元件(纤维结构借助于所述纤维导引元件被导引到喷丝头中且最终被导引到纱线形成元件的区域中)通常布置在进口的区域中,其中,具有内部牵拉通道的锭子被用作纱线形成元件。

在包围进口开口的锭子前侧的区域中,压缩空气通过空气喷嘴引入到涡流室中,使得由于空气喷嘴对应的定向,最终获得了上述旋转的涡流气流。结果,单个外部纤维与纤维结构分离,从而离开纤维导引元件和/或从纤维结构中被牵拉出一段距离并且包裹在锭子前侧周围。在剩余的过程中,这些纤维在锭子的表面上旋转。随后,由于纤维结构的内部芯纤维向前移动,旋转的纤维缠绕在芯纤维周围,由此形成纱线。

除了通过空气喷嘴引入的空气的压力以及喷丝头的几何结构之外,对于形成纱线来说,特别是锭子和涡流室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出一种喷气纺纱机和/或一种方法,借助于所述喷气纺纱机和/或所述方法,可以生产出特别高品质的纱线。

这个目标是通过具有本专利的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喷气纺纱机以及方法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从纤维结构生产出纱线的喷气纺纱机,其中,所述喷气纺纱机包括具有涡流室的至少一个喷丝头。涡流室具有呈开口形式的进口,所述进口优选地由纤维导引元件界定和/或由纤维导引元件限定,并且纤维结构在纺纱操作期间借助于所述进口引入到涡流室中和/或由于涡流室内部盛行的真空而被吸取到涡流室中。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纺纱操作”被理解为指的是喷气纺纱机的操作,其中借助于(一个或多个)对应的喷丝头从供应给所述喷气纺纱机的纤维结构生产出纱线,并且纱线借助于缠线装置缠绕在套管上。与此形成对比,在上述纺纱开始操作期间,也发生纤维结构与先前生产的纱线的头(end)之间的连接。这对于使得可以继续所有的纺纱操作是必要的。

在任何情况下,锭子的外表面(所述外表面优选地具有旋转对称性)与涡流室的面向锭子的内壁之间存在环状间隙。这个环状间隙形成了涡流室的一部分,并且上述涡流气流至少在纺纱操作期间逐渐产生于此处。

最后,喷丝头通常包括空气抽吸换气机,先前通过空气喷嘴引入的空气可以借助于所述空气抽吸换气机从涡流室离开。在锭子的前端的区域中逐渐产生空气需求,这个需求由空气喷嘴经由涡流室的进口以及经由牵拉通道满足,通过所述牵拉通道从锭子牵拉出纱线。

流动通过牵拉通道(特别地,沿与牵拉通道内部的纱线的运输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通过牵拉通道)的空气对纱线具有负面影响,因为其流动方向与纱线的移动反向并且阻碍后者和/或在纤维端上施加不需要的力。

因此,现在根据本发明提出:空气喷嘴沿锭子的包围进口开口的前端的方向定位,使得在纺纱操作期间通过空气喷嘴引入的空气中的一些进入环形间隙,并且剩余量的空气进入牵拉通道。

换句话说,空气喷嘴的所述定位因此使得通过空气喷嘴引入的压缩空气中的一些行进至少一小段距离进入到牵拉通道中,在这里它与牵拉通道内的倾向于沿着相反方向的气流相对抗。取决于离开空气喷嘴的空气的空气压力,以及取决于空气喷嘴的定位,通过锭子的进口开口进入牵拉通道的空气现在可以通过牵拉通道离开,且因此防止沿与牵拉通道内的纱线的运输方向相反的方向的不需要的气流。

替代地,也可设想通过进口开口引入的空气只行进了一定的距离就进入到牵拉通道中,在这里它由于沿相反方向流动的空气而经历了方向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在牵拉通道中流动的空气的各种流动方向盛行于此,使得源自空气喷嘴的空气中的至少一些也可以再次从锭子离开,从而与纱线的运输方向反向行进。

