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化学纤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0790发布日期:2018-12-08 07:42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化学纤维。



背景技术:

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近年来,新材料越来越受重视,国家也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

新材料技术则是按照人的意志,通过物理研究、材料设计、材料加工、试验评价等一系列研究过程,创造出能满足各种需要的新型材料的技术。

先进高分子材料。制定发布丁基橡胶等特种橡胶及专用助剂、聚酰胺等工程塑料及制品、电池隔膜、光学功能薄膜、特种分离膜及组件、环境友好型涂料以及功能性化学品等一批重点产品标准,完成测定方法、通用技术条件、应用规范等配套标准制修订。完成功能薄膜、特种橡胶等领域65项重点新材料标准制修订工作,提出110项重点标准研制计划。

高分子材料:macromolecularmaterial,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高分子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所有的生命体都可以看作是高分子的集合。高分子材料按来源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按特性分为橡胶、纤维、塑料、高分子胶粘剂、高分子涂料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等。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前者指蚕丝、棉、麻、毛等。后者是以天然高分子或合成高分子为原料,经过纺丝和后处理制得。纤维的次价力大、形变能力小、模量高,一般为结晶聚合物。

纤维(美:fiber;英:fibre)是指由连续或不连续的细丝组成的物质。在动植物体内,纤维在维系组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纤维用途广泛,可织成细线、线头和麻绳,造纸或织毡时还可以织成纤维层;同时也常用来制造其他物料,及与其他物料共同组成复合材料。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存在的,可以直接取得纤维,根据其来源分成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三类。化学纤维是经过化学处理加工而制成的纤维。可分为人造纤维(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和无机纤维。

人造纤维也称再生纤维。

人造纤维是用含有天然纤维或蛋白纤维的物质,如木材、甘蔗、芦苇、大豆蛋白质纤维等及其他失去纺织加工价值的纤维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后制成的纺织纤维。主要用于纺织的人造纤维有:黏胶纤维、醋酸纤维、铜氨纤维。

再生纤维是指将天然高聚物制成的浆液高度纯净化后制成的纤维,如再生纤维素纤维、再生蛋白质纤维、再生淀粉纤维以及再生合成纤维。

现有的化学纤维比较脆弱,容易断裂,用其制成的织物透气性差,防晒抗辐射能力弱,并且用料也不环保;容易磨损,不经久耐用,使用寿命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化学纤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化学纤维,由如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环氧树脂10-14份、淀粉30-50份、醋酸纤维30-40份、甲基纤维素2-4份、二氧化锡4-6份、纳米硫酸钡12-18份、三氧化二铁8-10份、丁二醇12-18份、石墨烯3-7份、对苯二甲酸3-5份、硼化物1-3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5-9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5份。

进一步的,由如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环氧树脂10份、淀粉30份、醋酸纤维30份、甲基纤维素2份、二氧化锡4份、纳米硫酸钡12份、三氧化二铁8份、丁二醇12份、石墨烯3份、对苯二甲酸3份、硼化物1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5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份。

进一步的,由如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环氧树脂14份、淀粉50份、醋酸纤维40份、甲基纤维素4份、二氧化锡6份、纳米硫酸钡18份、三氧化二铁10份、丁二醇18份、石墨烯7份、对苯二甲酸5份、硼化物3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9份、过氧化二异丙苯5份。

进一步的,由如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环氧树脂12份、淀粉40份、醋酸纤维35份、甲基纤维素3份、二氧化锡5份、纳米硫酸钡15份、三氧化二铁9份、丁二醇15份、石墨烯5份、对苯二甲酸4份、硼化物2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7份、过氧化二异丙苯3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该新型化学纤维比较强韧,不易断裂,不易磨损,经久耐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过度浪费;(2)用本发明制成的织物透气性良好,质地轻盈,防辐射能力强,用料也比较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实施例1

一种新型化学纤维,由如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环氧树脂10份、淀粉30份、醋酸纤维30份、甲基纤维素2份、二氧化锡4份、纳米硫酸钡12份、三氧化二铁8份、丁二醇12份、石墨烯3份、对苯二甲酸3份、硼化物1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5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份。

实施例2

一种新型化学纤维,由如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环氧树脂14份、淀粉50份、醋酸纤维40份、甲基纤维素4份、二氧化锡6份、纳米硫酸钡18份、三氧化二铁10份、丁二醇18份、石墨烯7份、对苯二甲酸5份、硼化物3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9份、过氧化二异丙苯5份。

实施例3

一种新型化学纤维,由如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环氧树脂12份、淀粉40份、醋酸纤维35份、甲基纤维素3份、二氧化锡5份、纳米硫酸钡15份、三氧化二铁9份、丁二醇15份、石墨烯5份、对苯二甲酸4份、硼化物2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7份、过氧化二异丙苯3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该新型化学纤维比较强韧,不易断裂,不易磨损,经久耐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过度浪费;(2)用本发明制成的织物透气性良好,质地轻盈,防辐射能力强,用料也比较环保。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化学纤维,由如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环氧树脂10‑14份、淀粉30‑50份、醋酸纤维30‑40份、甲基纤维素2‑4份、二氧化锡4‑6份、纳米硫酸钡12‑18份、三氧化二铁8‑10份、丁二醇12‑18份、石墨烯3‑7份、对苯二甲酸3‑5份、硼化物1‑3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5‑9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5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该新型化学纤维比较强韧,不易断裂,不易磨损,经久耐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过度浪费;(2)用本发明制成的织物透气性良好,质地轻盈,防辐射能力强,用料也比较环保。

技术研发人员:潘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申科塑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0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