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纺纱线及其纺纱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8739发布日期:2019-11-20 00:46阅读:688来源:国知局

方法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混纺纱线及其纺纱工艺。

背景方法

合成纤维是将人工合成的、具有适宜分子量并具有可溶(或可熔)性的线型聚合物,经纺丝形成和后处理而制得的化学纤维。通常将这类具有成纤性能的聚合物称为成纤聚合物。与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相比,合成纤维的原料是由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合成纤维除了具有化学纤维的一般优越性能,如强度高、质轻、易洗快干、弹性好、不怕霉蛀等外,不同品种的合成纤维个具有某些独特性能,包括涤纶、腈纶、丙纶、氨纶、维纶、氯纶、绵纶等。

腈纶是聚丙烯腈纤维商品名称,通常由85%以上的丙烯腈和其他单体共聚物组成。腈纶是合成纤维品种之一,腈纶质轻保暖,弹性好,许多性能类似羊毛,故称“合成羊毛”,腈纶应用十分广泛;腈纶主要成分是丙烯腈,包含少量其他成分。腈纶织物染色鲜艳,耐光性属各种纤维织物之首,但其耐磨性却是各种合成纤维织物中最差的,因此,腈纶织物适合做户外服装、泳装及儿童服装;腈纶织物吸湿性较差,容易沾污,穿着有闷气感,但其尺寸稳定性好;腈纶织物有较好耐热性,居合纤第二位,且耐酸、氧化剂和有机溶剂,对碱的作用相对较敏感;腈纶织物在合纤织物中属较轻的织物,仅次于丙纶,因此它是好的轻便服装衣料;腈纶织物在加入少量其他成分后,染色性能明显改善,腈纶性能受温度作用的影响较大,常用热处理来改变腈纶的品质,如提高尺寸的稳定性。

混纺纱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纤维按一定比例混合纺制的纱线,如涤棉混纺纱,涤粘混纺纱等,还有用多种纤维按不同比例来分配调节变成了混纺纱。

现有技术的混纺纱工艺包括: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腈纶类品种传统的纺纱工艺纺出纱线因为混合原因,织成织物染色后容易出现白点,这类问题一直是大部分纺织厂面临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纺纱工艺纺出纱线时,由于腈纶等非纤维素纤维的存在,混合不均匀,导致织成织物染色后容易出现白点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纺纱线及其纺纱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纺纱线及其纺纱工艺,所述混纺纱线是以腈纶、莫代尔、精棉和羊毛混纺而成,所述混纺纱线中各组分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腈纶64-66%,莫代尔13-17%,精棉13-17%,羊毛4-6%。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腈纶即腈纶纤维,有人造羊毛之称,具有柔软、膨松、易染、色泽鲜艳、耐光、抗菌、不怕虫蛀等优点,但是腈纶织物吸湿性较差,容易沾污,穿着有闷气感,但其尺寸稳定性能较好;莫代尔即莫代尔纤维,一种纤维素纤维,由产自欧洲的灌木林制成木质浆液后经过专门的纺丝工艺制作而成,莫代尔纤维具有的很好的柔软性和优良的吸湿性,而且经过多次洗涤仍保持鲜艳如新,且吸湿透彻,色牢度好,与纯棉相比,穿着更舒适,没有纯棉服装易退色,发黄的缺点,因此织物色彩鲜艳、面料性能稳定,棉织物经过多次洗涤后,手感将越洗越硬,而莫代尔纤维面料恰恰相反,越洗越柔软,越洗越亮丽,但是存在织物挺括性差的特点;精棉即棉纤维,是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还有少量的蜡状物质和含氮物与果胶质,纯棉织物经多方面查验和实践,织品与肌肤接触无任何刺激,无负作用,久穿对人体有益无害,卫生性能良好吸湿性强,但缩水率较大,微生物对棉织物有破坏作用,表现出不耐霉菌;羊毛,具有弹性好、吸湿性强、保暖性好等优点,但是羊毛的长度不一,含杂高,可纺性差,加工较困难。

