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废纸水力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8956发布日期:2019-02-01 20:03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回收废纸水力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造纸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收废纸水力清洗机。



背景技术:

采用回收废纸造纸时,如果仅采用水力碎浆机使废纸达到完全碎解,会消耗相当高的动力,且后期疏解度提高很慢,有资料证明,当碎解度达75%时,不宜继续采用水力碎浆机碎解,否则将使电耗加大,因此,废纸的离解常采用二级碎浆工艺,第一级用水力碎浆机,第二级用其它的疏解设备。第二级的疏解设备常一机多能,具疏解和除重轻杂质的作用,而第二级的疏解设备通常是一台用于处理废渣的水力清洗机。

水力清洗机会对含轻重杂质较多的废纸进行自动清洗疏解,使固体重渣、塑料轻渣与纸浆分离,纸浆回到下一流程使用,固体重渣由水力清洗机重渣出口排除,混有部分纸浆的塑料轻渣自动从轻渣出口送到下一处理设备继续分离。如图1和图2所示的现有的水力清洗机,浆料流体在壳体内部运转时,浆料中的塑料轻杂质往往会包裹着重渣一起螺旋前进,在叶轮的高速带动下,包裹着重渣的塑料轻杂质或塑料线状物还未来的及疏解,就进入了轻、重渣排放出口。导致重渣和轻渣分离不彻底,且常常堵塞轻、重渣排放出口,造成处理效率低且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去清理轻、重渣排放出口,人力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回收废纸水力清洗机,以调整浆料流体在壳体内部的运行轨迹,使重渣和轻渣的分离彻底,提高除渣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回收废纸水力清洗机,包括水平设置的筒形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端部设置有进浆口,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底部设置有重渣出口,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上部设置有轻渣出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的改向装置,所述改向装置位于所述轻渣出口的侧部,并且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延伸;所述改向装置包括:

倾斜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壁的第一改向板、第二改向板,且所述第一改向板和所述第二改向板的上边分别与所述壳体内壁焊接,所述第一改向板和所述第二改向板的下边相固定,并且所述第一改向板和所述第二改向板之间具有夹角;

两个端部封板,两个所述端部封板、所述第一改向板、所述第二改向板、所述壳体共同围成封闭空腔。

进一步,两个所述端部封板倾斜设置,并且倾斜方向相反。

进一步,所述第一改向板和所述第二改向板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

进一步,所述第一改向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改向板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壳体内沿径向设置有筛板,所述筛板上设置有疏解刀,穿过所述筛板的传动轴端部安装有叶轮,所述叶轮与所述疏解刀之间预留有间隙。

进一步,所述叶轮与所述进浆口同轴设置。

进一步,所述改向装置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冲洗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浆料从端部进浆口进入壳体内,高速旋转的叶轮带动浆料在壳体内部随之作旋转运动,同时又由于叶轮旋转时的泵送作用,使浆料沿轴向作循环,重渣在离心力作用下逐渐趋向下周壁,最后从重渣出口分离出去。相反,密度较小的轻渣则逐渐趋于壳体的上周壁,从轻渣出口分离出去;在设备壳体内部轻渣出口处设置一定角度的改向装置,轻、重渣随浆料做旋转运动时,与改向装置发生多次碰撞,使其在壳体内部的运行轨迹发生改变即相当于增加了浆料的循环运行轨迹;此时在旋转叶轮的强烈作用下,被改变运行轨迹的含轻、重渣的浆料多次被疏解刀撕碎、疏解,有效防止了包裹着重渣的塑料轻杂质或塑料线状物缠绕后阻塞重渣出口和轻渣出口,有利于彻底分离重渣和轻渣,除渣效率大大提高且降低了维修率;与此同时也可有效避免防止塑料线状物缠绕在叶轮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回收废纸水力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回收废纸水力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图3中第一改向板和第二改向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端部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轻渣出口,3-重渣出口,4-进浆口,5-改向装置,51-第一改向板,52-第二改向板,53-端部封板,6-筛板,61-疏解刀,7-叶轮,8-冲洗水口,9-良浆出口,a-85.8°。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3所示,回收废纸水力清洗机结构与卧式水力碎浆机相似,主要是利用浆料在叶轮7高速运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分离出轻杂质和重杂质,以此达到处理水力碎浆机未离解的浆片和绞绳未带走的塑料皮、橡胶和泡沫。