在任何情况下,当空气沿与纱线的运输方向相反的方向进入牵拉通道时,与现有技术形成对比,由于沿纱线的运输方向通过喷丝头引入的空气,力与纱线的运输方向反向进入牵拉通道的空气反向。最终,与其中通过空气喷嘴引入的空气只是发射到涡流室中的环状间隙中的方法相比,这个力减少了与运输方向反向地流动通过牵拉通道的空气的体积流量。

下文更详细地解释关于空气喷嘴的可能的定位的细节。

如果在包含进口开口的平面(所述平面特别地以与锭子的纵向轴线成直角延伸)中的每个空气喷嘴各自在进口开口与涡流室的内壁的切线(所述切线平行于相应的空气喷嘴的中心轴线)之间延伸,则这是特别有利的。因此,空气喷嘴不切向地通向涡流室。相反,它们相对于切向布置沿锭子的纵向轴线(沿牵拉通道延伸)的方向平行移位,使得它们径向地移位(基于上述纵向轴线),即,与现有技术相比位于更接近锭子的进口开口处。这促进了期望的效果,即,空气中的一些经由空气喷嘴引入到牵拉通道中。

如果空气喷嘴呈孔(每个孔具有中心轴线)的形式,则这是有利的。如果对应的中心轴线与参考平面(所述参考平面平行于此中心轴线延伸并且包含与相应的中心轴线成直角的锭子的纵向轴线)之间的最短距离a符合公式a=d/2+d/2+b,则这也是有利的,其中d是空气喷嘴的内直径,d是牵拉通道在邻近于进口开口的圆柱形区域中的内直径,并且b是在牵拉通道的圆柱形区段(在锭子的进口开口下游)的区域中在空气喷嘴的面向牵拉通道的内部与锭子的面向此空气喷嘴的内表面和/或其牵拉通道之间的剩余距离。

此外,a具有-0.7mm至8.0mm(优选地从0.0mm至7.0mm、特别优选地从0.4mm至6.5mm)的值。d具有在0.4mm至12.0mm(优选地0.6mm至10.0mm、特别优选地0.8mm至8.0mm的值,并且d具有0.2mm至2.0mm(优选地0.3mm至1.5mm、特别优选地0.4mm至1.2mm)的值。最后,如果b具有-1.5mm至5.0mm(优选地-1.0mm至3.0mm、特别优选地从-0.3mm至2.0mm)的值,则证明这是特别有利的。

当所使用的锭子是用于生产粗纱(即,在进行后续可能的织造步骤之前必须经受附加的纺纱操作的纱线)的锭子时,以下值证明是合适的:

a:1.5mm至8.0mm(优选地2.5mm至6.5mm、特别优选地从3.5mm至5.5mm),

b:-1.5mm至5.0mm(优选地-1.0mm至3.0mm、特别优选地从0.0mm至2.0mm),

d:0.4mm至2.0mm(优选地0.5mm至1.2mm、特别优选地0.6mm至1.0mm),

d:2.0mm至10.0mm(优选地4.0mm至8.0mm、特别优选地5.0mm至7.0mm)。

然而,如果锭子被用于生产传统的纱线(即,借助于织机就可以处理为织物而无任何附加的纺纱过程的纱线),则以下值证明是特别有利的:

a:-0.7mm至5.6mm(优选地0.0mm至4.2mm、特别优选地从0.4mm至3.1mm),

b:-1.0mm至3.5mm(优选地-0.5mm至2.75mm、特别优选地从-0.25mm至2.0mm),

d:0.3mm至1.2mm(优选地0.4m至0.8mm、特别优选地0.5mm至0.7mm),

d:0.4mm至3.0mm(优选地0.6mm至2.0mm、特别优选地0.8mm至1.5mm)。

如果b具有小于牵拉通道的内直径d的一半的值,则这也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空气喷嘴相对接近牵拉通道和/或锭子的进口开口,因此这确保了通过空气喷嘴引入的空气中的一些将进入牵拉通道。