将四种纤维混纺后,纤维之间互补,织物的具有抗菌、舒适、保暖的性能,同时可纺性较高,性价比较高。

优选的,所述混纺纱线中各组分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腈纶65%,莫代尔15%,精棉15%,羊毛5%。

一种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包括如下工艺:

(1)晴纶、棉、莫代尔、羊毛原料经开松、梳理后制成生条;

其中,开松工艺:依次使用自动抓棉机、混开棉机、梳针开棉机、振动给棉机、单打手成卷机;自动抓棉机保证保证抓取均匀,小车回转速度1.125rpm,小车转速720rpm,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为4mm;混开棉机的u型打手速度505rpm,豪猪打手转速800rpm,角钉帘~匀棉罗拉40mm;梳针开棉机的打手形式为梳针滚筒,直径610mm,打手转速600rpm,刀片在进口、中间及出口处距尘棒的距离分别为12mm、10mm、14mm;振动给棉机的给棉方式为凝棉器喂入,振动板振动频率:185次/min,角钉帘速度:65m/min,平帘速度:15m/min;单打手成卷机的天平罗拉转速:19.64rpm,打手与尘棒间距进口8mm、出口18mm,打手转速980r/min,尘笼车速13r/min;

梳理工艺:梳棉机的喂入方式为棉卷喂入,棉层定量为360g/m,锡林转速为290r/min,道夫转速为16r/min,出条速度为70m/min,锡林与盖板的隔距从进口到出口分别为8mm、7mm、7mm、8mm;

(2)经开松、梳理后的生条按上述重量百分比在和毛机工序进行混合后,依次经过如下工艺:清花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沙工序;

清花工艺:多仓混棉机为气流混合,叠层混合,密集混合,抓棉机,开棉机,梳针开棉机,振动给棉机,打手成卷机的工艺参数如开松、梳理工艺中所述;

梳棉工序:采用“轻定量、慢速度、小隔距、强分梳”的工艺原则,为喂卷、分梳、除杂、转移、混合、制成生条,锡林与道夫的距离为5mm,刺辊与锡林的距离为7mm,锡林与盖板的隔距从进口到出口分别为8mm、7mm、7mm、7mm;

并条工序:清花工艺制得的生条喂入,分梳,除杂,混合和牵伸,先头并后末并的工艺,并条并头工艺中,罗拉隔距为10mm*8mm*15mm,牵伸长度为38mm,输出速度为5m/s,总牵伸倍数7倍,生条重量为2.8g/m,并条并末工艺中,罗拉隔距为10mm*8mm*15mm,牵伸长度为38mm,输出速度为200m/min,总牵伸倍数7倍,生条重量为2.8g/m;头并是起到混合成形的作用,条干没有保证,设计末并出条速度低于头并,有助于提高面条的平行度,降低条干的不匀率;

粗纱工序:采用“轻定量、慢速度、大隔距、重加压”的工艺原则,罗拉隔距10.5mm×26mm×36mm,总牵伸倍数为11.2倍,前区牵伸倍数为9.25,后区牵伸倍数为1.21,捻度5.08,捻系数为82,锭速为900r/min,钳口为6.0mm;

细纱工序:采用“大隔距、重加压、大牵伸”的工艺原则,罗拉隔距17mm×34mm,总牵伸倍数48倍,后区牵伸倍数1.15倍,捻系数设计360,锭速1400r/分,钳口2.5。