回收废纸水力清洗机主要包括水平设置的筒形壳体1(类似于罐体),壳体1的第一端端部设置有进浆口4,壳体1的第一端底部设置有重渣出口3,壳体1的第二端上部设置有轻渣出口2,轻渣出口2与圆筒筛相连,用于进一步去除大片,条状轻杂物。壳体1的第一端为弧状,进浆口4与水力碎浆机相连。壳体1上还设置有冲洗水口8,用于与白水管相连,进行洗浆工序。

在壳体1内的上部设置有与壳体1内壁固定的改向装置5,改向装置5位于轻渣出口2的侧部,并且沿壳体1的轴向延伸。壳体1内沿径向固定设置有筛板6,筛板6靠近壳体1的第二端,筛板6上设置有疏解刀61,穿过筛板6的传动轴端部安装有叶轮7,旋转的叶轮7与固定安装的疏解刀61之间预留有间隙,借此间隙充分发挥疏解刀61撕碎、疏解的作用。

叶轮7与进浆口4同轴设置,确保浆料在壳体1内部作旋转运动的同时又由于叶轮旋转时的泵送作用,浆料沿轴向作循环,有利于重渣和轻渣的分离。

其中改向装置5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整个改向装置5与浆料接触的外壁上镀有耐磨铬层。改向装置5包括倾斜安装于壳体1内壁的第一改向板51、第二改向板52,且第一改向板51的上边和第二改向板52的上边分别与壳体1内壁焊接,第一改向板51下边和第二改向板52的下边相固定,并且第一改向板51和第二改向板52之间具有夹角,为了尽量发挥器改向作用,将并且第一改向板51和第二改向板52之间夹角设置为小于或等于90°,第一改向板51和第二改向板52连接后的截面形状类似为L型,连接后可相当于角钢。

还包括主要起密封作用的两个端部封板53,两个端部封板53、第一改向板51、第二改向板52、壳体1共同围成封闭空腔。

其中两个端部封板53倾斜设置,并且倾斜方向相反;即,从图3中可以看出第一改向板51和第二改向板52与壳体1连接的一端轴向长度大于第一改向板51和第二改向板52相连的一端轴向长度;也可以理解为,靠近壳体1第一端的端部封板53向偏离第一端端部方向倾斜,靠近壳体1第二端的端部封板53向靠近第一端端部方向倾斜。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改向板51和第二改向板52之间夹角a为85.8°;且第一改向板51的宽度大于第二改向板52的宽度,且第一改向板51宽度近似为第二改向板52宽度的两倍,这是基于叶轮7的旋转方向设定的,为了保证浆料与第一改向板51碰撞时的接触面积。

如图6所示,端部封板53设置于第一改向板51、第二改向板52和壳体1连接的端部,端部封板53的形状与第一改向板51、第二改向板52和壳体1三者连接的端部的形状相适配,端部封板53主要是用于防止浆料进入第一改向板51、第二改向板52和壳体1围成的空腔内。第一改向板51和第二改向板52的外表面为工作面,即与浆料接触面。

工作原理:

叶轮7在电机的带动下高速旋转,被水力粉碎机粉碎的含有杂质的浆料从端部进浆口进入壳体1内,之后立即被高速旋转的叶轮7加速,同时又由于叶轮7旋转时的泵送作用,浆料沿轴向作循环;浆料高速旋转会产生很大的离心力。当轻、重渣在随浆料做旋转运动时,与改向装置5发生多次碰撞,使其在壳体1内部的运行轨迹发生多次改变,此时在旋转叶轮7的强烈作用下,被改变运行轨迹的含轻、重渣的浆料循环多次次被疏解刀61撕碎、疏解。由于重渣的密度比纸浆的密度大,其获得的离心力就更大,这样重渣在离心力与重力的共同作用下会沿壳体1内壁沉降,最后从重渣出口3分离出去。相反,密度较小的轻渣则逐渐趋于壳体1的上周壁,从轻渣出口2分离出去;利用改向装置5调整浆料在壳体1内部的运行轨迹,有效防止了包裹着重渣的塑料轻杂质或塑料线状物缠绕后阻塞重渣出口3和轻渣出口2,有利于彻底分离重渣和轻渣,除渣效率大大提高且降低了维修率;与此同时也可有效避免防止塑料线状物缠绕在叶轮上,最后良浆从良浆出口9流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