此处,一般应指出,喷丝头应通常具有空气出口开口,基于锭子的纵向轴线,所述空气出口开口应位于涡流室的进口与锭子的进口开口之间。

如果b具有小于锭子在连接到进口开口的锭子的圆柱形区域中的壁厚的值,则这也是有利的。此处,壁厚被理解为基于锭子的纵向轴线的锭子壁的径向厚度。特别地,如果b具有在上述壁厚的值的50%与90%之间的值,则这是有利的。

如果空气喷嘴被设计为孔,使得相应的空气喷嘴的虚拟线性延伸部与锭子(即,与界定牵拉通道的锭子壁)相交,则这也是有利的。与此形成对比,在现有技术中习惯使上述延伸部延伸穿过涡流室的环状间隙而不撞击锭子。具有圆柱形状的延伸部可与锭子相交,使得与延伸部成直角延伸的截面表面为槽形。然而,特别地,如果空气喷嘴定位成使得虽然喷丝头的虚拟延伸部与锭子具有剖面表面,但中心轴线的虚拟直线延伸部确实经过锭子而不与其相交,则这会是有利的。

然而,特别地,如果相应的空气喷嘴的中心轴线的虚拟线性延伸部与锭子相交,则这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心轴线且因此还有对应的空气喷嘴特别地位于接近锭子和/或其进口开口处,因此这以特别可靠的方式确保了从空气喷嘴中出来的空气中的至少一些将进入牵拉通道。

一般来说,相应的空气喷嘴的中心轴线的延伸部和/或空气喷嘴自身的延伸部可以在锭子的外表面的区域中与锭子相交。

另外,如果相应的中心轴线的延伸部在锭子壁的区域中与锭子相交而由此与锭子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界定牵拉通道)不相交,则这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太多的通过空气喷嘴引入的空气将进入牵拉通道,使得将难以维持在锭子外部的涡流气流。

如果相应的空气喷嘴的虚拟延伸部和/或相应的钻孔的中心轴线的虚拟延伸部在锭子前侧的区域中与锭子相交,则这也是有利的。特别地,如果相应的空气喷嘴的延伸部在前侧的区域中以及在锭子外表面的区域中与锭子相交,则这也是有利的。例如,延伸部可首先在前侧的区域中与锭子相交,并且在剩余的路程中由于钻孔和牵拉通道的位置偏斜,在锭子壁的区域中也与锭子相交。

最后,引言中已经陈述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对应的喷气纺纱机的纺纱操作期间借助于空气喷嘴引入到涡流室中的空气中的一些进入到已经描述的环状间隙中,并且其一些进入牵拉通道。就这方面的优点来说,参考前面的描述和以下描述。

此外,此处应明确指出,喷气纺纱机具有先前或下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同样,上文所描述的喷气纺纱机可具有控制和/或调节单元,所述控制和/或调节单元设计成根据在本发明的上下文所描述的方法来操作喷气纺纱机。

当在纺纱操作期间借助于空气喷嘴将空气引入到涡流室中时,实现了特别的优点:所述空气中的至少一些撞击包围锭子的进口开口的锭子的前侧,并由此通过锭子以上述方式被划分。前侧(其应通常设计为在俯视图中的环)在这种情况下充当某种冲击表面,空气撞击在所述冲击表面上并由此被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或者进入环状间隙或者进入牵拉通道。虽然不能排除对空气进行划分的其他可能性,但是从结构观点来看仅仅通过空气喷嘴的位置和取向就可以实现这种可能性。

另外,如果在纺纱操作期间借助于空气喷嘴将空气引入到涡流室中使得由此引入的空气中的大部分进入环状间隙,则这是有利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流经空气喷嘴的空气因此主要在涡流室内部诱导纱线生产所需的涡流气流,而剩余的空气进入牵拉通道并由此抑制气流沿与纱线的运输方向相反的方向穿过牵拉通道或至少使其减少。