本申请纺纱工艺经开松、梳理后制成生条在和毛机工序进行混合,使各原料能充分混合均匀,之后进行了清花和梳棉,能更进一步使各原料混合均匀,清花时采用充分开松,减少纤维损伤的工艺原则,不需要经过条混,直接并条,避免条混时,由于生条的重量不匀导致混纺比不准确,并且只需要经过头并和末并即可,并和次数相对于现有技术显著减少,简化工艺,粗纱工序:采用“轻定量、慢速度、大隔距、重加压”的工艺原则,细纱工序:采用“大隔距、重加压、大牵伸”的工艺原则,络筒作为纺纱的最后一道工序和织造的首道工序,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有利于后道工序进行加工的卷装。采用本申请的工艺,即在纺纱工艺上进行了改进,通过增加和毛机这道工序进行处理,保证纤维能够充分混匀,在混匀的过程中由于纤维之间的规格不同会出现圆盘满盘时(包头)和盘底时(包尾)各组分纤维比例不同的问题,将过和毛机混好的原料打包,包头包尾按照顺序进行排列,和毛机抓取后进行倒仓,保证每种纤维都能够充分混合均匀,不会出现白点,解决了上述现有纺纱工艺纺出纱线时,由于腈纶等非纤维素纤维的存在,混合不均匀,导致织成织物染色后容易出现白点的问题。

优选的,开松工艺中,单打手成卷机的风机转速为130r/min,自动成卷时间为170秒,棉卷重量13kg/个,棉卷重量360g/m。

优选的,梳理工艺中,加工纤维长度为22-76mm,棉条干定量为3.4g/m,牵伸倍数为106倍,产量15.6kg/h。

优选的,和毛机工艺依次包括自动抓棉机,和毛机,进一仓打包机打包,自动抓棉机,进二仓打包机打包。

优选的,清花工艺中风量为5200立方米/h,压力为100pa。

优选的,并条并末工艺中合并数为6根/眼,并条并末工艺中合并数为8根/眼。

本申请的方法方案中:为了达到混合均匀的效果清花必须经过和毛机混合两次。

较于现有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将腈纶,莫代尔,精棉,羊毛四种纤维混纺后,纤维之间互补,织物的具有抗菌、舒适、保暖的性能,同时可纺性较高,性价比较高;

(2)采用本申请的工艺,即在纺纱工艺上进行了改进,通过增加和毛机这道工序进行处理,保证纤维能够充分混匀,在混匀的过程中由于纤维之间的规格不同会出现圆盘满盘时(包头)和盘底时(包尾)各组分纤维比例不同的问题,将过和毛机混好的原料打包,包头包尾按照顺序进行排列,和毛机抓取后进行倒仓,保证每种纤维都能够充分混合均匀,不会出现白点;

(3)经过该生产工艺生产的混纺纱,单纱强力高,条干均匀,棉结少,纱疵少。

(4)可直接通过后续纺纱工艺获得具备抗菌功能的纱线,不需要单独对棉纤维成品进行抗菌处理,在保证抗菌效果的同时,简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方法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方法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原料:混纺纱线中各组分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腈纶65%,莫代尔15%,精棉15%,羊毛5%。

纺纱工艺流程:和毛机开松工序混合流程

fa002自动抓棉机→b262和毛机→进一仓lhfu150打包机打包→a002自动抓棉机→进二仓lhfu150打包机打包;

晴纶、棉、莫代尔、羊毛原料清花工序的开松、梳理工艺流程:

fa002自动抓棉机→fa035混开棉机→fa106c梳针开棉机→sfa161a振动给棉机fa076f单打手成卷机→梳棉工序fa226a梳棉机;

一种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包括如下工艺:

(1)晴纶、棉、莫代尔、羊毛原料经开松、梳理后制成生条;

其中,开松工艺:依次使用自动抓棉机、混开棉机、梳针开棉机、振动给棉机、单打手成卷机;自动抓棉机保证保证抓取均匀,小车回转速度1.125rpm,小车转速720rpm,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为4mm;混开棉机的u型打手速度505rpm,豪猪打手转速800rpm,角钉帘~匀棉罗拉40mm;梳针开棉机的打手形式为梳针滚筒,直径610mm,打手转速600rpm,刀片在进口、中间及出口处距尘棒的距离分别为12mm、10mm、14mm;振动给棉机的给棉方式为凝棉器喂入,振动板振动频率:185次/min,角钉帘速度:65m/min,平帘速度:15m/min;单打手成卷机的天平罗拉转速:19.64rpm,打手与尘棒间距进口8mm、出口18mm,打手转速980r/min,尘笼车速13r/min,开松工艺中,单打手成卷机的风机转速为130r/min,自动成卷时间为170秒,棉卷重量13kg/个,棉卷重量360g/m;

