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纺精梳机锡林排除机构的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9729发布日期:2019-04-20 05:44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棉纺精梳机锡林排除机构的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棉纺精梳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棉纺精梳机锡林排除机构的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精梳是纺纱工序中提高纱线质量的重要工序,而锡林又是精梳机实现梳理功能的主要梳理元件;锡林的主要功能是梳理由钳板握持的棉层,在梳理时,锡林针齿穿透棉层,针齿根部与棉层中的纤维产生摩擦滑动,将棉结、杂质及短绒阻留在锡林针齿中,然后被高速回转的毛刷清除。

高速回转运动的锡林带动周围空气层运动,形成锡林气流附面层;由于锡林针尖部分为扇形结构,在锡林针面部分气流层的速度大,当锡林针面通过之后气流层的速度迅速减小;现有技术的精梳机中,气流会影响精梳生产质量,在锡林轴处于十三分度(锡林轴上有分度盘,将锡林轴转动一周分为40个分度,每分度对应的圆心角为9°)时,精梳机气流通道的平面如图1所示,锡林14和毛刷16所在空间形成气流通道的下方连接的是吸风负压主风道,此时主风道的负压对气流起主要引导作用,气流整体方向向下;而补入的气流主要从两个方向进入,一是从锡林14和后挡板19之间的间隙进入,二是从气流补风通道17(风道可调挡板18位于其下壁板上,用于调节进入主风道风量的大小)进入。

如图1所示,在十三分度时锡林14和毛刷16相接触,其中顺时针方向回转的锡林14形成的气流附面层在接触点处被阻,被阻的气流层在锡林14、三角气流板15和前壁板13组成的区域聚集而形成高压区;高压区的气流沿前壁板13向后分离罗拉12’处扩散,部分气流从后分离罗拉12’与锡林14之间逸出;锡林轴处于十三分度时,后分离罗拉12’处于倒转状态(在图1中处于逆时针旋转状态),它将上一工作周期输出的棉网紧贴分离罗拉倒入机内,以便与钳板11送来棉丛搭接,若此时有气流从高压区逸出,会使得后分离罗拉12’倒入机内的棉网上飘,从而无法与钳板11送来的棉丛进行接合,进而使得分离罗拉输出的棉网上出现严重的鱼鳞斑,甚至产生破网,严重地影响了精梳生产与精梳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精梳机锡林周围高压气流影响棉网质量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希望将锡林高速回转产生的气流通过气流通道及时的送入主风道中,提供了一种棉纺精梳机锡林排除机构的导流装置,如图2所示,进而使后分离罗拉22’与锡林24之间的气压始终为负压,即后分离罗拉22’与锡林24之间始终有气流补入,从而保证钳板21送来的新棉丛与分离罗拉22’倒入机内的棉丛进行接合,为实现这个工作原理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棉纺精梳机锡林排除机构的导流装置,其设置在精梳机的精梳机的左右侧挡板上,包括前壁板、毛刷气流挡板、风道可调挡板、风道壁板,后挡板,其中前壁板与后挡板之间形成了气流通道,并且这个气流通道中设置有供锡林和毛刷进行运转的空间,并且所述毛刷气流挡板与毛刷同心配置且同样位于这个空间内,所述风道壁板竖直部分与后挡板之间形成了主风道的入口通道,并且贴合风道壁板倾斜部分可滑动的设置着用于调节入口通道大小的风道可调挡板。

进一步,所述的前壁板由三部分组成,其中上下两部分为直线段,而中间部分是与毛刷同圆心的弧线段,并且中间的弧线段与上下两部分的直线段相切,其中下部分的直线段与风道可调挡板保持平行。

优选的,所述的前壁板23的宽度为336mm,竖直方向长度为310mm,并且下面部分直线段的尾端距离后壁板75.3mm,距离下方的主风道上表面110mm。

优选的,所述的前壁板的中间弧线段与毛刷同圆心配置并且到毛刷表面的距离为36mm。

优选的,下面部分直线段与风道可调挡板平行,两板之间的距离为18mm。

进一步,所述毛刷气流罩板由三部分组成,其中上方部分是与毛刷同圆心的圆弧段,而中间是圆弧连接段,紧接着的下方部分是直线段,其中中间的圆弧连接段与上方部分的圆弧段以及下方部分的直线段均相切。

优选的,所述的毛刷气流罩板通过螺丝固定于左右侧挡板上,其宽度为336mm,并且其下方直线段的尾端与毛刷轴心的竖直距离为83mm,与风道后挡板之间的距离为85mm。

优选的,所述的毛刷气流罩板的上方圆弧段与毛刷同圆心配置,其与毛刷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mm。

进一步,所述风道壁板的竖直部分的高度为60mm,与后挡板之间的距离为47mm,并且其倾斜部分的板长为134mm,并且其倾斜部分与其竖直部分之间的夹角为130°。

进一步,所述的倾斜部分的两侧面还设置有直立侧板,这两个直立侧板上相对开设有供风道可调挡板进行调节的槽口,并且在侧板上还设置有卡槽以便于风道可调挡板的调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避免现有精梳机锡林附面层气流会对棉网的搭接产生不利影响,并且本发明中的装置能够将锡林高速回转产生的附面层气流通过气流引导通道28及时的排出,从而使分离罗拉22’与锡林24之间的气压始终为负压,有气流从此处补入,补入的气流作用于倒入机内的棉网,能使棉网紧贴于分离罗拉表面,保证钳板送来的棉丛与分离罗拉倒入机内的棉网进行结合,从而保证精梳质量;本发明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在精梳机高速时能够很好的解决锡林附面层气流对棉网质量的不利影响,为精梳机的高速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在十三分度时精梳机气流通道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11为钳板,12为前分离罗拉,12’为后分离罗拉,13为前壁板,14为锡林,15为三角气流板,16为毛刷,17为补风通道,18为风道可调挡板,19为后挡板。