如果在纺纱操作期间借助于空气喷嘴将空气引入到涡流室中使得所引入的空气的最多30%、优选地最多10%、特别优选地最多5%进入牵拉通道,则这是特别有利的。剩余的量进入环状间隙,并最终通过对应的抽吸排气部离开喷丝头。

附图说明

在以下实施例中描述了本发明的附加优点。在示意图中:

图1示出了喷气纺纱机的局部的侧视图,

图2示出了穿过已知的喷丝头的局部的横截面,

图3示出了图2中所图示的喷丝头的截面图,其中截面沿着界面s,

图4a、图4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喷丝头的截面图,

图5示出了在图4b中所示的喷丝头内的可能的气流,

图6示出了图4a的局部,

图7a、图7b示出了在纤维导引元件的区域中的喷丝头的俯视图,

图8示出了喷气纺纱机的局部的侧视图,以及

图9示出了喷气纺纱机的局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喷气纺纱机的局部的示意图。喷气纺纱机可视需要包括牵伸装置,其具有多个牵伸装置辊21,并且视需要具有单个小皮带22,其中,在纺纱操作期间牵伸装置被供应有纤维结构1(例如,呈双熟条的形式)。

此外,此处所示的喷气纺纱机具有布置成彼此靠近的一个或多个喷丝头2,每个喷丝头2具有内部涡流室3,在内部涡流室3中,纤维结构1和/或纤维结构1的纤维中的至少一些被提供有捻度(下文更详细地描述喷丝头2的确切的操作模式)。

另外,喷气纺纱机可包括多个合作的牵拉辊25以及缠绕装置(未示出),缠绕装置在牵拉辊25的下游,并且可以借助于所述缠绕装置将通过出口26离开喷丝头2的纱线27缠绕到套管23上以形成线筒24。根据本发明的喷气纺纱机不一定必须具有如图1中所图示的牵伸装置。牵拉辊25不是绝对必要的。

此处所示的纺纱机根据气流式纺纱方法来操作。为形成纱线27,布置在进口4(所谓的纤维导引元件20优选地布置在进口4中)上方的纤维结构1被导引到喷丝头2的涡流室3(也见图2)中,在所述涡流室中,纤维结构得到捻度,即,纤维结构1的自由纤维端中的至少一些被空气喷嘴10所产生的气流所捕获,空气喷嘴10适当地布置在包围涡流室3的涡流室壁29中。此处纤维中的一些从纤维结构1中被拉出至少一定距离,并被缠绕在纱线形成元件的尖端周围,所述纱线形成元件呈突入到涡流室3中的锭子6的形式。最后,自由纤维端也沿进口开口5的方向被牵拉,并由此作为所谓的缠绕纤维而被包裹在居中地延伸的芯纤维周围,从而导致纱线27具有期望的捻度,因为纤维结构1通过布置在锭子6的内部的牵拉通道12被牵拉,并通过进口开口5从涡流室3中牵拉出,进口开口5布置在锭子6的面向进口4的方向的前侧13的区域中。

一般来说,在这一点上应澄清,生产出的纱线27可基本上为任何纤维结构,其特征在于:纤维(所谓的缠绕纤维)的外部部分包裹在纤维的内部部分周围,优选地没有捻度,以将期望的强度赋予到纱线27。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喷气纺纱机,可以借助于所述喷气纺纱机生产出所谓的粗纱。粗纱是具有相对少量的缠绕纤维和/或纱线27的纱线27,其中缠绕纤维相对松散地缠绕在内芯周围,使得纱线27保持为可牵拉的。这例如在生产出的纱线27借助于下游纺织机(例如,环锭纺纱机)上的牵伸装置被再次牵拉或必须被再次牵拉以适合进一步处理时是重要的。

就空气喷嘴10来说,此处应作为纯粹的预防措施而再次指出,此类空气喷嘴应通常定向成使得它们联合地产生具有沿同一方向的统一捻度方向的气流。此处各空气喷嘴10以彼此成旋转对称的方式布置。