梳理工艺:梳棉机的喂入方式为棉卷喂入,棉层定量为360g/m,锡林转速为290r/min,道夫转速为16r/min,出条速度为70m/min,锡林与盖板的隔距从进口到出口分别为8mm、7mm、7mm、8mm,梳理工艺中,加工纤维长度为22-76mm,棉条干定量为3.4g/m,牵伸倍数为106倍,产量15.6kg/h;

(2)经开松、梳理后的生条按上述重量百分比在和毛机工序进行混合后,和毛机工艺依次包括自动抓棉机,和毛机,进一仓打包机打包,自动抓棉机,进二仓打包机打包,之后依次经过如下工艺:清花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细沙工序;

清花工艺:多仓混棉机为气流混合,叠层混合,密集混合,抓棉机,开棉机,梳针开棉机,振动给棉机,打手成卷机的工艺参数如开松、梳理工艺中所述;

梳棉工序:为喂卷、分梳、除杂、转移、混合、制成生条,锡林与道夫的距离为5mm,刺辊与锡林的距离为7mm,锡林与盖板的隔距从进口到出口分别为8mm、7mm、7mm、7mm,清花工艺中风量为5200立方米/h,压力为100pa;

并条工序:清花工艺制得的生条喂入,分梳,除杂,混合和牵伸,先头并后末并的工艺,并条并头工艺中,罗拉隔距为10mm*8mm*15mm,牵伸长度为38mm,输出速度为5m/s,总牵伸倍数7倍,生条重量为2.8g/m,并条并末工艺中,罗拉隔距为10mm*8mm*15mm,牵伸长度为38mm,输出速度为200m/min,总牵伸倍数7倍,生条重量为2.8g/m,并条并末工艺中合并数为6根/眼,并条并末工艺中合并数为8根/眼;

粗纱工序:罗拉隔距10.5mm×26mm×36mm,总牵伸倍数为11.2倍,前区牵伸倍数为9.25,后区牵伸倍数为1.21,捻度5.08,捻系数为82,锭速为900r/min,钳口为6.0mm;

细纱工序:罗拉隔距17mm×34mm,总牵伸倍数48倍,后区牵伸倍数1.15倍,捻系数设计360,锭速1400r/分,钳口2.5。

腈纶,莫代尔,精棉,羊毛及混纺纱的性能指标见表1

表1腈纶,莫代尔,精棉,羊毛及混纺纱的性能指标

此表中ksj赛络紧密纺,a为腈纶,m为莫代尔,jc为精棉,ym羊毛。

由本发明制得的腈纶,莫代尔,精棉,羊毛混纺纱线与仅由腈纶,莫代尔,精棉或羊毛纤维制成的纱线相比,本申请的混纺纱线织物的具有抗菌、舒适、保暖的性能,同时可纺性较高,性价比较高,条干cv值、粗节、细节指标非常好,单纱强力高,结构紧密,耐磨性好,毛羽更少,3mm以上有害毛羽极少,纱线光洁,织物品质高,可改善单纱条干的不匀率,减少棉结、纱疵等,并提高断裂强度,成纱质量优良,达到同类纱线优等水平。

实施例2

一种混纺纱线,所述混纺纱线是以腈纶、莫代尔、精棉和羊毛混纺而成,所述混纺纱线中各组分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腈纶64%,莫代尔15%,精棉15%,羊毛6%。

实施例3

一种混纺纱线,所述混纺纱线是以腈纶、莫代尔、精棉和羊毛混纺而成,所述混纺纱线中各组分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腈纶66%,莫代尔15%,精棉15%,羊毛4%。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方法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方法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