图2为本发明在十三分度时精梳机气流通道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21为钳板,22为前分离罗拉,22’为后分离罗拉,23为前壁板,24为锡林,25为毛刷气流罩板,26为毛刷,27为气流通道,28为补风通道,29为风道可调挡板(290为连接耳),210为风道壁板,211为后挡板。

图3为本发明中前壁板23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前壁板23的后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毛刷气流罩板25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毛刷气流罩板25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风道壁板210安装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风道壁板210及风道可调挡板29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中,2101为倾斜部分,2102为竖直部分,2103为卡槽,2104为直立侧板,2105为槽口。

图9为本发明中主风道214及左右侧挡板212、213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中,24为锡林,26为毛刷,212为左侧挡板,213为右侧挡板,214为主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2所示,一种棉纺精梳机锡林排除机构的导流装置,由前壁板23、毛刷气流罩板25、风道可调挡板29和风道壁板210构成,所述前壁板23焊接于精梳机的左右侧挡板(其中212为左侧挡板,213为右侧挡板)上,其中左右侧挡板(其中212为左侧挡板,213为右侧挡板)固定于下方主风道214上(主风道及左右侧挡板的位置如图9所示),这样所述前壁板23与后挡板211就形成供锡林24和毛刷26在这个空间内运转的气流通道,所述风道壁板210竖直部分与后挡板211之间形成了主风道的入口通道。

如图3和4所示,所述的前壁板23由三部分组成,其中上下两部分为直线段,而中间部分是与毛刷26同圆心的弧线段,并且中间的弧线段与上下两部分的直线段相切,其中下部分直线段与风道可调挡板29保持平行;具体来说,前壁板23的上部分直线段长度为135mm,中间圆弧段的半径为91mm,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76°,下部分直线段长度为121mm;安装时,下部直线段与风道可调挡板29保持平行,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31°(所述风道可调挡板29与所述风道壁板210之间的夹角也为131°),所述前壁板23最下部的尾端与后挡板211的距离为75.3mm,并且尾端距离下方的主风道上表面为110mm;所述前壁板23的中间弧线段与毛刷26保持同圆心配置,并且前壁板23整体的竖直方向长度为310mm,宽度为336mm,壁厚为2mm。

如图5和6所示,所述的毛刷气流罩板25通过螺丝固定于精梳机的左右侧挡板(其中212为左侧挡板,213为右侧挡板)上,其与所述的毛刷26表面间隔一定距离,所述毛刷气流罩板25由三部分组成,其中上方部分是与毛刷26同圆心的圆弧段,而中间是圆弧连接段,紧接着的下方部分是直线段,其中中间的圆弧连接段与上方部分的圆弧段以及下方部分的直线段均相切;具体来说,上方部分圆弧段的半径为57mm,圆弧段所对应的毛刷26的圆心角为178°,而中间连接圆弧段的半径为20mm,连接圆弧段所对应的圆心角为67°,所述下方部分的直线段长度为13mm;安装时,上方圆弧段与毛刷保持同圆心配置,与毛刷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mm,下方部分直线段的尾端与毛刷轴心的竖直距离为83mm,距离风道后挡板85mm。

如图7和8所示,所述的风道可调挡板29通过螺丝固定于风道壁板210上,而风道壁板210位于主风道上,所述风道可调挡板29可沿风道壁板倾斜方向进行上下调节,其调节是通过风道可调挡板29两侧直立的连接耳290内各自通入的螺栓,且螺栓在风道壁板210上设置的槽口2105中进行滑动来实现,进而所述的风道可调挡板29可沿其倾斜方向上下滑动调节风道风量,具体来说,所述风道壁板210的竖直部分2102的高度为60mm,与后挡板211之间的距离为47mm,所述风道壁板210还包括倾斜部分2101(风道可调挡板29位于其上),并且倾斜部分2101的板长为134mm,倾斜部分2101与竖直部分2102之间的夹角为130°,并且所述的倾斜部分的两侧面还设置有直立侧板2104,这两个直立侧板上相对开设有供风道可调挡板29进行调节的槽口2105,并且在侧板上还设置有卡槽2103以便于风道可调挡板的调节。

本发明的原理是:将锡林高速回转产生的气流通过气流通道及时的带入主风道,使后分离罗拉22’与锡林24之间的气压始终为负压,即后分离罗拉22’与锡林24之间始终有气流补入,从而保证钳板送来的新棉丛与分离罗拉倒入机内的棉丛进行接合;而气流通道进入主风道处,受到所述风道可调挡板29的调节,进而控制补入气流的大小,具体调节方式是松开将风道可调挡板29紧固在风道壁板上的两侧螺栓,将两侧螺钉沿风道壁板210上设置的槽口上下滑动,调节到合适位置后再将螺栓紧固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更动或修饰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