此外,图2示出了:环状间隙9(优选地以与锭子6的纵向轴线11成旋转对称的方式至少部分地延伸)形成于锭子6的外表面7与涡流室3的内壁8(即,涡流室壁29的面向锭子6的方向的表面)之间。在目前已知的方法中,通过空气喷嘴10引入的所有空气28都将经由此环状间隙9离开涡流室3,其中,空气28将通常通过空气抽吸排气部(未示出)向下抽出到环状间隙9外(基于图2)。

关于这点,还应参考图3,图3示出了沿图2中的截面平面(此处被示为沿截面平面s)所图示的喷丝头2的截面。为了更好地理解起见,空气喷嘴10被投影到截面平面s中。图4至图6也是同样的情况,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图4至图6。

图2表明,已知的达到最高水准的空气喷嘴10明确取向成使得所引入的所有空气28都进入在涡流室壁29与锭子6之间的环状间隙9,因为希望此产生特别同质的涡流气流(这也是为什么已知的达到最高水准的空气喷嘴10切向地通向涡流室3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空气喷嘴10(由于简单性缘故,图3至图6中仅示出了若干所述相应的空气喷嘴中的一者)的中心轴线14的虚拟延伸部16与锭子壁17不相交。

虽然在纤维导引元件20的区域中的所产生的真空对于通过进口4将纤维结构1牵拉到喷丝头2中是重要的,但其也沿锭子6的进口开口5的方向引起了不需要的气流(所述不需要的气流从喷丝头2的出口26延伸穿过牵拉通道12,牵拉通道12以锭子6的内表面18为边界),并对纱线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与现有技术形成对比,现在提出:空气喷嘴10应取向成使得经由空气喷嘴10引入到涡流室3中的空气28中的一些应进入环状间隙9,并且所述空气28中的一些应通过进口开口5进入牵拉通道12。

图4a和图4b中图示了可能的取向,它们原则上对应于图3中所表示的内容(即,此处空气喷嘴10再一次被投影到截面平面中)。

与图3中所示的空气喷嘴10的取向形成对比,图4a和图4b中所示的空气喷嘴10沿牵拉通道12的方向移位,使得它们不再切向地通向涡流室3。鉴于图4a中的移位已发生使得相应的空气喷嘴10的中心轴线14的虚拟延伸部16延伸到锭子6外部,在图4b的情况下,所述延伸部16与锭子壁17相交。

然而,在两种情况下,空气喷嘴10定向成使得其虚拟延伸部15与锭子壁17相交。因此,在图4a和图4b中所示的俯视图中,空气喷嘴10的所述延伸部15和锭子6的前侧13重叠。

现在,图5中示意性地示出了这种定向的作用,其中图示了图4b中所示的变体。如由空气28的路径图解地图示的,由空气喷嘴10引入到涡流室3中的空气28中的一些进入环状间隙9,而剩余的空气28进入牵拉通道12。所引入的空气28的这个量于是意指相对很少的空气28或根本没有空气会与纱线27的运输方向反向地流动通过牵拉通道12(即,从喷丝头2的入口26沿锭子6的进口开口5的方向)。这准许生产出特别高质量的纱线27。

图6中示出了可能的有利尺寸,为了简单性起见,图6中仅示出了对应于图4和图5的截面图的细节。

如在先前描述中解释的,如果在锭子6的进口开口5下游的截面的区域中牵拉通道12的内直径d在用于纺出传统纱线的锭子6的情况下具有0.4mm至3.0mm的值或针对用于纺出粗纱的锭子6具有2.0mm至10.0mm的值,则这是有利的,其中,喷丝头2的内直径d应优选地具有0.2mm至2.0mm的值。

此外,如果对应的中心轴线14与参考平面b之间的最短距离a平行于此中心轴线14延伸并且包含牵拉通道12的纵向轴线11(见图6),则这也证明是有利的,垂直于相应的中心轴线14延伸的所述距离在纺出传统纱线时具有-0.7mm至5.6mm的值以及在纺出粗纱时具有1.5至8.0mm的值。这个值进而包括空气喷嘴10的内直径d的一半和牵拉通道12的内直径d的一半以及距离b(所述距离b的值为-1.5mm至5.0mm)。特别地,b应具有小于锭子壁17的壁厚w的值的值,这也被识别在图6中。

最后,图6示出了:空气喷嘴10应优选地具有某个值,并且沿锭子6的纵向轴线11的方向基于涡流室3的内壁8的切线19布置成具有偏移。

最后,应参考图7和图8,图7和图8涉及新颖的喷气纺纱机的另一个有利方面。关于这点,应指出,大多数附图中的空间取向由坐标系表示,其中这些附图中有多个图被示为具有相同的视角(例如,图1和图8和/或图3至图6,这由于简单性缘故而被省略)。

如通过比较图7a(所说明的现有技术)与图7b(新颖的技术)示出的,如果纤维导引元件20布置成使得其绕x轴线旋转,则这可能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纤维结构1一穿过纤维导引元件20,纤维结构1就沿z方向(即,沿平行于牵拉机辊21的旋转轴线延伸的方向)偏转。

另外或替代地,如果喷丝头2关于z轴线倾斜离开图1和图8中所示的位置使得锭子6的纵向轴线11和纤维结构1的运输方向在牵伸装置内彼此不再平行,则这是有利的,其中在0°与15°之间的对应的倾斜角度是优选的。

最后,还可设想此喷丝头2关于y轴线倾斜或沿z轴线和/或y轴线移位。沿y轴线的方向的偏移应达到最大值10mm,其中所述偏移是基于其中穿过牵拉机的纤维结构1与锭子6的纵向轴线11是共线的实施例。

最后,关于这点,参考图9。这原则上示出了图8中所示的局部的俯视图,其中,还图示了用于纤维结构1的导引件30。导引件30(也可存在若干所述导引件)起到将纤维结构1按其路径导引于牵伸装置中并穿过牵伸装置的作用,其中,导引件30确保纤维结构1一方面走其预定的路径,且另一方面被侧向地压缩达到预定的程度(例如,通过导引件30的漏斗形状)。

此外,图9示出了:在过去已习惯将喷丝头2放置成使得纤维结构1以其与锭子6的纵向轴线11近似共线这样一种方式进入喷丝头2和/或涡流室3的进口4。

然而,如上文已经指示的,如果在牵拉机辊21的位置相同的情况下与图9相比使喷丝头2沿z轴线移位(相对于图9向上或向下),则这也可能是有利的,其中,移位的量应优选地在2mm与30mm之间,即锭子6的纵向轴线11与纤维结构1的中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应在2mm与30mm之间。

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处所图示和描述的实施例。在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修改与所描述的特征的任何组合同等地有可能,即使它们被图示和描述在说明书和/或权利要求的不同部分中或在不同实施例中。

附图标记列表

1纤维结构

2喷丝头

3涡流室

4涡流室的进口

5锭子的进口开口

6锭子

7锭子的外表面

8涡流通道的内壁

9环状间隙

10空气喷嘴

11锭子的纵向轴线

12牵拉通道

13锭子的前端

14空气喷嘴的中心轴线

15空气喷嘴的虚拟延伸部

16空气喷嘴的中心轴线的虚拟延伸部

17锭子壁

18锭子的内表面

19涡流室的内壁的切线

20纤维导引元件

21牵伸装置辊

22皮带

23套管

24线筒

25牵拉辊

26出口

27纱线

28空气

29涡流室壁

30用于纤维结构的导引件

w锭子的壁厚

d空气喷嘴的内直径

d在邻近于进口开口的圆柱形区域中牵拉通道的内直径

b参考平面

s截面平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